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研人员要有分寸地传播成果,过度宣传会让社会过分期待,若目标不能实现,最终将造成社会对科学家和科学的不信任。”面对科研界的宣传“浮夸风”,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学术主任蒲慕明在接受《中国科学报》专访时,直指“夸大宣传”的不良后果。
以特定方式包装、剪裁科研成果并夸大宣传,这种“灰色地带”的失信行为,近年来越发频繁地出现。究竟什么样的成果是真正的“重大”“重磅”成果?哪些表述应谨慎使用?蒲慕明在受访时给出了建议和思考。
有热情但要有分寸
“ 对于外行人来说,他们不能全面理解科研成果的重要性,而科研人员为了强调其重要性,且认为应该得到更高的评价时,常常就会将其夸大。”蒲慕明表示。
那么,科研人员应该传播自己的成果吗?蒲慕明认为,科学传播很重要,当有了真正的重大发现时,肯定要进行传播让社会了解,但必须实事求是地描述科学进展,给社会一个“比较符合事实的期待”。
“ 夸大宣传不是我国科研界的独有现象,而是全世界都有的现象,其中的分寸和尺度很难把握。”蒲慕明坦承,通常来说,科研人员都会觉得自己做的研究工作很重要,然而同行却常评价“成果的重要程度没有那么高”。不过,一个人认为自己的研究很重要,正说明了其对工作有热情,这是好事,只是不能夸大其词。
科研机构做好“把关”
“ 有时候科研机构是容忍个人夸大行为的,因为短期内可以给机构带来声望、大量资金等。”蒲慕明直言。
蒲慕明回溯了“黄禹锡造假”案例。 2004 年前后,韩国科学家黄禹锡的相关研究一度令他成为韩国干细胞研究领域的领军人物。之后,他所在的首尔大学成立国际干细胞研究中心,由黄禹锡担任主任;韩国政府授予其“韩国最高科学家”荣誉,并向他的研究小组提供数百亿韩元研究经费。
然而, 2005 年,首尔大学调查发现,黄禹锡发表在《科学》上的干细胞研究成果均属子虚乌有,相关数据属伪造。这一事件不仅使其本人名誉扫地,韩国整个干细胞研究领域也遭受到了巨大冲击。
蒲慕明曾与黄禹锡的同事交流过此事。“他们觉得,黄禹锡平时就比较喜欢夸大,申请经费时,他为单位带来了很大利益,单位对他的夸大行为是容忍的,而这种容忍也成为他最后走向造假深渊的重要因素。”
从言语上的夸大到科学行为的造假,是一个渐进过程,如不加以制止,科研失信或许只是时间问题。
(来源:中国社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