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浙江、上海等省市,中职生不用高考就能“直升”本科的招生名额又增加了。

说“又”是因为,这并不是一项新探索。步子快的个别省份,10年前就已开始试点。在不同省份,它有不同的名字,如“中本贯通”“中本一体化”等(以下统称“中本贯通”)。培养模式基本相同,即中职3年,应用型本科专业4年,实行一体化培养。考生无需参加高考,只要通过转段考试,就能从中职直升本科高校。

这些年,这项探索为中职学校吸引了不少优质生源。但与此同时,社会上关于“中本贯通”是否鸡肋的争论也从未停止,甚至传出要逐步取消的风声。

从被传取消到扩招,教育部门在下一盘什么棋?“中本贯通”是捷径还是鸡肋?潮新闻记者采访高校、中职、学生和专家等,一探究竟。

被传取消为何又变扩招

去年从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市场营销专业毕业的女生小倪,是上海实施“中本贯通”后的第二届学生。她在仅有百余名粉丝的小红书账号晒出自己的求学经历,引发热议。其中,有羡慕好奇的声音,也有不少对学历含金量的担心和疑惑。

实际上,“中本贯通”多年来始终处在风口浪尖。这和“中本贯通”打破常规的升学机制以及教育部门政策的数次变动,关系密切。

浙江一位中职学校校长,对2018年浙江“中本贯通”首次招生的情况记忆犹新。“直升”本科的宣传,为该校带来“从前想都不敢想”的优质生源的同时,也让他几乎被四面八方而来的问题所“淹没”。例如,会不会出现学生混文凭现象?中职生跟统招本科生在同一专业就读,能跟上吗?用人单位不认可“中本贯通”的本科学历怎么办?……

大家的问题多,倒不是坏事。打破常规,本身就是一种挑战,需要社会、学校和学生用实际行动共同作答。

过去几年,让校长们发愁的是政策的“跌宕起伏”。

作为衔接中职层次到应用型本科而推出的新型培养模式,“中本贯通”前些年发展势头不错,在上海、浙江、重庆、山东、河北、海南、福建等多个省市落地。

在这些省市,参与“中本贯通”招生的高校既有综合类大学,也有职业本科院校,招生专业则都是紧跟社会和行业发展的应用型专业。

以山东“中本贯通”2022年的招生情况为例,16所本科高校拿出了42个专业点,最多的是小学教育和学前教育专业。此外还有汽车服务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等对实践能力要求较高的专业。

但这项新探索的前景一度蒙灰。2020年9月,教育部等九部门印发《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提出逐步取消中职本科贯通模式。

此后,每到招生季,“中本贯通”将被取消的消息都会在网上流传。部分省份的“中本贯通”招生名额也开始缩减。例如,江苏“中本贯通”的招生名额就从2020年的2185名缩至2022年的1260名。

去年末,“中本贯通”的积极信号重新释放——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在《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提出,建立健全多形式衔接、多通道成长、可持续发展的梯度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在教育部随后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司长陈子季表示,支持各省开展中职与高职(3+2)五年贯通、中职与职业本科或应用型本科(3+4)七年贯通等。

“最近几年高素质技能人才需求越来越大,职教发展速度快,所以变化也大。”浙江师范大学职业教育硕士点负责人张棉好分析,一开始,业内担心“中本贯通”会刺激中职学校的教学从就业导向转为学历导向。但在越来越多中职毕业生选择继续升学的当下,中职教育定位实际已从单纯“以就业为导向”转变为“就业与学历并重”。“中本贯通”就成为既满足学生升学需求、提升职教吸引力,又让中职尽可能不偏离培养技能人才导向的重要路径。

捷径还是鸡肋

这些年,关于“中本贯通”到底是升学捷径还是鸡肋的争论从未停止。

作为“过来人”,刚从银行辞职在澳大利亚读研的小倪常在网上解答“中本贯通”的相关问题。“一些咨询我的人也担心‘中本贯通’会不会是鸡肋?毕竟‘中本贯通’多数专业录取分数不低,有的已达到尾部重高的水平。考生去高中拼三年,或许能通过高考拥有更多更好的专业选择。”小倪告诉潮新闻记者,和其他任何一种升学方式一样,“中本贯通”并非适合所有人。以她自己为例,中考分数能进入上海的区级重高,但偏科严重且喜欢实践类课程,就更适合“中本贯通”的培养方式。

在中职阶段,因为班级学习氛围挺好,全班都通过了转段考试。小倪因为提前学习了不少专业领域知识,相比同专业统招本科同学更为扎实的专业基础,让她在进入大学时有了先发优势。

当然,因为是头几届“中本贯通”毕业生,在找工作时确实会有面试官好奇小倪简历上的中职求学经历,但因为学历证书和其他统招本科的同学一样,没有公司因此为难过她。不仅是小倪,她的同班同学们就业都不错,有考上公务员的,也有去银行、审计公司或广告公司等。

“虽然自己是这项政策的受益者,但我每次都会跟咨询的家长考生反复强调,要放大考虑孩子对专业的兴趣度。”小倪说,她也在网上看到过出于混文凭心态报考“中本贯通”专业,却因为没兴趣而没有掌握专业技能的学生,结果自然是后悔。

5年后的今天,作为浙江首届“中本贯通”学生,浙江科技学院电气设备运行与控制专业大二女生晓瑞很庆幸自己选到了一条“捷径”。“我的中考分数能在老家湖州上一个不错的普高。可相比读普高的初中同学,在中职的三年,我不仅过得很开心,而且已拿下好几个技能等级证书,这让我进入本科学习时更为自信。”在晓瑞看来,这些年虽然政策变动大,但“中本贯通”各个专业的录取分数依然较稳定。

杭州师范大学护理学院副院长朱雪娇刚接手第一届从中职学校“直升”杭师大护理专业的学生,“相比通过高考进入护理专业的其他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和动手能力强,性格普遍自信乐观等优点,是他们未来从事护理行业的优势。劣势则是文化成绩确实偏弱,尤其是英语和化学,我们正在制定方案帮他们尽快追上来。”

在她看来,实行“中本贯通”培养模式,其实是多赢之举。既然中职也能读本科,至少能缓解一部分家长的教育焦虑,不用削尖脑袋非往普高挤。对于高校来说,多元招生模式可能会为应用型本科专业教学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

用人单位会认可“中本贯通”毕业生吗?潮新闻记者在一个有400余名杭州民企HR的微信群里做了个小调查。头一次听说“中本贯通”的HR们,第一反应是“这算专升本吗”?当确定“中本贯通”毕业生和普通本科生学历证书一样后,HR们的观点高度一致:如果同是本科学历,我们更看重求职者的技能水平和综合素养。但也有个别HR有所顾虑,“怕公司领导会觉得学历含金量不够高”。

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学前教育专业的首届40名“中本贯通”学生去年毕业后,已在各个幼儿园工作近一年。“我们幼儿园招聘了一名‘中本贯通’毕业生。虽然目前还在见习期,但能感觉到她对职业的认同和热爱度特别高。”上海杨浦区控江幼儿园园长曹海红说,根据她多年教学管理经验预判,经过7年专业技能培养的学生,在职业发展中后劲会更足。

如何把好培养质量关

在教育部发出明确信号后,越来越多高校正参与到“中本贯通”人才培养中。

今年,上海增设了上海市经济管理学校与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大学申报的数字媒体技术等6个中职—应用本科教育贯通培养模式专业。浙江不仅招生名额从2022年的1500多人大幅增加至今年的2500人,还吸引了浙江理工大学、浙江药科职业大学等多所高校“加盟”。

职业教育质量在国内处于第一方阵的上海、浙江,用先行一步的速度表明,接下来“中本贯通”的培养力度会进一步加大,乃至成为中职人才培养的主流模式之一。

而在“中本贯通”即将扩容的大趋势下,如何把好培养质量关是社会各界最为关注的问题。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职业技术教育研究所陈嵩等教育学者在《上海市中本贯通模式下学生培养质量的实证研究》中提到,不少中职生升学至本科初期,都存在基础知识薄弱,甚至跟不上课程进度的问题。

以上海应用技术大学为例,贯通班学生刚进入本科阶段学习时,高等数学系列课等基础知识课程的平均成绩明显低于平行班,在英语、计算机这些知识类课程的表现上同样存在短板。

“多数‘中职贯通’专业学生的中考成绩其实不错,但由于没有选拔性考试的压力,不少人进入中职后,学习就松懈了。”一位省级教育职能部门的负责人表示。

在采访中,也有高校相关负责人告诉潮新闻记者:因为前期缺乏沟通机制,该校和合作的两所中职各自制定了培养方案。导致两个阶段的培养方案只是简单拼凑,而非“中本贯通”方案所要求的有效衔接。例如,有的本科专业需要学生具备高中的生物化学基础。但直到学生进入高校后,高校才发现中职学校因缺乏师资等原因,从未开设相关课程。

这一现象已引起不少高校和中职的重视。今年刚加入“中本贯通”的杭州市交通职业高级中学,就已和对口的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就课程设置进行多次沟通。“既要让学生在中职阶段掌握更多技能,也要注重物理、化学等基础课程开设,以便他们更好地适应本科阶段的理论课程。”该校校长金宏说。

而仅凭转段考试就升入高校的方式,也让教育专家有些担心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质量。“‘中本贯通’目前迫切需要解决质量标准问题。既让真正优秀的学生通过职教进入本科,也能避免因为质量差异产生教育公平问题。而难点在于中职学校缺少成熟的、可操作的办学质量提升和衡量标准,如建立过程性考核和淘汰机制等。”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在接受潮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与高校具有统一评价标准不同,研究制定中职学校标准时要秉持多样化发展的原则,建立多元化的教育质量体系。这也能让“中本贯通”学历含金量在就业市场得到进一步提升。

来源:潮新闻

流程编辑:TF022

如遇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相关文章刊发之日起30日内与本网联系。版权侵权联系电话:010-85202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