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本科毕业展进行时|直击现场(八)
本期我们采访了壁画系的游嘉琪、实验艺术学院的陈佳琰、油画系的闫成城、设计学院的李晨四位同学,倾听原作者对其作品的阐释,走进他们的作品里!
游嘉琪
壁画系
|
采访对话
|
作品名称:《这个夏天》
作品尺寸:
100cm*200cm
作品材料:
矿物颜料、水彩、金箔、银箔
指导教师:
王颖生,董卓,叶剑青
这个夏天是有故事的,可否说来听听?
这个创作描绘的是我童年时期在外公家过暑假的乡下快乐的生活,主画中的六个人实际上分为两组,而这两组的人物是同样的三个人(童年的我、表姐和表哥)只是做的事情不一样而已。
我希望这张画能更有壁画那种带有装饰感的效果,所以在画面的构图上借鉴了一些埃及壁画的感觉,让人物更有形式感,同时在人物造型上借鉴了一些传统壁画中佛像形象的特点。画面中我加入了很多印象中比较深刻的家乡植物,右边用玉米,西瓜等代表田野。中间是我最喜欢的荷花,左边则是松树,桃金娘,余甘果这些植物代表山里
…
展览现场你的主画作品旁边,还展出了类似绘本的多幅小画,是对主画作品的一种详细解读吗?
是的,这些小画是有一个完整故事的,它像是这张主画的一个说明书。
小时候因为父母工作忙,我常常在家独自一人玩耍。一次幼儿园暑假期间,父母把我送到外公家,与表哥表姐一起玩耍。有了同龄人的陪伴,生活有趣而快乐。
你的作品中更多的是使用了水彩和矿物颜料,可否分享一下你对使用这些材料的感受?
我是一个十分喜欢尝试新东西、学新东西的人,从水彩、板绘、岩彩到陶土、羊毛毡、定格动画、动图制作,我都有尝试过一些。
这次毕业创作用到了两种材料,一个是水彩,一个是岩彩,我的主画用的是岩彩。
两年前在一次创作课上,我第一次看到岩彩这种矿物颜料,一下子被吸引住了,感觉特别的有趣,这个岩石粉末在阳光下闪光的效果真的非常的迷人。后来通过胡明哲、莲羊等老师的书籍以及网络上的教程,慢慢学习这个材料的技法。
岩彩给我的第一感受就是贵;第二个感受是画岩彩不能心急。岩彩的颗粒粗,所以画的时候要把画面放平,用胶调上矿物颜料画一层,自然风干后,再上第二层颜色,这样底层的颜料才不容易翻出来。
水彩在我高中时候就开始研究了,我觉得它更适合绘制细致的绘本,所以小画用了水彩,另外还加了些沥粉贴金的效果。
壁画系的创作并不局限在壁画方面,比如你的作品应该属于架上绘画吧,但真若是专为壁画而创作,是不是就要考虑如何实现的问题了?
是的,我的毕业作品更偏向架上绘画。
总体来讲,系里还是鼓励同学们多方向创作的。平时我们壁画系有各工作室自己的课程,还会有壁画系的选修课,如有瓷板画、浮雕、马赛克、湿壁画、木雕、漆画
、玻璃画等多种多样的课程,非常的丰富。当然这些课程的时间会比较短,更像是老师领我们进门,当真的对某一个材料特别的感兴趣的话,就得要自己再去深入研究了。
我想如果我这次的毕业作品做的是一个壁画的稿子,我可能考虑更多的是这个壁画摆放的环境,因为环境决定了壁画要用什么样的材料来表现。
如果是在室外呈现壁画,我可能会选择瓷板画,浮雕,丙烯这些更牢固的材料;但若是在室内呈现,对材料的宽容度就会高很多,矿物颜料、油画颜料、水粉颜料等等都可以用。曾经老师带我们工作室的同学画的寺观壁画,用到的是国画颜料,矿物颜料,金箔,银箔等,这些材料就得需要更小心一些的保护了。
陈佳琰
实验艺术学院
|
采访对话
|
作品名称:《新字典》
作品尺寸:尺寸可变
作品材料:
综合材料(毛毡、纸板、魔术贴等)
指导教师:邬建安、张国龙、陈明强、杨茉、谭天、於飞、张愉
请问你怎么会想到做造字的事情
?
A
现在,尤其是互联网时代,每天都有新的词汇以及传播广泛的句子出现,但是很少会有人用一个新的字来进行表达。但是文字,尤其是汉字,最小的单位,单个字就具有表达能力。我希望让大众能重新考虑表达的最小单位。
展览现场的一本实体字典
在数年前,网络就有
“
火星文
”
网友找出一些字,根据那个时代的理解为这些字赋予了很多新的意思。我想,文字也是可以与时俱进的,无论是创造,还是新解,文字的表达力都还可以更强。
“
新字典
”
是一个关于文字的艺术项目,请阐释一下你做这件事情的初衷吧。
A
我是想让大众参与创造汉语型的文字、为文字赋予新的字与释义。项目旨在让那些个人的、抽象的、新兴的事物,能通过
“
新汉字
”
的方式被记录;同时让每一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在
“
新字典
”
项目中重新解读现有的汉字,为其重新赋音赋意。
同时所有项目中的
“
新字
”
都会被收编进实体版的《新字典》中,从创造到被收编,旨在完成一套完整的造字体验。
“
新字典
”
属于艺术创作活动,你认为这些新字会不会真的被收录而获得使用?
我的主要目的是想讨论表达的形式。中文的汉字独立可以表意,既然每年词典都会收录新词,我觉得如果能与时俱进也挺好的。
1980
年颁布了《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
—
基本集》选入了
6763
个汉字,一级字库(常用字)有
3755
个,二级字库也有
3008
个。在拼音打字输入的时候我也会在输入法的后位找到一些罕用字,有些字甚至在网上只能搜到一个读音,更多时候会出现在一些乱码文章中,但是也被收进了字库。我认为这些字在出现之初肯定是有实意的,就像现场观众创作的字,都会被造字人赋予意义,无论是被古人解读还是被今人解读。当汉字本身具有意义的时候它才有表达。
我在展览现场看到很多观众积极参与互动环节,加入造字行列;也看到有很多观众对实体版书中的一些新字非常有共鸣,拍了很多书的内页,我想如果具有共同表达需求的人多了,这个新字自然也有了存在的可能与意义,可能不仅是存在于这个艺术创作中了。
闫成城
油画系
|
采访对话
|
作品名称:《复魅》
作品尺寸:
222cm*185cm
作品材料:布面油画
指导教师:
喻红、刘小东、刘商英、陆亮
“
复魅
”
一词在反映后现代哲学思潮的著作中会见到,也是后现代的思想家们喜欢使用的概念,你可否给我们解释一下
“
复魅
”
一词表达的意思
?
“
复魅
”
也称
“
返魅
”
,后现代哲学常用语,是
“
祛魅
”
的反义词。
比如中国古典哲学五行中的
“
水
”
有很多象征,水主智、水克火、水生木。西方圣经中,水被称为
“
圣水
”
,即被神父或主教祝福过的水,代表创造与毁灭,洗礼与新生,以上都是对自然界中水这一物质的一种魅化。后来出现的化学科学把水解构成
H2O
,还原了水本来的面目,这就是
“
祛魅
”
。
想要表现关于自然生态的美学观照,就要从沉静的自然中获取完美质量的审美感知体验,因此需要使已经被
“
祛魅
”
的自然重获魅性,含蓄的唤回人类面对自然时的心灵震颤,即是
“
复魅
”
,以此手段重新神化自然并恢复其主体地位,将自然放置在与人类同等地位去歌颂万物众生独特的价值,赋予其人格化的特性,使各种生命形式产生特有的灵性,以其独特的方式与人的内在世界产生交接,引人思考。
你的作品借助于
“
复魅
”
想要表达对自然生态应有的一种敬畏吗
?
,
我利用生物圈中的水圈来代指自然生态,画面中一个健硕的男子居高临下地俯瞰着水中的鱼,表达了人类高高在上统治地球的权威。
远处密集的建筑群以及公共设施,空气中的雾霾等等代表人类活动的使然,同时把水平面上下同时绘制在一幅画面中,运用一种广角畸变的视觉效果体现人类活动对自然生态的一种向下的压迫感。
我试图从鱼的视角去审视人类活动,以悲悯之情和换位思考的态度去关怀自然生态,运用魔幻现实主义手法,将水所代指的自然生态
“
复魅
”
,以一种会发光的流体去表现,并作为画面的主光源。神秘的光映射在人体的身上,海水的汹涌波涛暗示了人与自然生态之间一种危险的关系,警示着人类,告诫着人类,对自然生态要有敬畏心。
,
我想通过架上绘画创作使自然
“
复魅
”
,从自然中汲取审美营养,主观上重新赋予自然以神性和神秘色彩,将它从完全失语的状态中解救出来与人产生对话,以此表达自己的审美理想以及人类该有的生态哲学观。
能否说说你作品的创意来源
?
创意来源与创作方式有关
我们油画系毕业创作的模式进行了改革,新增了现场创作,在现场写生中寻找主题,而我依然选择传统的毕业创作的模式,即从我所关注的社会现象作为出发点,收集素材组织画面,并在工作室独立完成。
在去年年底大四第一学期末,我开始毕业创作。经过构思定稿,直到今年四月份才开始陆续准备绘制。
我的毕业创作主题
我的毕业创作有两个主题,一个是关于人类活动与自然生态,另一个是关于网络暴力,两个主题都紧紧围绕当前的社会现象展开。前者为一张大尺幅油画(《复魅》)参加线下毕业展览,而后者以组画形式呈现,参加线上毕业展览。
《复魅》的创意来源
我的作品来源于对生态环境的关注,比如当下日本福岛核废水排海事件,疫情期间人类活动受限导致自然生态环境恶化的状况得到缓解。
由此想到随着现代文明发展,人类不断侵占自然、干预生态逐渐导致二者关系失衡。不懂得尊重、敬畏自然主体,忽略与自然对话,必然会形成新的社会环境下人与自然之间的疏离。从生态伦理道德的层面来说,人类应当对所有自然界的生命怀有一种同理心。
20
世纪俄罗斯作家阿斯塔菲耶夫的短片小说《鱼王》对我也有所启发,书中指出在极端残酷的自然环境下,人们的道德选择和生存哲学如何协调,提出人与自然要相互敬畏,地位平等,这与人类中心主义正好相反。
社会生产力的进步与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曾经是矛盾体,你怎么看待它们之间的关系呢?
我的作品只是对人类凌驾于自然之上,不敬畏自然导致的一种生态失衡提出警示。社会总是在前进,生产力水平在不断地提高,这是客观现实也是必然,我没有对人类的活动进行道德批判,只是希望人与大自然和谐相处,把人自己的姿态放低一点。
人类曾经认为自己无所不能,改造自然,驾驭自然,在获取的同时也失去了清新的空气、洁净的水源和食物,生活在嘈杂的光污染、水污染、声污染的环境之中,自食其果。所以我觉得我们的每一步前行都要考虑生态环境,人类只有一个地球,生存还是毁灭,这是全人类都需要思考的问题。
李
晨
设计学院
|
采访对话
|
作品名称:《
Hygi-flake
药理学信息可视化工具》
作品尺寸:虚拟
作品材料:
视频
+vnreal
指导教师:
程书馨、王黎明、韩涛
请问
Hygi-flake
是个什么样的概念
?
Hygi-flake
是一个以三维人体为载体,展示分子
/
细胞
/
器官
/
行为等多维度的信息可视化工具,旨在增进医疗健康领域中教学、模拟、展示等场景中的信息传达。
基于药理学涉及到的不同维度的信息,
Hygi-flake
将人体划分为模块化的信息空间,并由类似地铁的信息导视系统串联起来。基于学生和药企的不同需求,
Hygi-flake
提供药物机制展示和同类药物对比等功能。
以药理学为研究对象,听起来很深奥,你是怎样的机缘巧合选择了这个方向呢?
我在设计学院的创新设计专业学习。大三的时候曾经接触过信息可视化的课题,也比较有兴趣做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所以在大四的时候想找一个相对具体的应用场景实践一下,恰好有药理学同学一起合作,我便以这件事情为切入点,尝试设计一个多维信息可视化软件。为了做好这个项目的设计,我们经历了大量药理学知识的学习、调研,程佳路、崔匡西、陈琪心、艾克丹、华弘等同学从医学、设计等方面提供了支持和帮助。
你的这个设计作品在使用场景上是针对学生和药企的,未来还可以应用在哪些领域呢?
作为生命健康转化的出口,药理学在使用场景上不仅可以对学生、药企,未来还可以应用于患者(用药依从性)、医院(诊疗数据可视化)、科研(信息集成)等方面。在这个设计作品中,我们选择了从学生和药企作为切入点,并从学生和药企出发,做了软件的界面设计,搭建出人体模块化体系与可视化交互方式。希望有更多医药领域从业者参与到我们项目的测试中,以期能进一步推进项目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