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 |《武汉日夜》导演曹金玲:人性的微光相聚,照亮前行之路
电影《武汉日夜》线下点映场里,不时传来观众细微的啜泣声和擤鼻声,银幕里正记录着一场关于爱与守护的接力赛。
电影的微光在漆黑的空间中酝酿出奇妙的化学反应,它照亮了人们脸上的泪水,也点亮了每个人心中的灯塔。
好剧邦专访《武汉日夜》导演曹金玲
《武汉日夜》是由 曹金玲编剧、执导,王平久担任总监制、总策划,李玮担任总制片人,电影频道出品 的国内首部战疫记录电影。好剧邦本次特邀曹金玲导演,与我们一起分享创作与幕后的故事。
好剧邦受邀参加《武汉日夜》点映
30位一线摄像师,60多天的“红区”拍摄经历,从1000小时的素材里精选出95分钟。电影《武汉日夜》是一次饱含深情的回望,亦是疫情中“小情大爱”的结晶。
导演曹金玲把镜头聚焦在平凡却无畏平凡,热心且善良勇敢的每个前线抗疫者身上。 电影记录了医护人员守护患者的温情;小家与大家在疫情中抗争的深情;生命降临与逝去的真情。
整部电影客观质朴,却具备着女性视角下独特的关怀与细腻,有泪又有温情。
谈到《武汉日夜》的创作初衷时,曹导回忆起了初见拍摄素材后,内心久久不能平静的震动。
“没有哪一年如去年这样,让我们直面生死,让我们隔离在家,却与遭受疫情的人们离得那么近。素材中看到抗疫一线人们的种种,他们所承受的压力、苦痛、永久的别离、漫长的告别,以及口罩与隔离服遮盖下的一丝动心,一眼千年,都丝丝、久久地牵动着我们, 我们全情感受,也要努力间离,希望最客观地呈现,让观众在影院,能和我们第一次看到素材时一样,深深触动。 ”
深刻感人的作品,是创作者向内的一次探索,也是自我触动后对外的一次吐露。
《武汉日夜》镜头下的抗疫一线医护人员闪亮着光辉:他们真切地握紧病患双手,一声声呼唤着“撑下去”、“我们在”、“我帮你”;在一天奋战结束后,他们露出倦意,瘫坐在走廊里;亲人离去后,他们会痛彻心扉地流泪......
“影片《武汉日夜》聚焦于几组普通人的境遇和情感,诸多细节上和情感得以细腻、客观的铺陈,是一次深度、深情的回望,包含生死,亦饱含希望。观众实际上都是这场疫情的亲历者,我们在剪辑时,也努力留有写意空间,留给观众情感投射、投入的空间。”
曹金玲导演深知“ 医者仁心,也是人心 ”,电影没有刻意美化与烘托医者形象,通过捕捉他们散发出的“人性”里最朴实无华之美,就足够温暖动人。而这,正是纪录片的力量。
疫情无情,但在人们至真至爱的感情前,一切都微不足道。在庞大的素材库里精选素材、捋清脉络、以小情见大爱,足见《武汉日夜》制作团队的功力。在交谈中,曹金玲导演分享了自己对素材选取的诉求。
“在第一轮梳理的时候,我就先把最触动我的素材都挑出来,而不是主观先做预设,去写谁或者要表现什么。第二轮梳理时要挑选具备电影视听,语言基础的画面。最后,要根据编剧理论,人物线够清晰和完整等等,在诸多诉求中,也很快完成了筛选和初剪。”
杭州点映现场
出于尊重,《武汉日夜》里全程没有一句画外音与台词,它没有引导观众,而是在纯粹地记录与展现。但拍摄过程中摄影师和现场导演与片中人物的对话、摄影师喘息的原声都被保留了下来。
观众们清晰地听到最原始的记录声, 这样的处理仿佛打破了观众与前线人员的“第四道墙”,让人身临其境。 “我们感觉拍摄者不单是创作者,同样是疫情的亲历者,有意地让观众感知到他们的存在。同时,这也是我们对前方拍摄者的一种致敬。”
曹金玲导演顺势分享了摄像师们的幕后故事:“他们决定奔赴医院去拍摄,就是一种英雄的行为,他们的家属也都特别支持。一位摄影师年迈的母亲目送他出门,碎碎念了一句,‘可能这一走就见不着了’,他眼泪一下子就掉下来了……”
疫情期间的武汉是医院人员与病患的战地,也是无惧危险,在前线奋战的摄像师们的疆场。
“大家都深知在疫区拍摄的危险,做好各种防护,有时也会为拍摄形成阻碍,有一位摄影师拍摄中奔走,防护服撕裂了,但为了拍摄顾不上整理,一度怀疑自己感染上病毒,却依然坚持拍摄……他们在拍摄中承受了难以想象的心理压力,都很了不起。”
《武汉日夜》不仅记录了镜头前的抗疫战,也在用原始的喘息与交流声,诉说着镜头后的故事。
紧张的救护工作分秒必争,《武汉日夜》在真实记录着,也不忘散播希望。如曹导所说:“电影的小副标题是‘微光’,我们希望全片的着力点在于普通人面对疫情,表现出来种种行为背后的人性之光。 这些微光聚起来,便是照亮前行之路的灯塔。 ”
杭州线下点映主创分享中
正因疫情无情,才使得病患在临时搭建的病房里跳广场舞这样的画面弥足珍贵,让人倍感希望。影片中还有很多类似的,关于希望与微光的思考。医护人员们推动了那些暂时停滞的生命,照亮了他们前行的路。
“在看大量素材时,很大的体悟是伤痛中的人的韧劲、善良,在自身承受巨大苦痛、保有自身的同时,依旧体谅他人、帮助他人的人性光辉。每个人仿若风中一粒沙,疫情来临, 人们聚沙成塔,众志成城。 所有这些感触,我们都想放在影片里。”
《武汉日夜》记录了前线人员一个个非凡的日夜,正是这些非同寻常的时光化作微光,凝聚成光点,照亮了武汉的长夜。
武汉的早餐很丰富,有“过早”的习惯。片尾,在腾腾蒸汽里,武汉已恢复得生机勃勃,人们开始在街上觅食、活动。疫情之下,武汉的日夜已经过去,但它留下的真情不该被忘记, 而《武汉日夜》正是悄然铭记下这一切的灯塔,它静静地守望着,在时间的长河里熠熠发光。
图源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