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水贯街千万居,彩虹跨河十七桥。

漫步于绍兴安昌古镇,只见店铺民居古色古香,传统作坊别具特色,翻轩骑楼错落有致,若逢一年一度的腊月风情节,只见一排排腌制好的腊肉列队在水岸两旁,向纷至沓来的远方游客展现着婀娜身姿……岸上,欢笑声、吆喝声不绝于耳,倒影中,一河清波映照出百姓的幸福生活。

从全国唯一对小城镇进行全面、彻底、全域环境整治的省份,到开启新时代美丽城镇建设,浙江再一次走在全国前列。

2016年,浙江省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拉开帷幕,两年多时间里,1191个小城镇实现华丽蝶变,如同漫天繁星,闪耀在浙江大地。

2019年9月,浙江全面启动新时代美丽城镇建设,实施“百镇样板、千镇美丽”工程,努力描绘出一幅幅功能便民环境美、共享乐民生活美、兴业富民产业美、魅力亲民人文美、善治为民治理美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

2020年是美丽城镇建设的首战之年,全年建成美丽城镇省级样板110个、达标城镇121个,完成投资3286亿元,以美丽城镇为代表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正徐徐展开。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浙江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的起步之年,亦是美丽城镇建设的攻坚之年。今年,全省将创成100个左右美丽城镇省级样板、300个左右达标城镇。

岁月更替,四季轮回。未来,全省建设人将一如既往,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着眼小城镇高质量发展、竞争力提升和现代化建设,擦亮美丽城镇金名片,加速打造全域美丽大花园,为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风竞潮涌逐浪高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尤其是小城镇面貌发生深刻变化之后,如何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如何让人民生活更加美好?

“最初招引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多,技术密集型企业少。”在次坞镇镇长张纲看来,“烦恼”源于土地要素紧缺、产业缺乏竞争力的严峻现实。“因此,次坞要摒弃传统工业城镇的思维惯性,在传统产业的存量优化与新兴产业的增量扩容上下功夫。”

如何在存量工业用地“装”入新经济?借助“融杭”东风,次坞镇开始通过新增供地、余缺对接、飞地模式等政策引导,对临杭产业园进行了定方向、定产业、定亩均的“点穴”式布局,面向杭沪招引一批投资强度高、科技含量高、税收共享高的优质项目,包括新材料五金、自行车制造、现代建筑综合制造等多个领域。

次坞只是一个缩影。

站在长三角一体化、全省“四大”建设和杭绍甬一体化发展的大背景下,杭绍两地各级美镇办聚力搭建协作平台,打好联动组合拳。如萧山区联合绍兴市建立美丽城镇季度工作例会制度,成立以瓜沥镇、安昌街道两地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有效推动大山西道路联通八柯线的工程进度,预计6月可完工通车。接下来,两地还将在公共资源共享、基层治理共融、产业发展共研、人才引育共招等方面开展进一步合作交流。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乡村让人们更向往。建设美丽城镇,重点是通过集成推进“五美”建设,切实增强小城镇承接城市、辐射乡村的战略节点作用。

根据“十四五”规划,到2025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要达到65%。未来5年,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就近就地城镇化将会是城镇化的重要方向。

理论指导实践,也源于实践。

“我们以服务人民的现代化区域中心为目标,按照‘县域统筹、分类引导、整体设计’的思路,科学调整完善规划方案,推动形成‘县城+美丽城镇’同步发展的新型城镇化格局。”省美丽城镇办公室有关负责人介绍说,全省在1010个城镇初步定位的基础上,结合地方“十四五”规划,重新优化、修正发展类型,使小城镇的定位更能促进城乡融合。

风帆正扬,征程不已。前行脚步,不停的浙江还将继续书写精彩答案。

与时偕行天地宽

当前,数字化改革在全省全面推开,并构建了“1+5+2”体系。数字化改革已经成为“十四五”现代化新征程当中浙江发展的一个新动力、新浪潮。

在我省5700多万常住人口中,城镇辖区覆盖人群占三分之二,通过城镇管理数字化平台建设,形成即时感知、科学决策、主动服务、高效运行、智能监管的新型治理形态和治理模式,打造决策科学、治理精准、服务高效的城镇“智慧大脑”,为浙江省域治理现代化的体制机制、组织架构、方式流程、手段工具的全方位系统性重塑提供实践经验和参考样本。

去年,五常街道启动推进“智慧五常系统”工程建设,陆续施行数字治理在各场景的覆盖。今年1月,“智慧五常系统”正式上线,在原有数字化治理基础上,对数据与信息再整合,涵盖智慧园区、小区共治等九个应用场景,实现了数据共享,“一屏”管理。

“我们把不同应用场景的数据与信息进行街道层面统一的接收、汇总,打破了数据孤岛,也为进一步推进数字化管理水平打下了基础。”五常街道有关负责人表示,“智慧五常系统”是探索对标“市级大脑”与“区级中脑”,建设“镇街小脑”的新路径。

在新时代美丽城镇建设中,省美镇办通过运用数字赋能,以政府数字化转型带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治理的数字化转型。于是我们看到——

省美镇办会同省通服公司打造的“综合治理驾驶舱”平台于去年4月正式上线运行,目前已覆盖全省11个市50余个首批省级样板城镇,通过整合城镇基层治理和智慧党建等平台数据,对城镇雨污、水质、危房、消防等情况进行实时监控、提前预警,去年7月建德市梅城镇充分利用城市大脑指导绕行积水路段,AI 智能探索预测城市内涝,交出了 “抗洪大考”的高分答卷;

会同省测绘院,利用覆盖全省90个县(市、区)的测绘数据,搭建地理信息系统平台,为数字乡村、智慧城镇和未来社区信息化管理增添助力;

会同浙江华数,率先打造新型治安防控平台,将视频监控、应急广播、图像分析、地理信息、联网报警、大屏智慧等系统集成统一,疫情防控期间为湖州、衢州、台州等地防疫宣传工作作出了贡献,去年3月联合阿里美云数据打造“美丽城镇复工宝”,智慧助力乡镇企业复工复产。

此外,数字赋能美丽城镇建设还体现在制造、旅游、农业、教育、医疗等多个应用场景中,如萧山区前进街道和桐乡市新凤鸣的5G无人工厂、西湖龙井茶数字化管理系统等智慧平台。

数字无形,力量无限。“数”说美丽城镇的故事还在精彩上演……

共建共富向未来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进入新时代,步入新阶段,统筹推进共同富裕进程,是浙江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的应有之义,是浙江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面临的重要任务。

实现共同富裕,离不开雄厚的物质基础。物质基础的“蛋糕”不仅要“大”,更要“好”。做大做好“蛋糕”的关键就是高质量发展。

高质量发展,要找到有效路径。美丽城镇建设如何践行?

在这里,能看见苍翠挺拔的树木,坐享流水潺潺伴随虫鸣鸟叫的那份宁静,感受千年文明和银矿文化古村落重新焕发的生机与活力……这里是云和县崇头镇。

崇头镇在美丽城镇建设过程中,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通过打造美丽镇区、美丽村居、美丽景区,带动了美丽产业、美丽经济的快速发展,实现了从“穷山区”到“大景区”的美丽蝶变,走出了一条山区高质量绿色发展之路。

去年,崇头镇成功创成了新时代美丽城镇省级样板,同步创成4A级景区镇,云和梯田景区拿到国家5A景区创建入场券,全年吸引游客100多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亿元,景区村农民人均收入达到3.1万元。全镇民宿农家乐达到160多家,年营收超过3000万元,累计带动创业就业2000多人。

“美丽城镇建设是打通城乡融合发展、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环节。目前,全省26个加快发展县(市、区)政府所在镇(街道)共有26个,符合创建条件的共有25个,我们通过各地综合考量和评估,列入2021年美丽城镇建设样板创建计划的县城6个,列入2022年样板创建计划19个。我们计划用两年时间克难攻坚,重点突破比较落后的县城,为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区、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作出贡献。”省美镇办有关负责人说道。

时代的荣光始于实干,唯有奋进不息才能抵达梦想的彼岸。

全省美丽城镇建设必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把民生改善书写在新时代的年轮里,着力推动共同富裕,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群众,让人民群众的日子越过越红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