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题报告:冯佳界“归来记”13城巡演赔钱纪实
本人2020巡演已收官,结题报告尾随而至。
本文包括以下要素:小众音乐人巡演企图、巡演赔钱明细、赔钱进行时寻求逆袭、赔钱后花式自我安慰、赔钱原因分析、以后怎样避免赔钱。啊 当然还有一项假装重要的:赔钱之外的巡演纪实。
希望能以本文帮助存在巡演苗头的音乐人,以及让吃瓜者了解一下巡演内幕。
【一】先讲喜闻乐见的赔钱明细
本文采用倒叙结构,先讲赔钱,再讲其它。
这是我(冯佳界,小众民谣独立音乐人)的首次正式巡演,共13城(昆明、广州、成都、兰州、西安、北京、郑州、长沙、武汉、南京、天津、上海、杭州)。
从8.13昆明开始,到11.1杭州结束。带1名乐手(王子豪老师),不带经纪人。海报如下。
盈亏明细如下(图1),这个图是按收入支出的项目列的。
每个柱子上有13个黑点儿,代表13个城市。为了一些方面的考虑,本文不透露具体城市的盈亏。图中括号里的数字是所在柱子的平均值。
由图可知,平均每场亏损1812元。此处应播放柴可夫斯基《1812序曲》,在粉丝群里公布明细之后,这首曲子就被分享了出来,以烘托气氛。下面讲解一下各收入支出项目。
首先场地费(属于支出):我这次巡演选择的都是livehouse场地。这种达到中型规模(几百人)的场地是要进行保底收费的,一般规定为几千元。
若票房的三成超过了保底,就按三七分成(我拿七);票房的三成没超过保底,场地就只收保底的金额。而小型场地一般是直接三七分成,收得会少一些。
意料之中的是,我13场都没超过,所以都是被收保底。另外大部分场地的LED大屏幕要收费,一般是一千元,也有一些是用投影的屏幕,是不收费的。我要放VJ(就是歌词ppt),所以是需要用屏幕的,这部分也算到场地费里。场均3926。
报批(支出):有六个场地需要向文化部门报批,费用一般是五百元,海外艺人一千元。操作是,提供所有表演内容的电子版,然后签一些文件上交。
城市没报批的未必说明管得不严,反而可能是管得更严,因为报批都没得报,也就是说有关部门对活动有最终解释权,到时候有事不让办就叫停。反而是有批文下来的那些城市,说明部门对活动认可了,无法随便叫停。
中型规模以上的场地才有这待遇,小型场地连报批资质都没有,可以随意叫停的。疫情期间其实能报批的城市比平时更少了,因为部门需要保留随时叫停活动的权力。
火车/住宿(支出):即我和乐手的城际交通(包括高铁飞机,简称火车)和宾馆住宿总额。场均1354。记忆中只有昆明→广州→成都→北京这三趟坐了飞机,就连北京→昆明都是高铁。
这里奉劝各位巡演音乐人,巡演千万不要坐飞机!!能高铁就高铁。这三趟飞机晚点得我怀疑人生,以后就算去南极,我也要坐火车。出发地的天气不好会晚点,目的地天气不好也会晚点。有时晚点了还会再晚几次,有时明明不通知晚点,就是拖几个小时不让你上飞机。
广州,后半夜三点才到宾馆。成都差点因为晚点取消,最后在演出前一个多小时终于落地,连滚带爬扑向场地。那以后都是坐高铁,虽然贵而时间长,至少不用像孙子一样活着。珍爱巡演,远离飞机。
住宿没啥好说的,离场地越近越好,以快捷酒店为主。
杂项支出(支出):包括海报设计、歌词VJ设计、经纪人费、乐手前期排练费、乐手program制作费、巡演打车费。分类明细就不多写了,没有全部获得授权。场均1493。
乐手工资(支出):乐手老师(王子豪)每场出演的工资,不包括前期排练和program制作。每场2500。因为我穷,只找了一个乐手,一个人要当四五个人用。
我俩是两个大箱子,两把琴,他还要背吉他效果器和midi键盘过去,庞大的身躯上挂满了包包。我之前没想过一个人可以挂这么多包。他全程比较辛苦。
票房(收入):包括医护票(0)、学生票(69)、早鸟票(89)、预售票(99)和现场票(119)。北上广因为报批贵,统一再加10块(医护票除外)。我获得的经验是,没必要设置早鸟票。场均7900。
周边(收入):即现场的歌手周边售卖。在南京场之前,只包括专辑(英雄主义),售价99,可以现场签名。南京场带去了新出的周边(帆布包88元、T恤158元、贴纸6元一张。搜索magicbus品牌店有售),和专辑一起售卖。
其实后期T恤没有带过了,因为分六种尺码,还分黑白色,占地方很大,而且入秋后大家对T恤的热情不高。周边场均1271,是比较重要的救场收入。
再放一张图2,按城市列的盈亏明细:
从左到右,是盈余从高到低的城市(不具名,只编号1至13)。圆圈是收入/支出项目,值为正数是收入项,负数是支出项,和图1所示的项目相同。柱状图是该城市总盈亏,括号里的数字是具体盈亏数值。
为显示盈亏与城市实力的大致关系,作为参考,图中还显示了“城市实力参考”,即最近某年的城市gdp总量和人口。为保护城市隐私,对“城市实力参考”的值进行了统一缩放,只能做相对比较,与纵轴上数值并不对应。
可能大家看到这里会吐血:我X!!亏了两万五??自费巡演??公益活动??是rx的扭曲还是dd的沦丧?
面对赔钱明细,粉丝群里也是一片哀嚎。我有点惊讶,因为当我算出一共只亏了两万五,甚至很高兴。我给我妈的心理准备是十万以内。看他们如此伤感,我受到触动,于是也伤感起来。
下面我就分析一下,这样的成就是怎样达成的。
【二】前情提要
首先自我介绍一下:大家好,我是冯佳界,独立民谣音乐人。
多城巡演的想法是几年前就有的。我在国外留学六年,去年年底毕业回国,蛇皮走位,完美避开疫情和天价机票。在国外时就默认是回国要巡演的,为什么默认呢,大家应该也能理解,毕竟是要干这么一票才敢自称音乐人吧,即使是业余的。
为啥非要干这么一票呢。因为,对于音乐人的影响力推广而言,如果拿打仗作比喻,那么出单曲、单场演出、出周边产品等小项目可以看作单兵作战,而出专辑、大规模巡演这种重点项目就是坦克或者航母。
大项目呢,理论上的战斗力不会比一堆单兵要强,但它是一个塔,一个“可以拿出来说的事儿”。用它做话题来接受采访时,腰杆儿也挺得直一些。
要是宣传时总说“我要出单曲了,欢迎关注”,听者就会一撇嘴,切,一个单曲也拿出来说,我上我也行。所以呢,巡演对推广还是很有好处的,即使在几个月前巡演没开始时,我也知道这一点。
如果你惊讶:冯佳界也希望能提高热度?他们这一挂的独立音乐人不应该是佛系的吗?爱听不听那种?嗯那我就得老实告诉你,我确实希望提高知名度,因为我想要成为名人,从而拯救世界。
详见我的亿字长文《理想今年十五岁:记新歌<给死神的夜祷>》。总之,我确实不是那种佛系的音乐人,我不仅在意知名度,甚至也在乎钱。所以才写这么一篇。
不谈影响力只谈钱的话,和单场普通演出相比,巡演倒也没有什么特殊之处。啊,在钱方面呢,先科普点背景:独立音乐人的音乐收入来源主要就是演出,别的活动是不行的。
网络版权收入、实体唱片售卖都是没什么钱赚的。拿我来说,我是中等知名度的独立音乐人,每年的网络版权只能拿大家一个月工资吧,不到两个月工资这样。
这还是国内的版权生态已经取得很大进步的情况下。网络版权是什么呢,就是根据你的歌播放了多少次,以及多少人购买了你的歌曲,音乐app给你的相应提成。
实体唱片售卖这边就更差了,因为大家都用手机听歌,唱片基本只剩下收藏价值,所以很少人买。
比如我今年年初的新专辑《英雄主义》,成本算出是67650元,当时把这个金额设为众筹目标,结果一共筹到了20000元,也就是赔了五万。
当然了,这只是网上众筹的销售额,而很多人会希望现场购买并签名,我这次巡演就现场卖了大概一万五千块的专辑(还是没回本儿啊!摔)。
为什么成本高达67650呢?midi电子乐器不是很便宜吗?如果全都自己制作,包括录音编曲混音,那么确实会很便宜,参照李荣浩专辑制作只花电费。
我一多半的歌确实就是自己包办的。可是呢,有时免不了要找人帮忙,毕竟我这一挂的独立音乐人呢,还是以创作为主,制作上经常是既没时间,也不专业。编曲一首歌要三五千,有的一万以上,混音也要三五千。
这么算下来,我《英雄主义》14首歌才花了67650,这还包括了印刷(1000张不到一万)和实体平面设计(大概一万)在内,已经很抠搜了,这归功于其中很多工作(编曲、混音、甚至设计)都是我自己小作坊搞出来的,没花钱。
然而小作坊的设备也要钱的,而且不便宜,话筒、声卡、键盘、正版软件、高配电脑、录音声场布置这些。去录音棚可能更贵,还要额外时间成本,而且不能自己为所欲为,必须依赖录音棚老师,效率更低。
总之,这些花里胡哨是赚不来钱的,反而总是亏钱。演出票房几乎是独立音乐人的唯一收入来源。当然,商业化方面比较成熟的音乐人会有商业合作的机会,以及其它方面的收入,这个我还没有过。(谁能给我介绍吗
先讲讲我此前的演出经验吧。在这个首巡之前,我也演出过挺多次。一三年之前的演出没什么好说,那时候知名度为零,歌也少,即使免票都来不了几个人,基本全是去场地喝酒的。
下面是那时候活动的截图(我豆瓣小站),这都是一三年的演出。那时候疯狂约各种小场地,开这种免票演出,跟驻唱歌手也差不多,区别在于不驻,唱完就走。就是为了找点事干,增加演出经验。相信很多独立音乐人都有过这种阶段。
一三年出国以后呢,我每年夏天都回国(感谢老板对我的容忍),会搞一种名目为“探亲”的演出。为啥叫探亲,因为是回国探亲,或者去一些本来就有事情要去的地方,顺便演个出。
如老家长春、北京、哈尔滨等。包括下图这些,15到18年,每年都有几次。
这些探亲演出呢,带给我的体验居然很好。这个阶段,尤其是一六、一七年,是我知名度的高峰期,高达陈鸿宇的十分之一。
主要的原因呢,我推测应该是网易云音乐提供的音乐人红利。那时候网易音乐人还不多,他们推广的力度很大,可能就包括我。当然,这只是我的推测,并没有签推广协议什么的。
那时候出的几首歌《暗河》《水的欢歌》《牧马人》《你的名字》热度都还不错,都上过原创榜,《水的欢歌》还上过第一。
后来网易的音乐人越来越多,有很多年轻的、专职搞音乐的、出歌快的、具备商业价值的新人可以推,我就黯淡了。
这个我完全理解,这几条我一样都不占,我要是网易也不会推我自己。所以对网易是没有怨言的,毕竟曾经爱过,要是没有他们,我连现在这德性都不会有。
所以呢,那几年的探亲演出还是能挣到一些钱的。除了热度较高票房好,还有一方面原因,就是演出成本控制得好。按照图1挨个说。
场地费直接三七开,没有保底,因为探亲演出都是小场地,咖啡馆、清吧这些,比如长春老张光阴咖啡馆、哈尔滨北方青年旅舍、北京蜗牛的家(下月5号我有演出,欢迎买票)、黄昏黎明ddc、江湖酒吧这些。
没有保底的话,就算票房再惨,给场地的钱也不至于比票房还多。如果票房是一万,那么livehouse可能要收保底五千,而小场地只收三七开的三千。而且小场地不需要报批,连这五百块都省了。
乐手工资?我探亲演出都是自己演,一把吉他,没乐手。就连交通和住宿都没有!住宿都是住我姥姥家!火车票都是我妈买!我连火车票都不需要出!!火车票是为了探亲买的,怎么能算到演出头上!
这么一算下来,哎我去,图1里蓝色的部分基本就不存在了。所以啊,探亲时期的我就是一个人形自走挣钱机器。18年的探亲搞了长春、哈尔滨、北京、广州四场,挣了16800,小尾巴翘到天上去了,心想以后终于可以补贴家用了。
呵呵,前面提到的做专辑花掉67650,不知道这16800能补上多少。更不用说后来发生的更加残暴的,今年的巡演。
【三】开始扒巡演成本:为什么要找乐手?
好的,开始讲巡演。刚才说了,回国大规模巡演是多年来心里默认的事情。好的,我们就一项一项地讲这些成本是怎么有的,把我推上了这条不归路。
还有一个默认的事情,就是必须找乐手一起。为啥非得找乐手呢?也好理解。其实在探亲演出时,我一直是自觉愧对观众的,因为只有我一个人演,我歌曲里的很多乐器无法表现出来,效果不好。
我有很多配器众多的摇滚歌曲,一个人根本没法演,像《星空叙事曲》《城市之光》《白夜备忘录》《花田》等等我从来就没上台演过,是不是不可思议。
我探亲场也就唱唱自己那些民谣歌曲,一把吉他,《你的名字》《水的欢歌》《湖妖》这些,《暗河》虽然有鼓,好在一把吉他也可以演绎,要是没有这首,那就不仅是愧对观众了,简直脚趾挖穿地心了。
你见过有歌手在演出的时候突然开启地心探索吗?这波可以让你见识一下。
除了自己的穷B民谣歌曲,我为了凑数,探亲时还会翻唱一些我喜欢的国内民谣。当然,只是从形式的角度来说是凑数,在自己这里并不是凑数的。
我很喜欢这些歌曲,如果不考虑观瞻,我甚至希望整场都唱别人的歌。我自己的歌呢,虽然也不错,但唱着太累人了,旋律好绕啊。
为了有机会唱别人的歌,有一次在有驻唱歌手的地方吃饭时,我取代他唱了几首,民谣琴弦很硬,不是我喜欢的尼龙弦,调弦也不是我习惯的。唱了几首,下面掌声稀稀拉拉,我羞愧地下了台。下台后发现有位遥远的中年女士,拿着手机当荧光棒向我挥舞。她的品位值得怀疑。
所以,为了有机会演自己的那些摇滚歌曲,营造更好的现场氛围,我决定,巡演必须找乐手。找几个呢?一个就行,之前我朋友马雨阳陈鸿宇“折腾”全国巡演,也只带了一个吉他手。
有人可能就问了:你不是要演摇滚歌曲吗?摇滚乐队至少要三大件吧,你就找一个乐手,几个意思?
意思很明确,一个乐手正好,少一个人流泪,多一个人太贵。其实呢,我很早就知道pgm这种东西的存在。Pgm全称program,也叫采样,或者你喜欢的话可以叫做伴奏。对,就是演出时用电脑或采样播放器播放的伴奏音频。
王子豪在得知我不打算找其他乐手之后,他仰天长啸,然后很快跟我确定了冯佳界+王子豪+pgm的演出阵容。
有人可能又问了:好吧,多一个人太贵我能理解,可是少一个人流泪是为啥呢?冯佳界+pgm不是也挺好吗?反正pgm啥都能放,把王子豪也化作pgm,一样可以演乐队歌曲。
这个问题我已经有答案了:以后我会用这种阵容的。已经淘宝下单采样播放器了。那么为什么这次巡演不用?这,是因为,至少得带一次乐手试试吧。
而且,还是那个缘故,我不想对不起观众,两个人在台上play,当然会比一个人效果好,更具现场感和表演性。这是pgm无法带来的。
说到这儿大家可能也看出来了,应该带几个乐手,是一个很难谈对错的问题。你难以界定怎样的阵容配置才是对得起观众的。很多民谣歌手在录音室里是一把琴,现场还是一把琴,观众有觉得被对不起吗?没有啊。
进一步,有很多歌手也是一个人演,但会放一些铺底的pgm,观众有觉得被欺骗了吗?好像也没有啊。
那么,看起来,这个界限似乎是在于,pgm里有没有鼓和solo(独奏)。鼓和solo是和其它内容不同的,它们是起气氛的东西,是表现音乐中个性的东西。这两样东西如果是pgm里录好放出来的,音乐似乎就没有灵魂了。
可是,这是谁规定的呢?真的是这样的吗?也许是,也许不是,我不知道,而且也不太关心了,因为我觉得没必要在这个问题上纠结。
总之,我的决定是,以后不会避讳冯佳界+pgm的组合,也不会避讳在pgm里加入鼓或solo。原因是,巡完这次之后,我认为这对演出效果来说不是最重要的。
在演出中我发现,大多数朋友还是冲着我和我的歌过来看演出的,而不是冲着演出的人员配置、场地环境、视觉效果等客观指标过来的。
只有一小部分人,可以说路人吧,才是抱着尝试的心态过来看的,他们在选择要看的演出时,对客观方面的关注才会稍多一些。
当然,不是说硬性指标不重要,它们也是音乐人对待演出是否认真的重要指标。然而,更多的人是为了我和我的歌而来的,我应该更在意我自己的表现,以及平时我的歌是否写得好。
据我观察,当我在台上的心理活动是“完了又跑调了又弹错了要死要死”的时候,他们在台下不会关注这些。他们感受到的是,自己在很多个夜晚沉浸其中的歌曲,现在被作者在台上、在眼前唱出来了,饱含真情实感,我在和他共情。
所以,我决定以后不要再跟自己过不去,硬性指标没有表演时的身心投入重要。有条件找乐手就找,没条件就拉倒,这不是该过多纠结的东西。
在硬性指标上花了钱,就提高票价让观众买单,这当然也是合理的,但未必是观众所希望的。
同理,经过这一波我也发现,不要强求别人只因为你的音乐而喜欢上你。人最关注的本来就是人本身,而不是音乐,或者其它非人层面的东西。
关注人本身,这是人的本性,是千万年来进化成这样的。即使我自己,听到没听过的好歌,也会忍不住上网搜这个人是什么人,不会止步于听歌的。
我是什么意思呢,我是说,我是我这个人,不是好的音乐,或者好的现场表演这些片面的东西。来的人主要想看的是我,不是我的音乐或者表演。
我相信观众会喜欢一个好好做科研的车祸歌手,而不是喜欢一个荒废了科研的现场大拿,或者亏钱强行搞出的王者配置。一句话,没必要跟自己过不去。要是真有人在意,就跟我提吧。
话说回来。乐手王子豪老师是专攻吉他的,曾拿过全国指弹大赛冠军,他并不是多面手。所以,solo他没有问题,但鼓他是真来不了。
这个我觉得没有关系,起气氛的话,solo和鼓二者得一,可安天下。另外他也走出了舒适区,除了吉他solo之外,还被我按在键盘前,强行营业了几首键盘。
好了,为什么要找乐手这个话题,也大致说明白了:是为了对得起观众。然而以后不会强求找乐手了,会尝试单冯佳界,或者冯佳界+pgm的阵容。
乐手老师的工资,的确是一项伟大的负担。每场2500,超过我每场赔的钱(1812)。王子豪同志在高铁上的语录:老哥,你只要把我去了,就可以扭亏为盈。我的回答是,不抛弃不放弃。
然而呢,冯佳界+pgm的阵容也并不那么容易。如果不是子豪老师在技术上的谆谆教诲,我到现在还没入pgm制作的门呢。而且,播放pgm需要购买采样播放器。
用电脑播放是不靠谱的,因为电脑自带声卡音质不好,外接声卡的话又有卡顿风险,现场表演经不起这样的惊吓。而且,电脑也缺少节拍器,以及调节节拍器pgm相对音量的功能。采样播放器又要三千多块。
阿!也许这就是人生。
【四】扒巡演成本:为什么要去livehouse这种需要保底和报批的地方?
显然,也是为了保证演出效果。
给圈外人士科普一下。Livehouse是音乐演出的中型场地,中文名可以叫做现场音乐空间,但大家一般还是称作livehouse。小型演出场地,像清吧、咖啡馆这些,一般可以坐100人。大型场地无上限,如剧院、体育场、鸟巢、克里姆林宫之类。
而livehouse是中型,一般300-600人。相比小型场地,livehouse的各项设施都更齐全且高级,有高达一米的舞台,全套灯光,高级音响,大屏幕等。
其实呢,和找乐手的默认态度不同,我事先并没有默认要去livehouse演出。即使是冯佳界+王子豪+pgm的豪华组合,对于小型场地来说挤了点儿,但也勉强可以是体面的。然而我经纪人(不能透露姓名)坚决提议让我办livehouse巡演。
他的理由是,他自己的没啥名气的小乐队(他自称)都一向是livehouse演出,而且每次都来200+人,我这种级别怎么可能不来300人?小场地能站得下?
而且,livehouse效果好,大家一看是livehouse巡演,哇,肯定都拖家带口来,本来不想来的也会来。肯定爆满。
当然,结果我们都已经知道了。即使是票房最高的站,也没有卖到200张票。票房最惨的呢,就四十多张。
阿!这是为什么。
看到我的前期票房,我的经纪人震惊了。子豪老师也震惊了,他说,巡演场均200+人不应该是默认的么。我不知道他代入了多少柳爽的经验,他是柳爽的御用乐手。
其实呢,扑街的原因我现在也想明白了,并不复杂。比较显然的原因有,
一,我的票房本来就没那么好。即使是探亲的时候,最多也就一百二三十人,别说跟大火的歌手比,就是跟小火的也没法比,更别说现在热度进一步走低。
二,疫情原因,大学封校了,学生很难出来。
三,最近乐夏带得摇滚比较火,民谣整体的热度已经下去了,其实前几年就被嘻哈压下去了。
但是,还有两个不那么显然的原因,是我自己悟的。
一是,“livehouse”这个关键词,在宣传时并不能引来更多的观众。前面说了,大部分观众其实是为我而来的,并不是为场地环境,或者为演出阵容而来。当然,来了之后见到场地或者阵容很差,导致粉转黑,那也是来了之后的事了,对来不来的分析并无帮助。
所以,不能认为我原先票房是一百二三十人,现在换了livehouse就能变成200+。另外那七八十人,难道是看在livehouse的面子上来的?即使是现场经验比较多的观众,也很少会因为看到是小场地而不去吧。
第二,可能是一个容易被忽略的因素,那就是,我是民谣演出,跟我经纪人的那种摇滚乐队比票房,是一定会输的。这是因为摇滚的现场魅力完爆民谣,摇滚听友去现场的动力很足,而听民谣的人大多数还是只在耳机里听。
其实,大部分民谣er对现场文化根本就没有兴趣,没有到现场看演出的习惯。摇滚听众则不同,很多都有现场文化习惯,甚至很多人会去看从没听说过的乐队。所以小乐队就算知名度不如我,现场票房碾压我也是正常的。
即使是我自己想看演出的话,面对两场演出,一个是我很喜欢的民谣歌手(周云蓬/刘东明/赵雷),另一个是从没听说过的、但海报观感还不错的无名摇滚乐队,我会怎么选?
我会发现,这两场演出在我脑海中是可以一战的,虽然周云蓬的胜率会高一些,但这已经能说明问题。
为啥这俩居然可以一战?因为摇滚现场high啊,观众受到台上乐队的鼓舞,大家一起蹦来蹦去,这种操作可以一扫平日做社畜的憋屈和辛苦。
而民谣现场呢,苦哈哈的,安静吧唧,到现场像是沐浴教化去了,而且还是自找的,何必呢。摇滚是下班去放松,而民谣是继续沉重,这怎么选,很清楚了吧。
如果我看到今晚有冯佳界和夏日入侵企画同时演出,我会跟冯佳界说,下次一定。
民谣更适合穷人做,因为配器(编曲)很少很简单,很省钱,但是票房也不如摇滚,这可能是毅种平衡吧。大自然有它微妙的平衡之道。
我虽说是民谣音乐人,但也做摇滚歌曲。有鼓的都可以算摇滚吧。我有《牧马人》《暗河》《城市之光》《星空叙事曲》《白夜备忘录》等。
一个人怎么做摇滚歌曲呢?配器都用midi做就可以,也就是电子乐器。淘宝上还是比较便宜的,一般的音源都在50元以下。要是请乐手,就贵了。
总之,这波去livehouse演出并且找乐手助演,也是因为我有很多摇滚歌曲想唱。既然是摇滚歌曲,有鼓,那么理论上也可以很high。
可是,并没有high起来。在我的现场,实测,我那些摇滚歌曲也没有几个人能high起来,毕竟这些歌主题上都挺沉重的。
所以!做民谣就要有民谣的觉悟,平时编曲时省了钱,到了现场还想多卖票?便宜都让你占了是吧?
还是老实在耳机里待着,反正现场的感受和耳机里也没多大区别。再看摇滚,区别可就大了。
好的,说回livehouse的体验。Livehouse其实还有一个debuff就是,它是必须站着观演的。民谣很多人都喜欢坐着,所谓静静地听。可是站着看民谣,哈哈,没有摇滚的high,却有摇滚的累。
实测,很多观众在中场和下半场会创造各种条件坐下,也很难受,因为并没有正经椅子。已有多人向我吐槽了没有椅子的问题,这说明很多人其实默认看我是应该坐着的。
当然了,小型场地也未必很舒服。我前一阵去看了很喜欢的一个民谣歌手的现场,就是小型场地,全程几乎没看到ta的脸,因为台太矮了(10 cm),人太多了,就是去看ta粉丝的,不是看本人去了。
能有小型、中型之间的场地就好了,既不收保底,也能清楚看到台上,舒服。这样的场地也是有的,但并不是到处都有。
总之呢,这位临时经纪人在摇滚乐队巡演上的经验是不适用于我的。他们乐队即使网上知名度没我高,线下的号召力也在我之上。当然绝没有怪他的意思,他是一个非常认真负责的人,帮了我很多忙,只是选场地这事确实难为他了。
找演出经纪人的话,本来也是在摇滚方面有经验的人比较多,所以没有办法。
结果就是,在乐手工资之外,场地的成本也很高。场地费平均3926,还要加上几百块的报批费,而票房并没有相应走高。
如果假设换成小型场地,那么场地费将会是我的平均票房6628的三成,也就是1988.4,再加上省下的报批费,每场能省两千多,也高于我的场均亏损(1812)。
【五】扒巡演成本:其它方面,交通住宿经纪设计
这些没啥可说的,交通住宿总不能省吧。高铁比飞机贵一些,但靠谱,高铁本来就是巡演神器。住宿就是普通快捷酒店。
经纪和设计呢,能省的也不多。经纪人帮我完成了前期很大的工作量。设计呢,虽然我自己可以涂鸦出一些海报来,海报烂理论上对票房影响不大,所谓大家是冲着我来的嘛。但对于巡演这种大项目来说,设计上还是要认真一些。
请欣赏下图,我这两天自己涂鸦的12月5日北京专场海报,北京的朋友欢迎来喝两杯聊聊。(上面的人物不是我画的,是《城市之光》动画mv的剧照。他真的在涂鸦。)
【六】赔钱进行时寻求逆袭:一,尝试发首新歌
在8月16日,巡演演完前三场的时候,我被赔钱的规模吓到了。依据探亲演出的经验,我认为巡演的姿势应该是一路美滋滋挣钱过去,没想到钱把我给挣了。
我拒绝接受现实,哭倒在地,表示需要抱抱。
之前幻想的是,在上了二十年学之后,可以真正意义上挣一点钱,做一个站起来的人,大写的人。可结果却是,不仅挣不到钱,还要往里贴这么多。
一个艺术家或许不应该这么在意钱的事情,但作为一个人,是不能不在意的。
然而,现实还是要接受的。在接受了各方的强势心理疏导之后,我开始冷静分析。嗯,下一场演出是9月5日,间隔长达20天,这么长的时间,可以在宣传上想想别的办法。
我想了十万个办法,决定兵分十万路,发起逆袭。
第一个办法,在20天内发首新歌。我决定放下已经开始做的、比较耗时的《生命序曲》,转而用20天做完早已写好的小曲,《临江仙·饮酒击节》。 逼自己一把果然有用,我在20天内完成了制作并且发布了这首小曲。
然而呢,实践告诉我,这对巡演宣传并没有什么卵帮助。反而呢,这首新歌虽然我各方面都很满意,但还是扑街了,几个月过去,网易云上评论只有一百出头,我的热度之差可见一斑。
那以后的巡演场次,我加入了这首新歌,唱完了还鼓励大家去网上听。反而是在用巡演来带动新歌了,而且也没带动多少。阿!人生。
【七】寻求逆袭二:把海报改改,弄点阳间的东西
来,看一下整容前后的对比。
很多朋友都不理解,为啥初版海报是这个鬼样子。可是,万事都是有原因的。看我冷静分析。
最初我当然也想过,直接以我的专属logo为素材做海报,所谓我的logo就是整容后海报上弹吉他的这个小绿人儿。这个logo是14年做《城市之光》动画mv时的一个剧照,或者说人物分镜,作者为臭彤子Nagy老师。
我后来在网上发新歌时,一直用这个小人儿做新歌的封面图,导致它知名度较高,一直被默认为我的logo。
可是,这波不能再用logo了!这太low了!!为什么low?你可能难以理解。是这样的,我一直是一个过于内敛的人,而我并不喜欢这个人设,我觉得很上不了台面!!跟很多那种小众独立歌手一样,只闻其声不见其人!连照片都没见过!凭什么人家大众歌手就可以在海报上专辑上贴自己照片,我们小众的就只能放各种风景画简笔画卡通画!!没有自己的脸!!我!!不!!服!!!!!!!!而且这个logo都用了这么久了!!!我就是不用,怎么着吧!!!
于是,就有了初版海报。我很满意的,觉得很有科幻感,也符合归来的感觉。
可是大家基本都不喜欢,有人说像杨永信。我感到扎心。小本本记下了很多语录。记仇。
但是,记仇是莫得用的。最初几场扑街之后,在深刻的反思当中,我认识到一部分问题可能就在这个海报上。丑是第二位的,第一位是什么呢,它没有记忆点,无法第一时间抓住人的注意力,而吸引眼球是视觉设计的第一要义。
当然了,海报上我慈爱的眼神令人印象深刻,可也得整点好的印象啊。
于是我决定,要改海报,而且要起用我的logo。啊,真香。这是因为,我觉得当前的任务是,把那些曾经听过我几首歌、但已经快忘了的人们吸引过来。
只要他们听过《暗河》《水的欢歌》《城市之光》并且留下些微印象,就一定会记得这个logo吧,所以看了海报就会移不开眼,唤醒尘封的记忆。
指导思想:记得这个logo的人,比记得我脸的人要多;记得《暗河》《水的欢歌》《你的名字》的人,比记得“冯佳界”的人要多。
在这个思想的指导下,就有了新版海报,也就是右边这个,包含了logo和“与暗河城市之光水的欢歌你的名字重聚”文案的惨绿海报。
阿!我是一个惨绿少年。(其实这是一个成语
那么,换海报对票房有多大帮助呢?我只能说无可奉告,因为不会有数据显示这种事情。没有人自称是看了新版海报来的,而这也不能说明任何问题。
但我还是相信,这个海报是有帮助的。起码事实上来说,不管它有没有帮助,我以后都不会再整成初版的这种,啊,难以形容,了吧。
【八】寻求逆袭:③抽奖+乐评人收费推送
这也是子豪老师的建议。当然了,他的建议很多,群里积攒的建议也很多,我无法全部采用。我还有科研上的工作,平时太忙,在音乐上的时间基本用于创作和制作。
这些候选的宣发手段呢,也只能每种大致调研一下,尝试一下,选那种花时间不多的、性价比高的手段。像拍短视频发抖音,拍巡演排练纪实这种事,太费时间了,我只能拒绝。
经过调研和尝试,我认为转发抽奖是性价比较高的一个手段。它会给人转发的冲动,转发就会带来宣传的效果。一般就是“转发这条抽取2-5位幸运者,获得签名新专辑”之类。后期我在奖品中加入了新出品的个人周边产品。
经实践,微博的转发量是比较高的,网易云次之,会疲软一些。我第一次在微博尝试转发抽奖,哇,转了将近两百次!乌拉!高兴得很。
但是呢,后来再搞转发抽奖的时候,转发量逐渐就掉下去了。这可能是因为没有推出新型奖品,大家审美疲劳吧。
是的,10月的时候我推出了个人周边产品,这可以算到抽奖这部分吧,而且也可以刷一波热度。
我是委托代鑫老师的magicbus品牌店,做了我个人的帆布包、T恤和贴纸,目前已经在tb店上线。当然,你猜对了,又是这个神烦的惨绿少年。
抽奖就说到这里。找乐评人收费推荐这个手段呢,我浅尝辄止。我找了陈北及,雾与晨的杂货店这两位老师,都是发微博/网易云动态来推荐的,并且结合了转发抽奖。
当然他俩并不是花钱就给推荐的,也是要跟平时评论的曲风相近的、听着比较顺耳的才给推。
效果呢其实还是挺好的,三条动态的转发量都几十上百,收费也不高。看到推送的都是他俩的粉丝,跟我粉丝重合不大,理论上能带来额外的票房收入。
但是综合来说,频繁这么搞的话,费用上还是承受不了的,因为除了推荐费之外,还要加上抽奖奖品的成本和寄送的邮费,所以没有再找其他的乐评人了。
【九】寻求逆袭:泛谈音乐人维持热度
其实呢,维持热度是音乐人的一个日常任务,巡演的宣传并无多少特殊之处。
早在两年前,众乐纪的清亮老师就给我科普过,想要用音乐挣钱,光出歌是不行的(当然,不出更不行),是要经常搞事情刷存在感的,否则没人有责任记住你。
我后来也悟了,刚才说过,单纯因为作品而买票的例子是很少的,大多数人还是会因为人本身而记住一个人。
当今社会,成名这个事情,本质上还是要遵循资本和流量的游戏规则。如果你能在人们眼前高频出现,那么一定就会被关注。
如果你的作品很差,那么你就会成为挨骂的名人。如果作品好,那么就会成为被夸的名人。所以,成名这个事情,跟作品质量没太大关系。
有人可能觉得,明星关注度这个市场就和茗煮选举一样,是可以自我纠错的,作品差的人很快就会被人们忘记。
这种认识基本上是错的,因为你很难忘记一个总在眼前出现的人,也很难记住那些没存在感的优秀作品。
像美国大选,就跟流量明星的本质类似。今年的选举,就是爱川普的人vs讨厌川普的人,至于拜登是什么人,关心的人不多。
川普的存在感太强了,往哪儿看都是他的脸,即使真的很讨厌他,你记住的也是他,所以你也没有很强的冲动去选拜登。
拜登再好,你也只是知道他好,是一种理性的认识,而想起川普的时候你会变得感性冲动,易被操控。
那些打算投拜登的人,满脑子都是川普,一点风吹草动,可能就会倒向川普。除非川普实在太差,否则不会败选的。
明星也是一样,有流量加持的话,只要别踩雷就稳了,就连风评也迟早会高上去的。
曝光多,人们就对这个人认识得更立体,认识得立体,就会产生好感,这符合人的本性。
那些作品好但是没存在感的人,印象很薄,口碑虽好,难以令人产生感情。
我虽然悟了这么多,却有反而有回归本真的趋势。刷存在感,毕竟是一件很没意思、跟艺术无关的事情,老实说,我并不想做。以后还是会更专注于科研和音乐吧,宣传要多采用随手的、性价比高的手段。
说回巡演。为了拯救巡演、寻求逆袭,我另外还做了一些努力,比如弄了三个节目:陈鸿宇马雨阳用“浓烟下的帅哥电台”帮我做了一期节目宣传;接受了七分酷公众号的文字采访;以及日知录给我做了一期电台。
在日知录谈了很多科研上的事情,当然它本来就是一个讲述科研人员不务正业史的电台。我讲了即将开始的月宫生活,还挺有意思,感兴趣可以去听一下。
月宫里有一位基友是负责科普的,我这也算为月宫科普做了一点微小的贡献。(其实完全不算
更夸张一点的手段呢,比如和音乐经纪公司签约、让公司帮我宣传,也不是没有想过,但是稍作咨询就直挺挺地放弃了。
没有多少公司会推广一个出歌慢、动态少、不符合大众口味、没空出席商业活动的音乐人的。(我可以改
【十】强行收尾:其实人们并不需要这么多音乐
看到这里,你可能抑郁、哀悼、伤感,为什么冯佳界这么惨。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千里送人头,搞公益演出,用爱发电。
其实我的心态已经放平了,我送了这么多人头呢,除了以上冷静分析的这些原因外,我也认识到一个更根本的原因,那就是人们并不需要这么多音乐。
对,其实近期的感受就是,音乐并不是一个很被社会需要的东西,它不能对人们产生太多帮助。音乐作品已经太多,新歌还在不断地出,听众早就不够用了,产能过剩。
人们不是不需要音乐,但实在不需要这么多啊。
看看你周围有多少年轻人也是专听老歌呢,何况中老年人。我觉得即使现有的歌曲消失掉一半,甚至消失九成,这个社会还是照样运转,甚至可能运转得更好。
我自己就是听觉垃圾生产者之一。我的音乐并不比别人的音乐更好,在宣传上付出的努力更是远逊,凭什么比别人名气大、挣钱多呢?
在正确看待自己工作的价值之后,赔钱也就不显得奇怪了。
一起录那期“浓烟下的帅哥电台”的时候,马雨阳抱怨,他最近做的新歌明明质量很高,却没有多少评论。我去看了,大概每首几百条评论吧。他比我出名得多,我出的新歌《临江仙》评论才一百出头。
这有什么奇怪的呢?真喜欢我音乐的人,听《暗河》《牧马人》《水的欢歌》也就够了,听新歌又能带来什么呢?
市场上已经有那么多歌了,那些更大牌的乐队不香吗?音乐又不是消耗品,即使全世界的人只听一个乐队的歌,也不会不够用的。
有人说我的音乐被低估,那些花式刷存在感的流量明星被高估,我认为是不对的。他们也许是被高估了,但我的音乐并没有被低估,它只是在正确的位置上而已。他们挣钱也许是错的,但我不挣钱基本上是对的。
就算我和那些流量明星易地而处,我愿意吗?我的听众大多也是年轻人,没挣过多少钱。我想成为一个大写的人,自己挣钱,难道他们不想吗?
一帮甚至比我还穷的人,花光父母的积蓄,给我打榜、买票、买周边,这是我愿意看到的吗?
一点儿都不愿意,好吗。有人专程赴异地来看我演出,我第一反应就是不值,建议退票,用耳机听不香吗。那么还有什么好抱怨的呢?
有人说我这波巡演的票价定低了。预售票99,说高不算高,但我不是一个典型的观演者,我也不知道大家对我的票价心理预期是多少。
看了下跟我级别差不多的歌手的票价,基本也就这个数,高也高得有限。可能会有人原因为我多花20块钱吧,可我愿意他们这么做吗?好吧,我愿意,可是我能定出这样的票价吗?下不了这个手。
所以呢,不必为我叹气,我的遭遇是合理的。即使是认真做音乐,也并不理所当然和普通工作挣相同的钱,因为社会并不那么需要它。
当然,我知道有很多人是真心喜欢,甚至需要我的音乐的。第二场广州演完之后,有几位医护人员送给我手绘的卡片,感谢我对医护免票。
在赔钱的阴霾之下,感受到这样的温暖,差点泪崩。那一瞬间,我理解了他们的心情。
另一方面来说,人们可能只是不需要这么多新歌而已。对于演出呢,人们还是很需要的,因为演出不纯粹是音乐,它是人们所必需的业余社交活动。
也了解到最近一些演出的票房情况,大部分还是不错的。这说明我的演出并不能带来这些演出所带来的价值,很可能就是前面所说的,放松、休息和娱乐方面的价值。
所以,总结来说,就静待时机咯。希望我的“科研歌手”人设能助一臂之力。如果真能火,我相信我是可以配得上名气的,但是到时候也需要更多的努力。
这次巡演亏的钱呢,两万五,其实往好了想,就当我没有避开疫情,今年2月才毕业,买了天价机票回国了吧。而且天价机票两万五可买不到。
巡演虽然在钱上亏了一些,但在热度上也不可能是负效果吧!我的微博粉丝在回国前常年在一万五千徘徊,徘徊了三四年吧。巡演到现在,已经破两万了。秀动粉丝也破千了。
我去,说起来怎么觉得都是泪啊。人家独立歌手微博都几十万,秀动也起码几千。我这破千了就觉得没白巡演一趟。得了,你们是对的,哀悼吧。阿!人参。
凑合过吧,还能离咋的。不管有多惨,还是得加油。那就最后宣传一下新歌吧,13号刚发的《绳命序曲》。在微博又发了抽奖,欢迎前来成为分母,为我赞助。
所谓赞助,就是说,点赞也是一种帮助。啊,还有下月5号在北京的小专场,欢迎过来喝两杯。
这首新歌,讲述地球生命史,回忆热爱科学探索的少年时光。献给我始终热爱科学的朋友张玄,和我们共同的少年时光。以四十亿年生生不息的历史,讲述我们对生命的热爱。张玄曾参与暗河、星空叙事曲的创作。封面选自张玄少年时期的画《APOCALYPSE》。
结束语:绳命,是剁么的回晃;绳命,是入刺的井猜。壤窝们,巩痛嘱咐碰优。田下冯广宰饿妹,饿妹冯广宰呲处。壤窝们,嘱咐类缩优类缩优。
开心地一小,火大地一小。壤绳命,梗楤容;壤绳命,梗秤巩;壤绳命,梗回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