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况到底有多厉害?看看他的兵法就知道了
儒家对兵法是不感兴趣的,觉得这都是些雕虫小技,所以很多人说儒家比较空,没有多少可实际操作的东西。
但是到荀况这里,就不一样了。
荀子继承了部分儒家思想,但在人性方面,他却主张性本恶,这一点其实和儒家是背道而驰的。所以荀况的很多思想方略,都是基于如何管理防范人性之恶来的,所以一直都不被儒家所接受,但在实际执行层面,却倍受推崇。因为他的 学说更接地气,更具备可操作性,而不是总是讲一些空洞的大道理。
比如面对乱世,曾经在一场赵孝成王组织的讨论会上,发表了自己的军事理论、治兵方略。
1.用兵之要
赵孝成王问:“请问大家,用兵的要旨是什么?”
临武君回答说:“上得天时,下得地利,观察敌人的动向,针对性制定战术,后发先至,这就是用兵的要旨了。“
这没啥新意,都是套用《孙子兵法》的思想。
荀况反驳说:“不然,我听说 古人的用兵之道,根本在于统一民心。 弓与箭不协调,就是善射的后羿也不能射中目标;六匹马不协力一致,即便造父也无法将马车赶往远方;士人与百姓不和亲附国君,即是商汤、周武王也不能有必胜的把握。因此,得大家拥护的人,才是善于用兵的人。所以用兵之要,在于取得广大百姓的支持与拥护。”
荀子这话,很儒家,但其实就是《孙子兵法》五事七计里面的首要:道。
所谓的道, 就是要在道义上站得住脚,得道多助,才能获得大多数人的支持,所谓上下同欲者胜。
临武君表示很不服气,反驳道:“并非如此。用兵所重视的是形势的利害判断,行动讲究诡诈多变。善用兵的人,行事疾速、隐蔽,没有人料得到他会从哪里出动。孙武、吴起采用这种战术,天下无敌,不见得一定要老百姓支持啊!”
这个临武君啊,一看就格局小了,讲来讲去都是在战术层面。
所以荀况反驳说:“不然。我所说的,是仁人的用兵之道,是可以一统天下的帝王之兵。而您所说的,不过是权术、谋略、形势、利害这些末节。 仁者之兵,是不会被你这些手段欺骗的。 能够用欺骗之术对付的,是那些骄傲轻慢的军队、疲惫衰弱的军队,以及君臣不合、上下离心的军队。因此用夏桀的诈术对付夏桀,有可能会侥幸取胜。而用夏桀的诡诈去对付尧,就如同投身到水火之中,不是被烧焦,便是被淹死。因为 仁者之兵,上下一心,三军同力。臣子对国君,下属对上级,犹如儿子侍奉父亲,弟弟侍奉哥哥一样,指挥起来犹如用手臂保护头颅、眼睛、胸膛和腹部一样自如。 面对这样的军队,用欺诈之术是起不到任何作用的。况且,仁者若统治着方圆十里的国家,他的耳目将布及百里;统治着百里的国家,他的耳目便将布及千里;统治着千里的国家,他的耳目就会遍及天下。这样的军队,必定机警而有戒备,和众如一。因此 仁者之兵,坚如磐石,所向披靡。 再说那暴虐国家的君主,他所依靠的是什么呢?只能是他的百姓。而他们的百姓,一想起他的君主,就像畏惧刑法一样,好似面对不共戴天的仇敌。要用这样的百姓,去攻打仁者之师,就犹如让人的子孙去杀害自己的父母,是根本不可能做到的。所以,仁者治国,则日益强盛,先归顺则安,后依附则危。“
赵孝成王、临武君被说得心服口服,说道:“说得太好了。请问王者之兵,要怎么样才能得人心呢?”
荀况回答说, 君贤则国家安定,君王没能力,国家就会乱;重礼贵义则国治,反之则国乱。 国家安定则强,乱则弱,这是国家强盛的本质。上层的德行足够,百姓才能听号令,上层德行不够,百姓就不会听号令,这是国家强弱的常识。
齐国教兵士技击之术,斩获敌首,官方就奖励八两黄金。这样的军队,遇到一般弱小的对手,还可以应付,如果碰到强大的敌军,就会变得涣散,就像天上的麻雀一样,大难临头各自飞,这是亡国之兵,和直接用钱招募市井之徒一样。
魏武卒曾经很厉害,他们在选用兵士时要求很高,要求兵士披上全副铠甲,能拉开十二石重的强弓,身背五十支利箭,手持戈,头戴盔,腰佩剑,携带三天的食粮,每日急行军一百里,达到这个标准才能参军,参军即可免除徭役,并分得较好的田地和住宅。
但是这些士兵的气力几年后便开始衰退,战力可能大不如前,而分配给他们的利益却无法再行剥夺,所以即便魏国土地多,也经不起这么分,势必会造成国家赋税日益减少,这样的军队,是危国之兵。
我们再来看秦国,百姓生计困窘,但是国家的刑罚却异常严酷,君王借此胁迫百姓为国征战,战胜了就给予厚赏,获得爵位。斩首五级,便可以管理乡里的五户,并根据军功依次获得对应的爵位与封地,但战败了便会被处以刑罚,所以百姓要想从国家这里获得什么好处,除了赌上性命为国征战外,没有别的出路,这就是秦国比其他国家强大稳固的原因。
因此魏国不能抵挡秦国的军队,而齐国又不能抵挡巅峰时期的魏武卒。
但秦国的锐卒,和春秋五霸的齐桓公、晋文公等比起来,又差了不少,如果让他们打上一仗,秦国是无法抵挡的。
而齐桓公、晋文公约束有方的兵士,又不能抵挡商汤、周武王这样的仁义之师,一旦遇上了,如鸡蛋碰石头,触之即碎。
以上这几个国家所培养的,都是争求赏赐、追逐利益的将领和士兵,他们就 如同雇工一样没有信仰,靠出卖自己的力气挣钱,有钱就干活,没钱就不干,没有人真正愿意为国拼死效力,也没有人愿意安于制度约束,严守忠孝仁义的气节、情操。
所以诸侯中如果有哪一个能够尽仁义之道,便可起而兼并其他诸侯,使它们陷入危急的境地。
如果 招募或选拔士兵,推重威势和变诈,崇尚论功行赏,把这渐渐变成了习俗,就只能坐等亡国了。
只有尊奉礼义教化,有自己的信仰,才能使全国上下一心,精诚团结,战胜一切敌人。
所以用诈术对付欺诈成俗的国家,还有巧拙之别;而若用诈术对付万众一心的国家,就犹如拿小刀去毁坏泰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所以商汤讨伐夏桀,周武王讨伐商纣王,兵锋所指,势如破竹,那些无道的诸侯全部都无法抵抗,就好像对手不是一个国家,而是只有夏桀,商纣王这两个单枪匹马的人一样,因为他们不得人心,已经没有人愿意为他们战斗了。
所以《泰誓》说:‘独夫纣,’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所以,能让兵士与君王同心,临行禁止,则可制天下;能够治严整,则可以战胜邻国;至于 那些靠募选,诡诈,功利来治兵的国家,胜负只能靠运气,即便兴旺也只是暂时的,不能长盛不衰。 就像流寇盗贼一样,非长久之计,所以称之为盗兵,正人君子是不会做这种事情的。”
《孙子兵法》说:以正合,以奇胜。
荀子所说的用兵之道,就是“以正合”的部分,只有让后方安定,掌握正义,上下一心,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奇”必须建立在“正”的基础上,才稳固,才能保证胜利,否则“奇”就起不到任何效果。
2.为将之道
赵孝成王和临武君听了荀子用兵之道的论述,深深被折服,再也不抬杠了,只剩下不断请教:“请问怎样才算一名优秀的将领呢?”
荀况说,行军打仗,谋虑最关键的是要打消一切疑虑,不能有任何成败不明的谋划;执行最重要的是要彻底,不能有任何过失;做事最关键的是要权衡好得失利弊,一旦执行就不能后悔。
事情做到无悔,那说明我们该做的努力都做到极致了,换谁来也不能做得更好,即便不完美,也无可厚非。
所以制定军令法规,一定要严厉威重;赏功罚过,一定要言而有信,不打折扣;军队的营垒物资,一定要周全而坚固;军队的进退转移,一定要谨慎稳重,一动起来要敏捷迅速;探测敌情、观察敌人的变化,要行动机密,深入敌方;与敌军遭遇,必须决战时,一定要打有把握的仗,不打无把握的仗。这就是所谓的 ‘六术’ 。
作为一名优秀的将领,必须谨记这六术,不要为保住自己将领的职位和权力而放弃自己取胜的策略,去迁就迎合君王的主张;不要因急于胜利而忘记还有失败的可能;不要对内威慑,而对外轻敌;不要见到利益而不顾忌它的害处;考虑问题要仔细周详,而使用钱财要慷慨宽裕。这些称为 ‘五权’ ,是具体执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此外,将领在三种情况下不接受君主的命令:将可杀,但不可以听命率军进入绝境;将可杀,但不可以听命去攻打无法战胜的敌人;将可杀,不可以听命去欺凌百姓。这些称为 ‘三至’ 。
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战场的形势千变万化,机会转瞬即逝,如果事事都要听大后方的君王指挥,那吃败仗是必然的。
将领一旦接受君主命令,调动三军枕戈待旦,百官井然有序进入战备状态,各项事务均安排停当准备开战时,即便获得君主的奖励也不能使之喜悦,被敌人激之不能使其愤怒。这样的将领才是最善于治军的优秀将领。
心如铁石是一名优秀的将领必备素质,作为掌握千万人生死的将领,是不能有任何情绪的,必须绝对理性,因为任何的情绪,可能都会造成灭顶之灾。
普通人带着情绪去做事,可能也就是自己吃点亏,但作为统帅三军的将军,带着情绪就会让千千万万的士兵,甚至国家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优秀的将领,行事前必先深思熟虑,步步慎重,自始至终谨慎如一,这即叫作 ‘大吉’ 。
总之,任何事情,能获得成功,必定是由于认真对待这项事业;失败,也必定是由于不重视。因此,只要认真的态度压过了懈怠之心,便能取得胜利,懈怠之心占据了上风,便会自取灭亡;谋划大过欲望,就事事顺利, 只有欲望而没有谋划,就会遭遇不幸。
优秀的将领,进攻时和守备时一样认真仔细,行军时如同作战一样,也要详细而周密,能够取得成功,则看作是侥幸取得, 不把偶尔的成功当成常例。 任何时候都重视谋略,凡事多动脑筋多思虑,不能懈怠;对待事务要认真,从不懈怠;重视下属,从不懈怠;重视兵士百姓,从不懈怠;对待敌人从不轻视,要认真分析。这些称为 ‘五无旷’ 。
一个将领,如果能够谨慎地奉行以上 ‘六术’、‘五权’、‘三至’,并恪守‘五无旷’的原则 ,这样的将领便是天下无人能及的将领,便是可以上通于神明之人了。
从荀况的为将之道,我们也可以窥见,要做一个优秀的将领,是多么的不容易。
首先心 理素质这一关,就可以淘汰百分之九十九的人,赏之而不喜,激之而不怒,我等没有经历过残酷磨砺的凡人,基本都是做不到的。
其次,能够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坚持做正确的事,也是不容易的。 大多数人,都只是上级的附庸,为了不担责任,上级说啥就是啥,这样风险最小。如果不按上级的指示去做,错了自己得承担责任,对了也可能被上级打压,从自己的角度来说,这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事情,所以不会有人做 。 敢这么做的,都不是凡人,都是把自己的得失,甚至生死置之度外的人。
最后,做一名优秀的将领,还很累, 所谓的“五无旷”,就是要大家时时刻刻都不能松懈,对谋略、下属、敌人、百姓以及杂七杂八的繁杂事务都不能有丝毫的懈怠,这对一个人的精力、身体都是非常大的挑战。
所以名将之难,那是从身心到意志全方位的挑战,不是靠嘴巴说说就能成为名将的。
3.王者之军制
赵孝成王和临武君听得津津有味,继续问道:“讲得太好了,再请问王者军应制定什么样的制度?”
荀子说,将领建旗击鼓号令三军,至死也不能弃鼓而逃;车夫驾驶战车,至死也不能放松缰绳;百官恪守职责,至死也不能离开岗位;大夫尽心效力,就算战死也不能离开战阵。
军队听到鼓声即前进,听到钲声即后退, 服从命令是最重要的天职,建功还在其次。
命令不准前进而前进,和临阵退缩一样,都是不听号令,罪过是相等的。
不残杀老弱,不践踏庄稼,不追捕不战而退的人,不赦免相拒顽抗的人,不俘获跑来归顺的人。
该诛杀时,诛杀的不是百姓,而是祸害百姓的人。
但百姓中如果有保护敌人的,那么他也就成为敌人了。
所以,不战而退的人生,负隅顽抗的人死,跑来归顺的人则被献给统帅。
商朝的微子启因多次规劝商纣王,商超灭亡后归顺周王而受封为宋国国君。
而专门谄谀附和商纣王的曹触龙,则被处以重刑,归附于周天子的商朝人待遇与周朝百姓没有区别,所以近处的人,都唱着歌欢乐地迎接颂扬周天子,远方的人都争先恐后地前来投奔周天子,这就是得人心的效果。
此外,不论是多么边远荒僻鄙陋的国家,周天子都派人去关照,让百姓安居乐业,以至四海之内如同一家,周王朝恩威所能达到的地方,就没有不服从、不归顺的。这样的君王即称之为‘人师’,即为所有人的表率。
《诗经》说:‘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指的就是周朝的这种盛况。
圣明君王的军队,他们只惩罚有罪之人,而不会主动挑起战争 ;对于上下一心固守的城池,不会主动发起进攻;遇到强烈抵抗时,不会强行出击;遇到敌人上上下下喜悦欢欣时,也为他们庆贺;不洗劫屠戮敌方的城镇,不偷袭无防备的敌人,不使将士们长久地滞留在外,军队出动作战不会超越计划的时间。如此以来,即便是混乱国家的百姓,都会喜欢这样的军队,而不安心于受自己国君的统治,希望这种君王的军队能够早点到来。
这充分诠释了什么是仁者无敌。只要让敌营的百姓都佩服,都争相归附,那就没有打不赢的仗,这才是长期胜利的根本。
临武君说:“你说得太好啦。”
旁边的听众陈嚣又问荀况说:“您议论用兵之道,总是以仁义为根本,而仁者爱人,义者循理,既然如此又怎么用兵打仗呢?因为一切用兵之事都是为了争夺利益啊。”
荀况说:“并非像你所理解的这样。所谓仁者爱人,正因为爱人,才憎恶害人之人;义者遵循情理,正因为循理,才憎恶反叛、作乱的人。所以, 用兵的目的在于禁暴除害,而不是为了争夺利益。 ”
荀况的军事理念,其实包含了很多儒家的政治理念,先政治,后军事,军事必须是为政治服务的,就这一点,直到两千多年之后,才有人真正理解并贯彻了了荀况他老人家的理念。
然而,比较讽刺的是,荀况这么厉害,论述这么精辟,大家都说好,但结果赵孝成王根本没有用他,可见 当时的各大诸侯们,对儒家思想这块瑰宝根本不感兴趣,导致赵国错失了一个大师级的人才 ,也就是这个人,带出来的徒弟,将帮助秦国一统天下。
直到公元前255年,楚国春申君才找到荀况,任命他为楚国兰陵县令,这也是他担任的最高官职,但他的徒弟,可就厉害了,后面会慢慢讲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