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设计的智能云家居系统能够将传感器采集到的信息通过ESP8266传输到机智云物联网平台的服务器,再通过智能手表对其进行远程监控和管理。本系统采用的传感器较为常见且价格低廉,配件来源广且精准度高,可扩张且移植性强,从而降低了硬件成本,大幅提高了产品的性价比。

系统硬件组成结构

本系统第一部分硬件结构如图1所示,它以STM32F103ZET6单片机作为核心,搭载温湿度传感器、气体传感器、光强传感器、烟雾传感器、继电器、电机,并将ESP8266作为数据云传输的通信模块等。

为了使系统数据传输更加稳定可靠,本系统采用了意法半导体的STM32F103ZET6 微控制器。此款微控制器主频能达到 72MHz,拥有4通道PWM、13个通信接口和16位定时器等资源,能够满足本设计的要求。

图1 硬件系统框架

本系统第二部分硬件结构实物如图2所示。WT-32-SC01是一款以ESP32为核心的可视化触摸屏,采用这块开发板作为智能手表的核心,通过连接机智云平台对家居进行远程监控和管理。

ESP32是乐鑫公司的一款产品,它集成了电源管理、功率放大、RFbalun、滤波器、接收低噪声器等于一体,可以实现强大的处理性能和WiFi功能。

图2 WT-32-SC01实物

  • 智能家居数据云传输

本系统的数据云传输功能采用的是乐鑫公司的ESP8266,它自成体系又有完整WiFi网络解决方案。ESP8266在AP模式下能够接入无线服务,例如路由器等,从而与机智云的云端互联。主控芯片会将采集到的各种信息分析处理后,通过ESP8266传输到机智云的云平台上。

  • 智能手表远程监控

本系统设计的智能手表采用ESP32作为核心,在ESP32的STA模式下连接到路由器上,进而连接到移动互联网;通过访问机智云云端的IP地址,读取智能家居在云端存储的各项信息,实时反馈显示到智能手表上,以达到远程监控的目的。智能手表监控端如图3所示。

图3 智能手表监控端

  • 智能手表远程管理

本系统设计的智能家居在正常运行时,可以通过智能手表上的触摸屏对智能家居进行远程管理。通过触控显示屏,智能手表会将命令实时反馈到机智云平台上,智能云家居会读取机智云的命令,进行自检并执行命令。例如,远程开启电风扇和LED照明灯等。

  • 智能家居智能调节

系统在正常运行状态下会开启智能调节功能。该系统利用温湿度传感器检测室内的温湿度,当温度超过所设定的阈值时,系统将会自动打开风扇,对室内进行降温;当室内二氧化碳浓度达到阈值时,继电器将驱动排气扇,进行通风换气;当光照强度低于所设定的阈值时,自动点亮LED照明灯;当室内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时,系统将会报警并通风,排尽室内的一氧化碳。智能调节的所有阈值均可根据情况调整。

软件设计与实现

  • 智能家居系统采集数

本系统的单片机会对各个传感器进行初始化,传感器将采集到的温湿度、二氧化碳浓度、光照强度、一氧化碳浓度等信息传输到主控芯片上,主控芯片会对接收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并等待发送。智能云家居数据采集流程如图4所示。

图4 智能云家居数据采集流程

  • 智能家居数据云传输

主控芯片通过定时器设定好每次发送数据的时间间隔,可有效提高系统稳定性。主控芯片将处理好的数据通过ESP8266连接互联网再传输到机智云平台。智能云家居数据云传输流程如图5所示。

图5 智能云家居数据云传输流程

  • 智能手表远程监控数据云传输

智能手表通过接入移动互联网进而读取机智云平台的数据,手表端的主控芯片ESP32将数据实时显示在触控屏上。智能手表端显示数据流程如图6所示。

图6 智能手表端显示数据流程

  • 智能手表远程管理

通过触控屏的触摸反馈,ESP32实时将命令传输到机智云物联网平台,最后再传输给智能云家居系统。智能手表端触摸反馈发送命令流程如图7所示。

图7 智能手表端触摸反馈发放命令

本系统在正常运行状态下自动开启调节系统,主控芯片通过分析各个传感器传输的数据,判断各个状态是否处于阈值中,进行智能调节。智能调节流程如图8所示。

图8 智能调节流程

智能家居系统实物如图9所示。对系统进行硬件和软件测试,本系统采用沙盘建筑为载体,将各个功能模块固定在沙盘建筑的各个位置上,通过智能云家居数据采集系统测试、数据云传输测试、智能手表远程监控测试、智能手机远程管理测试、智能云家居智能调节测试,证明系统均能够正常运行。智能手表远程实时显示“正常启动”,与智能家居采集到的数据一致,系统的响应时间约为1s。系统对温湿度、烟雾浓度、一氧化碳浓度超过阈值的处理误差为1%~5%,符合设计要求。

图9 智能家居实物

针对我国老龄化现象问题,需要把年轻人从繁琐复杂、高重复率的日常家务中解放出来,让他们专注更有价值、更具创造性的事务。本文研究开发的智能云家居系统可安装于绝大多数家庭的家居中,具有可扩张性高、稳定性强、性价比高等优点,能够有效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

本文方案还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优化:优化数据传输系统,降低数据延迟时间,使之能够更快地在智能手表上实现显示数据;增加手机APP远程监控管理功能,目前智能手机的使用率很高,是不错的远程监控管理平台。

☞ IDC中国2022年IoT物联网平台评估报告

☞ 2022年 IoT物联网平台趋势: 私有化

☞ 5个值得分享的物联网创业失败教训

☞ 国内 4 大 IoT物联网平台选型对比

☞ 云厂商的 [IoT物联网平台] 不香了吗?

01引言本文设计的智能云家居系统能够将传感器采集到的信息通过ESP8266传输到机智云物联网平台的服务器,再通过智能手表对其进行远程监控和管理。本系统采用的传感器较为常见且价格低廉,配件来源广且精准度高,可扩张且移植性强,从而降低了硬件成本,大幅提高了产品的性价比。02系统硬件组成结构本系统第一部分硬件结构如图1所示,它以STM32F103ZET6单片机作为核心,搭载温湿度传感器、气体传感器、光强...
ESP8266 乐鑫 公司推出的一款低成本Wi-Fi芯片,集成了一颗Tensilica L106 32位处理器和一个Wi-Fi无线电,可 实现 智能家居 、智能制造、 物联网 等领域的应用。 ESP8266 具有以下特点: 1. 低成本: ESP8266 的成本低,仅需要几美元即可购买一颗芯片。 2. 高度集成:集成了Wi-Fi无线电和32位处理器,无需外接MCU。 3. 高度可靠:芯片可靠性高,具有良好的兼容性和稳定性。 4. 易于编程:支持用户使用AT指令方式,也可通过C语言、Lua等编程方式进行开发。 5. 多接口:通过UART、SPI、I2C等接口接入传感器,可扩展多种应用场景。 以其低成本、高度集成和可靠性等特点, ESP8266 已经被广泛应用于 IoT 设备的开发、 智能家居 、工业自动化、无线数据采集、安防监控等领域。逐渐成为了 IoT 领域中最为受欢迎的芯片之一。
本系列博客学习由非官方人员 半颗心脏 潜心所力所写,不做开发板。仅仅做个人技术交流分享,不做任何商业用途。如有不对之处,请留言,本人及时更改。 基于C SDK的 ESP8266 开发技术全系列笔记 一、NONOS SDK 无操作系统开发 1、搭建开发环境,开始一个“hellow world”串口打印。 2、利用GPIO开始使用按钮点亮你的“第一盏灯”。 3、利用 "软件定时器 " 定时0.5秒闪烁点亮一盏LED。 4 、了解PWM,更为深入地用PWM控制一盏LED的亮度变化。 5 、原生 乐鑫 ...
(基于 Windows + Cygwin + Eclipse + GCC 的综合 IDE 环境) ESP8266 _NONOS_SDK-3.0.0 NodeMCU( ESP8266 4MB flash) 首先到 乐鑫 或下载 ESP8266 _NONOS_SDK; 下载本仓库,然后拷贝aliyun_mqtt_app文件夹到SDK主目录,用法类似于 ESP8266 _NONOS_SDK/examples里面的工程; 在 ESP8266 IDE里导入整个SDK,如果不熟悉该环境,参考; 使用SDKv3.0.0还需要修改该SDK的顶层Makefile。编辑器打开该SDK的顶层Makefile,找到下面配置变量,修改SPI_SIZE
瑞昱RTL8710对标 乐鑫 ESP8266 谁将成为 物联网 首选    一, 乐鑫 ESP8266 .................................................................................................. 二,瑞昱RTL8710........................................
ESP8266 开发、 ESP8266 连接阿里云 物联网 、天猫精灵控制 esp8266 esp8266 一键配网、 智能家居 最近会 将arduino IDE开发 ESP8266 中一些值得记录得部分写下来。 我也是借助前者整理得文章与经验进行整合,有些部分过程我会直接将更好得作者链接加上。这篇文章对于新手小白可能无法直接使用。学习的过程就是不断的探索测试总结,需要一点点了解各个知识点后遇到整合瓶颈时使用。我也是这样一点点测试总结推理开发的。 通过这个教程其实可以简单的了解到 智能家居 的控制基本技术。 通过硬件、软
ESP8266 是一种低成本、低功耗的WiFi模块,被广泛应用于 物联网 领域。它的出现给 IoT 物联网 )设备的开发带来了便利。 ESP8266 乐鑫 科技开发,可以通过串口与其他设备进行通信,支持TCP/IP协议栈以及完整的WiFi功能。它的主要特点是体积小巧,功耗低,价格低廉,易于集成和编程。 在 物联网 项目中, ESP8266 可以用于连接各种传感器、执行器和其他设备,将它们连接到互联网。通过与 ESP8266 通信,可以 实现 传感器数据的采集、远程控制设备、数据的传输等功能。它还支持固件的OTA(远程更新)功能,使得在设备已经部署的情况下,仍然可以通过云平台远程升级固件。 ESP8266 模块可以通过Arduino IDE进行编程,使用简单且灵活。通过编写脚本,我们可以利用 ESP8266 实现 各种功能,比如通过手机APP控制家中的设备,远程监控环境数据等等。 当然, ESP8266 也存在一些限制,比如它的内存和处理能力有限,不适合处理复杂的任务。同时,在连接到公共WiFi网络时,需要考虑网络安全的问题,保护设备和用户的隐私。 总之, ESP8266 是一种功能强大且经济实用的WiFi模块,为 物联网 设备开发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它的应用广泛,可以用于 智能家居 、工业自动化、智能农业等领域。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我们可以更好地利用 ESP8266 ,为 物联网 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