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3月4日电(记者周婷玉、熊争艳、刘宏鹏)北大博导王铭铭剽窃事件影响还未消退,畅销书作家安意如被指抄袭图书和网文的声音一浪高过一浪,热门歌曲《月亮之上》因涉嫌抄袭被春晚拿下,黄宏的小品《考验》面临“考验”……出席全国政协十届五次会议的委员认为,抄袭意味着“自我完结”。
全国政协委员、著名主持人赵忠祥说:“有意的抄袭肯定是不对的,是急功近利的行为,也是无能的表现。”他说,“除非是不知情的巧合,任何一个有资历、有责任、有名声和有影响力的文化人都应以此为耻。”
赵忠祥认为,如果是个人生活中对作品进行改头换面、旧瓶装新酒的调侃,这无可厚非,也不涉及侵权,但一旦把它商业化,作为捞取名利的手段,就应被制止和谴责。
“不付出劳动就想获名得利,这在文艺创作上是不道德的。”全国政协委员、广州军区战士杂技团团长宁根福说。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旌旗席殊书屋公司总裁席殊说,网络的出现带来海量的资讯,互相转载又使得出处模糊,于是很多人就抱着侥幸心理。但同时网络也使得信息更为透明,举报途径更为便捷。
“任何想以抄袭方式走捷径的人会发现这条路最终走不通。”席殊说,“我觉得无论是艺术家、作家还是学者,都应珍惜自己的名誉。”
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经济学研究所副所长蔡继明在接受网络访谈时也指出,学术观点与别人相同,如果是无意的,说明没有做广泛的文献阅读,治学不严谨;如果是有意的,就是剽窃,是严重的学术道德问题。
“如果大家都去剽窃,那么人们创新的意识就没有了。只要抄一个新鲜的观点就可以当教授、当博导,从长期来看我们的学术生命就完结了,科研、教学也就没有前途。”蔡继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