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祖华

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绵延不断且以国家形态发展至今、长期具有世界性价值与意义的古老文明,在其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上,一方面不断从外来思想、异质文明中摄取营养而丰富自身,呈现了突出的包容性;一方面不断从源地向周边乃至更遥远的世界各地传播,中华民族向以爱好和平著称并对人类文明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有很多例子,可以说明中华文明的世界性价值与意义。例如:诺贝尔奖获得者于1988年巴黎聚会并发表宣言称: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头两千五百年,去吸收孔子的智慧。中华文圣的世界性价值是如此,华夏兵学的国际影响力也不遑多让。《孙子兵法》在世界上具有巨大的影响力,这部以“兵学圣典”著称的中国古代兵书被国外众多军事学校列入教学课程,且被译成20余种语言畅销全球。长期致力于中华文化对外传播研究的刘晓东、祁山先生,继《山东半岛与东方海上丝绸之路》《山东半岛与古代中韩关系》等著作后,新近推出了《戚继光军事思想接受史研究——以朝鲜王朝为例》(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3年版),以戚继光军事思想曾在朝鲜王朝三百年的时间里长期产生过重要影响的接受史史实,再次见证了中华文明是具有世界性意义的伟大文明。

该书从长时段视角,历时性地展开了“戚继光军事著作影响朝鲜军队三百年”的叙事。朝鲜王朝开始重视戚继光的军事思想,始自宣祖二十六年(万历二十一年,1593)明军取得抗倭援朝的平壤大捷之后,朝鲜王室认识到该战取胜靠的是戚继光的“御倭之法”、靠的是按《纪效新书》编练并经抗倭实战的“南兵”或说“浙兵”,乃多渠道引进《纪效新书》,并于是年设立了训练都监,开始按照“戚制”改革军队建制,“教以戚氏三手(注:指炮手、杀手、射手)练技之法”,从此拉开了朝鲜王朝依照戚继光军事思想建设军队的序幕。此后,光海君时期,无论是士兵训练,还是城防建设,均“仿戚氏新书之制”;仁祖时期,步兵训练“只教《纪效新书》”,骑兵训练则“依《练兵纪实》”;孝宗时期,治戎练卒“依《纪效新书》例”,训练出的士兵“号称精锐,足为一国之兵”;显宗时期,下令颁布《纪效新书》及《练兵纪实》,以国家名义要求将士学习戚继光军事著作;肃宗时期,军队学习、巡练“专用戚法”“专用戚继光之阵法”,乃至有高官撰文称“兵学,不过戚法一书”;英祖时期,非常重视《纪效新书》对朝鲜军队建设的指导作用,曾多次请武臣到王宫讲解依照《纪效新书》编写的《兵学指南》;正祖时期,高度重视依照《纪效新书》编撰的《兵学指南》,强调军队建设与训练当“无一不返于戚氏之一典”,将推行戚继光兵书推向了新的高潮;纯祖时期,军队建设仍以《纪效新书》为教科书,士兵训练时“皆依戚氏指南”“只讲南塘纪效书”;朝鲜王朝后期,仍然重视戚继光军事思想对朝鲜军队建设的指导作用,高宗时担任领议政(首相)的李裕元在上疏中就指出:“编伍约束,莫如戚继光之《纪效新书》,而我国武事,专靠是书。”可见,从宣祖时期到朝鲜王朝终结的三百年中,戚氏兵书一直是朝鲜军队建设的关键教科书,生动见证了包括兵学在内的中华文明在世界,尤其是在东亚儒家文化圈的巨大影响力。

从横向看,该书又全方位呈现了朝鲜王朝各个时期传承戚继光军事思想的接受史。这种“全方位”既体现为接受主体包括了君王重臣、地方大员、文士武士等各个层级,也体现为接受内容上涵盖了在军事建制、练将练兵、武器装备、城防设施等各方面均效法戚氏兵书。从接受主体看,该书除了介绍朝鲜王室对戚继光军事著作的高度重视,还大量引证了各级官员以至学者文人歌咏戚继光、推崇戚氏兵书的诗文,同时又阐述了援朝明军将士对戚继光军事思想在朝鲜半岛传播的大力推动。从接受内容看,不拘泥于戚继光军事著作的某一章节、某一方面,而是全面系统地效仿各方面的精粹思想及精神实质。宣祖时期,朝鲜王室“全方位地依照戚继光军事著作建设朝鲜军队,无论是士兵的训练、军官的培养,还是城防建设和新式武器制造,无一不是参照戚继光的《纪效新书》”,“戚继光军事思想因时因地在朝鲜半岛得以全面开花,其影响之大、普及面之广,远远超过了戚继光军事思想在国内的影响”。(第307页)正祖时期,“在军队建设的许多方面都将戚继光的军事著作作为范本”(第310页),军队训练方面在《纪效新书》中“棍棒等六技”的基础上扩充为“总二十四技”;城防建设方面,要求“惟《纪效新书·守哨篇》”,即按《纪效新书·守哨篇》中建筑标准与要求去做,当时修建的标志性工程华城就是参照《纪效新书》中的“戚法”实施的。

该书既呈现了朝鲜王朝三百年在学习戚氏兵书、效仿戚氏之制上的一以贯之,又展示了各个时期根据时代发展,在传承戚继光军事思想上与时俱进的调适创新。朝鲜王朝长期面临外部威胁,所面对的主要敌人有时是入侵南部的倭寇(日军),有时是北部崛起的后金;而戚继光既有在南方领兵抗倭的征战经历并撰写了“为倭寇而作”的《纪效新书》,又有镇守北部蓟州等边城统兵抗“胡”的军旅生涯且留下了详于“防胡之策”的《练兵纪实》,故戚氏兵书“北可以御胡,南可以御倭”。朝鲜王朝不同时期根据敌情变化各有侧重,或重在依《纪效新书》仿“御倭之技”,或重在据《练兵纪实》行“防胡之策”,或两者兼顾同时重视两书,如“宣祖时期学习戚继光军事著作的主要内容是《纪效新书》中的抗倭部分”;光海君时期“把防止后金骑兵作为训练重点,学习戚继光军事著作的主要内容是戚继光《练兵纪实》中的车骑步之法”;仁祖时期训练步兵“只教《纪效新书》”、训练骑兵则“依《练兵纪实》”等。

党的二十大报告把“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作为新时代文化建设的重要使命。重温“戚继光军事著作影响朝鲜军队三百年”的历史,对推动中华文明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推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无疑可以提供值得珍视的启迪与借鉴。

(作者为浙江工商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特聘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