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除月面科研站外,我国还要建月轨空间站,像星球大战里的钛战机
我国将与俄罗斯联合,在月球南极建造国际科研站,预期在2035年完工,这个消息大家已经知道了,但估计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我国的月球国际科研站,分月面和月轨两个部分,将形成空、月协同,也就是说除了月面的国际科研站之外,还有一个月球轨道空间站,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
中俄月球联合科研站的官方规划
开始之前,咱们得先说说美国重返月球“阿尔忒弥斯”计划之一,月球门户空间站,它正在紧锣密鼓地研制当中。其中能源与推进组件PPE,已经在Maxar技术公司完成了端到端热火测试;而格鲁曼公司的HALO模块也已经开工建造,核心组件已完成,由“天鹅座”货运飞船改装而来;进度最快的月球居住模块,则由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建造,18个月就完成了正样舱段的建造,直接在航天飞机的“货柜舱”上翻新改装,能够支撑宇航员在月球门户空间站生活3个月以上。
美国月球门户空间站的部分舱段已在地面开建
洛·马公司的月球居住模块
而我们自然也不会拉下如此重要的项目,早在2020年的航天大会上,就出现过我国月球轨道空间站的初步想象画面,当时印象最深刻的,是它采用了2个伞形张开的太阳翼,颇有“星球大战”钛战机的科幻味道。而且和美国的月球门户空间站类似,也有推进舱和HALO模块,一期工程能对接一艘登月飞船。
我国月球轨道空间站官方草图
不知道的还以为它是钛战机
按照最新的说法,月球轨道空间站的作用可能比现在的近地轨道“天宫”空间站更大,首先是可以实现空、地、月协同,提高了月球国际科研站的探测范围和作用。其次,则是有利于将来的深空探测,作为去更远的星辰大海的中转站,这也是美国的月球门户空间站,为什么又叫“深空门户”的原因。
美国月球门户空间站
但是,月球轨道空间站目前最现实的用途,还是在载人登月上,它可以在人员和物资的中转、囤积、航天器的组装上发挥巨大的作用,比如发射载人登月飞船,需要土星5、SLS、新921级别的重型火箭,但是有了月球轨道空间站之后,可以用长征五号,甚至是长征三号系列分别将人、货、登陆器、月球车分别送到环月轨道,进行对接、组装之后,再执行登月任务。
我国载人登月飞船和月面着陆器
更重要的是,月球轨道空间站还可以实现登月飞船的重复使用,特别是后期月球基地的建设和运营过程中,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资,上上下下,如果全用一次性登月飞船,那成本可太高了,有了月球轨道空间站,可回收复用飞船、登月器和上升器就有了用武之地,大大降低人类在月球上活动的成本,提高月球建设的速度。至于未来在月球上挖矿,搞地月经济圈,月球轨道空间站更是不可缺少的存在。
我国载人月面移动实验室
之前《中国航天2021》白皮书公布我国要和俄罗斯联合建造月面国际科研站的时候,很多人都在猜测,是否会有中国版的月球门户空间站?现在终于有了肯定的答案。而如果月面国际科研站2026年动工,2030年完成一期工程,2035年完成建设的话,那么月球轨道空间站的节奏和进度也应该差不多,甚至还可以提早一点,因为它不需要等到新921火箭首飞之后,用长征五号就可以进行先期建设了。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