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着俄罗斯、意大利和德国血统的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少年颜值巅峰时期长着一头略显亚麻色的浓郁金发,脸型偏短宽,淡蓝色的瞳孔清澈泛光,短鼻精致挺翘,是试镜就能让整栋楼围观的美少年。
后世也一直在尝试更替, 比如 《怦然心动》男主 。盛夏的蝉鸣,少年热烈的心动。
挪 威版《 skam 》里的小天使 ,永远忧郁又清澈。
即便是如今荷尔蒙代名词的亨利卡维尔,少年时期也仿佛像从约翰·辛格·萨金特画中走出来的 油画美男一般。
甚至电竞圈永远的美貌神话 A哥 ,克制认真却又一腔热血
世纪末的美少女广末凉子, 东方韵味的圆滑骨相与干净的皮相构成那份纤细五官发挥出的疏离清纯气,总能让人联想到 干净明媚,阳光可爱,夏日的海边这些美好瞬间。
第一代杉菜 —— 内田有纪。标准的杏仁眼,眼神亮晶晶的,睫毛也很长,英气中又带点甜。
男友是被称作“ 20 世纪最后美少年”的柏原崇。二人同框仿佛美少年双生。
最不可忽略的则是 Bjrn Johan Andrésen ,伯恩·安德森。
去搜索引擎上搜“ 世界第一美少年 ”,互联网只会告诉你就是伯恩·安德森。
“他的脸庞让人不禁想起了最高贵的希腊塑像,苍白精致,甜美而庄重;他蜜色的卷发轻轻搭落在肩上,神情如神诋般宁静而纯净。”—— 电影《魂断威尼斯》。
描述的对象恰恰是伯恩扮演的角色:
一位超级美少年塔奇奥
。
影片讲述的是一位艺术家因为沉醉于追求青春与美,而不幸丧失性命的故事。
如今饱经沧桑,年老色衰的他,气质和内心依然留有一份少年的热忱。
少年感之所以令人着迷,是因为矛盾。
美国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曾在
《菊花与刀》
一书中写道:
刀与菊, 两者都是一幅绘画的组成部分。
意思是——
人类身处等级森严的社会制度,渴望宣泄又抑制宣泄,渴望美又破坏美。
——由此,世间诞生了一个又一个的审美形态,少年感正是其中之一。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少年所拥有的相对成熟的客观外形 +气质 距离感 +行为 低成熟感,始终 透露一种亲切之下的机敏劲。
清纯柔软的外表 + 羞怯无害的表情 + 浅层行为中的被动感 ,一同构成 惹人怜惜的社会弱势一面 。
少年通常面型偏窄,少有发腮, 下颌骨到下巴的急促收缩构成精致的骨相基本盘。 面部外轮廓线条干净利落,因而保留了一种 青涩少年气 。
随着年龄的增长,面部骨骼会不断发育,成年之后基本定型。
随着胶原蛋白的流失,面部软组织感减轻。
相较于孩童,少年的皮肉紧致却薄。
相较于成年男性,少年的轮廓更加圆润。
因为少年时期,面骨发育,眉骨、鼻骨、颧骨、下颌骨存在感增强,皮肉减少。
但整体来看,
皮肉刚刚好包裹住骨骼。
再长大些,他的
下颌骨、颧骨存在感更强
,甚至远远超过皮肉感,气质上也更成熟些。
以少年感被世人熟知的甜茶,皮相饱满且不发腮时期正是其颜值巅峰。
下颌骨二次发育、咬肌肥大、脂肪性肉脸、衰老引起的下垂松垮、偏 病理性的腮腺肥大都有可能造成或者共同造成发腮。
少年面部不崎岖。
颇有各大名导夸赞章子怡骨相极佳,不惧怕任何刁钻光线的超能力。
少年面部线条柔和,色块干净,对比度鲜明,刀劈斧刻出的五官更多指向精致而非锋利,唇红齿白下的整张脸不见任何强势感和攻击性。
反之则 参考宋仲基,唇角下垂、法令纹、口角囊袋等口周衰老迹象全都在宣告少年感变大叔感。
少年眼睛坦荡清澈 杂质少,看起来永远鲜活,忍不住想努力呵护好这一份纯净。
纯真,青涩,腼腆,执拗这些词仿佛就是为少年一词所生。
同样在现如今很多爱豆身上也能嗅出少年之气,身材管理纤细,留有单薄空荡的少年质感,但专业的舞蹈基础又对身体姿态有充分的掌控能力, 有着十足的内在张力 。
之所以强调身型的单薄,是因为少年之清爽与油腻正是两极。
少年底色的人一胖,整个人的气质都油腻了 … 肥肉掩盖了五官,淹没了清秀。
少年之美绘制成的 真诚、自然,又鲜活生动的形象 ,始终冲击着人们审美的靶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