金华市教育局关于《金华市教育局关于做好2020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与高中段学校招生工作的指导意见》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

为做好2020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与高中段学校招生工作,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9〕29 号)精神,规范学业水平考试,深化考试命题改革,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工作的意见》(教基〔2019〕15号)《浙江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推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浙教基〔2017〕122号)《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调整2020年相关教育考试招生工作安排的通知》(浙教办考〔2020〕7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了《金华市教育局关于做好2020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与高中段学校招生工作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为广泛听取社会公众意见,进一步提高行政规范性文件(立法)质量,现将征求意见稿全文公布,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公众可通过以下途径和方式提出反馈意见:

1.登陆金华市教育局网站(http://jyj.jinhua.gov.cn/),对征求意见稿提出意见。

2.通过信函的方式将意见寄至:金华市教育局,金华市双龙南街801号,邮编:321000。

3.通过电子邮件方式将意见发送至邮箱:41272919@qq.com。

意见反馈截止时间为2020年4月30日(行政规范性文件的时间不得少于7个工作日)。

联系人:朱俊盈 联系电话:82469586

金华市教育局

2020年4月22日


附件

金华市教育局关于做好 2020年初中学业水平 考试与高中段学校招生工作的指导意见

(征求意见稿)

各县(市、区)教育局,市直属有关学校(单位):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

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国办发〔 2019 29 号)精神,规范学业水平考试,深化考试命题改革, 根据 《教育部关于加强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命题工作的意见》(教基〔 2019 15 号) 《浙江省教育厅关于 进一步推进 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浙教基 2017 122 《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调整 2020 年相关教育考试招生工作安排的通知》(浙教办考〔 2020 7 号) 精神,现就做好我市 20 20 年初中 学业水平 考试与高中段学校招生工作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 以立德树人、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 推进素质教育,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实施 公开、公平、公正 阳光招生 ,促进 基础教育健康 发展。

二、组织领导

为确保相关工作顺利进行,决定成立 20 20 年金华市初中 学业水平 考试与高中段 学校 招生工作领导小组:

: 楼伟民

副组长 : 楼红华 赵海均 陈志恒 杨卫玲

寿才明 叶志林 忠信 厉衔锋 骆一伟

: 钱胜军 方晓莲 徐春艳 斯克 沈才有 曹峤鹏

各县 ( 市、区 ) 教育局局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

: 寿才明

副主任 : 钱胜军 方晓莲 斯克 曹峤鹏

各县(市)应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

三、考试安排

1. 初中 学业水平 考试科目:语文、数学、英语、科学、历史与社会 · 道德与法治

2. 文化科目考试时间: 6 26 27 日。

6 26 上午:语 9:00 11:00

下午:数 13:30 15:30

历史与社会 · 道德与法治 16:10 17:30

6 27 上午 : 9:00 11:00

下午 : 13:30 15:10

3. 体育科目根据 《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调整 2020 年相关教育考试招生工作安排的通知》(浙教办考〔 2020 7 号),取消 2020 年中考体育测试,体育分( 30 分)不计入中考总分

考试成绩报告实行分数制,总分 6 0 0 分。其中语文、数学、英语满分各为 120 分,科学满分为 160 分,历史与社会 · 道德与法治 满分为 80 分。其中语文、历史与社会 · 道德与法治 试卷中地方课程内容各占 5 分。

初中 学业水平 考试由市教育局统一组织命题。 根据 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停止编写和使用 < 浙江省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说明 > 的通知 ( 浙教办函〔 2019 277 ) 严格按照国家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开展命题工作。命题坚持以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重点,注重试题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注重考查学生对学科知识的探究能力、对学科思想方法的理解能力以及在具体情境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难度系数控制在 0.70—0.75 之间。

4. 初中 学业水平 考试(文化科目)形式:

1 )语文、英语、科学实行闭卷考试,英语考试加试听力( 2 5 分)。

2 )数学、历史与社会 · 道德与法治 实行开卷考试。

3 )各科考试均不得使用计算器。

5. 阅卷工作由金华市教育 统一组织,采取网上评阅形式。

6. 初中毕业生的毕业资格,由学校根据学生 学业水平 考试成绩并结合综合素质测评等第进行认定。学生 学业水平 考试不及格学生的比例应当控制在 5% 以内, 学业水平 考试成绩不及格的学生,由所在初中学校自行组织补考。

7. 凡持有残疾证的听力残疾学生,经本人申请,县(市、区)教育局认定,可以免外语听力测试。听力残疾学生免外语听力测试考生的外语成绩按以下公式计算:

四、报考条件

1. 同时符合下列条件:

1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

2 初中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力;

3 身体健康;

4 年龄一般在 16 周岁以下( 2004 9 1 日以后出生)的初中毕业生。其中,报考中专(包括 “3+2” )、职高、中技的年龄不限。

2. 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 )金华市户籍学生;

2 )非金华市户籍学生在我市有完整的初中阶段学习经历和学籍。是否要求其法定监护人在我市有合法稳定职业、合法稳定住所和按照国家规定参加社会保险等 , 由各县 ( ) 结合本地实际确定,并报市教育局备案。

五、综合素质评价

1. 组织管理

各县(市、区)要相应成立由分管局长任组长的综合素质评价领导小组,制定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细则,指导与督促所属初中学校认真完成评价工作,对所属学校获得 “A” 等级学生进行审核,接受咨询、投诉与举报,及时处理综合素质评价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各初中要成立评价工作委员会,严格按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要求完成本校的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每个初中毕业班建立测评工作小组,组织学生自评、同学互评工作。

2. 评价内容

综合素质评价以教育部提出的 基础性发展目标为基本依据,根据学生的平时表现、活动记录、学习作品、特长潜能、奖惩情况等,全面、客观、公正地反映学生的 道德品质与公民素养、探究与实践、劳动与技能、审美与表现等方面的 总体发展水平。

3. 评价办法

综合素质评价分为四个模块,结果以 综合评语 评定等第 两种方式呈现。

1 )综合评语: 综合评语(模块一)主要对学生的道德品质、公民素养、情感态度、合作精神、日常表现等方面进行定性描述,并为后续的针对性教育提出建议。

综合评语应当结合《金华市初中学生成长记录册》反映的情况,由初三班主任撰写、学校领导审核。

2 )评定等第:主要对能体现学生素质发展水平的部分项目进行定量测评。测评项目分为三个模块:

模块二:探究与实践(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地方课程、学校课程、学科竞赛、创造发明等);

模块三:劳动与技能(劳动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实验操作等 2020 年实验操作考查由各县(市、区)教育技术中心(电化教育馆)制定测试方案,由学校自行组织 );

模块四:审美与表现(音乐与美术课程、艺术特长等) ,适时进行艺术素养测试,并作为重点中学录取的条件。

综合素质模块二至模块四的评定结果以等第方式呈现,一般分为 A P E 三等(分别代表优良、合格、待合格)。 P E 等均由学生所在学校确定, A 等由学校列出名单上报县(市、区)教育局,各县(市、区)教育局组织人员核定。 E 等级要严格控制。

4. 评价程序

1 )学生自评。学生按照学校制定的评价细则,自我评定。

2 )同 学互评。班级综合素质测评工作小组组织互评。

3 )学校评定。依据学生自评、同学互评,综合《金华市初中学生成长记录册》内容、举证材料,在广泛听取教师、学生家长意见的基础上,由学校综合素质评定工作委员会确定等第。

4 )反馈公示。学校综合素质评定工作委员会以反馈意见表的形式,将评定结果告知学生家长。学校设立公示栏,对 “A” 等的学生予以公示,同时设立意见箱,接受举报,公示时间为 5 天。

5 )结果确认。各初中将各类获 “A” 等级的学生名单,送交当地教育局综合素质评价领导小组审核同意后,填写《综合素质评价结果汇总表》一式两份,一份学校存档,一份送交招生办。

六、高中段学校招生录取

1. 录取的原则和依据

坚持全面衡量、综合评价、尊重志愿、适者录取的原则,将初中 学业水平 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作为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录取的 主要 依据,确保普职招生人数大体相当。

2. 录取的形式

1 )综合录取。依据考生的 学业水平 考试成绩、综合素质等第认定结果进行录取。高中阶段学校在达到综合素质评定等第要求的考生中,根据招生计划和考生志愿按毕业升学考试成绩从高到低录取。省一级重点普通高中录取要求综合素质评价等第须 2A 及以上且不得有 E ,其它普通高中录取的学生须 1A 及以上且不得有 E 。各县(市)教育局可依据实际情况确定录取办法,逐步取消高中学校招生录取批次。

2 )定向录取。省一级重点普通高中定向分配招生名额比例达到招生计划的 6 0% 以上,并以初中毕业生人数为主要依据按比例分配到初中学校。

3 )特长生录取。特长生是指在某一学科或某一方面,主要是艺术、体育、创新发明、信息技术、自然科学、文学创作等具有特殊才能的学生。普通高中学校根据办学定位和特色,确定招收特长生的类别,数量不超过学校招生总数的 5% 。招生计划报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审核同意,由主管教育行政部门统一发布。

特长生招生在中考之后组织。普通高中学校招收特长生,应事先在招生章程中明确招收特长生的类别、数量、标准等,并根据学生的升学考试成绩、学校面试或专门测试成绩、综合素质评价结果,按一定权重进行考核录取,其中升学考试成绩所占权重不低于 30%

4 )中等职业学校自主录取。中等职业学校根据初中 学业水平 考试成绩可自主录取新生。为了充分发挥省级示范专业的示范辐射作用,共享优质职业教育资源,我市中等职业学校省级示范专业部分招生计划面向全市招生,招生计划由学校申报,市教育局统一下达。

5 )中职与应用型本科一体化 录取。中职与应用型本科一体化 培养试点招生 工作 纳入 市统一中考 招生工作中 ,根据中考成绩、所填志愿,按计划 在提前批择优 录取。

3. 政策性加分

1 )全面二孩 政策放开之前,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可以生育两 的,但已领取独生子女证的 农村户籍独生女考生,加 2 分。

2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考生,加 5 分。

a. 归侨学生、华侨子女、归侨子女;

b. 香港、澳门、台湾 同胞 子女;

c. 少数民族考生

3 )因公牺牲公安干警子女、一级至四级残疾公安干警子女,加 10 分。

4 )军人子女中考优待政策,按照《关于贯彻 落实 < 军人子女教育优待办法 > 的实施意见》( 金市教基 201 5 2 7 号)要求执行。

5 )新冠肺炎防治一线医务人员、援鄂医疗队员子女中考优待政策,按照 关于做好新冠肺炎防治一线医务人员、援鄂医疗队员子女教育关爱工作的通知 》( 金市教办基 20 20 1 号)要求执行。

6 烈士子女可按照其志愿安排入学。

同一考生如符合同一条中多款的,不累计;同时符合 1 ~ 5 )中 多条可累计,以 30 分为限。符合加分条件的考生向报名点提供相关材料的最后截止时间为 6 3 日,逾期不予受理。

七、工作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 各县(市、区)教育局要加强对考试招生工作的领导、组织和监督。从本县(市)实际出发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并落实保障措施,确保初中 学业水平 考试与高中段学校招生工作顺利进行。

2.完善招生机制。 深入实施高中招生 阳光工程 ,健全分级负责、规范有效的信息公开制度。进一步扩大信息公开的内容,及时公开招生政策、招生资格、招生章程、招生计划、考生资格、录取程序、录取结果、咨询及申诉渠道、重大事件违规处理结果、录取新生复查结果等信息。进一步扩大信息公开范围,接受考生、学校和社会的监督。

3.规范教学管理。 各县(市、区)要督促学校严格执行减轻学生负担的有关规定,科学安排教学和复习。加强安全教育,制定防范预案,确保考生的人身安全,杜绝交通、溺水、食物中毒等各类恶性事件和责任事故的发生。

4.严肃招生纪律。 普通高中要严格执行教育行政部门下达的招生计划,严格按分数线进行录取。公办高中学校原则上在本辖区范围内招生,民办高中如需跨县、跨市招生,须按省教育厅有关规定执行。各县(市)要管好用好浙江省中小学生电子学籍系统,严格高中新生注册。

5.强化 监督检查 各县(市、区)要按规定设置考点、试场,加强对监试老师、考务人员和考生的考风考纪教育;施考期间,要加强监考工作,加强对考点的巡视与管理,防止发生各种泄密、舞弊事件。对 学业水平 考试、综合素质评价及高中段学校招生中发现的问题,教育纪检部门要及时查处。

各县(市、区)教育局要精心实施、认真总结,并于 20 20 9 底前 将相关文件和工作总结报我局 基础教育 处。

本《指导意见》的解释权属金华市教育局。



征集部门: 金华市教育局 发布日期: 2020-04-22 截止日期: 2020-04-30
* 为必填项
提出问题和建议:
(请举例说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