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六一儿童节
霍兰芳

六一儿童节来临,这生机勃勃的节日让我不尽回忆儿时的节日,但最有意义的还是青春时西藏日喀则的六一儿童节……



1983年我在西藏日喀则56212部队军人服务社工作。并受日喀则市中心小学聘请为代课老师。接部队通知我们放假三天自由参加日哈则的藏族林卡节(七天)假日,即六一儿童节。

日喀则土地肥沃,江孜的青稞是最好的,农历的五月是西藏最美的季节,风和日丽又不是农忙和播种期,随着西藏农奴翻身得解放,藏族的生活日新月异,儿童们过起了快乐的六一节,家长们也有空闲陪同,后来地方政府就规定放七天假作为日喀则的林卡节。

这是一年最好的季节,蓝天与群山相吻,白云与青草飞渡,雅鲁藏布江碧水清清,阿佳们喜闹让鱼儿翻腾,儿童的狂欢显得雄鹰更加昂首翔空,林卡树木茂盛,古老的大柳树几乎平躺着,能容几个人坐上去促膝谈心,空腹大柳树周身被彩裙围绕,杈枝上飘荡着鲜艳的红领巾连成的红色飘带,颜色各异的服装招显着民族特色,儿童红扑扑的脸上绽放着笑容,黝黑的脖子系着鲜艳的红领巾,黑红藏靴踏出整齐的声音,咚咔咔,咚咔咔和着泉水的叮咚,白色的帐篷镶嵌着五彩边栏,大约是天不亮每家每户就在林卡新搭的帐篷摆好了花边桌子和纯银酒盅, 精致的银碗盛满糌粑酥油茶。

每逢你路过帐篷门口主人便出来弯腰鞠躬,彬彬有礼道:格拉,(师傅)阿佳(姐姐)请!正好遇到班上的一位学生,小手拉着我直呼老师,主人更是一凡热情,端来青稞酒,虽然看着那碗沿上的一块黄色酥油我有点反胃,见于一家人的热情我礼貌的用手蘸了一下酒水,点扑出去,按照藏族风俗敬了神灵,把酸甜的青稞酒一饮而尽。走进帐篷更惊讶的是帐篷里挂着一串串红领巾,主人把一条鲜艳的红领巾系在我的脖子上,我倍感惊喜,倍感温暖,倍感亲切,这不是一条红领巾,这是革命先烈用鲜血流淌在藏族人的心中的生命,流淌在每个少年儿童的灵魂,藏族人民把革命先烈用鲜血染红的红领巾看的如此庄重!

在我措手不及时,只听一声牛角哨子声,主人一阵吆喝不约而同从雪白的帐篷走出男女老少集中到林卡的中央绿草坪,大家不约而同陆续牵着手,唱着歌和着锅庄,翩翩起舞,年老的手里转着如意筒,念念有词吟诵吉祥,我作为一名汉族老师加入了藏族人的林卡节,夹杂在藏族的林卡队列,尽情的欢唱尽情的舞蹈,忘记了平时自己讨厌的酥油味儿,忘记了自己的年龄,呼吸着林卡芳香中一缕淡淡的酥油和青稞酒的味道,品味着浓浓的藏族节“六一”风情……

西藏我的第二故乡,我青春的记忆,六一林卡节我生命里美的闪光,日喀则的六一儿童节,珍藏着:

藏汉一家亲,

依恋民族风。

挥洒雪域志,

书写高原情。



(注:本文插图均来自网络)

作者简介:

霍兰芳 :中共党员,陕西省绥德范班毕业,1979年至1985年随军于西藏日喀则56212部队军人服务社工作,1985年转业回陕西榆林市糖酒副食公司后退休。


作者:霍兰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