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画之王”杰克·科比100周年诞辰纪念
精彩的2017年即将过去,这一年上映的诸多超级英雄漫改电影着实让美漫迷们回味无穷:《死侍》、《神奇女侠》、《蜘蛛侠:英雄归来》、《金刚狼3:殊死一战》、《雷神3:诸神黄昏》、《正义联盟》、《银河护卫队2》...而这篇文章和《雷神3:诸神黄昏》与《正义联盟》有很大联系,因为这两部电影有一个共同点,它们都在不同程度上致敬了“漫画之王”——杰克·科比。
作为一名漫威粉,我想大家无不熟知斯坦·李大爷,对他的每个客串镜头也是如数家珍,但很多人还不了解杰克·科比是谁、为什么叫他“漫画之王”("The King")。这篇文章就将向你揭示伟大的漫画之王杰克·科比和他对美漫界的巨大影响,简单来说,同为漫威元老,他和斯坦·李的地位是比肩的,而在他之后奠定的漫画风格更是延续到了今日。
为什么说他对超级英雄漫画界影响深远?
在20世纪50年代,不管当时的超英漫画该说是漫画业命脉还是毒瘤,那时的超英漫画都陷入了千篇一律的困境。大多数漫画就和下图一个感觉,这是Curt Swan画的超人对抗寄生魔的画面:
诚然,这个画面完整、简洁、布局简单、线条流畅,这是当年漫画的标准。而在那时,由于受到漫画法典管理局(Comics Code Authority)的约束,出版的漫画“不可丑化当权者,不能有性感的女人,不能显示犯罪手法,不许血腥,不许暴力,如非必要,不能玩刀弄枪,不能显示身体受虐,在标题上不可出现怪诞、犯罪、恐怖等字眼”。超级英雄漫画似乎就此被牢牢禁锢住,再也无法施展出真正的魅力。换句话说,超英漫画因此变得枯燥乏味了。
而这时,迎来了杰克·科比的时代,他的作品仅用一个词就可以形容:力量。这个特点在1941年的首期《美国队长》(Captain America #1)里就完美展现了出来。
而杰克·科比的水平真正达到巅峰,是在60年代和斯坦·李合作的《神奇四侠》开始的。更重要的是,和他的同行们相比,杰克·科比十分高产。他在50年代探索并尝试了多个新流派,例如西部、浪漫、犯罪等,他打破了当时超级英雄漫画的所有常规,开创了我们今天所看到的超级英雄新时代。
他非常注重“画面深度”,就比如下图的画面,可以让人感觉到托尔的锤子正向自己飞来。
或是和下图中的里德·理查兹和石头人,切身感受被行星吞噬者的惩罚者机器人折磨的痛苦。
亦或是下图中,如同身临其境般深深被杰克·科比精妙的机器设计和细节所折服。
或者,感受到下图中托尔和海格力斯打斗的焦灼,杰克·科比拉近了镜头画面,大大提高了紧张感。
杰克科比的作品实在令人赞不绝口,他实力证明了打斗画面并不需要文字描写。
我们还能从哪能看到他的影响力呢?
请打开《星球大战》,细细观看,《星球大战》里的一切都带有杰克科比的影子。达斯·维达便是借鉴了毁灭博士的人设,而故事中善良的儿子对抗堕入原力黑暗面的父亲这个情节,其实是源于《新神》(New Gods)中,奥利安(Orion)对抗试图控制the Source的父亲达克赛德(Darkseid)的情节。
这一期的《星球大战》封面便是致敬了《毁灭博士》:
要证明杰克科比和漫威对漫画界的影响力,这里还有两张图片:
左边的是《STRANGE ADVENTURES #75》的封面,作者是Gil Kane和Bernard Sachs,出版于1956年。右边的是《BEYOND THE UNKNOWN #23》,作者是Nick Cardy,出版于1973年。
从左图到右图的那些年发生了什么呢?那就是杰克·科比和漫威给漫画界带来的巨大影响。
就如斯坦·李和John Buscema在《How to Draw Comics the Marvel Way》中所说,前者的作画风格当然没什么问题,只不过后者更有感染力,注意这几个细节:右图中猩猩的大腿张得更开,图书管理员从肢体和表情上表现出了更多的恐惧感,而且还有背景里的人的反应。简单来说,右图的封面充满了漫威的风格。
不管是杰克科比的哪部作品,无一不彰显了力量二字。他是上世纪60年代首屈一指的画师,而他也引领了振兴超级英雄漫画的运动。如果你读过任何一本近50年内的超级英雄漫画,它的上面绝对有杰克·科比的烙印。杰克·科比的影响力证明了读者是可以从漫画作品中看到激情和活力的。
下面是杰克·科比的漫画与之前漫画的对比:
挥拳:
电脑设计:
飞船设计:
这并不是说杰克科比的风格一定是最好的。左图的确更为可爱,我也没说左图更差或是右图更好,只是想说,杰克科比很好地打破了常规。
但这种影响力是不可否认的。在杰克科比之前,漫画界有很多陈规,强调画面要简洁明了,而不是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在杰克科比之后,画面依旧简洁,能有效传达信息,而且在此基础上,还加入更多要素,比如更多的表现力、标新立异的创作风格和各种新的题材。
而且要知道,杰克科比创作了漫威宇宙约90%的标志性人物(最著名的有蜘蛛侠和金刚狼),而且他维持每天四页的工作量,这和某些一周也无法完成四页的现代画师相比,实在是值得敬佩。
后记
今年是“漫画之王”杰克科比的一百周年诞辰,其实笔者计划了这篇文章很久,因为这是一百周年,没有哪年比今年更适合纪念他了,虽然都是参考外网资料,但由于拖延症严重,一直到现在才发,算是赶上了2017的尾巴。
最后用尼尔·盖曼对杰克·科比的评价结尾吧:“我们很难评判杰克·科比对漫画做出了多大贡献、产生了多大影响,因为他的影响力真的实在太大了,甚至大到让我们把一切都看作是理所应当。”
Thank you, Jack. Long live the 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