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南部战区空军某基地充分发挥新体制练兵备战聚合效应

11月19日,西北大漠寒风呼啸,南部战区空军某基地所属多机兵种部队展开作战编组训练,多型战机从机场起飞后,在空中迅速集结。随后,干扰机迅速开机为担负突击和掩护任务的战机开辟电磁走廊。担负突击任务的战机则在空中预警机指挥下,按照战术队形,与掩护机密切协同,沿着电磁走廊迅速前进,向“敌”地导阵地进发。

“作为战役方向空军合成指挥机构,必须集战役战术指挥功能于一体,必须具备指挥多种空地力量协同作战的能力。”今年以来,该基地充分发挥“基地-旅”体制下练兵备战聚合效应,按照“以上统下、以天带地,互为对手、深度融合”的路子,组织所属部队常态化开展合同训练,对比验证各型武器装备性能,研练空中进攻作战、要地联合防空等合同战法,带动基地、旅两级指挥班子同步配套训练,锤炼部队联合作战指挥筹划和作战能力。

记者在指挥大厅看到,担负突击、掩护和信息支援等任务的各型战机符号在大厅屏幕上划出形状各异的线条,看似毫无规则,实则是整个作战方案和机兵种间战术战法的现实演绎。对抗演练仅持续了几个小时,基地指挥多路兵力已在数千公里地域空间演练了预警机指挥下各型空中兵力集结、强电磁支援突防突击、空中兵力自身防护等多个训练课题。基地军训处处长辛洪涛介绍,这种多要素参与的合同训练,相当于不同类型作战力量编组成了相对固定的“战斗力模块”,有利于提升部队整体作战筹划效率、缩短作战准备时间,加速各战斗力要素融合。

“空中一次短暂战斗,背后是不同机兵种间几次乃至几十次的磨合,且需要通过复盘研究不断调整改进作战样式。”任务飞行员罗胜科告诉记者,任务前,基地指挥班子带领参训部队对干扰使用的时域、空域、频域进行周密协同,区分掩护兵力、干扰兵力、突击兵力的不同作战任务对战法进行精细计算,对融的方式、联的范围、打的强度,都进行了充分研究筹划。(李建文、范以书)

(责编:朱江、曹昆)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客户端下载
  • 手机人民网
  • 领导留言板
  • 服务邮箱: kf@people.cn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65363263    举报邮箱: jubao@people.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10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1-20060139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广媒)字第172号 |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京)-非经营性-2016-0098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4065 |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 京网文[2020]5494-1075号 |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京)字121号 | 京ICP证000006号 | 京公网安备11000002000008号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