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推荐
旅行中的小刀  ·  ⌈Python•OpenCV⌋ ...·  1 年前    · 
沉稳的绿豆  ·  android ...·  1 年前    · 
深沉的生菜  ·  LGPL、GPL 和 AGPL ...·  1 年前    · 
首发于 国际语
什么是人造语言/人工语言

什么是人造语言/人工语言

首先感谢大家热情的关注~在世界语批评系列文章结束之后,国际语专栏还有非常多的话题可以跟大家聊的,未来还会有很长的路可以走(啊这么啰嗦是叫大家不要取关啦)。

这里先让我们从最基础的一个问题谈起,不过倒也不必基础到“什么是语言”。要谈国际语或国际辅助语,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基础就是人工语言。

在知乎或别处大家应该都或多或少地听说过、了解过人工语言,甚至自己也曾过把瘾来自己创造一门语言。人工语言又叫人造语言,英文是constructed language,一般圈内简称conlang,在辅助语方面还有人会把人工语言称呼为planlang(“计划语言”或“规划语言”)。

常有人说,语言本来不都是人造的吗?其实,自然语言的使用者虽然都是“人”,但实际上语言是人类无意识地形成,并没有人在石器时代的某个时候突然蹦出一个想法:“啊我应该用口里发出声音来表达那么丰富的世界,让我来创造一门语言吧!”而且,自然语言是一个族群的所有人一代代发展下来的,中间经过漫长的时间的自然演化,携带非常多历史信息在其中,加上时间和空间上的“风蚀效应”(来自音韵学大神@Portus Lupus 的比喻),语言内部显示出各种有趣的凹凸不平,最终还成为我们中国人常挂在嘴边的“博大精深”。

那么为什么还会有人造语言呢?我认为无论出自什么具体的目的,都可以归纳为一个简单的原因——对自然语言感到不满足。这种不满足可以是觉得自然语言太多不规则学起来太累人,可以是觉得自然语言为什么就没有发展出这种新颖的语法呢,可以是自然语言没有满足我对美的追求,我要造一门最美的语言来。

根据其目的的不同通常我们将人造语言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辅助语(Auxlang, Auxiliary Language),其目标是用一种简单、易学、中立的语言帮助不同民族或不同国家的人来进行交流,通常还可以分为国际辅助语和区域辅助语两大类。一般来说国际辅助语比较引人注目,尤其是常常伴随“世界通用语”、“全人类的第二语言”之类的宣传语会很吸引人。但是区域辅助语也同样是不少人的愿望,尤其是中国人对欧洲主义的国际辅助语方案不满,常常会说“为什么不根据汉语来做一门辅助语”或者“日语发音很简单为什么不根据日语来做辅助语”,因而会呼唤基于东亚语言的“国际辅助语”。但在笔者看来,基于东亚语言做辅助语是可行的,但是想要成为国际辅助语的话其竞争力天生就不如基于欧洲语言的方案(其中原因我会另外撰文解答),因而区域辅助语会是更好的归宿,比如我们可以在所谓的“汉字文化圈”内做一门名叫“东亚语”的语言,基于汉语、日语、朝鲜语/韩语、越南语当中的汉字词等共同要素来进行创制。

第二类是实验语,在英文当中通常被称作“工程语”Engineer Language,但我觉得这个名字不如Experimental Language那么贴切,因为这类语言往往带有实验的性质,想看看一门特别的语言会对人的认知等方面有多大的影响;又或者,是想去探索语言的可能性——语言到底是不是必须得这样,我能不能那样?因而实验语的方案常常是非常疯狂的。早在19世纪就有人提出用音乐当中的7个音阶,或相应地视觉上的7种颜色,来作为一门语言的“发音”来构成语言,这门语言叫Solresol(光看名字就很有音乐的味道吧),想法相当浪漫大胆。不过实验语往往就苦恼在不像辅助语和艺术语那么容易推广,但其中的两个方案突破了这一点:Lojban逻辑语和Toki Pona道本语。实验语是非常有意思的一类语言,对于国际辅助语也同样具有参考价值,以后我会专门写文介绍。

第三类是艺术语(Artlang),顾名思义,它是一种艺术,跟画画作曲写小说是一样的,其目标并非要成为工具,而是要成为一种“美”。艺术语通常会依附于小说、电影等等作品,成为故事当中某种族的语言,比如精灵的昆雅语、克林贡人的克林贡语、多斯拉克人的多斯拉克语等等,因而艺术语往往会模仿自然语言做得凹凸不平,不规则的变化和表达众多,看起来像经过了非常多年的自然发展一样,是一门在那个世界里的“自然语言”。不过艺术语并没有这么简单,它们往往也有出乎人们想象的语法或词汇设定,显得非常有特色,克林贡语正是如此。因此,艺术语确实可以称得上是一种艺术品,相对于辅助语和实验语,艺术语的制作难度会偏大,但通常也是造语者们造得最多的一类人造语言,相比于辅助语,艺术语的美显然会更加吸引人,尤其是可以寄托造语者自己对语言的审美和情趣。由于本专栏的目标是介绍国际辅助语,因而艺术语可能就不会多加描述了。

我们每个人都可以自己创造语言吗?当然是可以的,不过要注意:门槛很高,至少你语言学入门书籍有读过一两本,才有可能做出有意思的语言来,否则就像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人画出来的画更像是涂鸦而完全称不上是画作。国际辅助语方面尤其不建议随意挖坑,因为其技术指标非常严格(这正是本专栏以后的论述重点),远远没有造一门艺术语那么随意、愉悦。

造语应该怎么造呢?造语通常会分成三部分来进行规划:语音、语法、词汇,通常来说选定好音系、音素,规划好大概的词法、句法,一门语言算是有个骨架,而一个个词汇累积起来则让这门语言有血有肉,句型、词汇都足够丰富的时候,这门语言才能算得上完整的语言。

此外,总有人会想,我造的不是人类语言,可以不要发音吗?可以当然是可以,不过要注意语言总是需要一种“原子”的(比如Solresol的一种音阶或一种颜色,或者手语当中的一个姿势或一个动作),无论你是一个个地单个使用这种原子来表达意义还是组合起来表达。通常来说还是建议造有语音的语言比较合适,因为想要把一门语言做到完整通常需要造语者自己对这种语言都能够足够熟悉,如果自己都不能开口说这门语言的话,这一点怕是很难做到。

更具体的造语操作指导可能说三天三夜都说不完,从音素的选择、音系的构建、语法范畴的使用甚至创造到句型的安排、词汇网的建构、文字的选择或创制,都有海量的细节,这里就不再赘述啦。

最后好心地提醒下,国内造语圈最好的平台并不在百度人造语言吧,那里已经长时间都是小学生横行。对造语有确实的兴趣的又烦恼于找不到组织的话可以带上语言作品来找我~

这篇文章篇幅较短,可能没能覆盖到很多方面,欢迎大家进行提问 =v=

编辑于 2016-08-11 10:38

文章被以下专栏收录

    国际语

    对国际(辅助)语做一些微小的介绍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