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重编码理论与思维导图

双重编码理论(Dual Coding Theory)由Paivio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它的一个重要原则是:同时以视觉形式和语言形式呈现信息能够增强记忆和识别。该理论试图把语言和非语言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Paivio声明:人类认知是独特的,它在同时处理语言和非语言对象时非常特别。该理论认为,语言系统直接处理语言的输入和输出(以演讲和书写的形式),同时充当非语言对象、事件和行为的符号功能,任何的表征理论都必须符合这一二重性。

双重编码理论认为,人的认知系统是由两套编码组成的,分别为言语编码(Verbal Code)和非言语编码(Nonverbal Code)。言语和非言语编码各自拥有不同的表征单元,分别为词元(Logogen) 和象元(Imagen) (Paivio,1971,1991)。词元是指任何以语言为形式所感知的信息的编码表征单元,以关联和层次的形式组织;象元是指任何以非语言形式所感知的事物、事件以及情景的编码表征单元,以部分整体关系组织。

Paivio(1975)的实验显示,就编码类型而言,非言语性编码( 图画、拟声) 的自由回忆效果比较好,而言语性编码(文本、声音)的顺序回忆效果比较好。这一结果支持了双重编码理论对词元和象元运作结构的基本假设:词元以线性顺序的结构运作,而象元以非顺序性结构运作。就感知模式而言,同为视觉感知模式,图片在两类回忆任务中的效果都优于文字,这也支持了作为视觉象元的图片相较于作为视觉词元的文字具有更多的具体性优势。

双重编码理论为思维导图提供了很好的理论基础。从双重编码理论可以看出,思维导图将知识以图的方式表示出来,为基于语言的理解提供了很好的辅助和补充,大大降低了语言通道的认知负荷,加速了思维的发生。

  • 《别说你懂思维导图》目录
  • 《别说你懂思维导图》专栏
  • 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 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