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抵达拉萨的第二天,队长李冉率领团队作为北京医疗队第一批入舱队员全面接管拉萨市会展中心2号方舱医院开展工作。
作为一名既参加过一年组团式医疗援藏,又在2020年初奔赴过武汉前线的医生,援藏抗疫对于李冉来说更加责无旁贷。
作为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医疗队队长,李冉参与方舱内患者的医疗工作,参与指挥部联合医务部的医疗管理工作,与队员们一起努力,保证了患者的医疗救治和生命安全。
在北京援藏抗疫医疗队的推荐下,李冉还参加了国家卫健委方舱工作组委派的拉萨方舱医疗巡查工作,对拉萨市10个方舱进行了12次医疗巡查,针对舱内医疗相关情况提出60余条整改意见,为拉萨方舱内患者的医疗救治贡献北京力量。医疗巡查工作得到了国家卫健委的肯定,也收到了西藏自治区卫健委的发函感谢。
初入高原工作,面对缺氧和病毒的双重考验,李冉也曾担心队员们不适应,但是北京大学医学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和科室,都从物资上、精神上给予了很大的支持。第一次线上培训,医院的领导、控感老师以及在高原上正在奋战的同事们就为大家分享经验、出谋划策,打消了队员们的顾虑。
这段经历给李冉最大的收获是给了他面对困难时的无畏和勇气。
“只要能保持坚定的信念,即使面对缺氧、面对未知的环境,即使在接管方舱初期,会有千头万绪的问题和纷繁复杂的困难,我们也能战胜它。”
他们踏实完成自己的工作,一点一滴地去捋顺每一项细节,不厌其烦地去解答患者的每一个问题,把北医人的“厚道”精神带到拉萨。
最近几年,从组团式医疗援藏一年、出国访学一年、援鄂抗疫、再到此次援藏抗疫,加上平时在呼吸重症监护病房工作的忙碌,李冉对家人的陪伴少之又少,他十分感谢家人对自己工作的理解和支持,也希望自己能够无愧于这身白衣赋予的责任。
人民医院医疗队护士长 贾春玲
后勤保障大管家
贾春玲是医疗队里的大管家,主要负责医疗队的物资接收、发放、整理、记录以及队员的日常生活需求。初到拉萨,贾春玲顾不得高原反应,第一时间帮助队员们分发行李物资,尽心尽力帮队友们解决生活和工作中的问题。
“因为我深知我们是一个团队,是一线作战的战友,只有团结一心才能攻克难关。”
入藏后,队员们就收到了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应急办寄送的一批医疗物资,极大地满足了队员的需求。他们也没忘记同在西藏的家人们——向组团式援藏的家人运送了部分生活和防护物资,向北京市医疗队捐赠防护服,向方舱外保洁组人员捐赠了靴套、鞋套等防护物资,体现了“人民人”的奉献和团队协作精神,同时也把北医人的“厚道”精神带到拉萨,带给了共同奋战的其他队友和当地人民。
在雪域高原不仅留下了他们的战疫故事,也有很多难忘的温馨时刻。队友过生日时,大家利用工作间隙准备了生日蛋糕和写满祝福的贺卡,齐声献上生日歌。尽管没有家人的陪伴,但队友们也感受到了家人般的温暖。
2003年的非典并没有阻挡贾春玲报考医学院校的决心。人民医院抗击非典的英雄事迹一直激励着她面对困难时要敢于担当。2010年青海玉树地震,人民医院作为第一批医疗队奔赴青海,贾春玲作为医疗队中年纪最小的一位,在异乡感受到了医院及队友们家人般的温暖。回京后,她第一时间提交了思想汇报,表达了入党意愿。
“今年,我工作已16年了,时光像离弦的剑一样,但我仍旧成长在党温暖的阳光下,温暖的阳光给了我温暖和力量,给了我追求理想的动力和勇气。我会继续用担当诠释人民医院的院训‘仁恕博爱、聪明精微、廉洁醇良’,用奉献守护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不负韶华,不负时代,做新时代的追梦人!”
人民医院护士 王婷
北京医疗队进舱次数最多的医护
王婷作为一名重症护士,8月27号第一次进舱交接方舱工作。全副武装在方舱内走了1个小时后,她画出了会展中心各个区域的地形图。在黄婵主任的指导下,王婷连夜梳理了入舱工作流程、方舱患者健康教育、西藏采集核酸APP的使用等培训内容,协助撰写了《北京援藏方舱医疗队护理质量管理手册》。
在护士站,时常会遇到一些突发状况或特殊情况,王婷都需要及时解决,连夜给小宝宝买奶瓶、帮老奶奶安置小狗、抢救因为低血糖晕倒的患者……虽然都是一些琐碎的小事,但对于患者来说,都是最及时的帮助。
入舱班次是工作最繁琐的班次。接班前收到名单,进舱后分区核对出舱名单、发放出舱证明、消毒物资,在此期间,还需要核对入舱人员、测量生命体征、协助医生记录病史、发放入舱物资等。
既是联络员又是重症护士,王婷需要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和正常的诊疗工作都做到心中有数。在大家的配合下,她带领护士们完成了一次次方舱工作,成为进舱次数最多的医护。
因为高原反应,王婷在最初的一个月睡不好觉,晚上总被憋醒。出舱时的心率总是每分钟120多次,交接班的时候,总是要多喘几口气,才能把班次内容交接完毕。
“克服了种种困难,我们顺利完成了任务。拉萨因我们而恢复正常,我们很欣慰,很开心。”
“北医是我们坚强的后盾,虽然冲在最前线,但是心却是踏实的,那种踏实是北医带给我的。医院的领导在中秋节为家人送去了关怀,家人都十分感动。我们用自己的付出换来了拉萨人民的健康,收获了一个个并肩作战的战友。”
人民医院医生 侯昌
抗疫前线递交入党申请书的第一人
侯昌从到拉萨的第一天起,便亲眼目睹了身边一位位党员同志无畏风险、奋勇争先,忙碌在抗击疫情最前线的身影。
北京医疗队领队杨帆在抵达拉萨的当晚,便迅速召集各医疗队负责人前往方舱进行实地考察和工作部署,路途经历的辛劳和高原反应带来的不适早已被他抛于脑后。
护理负责人黄婵主任几乎每天都要前往方舱协调和督导各项工作,用自己娇小的身躯挑起疫情防控护理工作的重担。
每次下班归来,各位控感老师总是早早地伫立在酒店门口迎接大家,为刚出舱的医护人员进行衣物表面消杀,风雨无阻,从未缺席。
在方舱值班的时候,各位医生护士总是不厌其烦地回答患者的询问,帮助患者缓解疾病痛苦、解决生活困难,竭尽全力将工作做到最细致和最完美。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闪亮的名字——“共产党员”,无论职位与年资,每一个人都在用最朴素的言行诠释着这个无上荣光身份的真正内涵。
深受这些优秀党员同志的鼓舞,侯昌在抗疫前线连夜完成入党申请书,成为第一位积极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医护。
“我非常渴望像他们一样,在这场拉萨疫情的驰援中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拉萨,大家还迎来了伟大祖国母亲的生日,一同收看了党的二十大开幕会。每一次国旗升起、国歌奏响,每一次聆听党旗下庄严的宣誓,侯昌的内心都深受震撼,对入党更是充满无限向往。
“这段难忘又特殊的援藏经历,让我感受到了医生这份职业所承载的重要价值和神圣使命,让我更加相信唯有心怀崇高的信仰才能创造奇迹和成就辉煌。”
北医三院医疗队队长 梁瀛
两次援藏,意义大不同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援藏方舱医疗队作为北京援藏方舱医疗队的一员,共同承接西藏会展中心2号馆方舱医院的工作,包括对入舱患者的预检分诊、患者在舱内病情观察、救治、识别病情复杂或有危重症倾向的患者并联系转诊,对符合出舱条件的患者,联系转运出舱并对出舱后生活和观察进行指导。
队内多名队员还参与联合医务部、护理部、感控组、宣传组的工作,协助制定医疗队在方舱工作的制度、规范和流程。
作为北医三院的医疗队长,梁瀛面临的最大困难是既要保证队伍能完成方舱内的患者救治任务,更要保证每一位队员在高原上的人身安全和心理健康,让每一位队员能平安回京。
在此期间,队伍的核心组定期组织会议,随时讨论并解决工作和生活上的问题,并随时向三院主管领导汇报,群策群力。在这个过程中也经常能得到医学部和医院各级领导的关怀、鼓励和帮助,极大地振奋了人心士气。
经过两个多月的高原抗疫历练,梁瀛除了收获珍贵的友谊,也学会如何带领一支年轻的队伍克服困难、闯过逆境、取得胜利。在这个过程中,“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的援藏精神已经扎根在每一位队员的心中。
梁瀛曾于2020年7月至2021年8月,作为北医三院“组团式”援藏医疗队的队长,支援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一年的特殊经历,拉萨早已成为他心中的第二个家。因此在医院组建支援拉萨方舱医疗队的时候,他毫不犹豫地报名了。
两次的援藏经历,对梁瀛来说意义很不相同。
“第一次对我而言,是一种馈赠,让我能饱览西藏的壮美山川,收获了友谊,提升了自我境界;第二次则是一种反哺,作为一名接受北大医学教育培养、曾经在西藏奋斗过的医生,在拉萨疫情形势紧迫的情况下,我有责任去承担这一份光荣的任务!”
北医三院医疗队感控组组长 杜俊
打造“人人都是感控实践者”的守护文化
北京援藏医疗队在第一时间成立了联合感控小组,用最短的时间对接管的方舱进行了环境布局的改造和人员的合理分区,形成科学的三区两通道。杜俊作为联合感控组组长,带领14家医院组成的感控团队,因地制宜做好科学防控,打造“人人都是感控实践者”的守护文化。联合感控组制定了《北京援藏医疗队感染防控管理工作手册》,有效保障方舱感染防控的高效执行和落实。
初到拉萨时,方舱的穿衣区是临时搭建的帐篷,清晨经常下雨。为保障队员的防护设施不被雨水打湿而失效,团队核心组和队员们相互照顾、共同搭建雨桥、自制雨鞋、相互撑伞。在总领队和拉萨各级领导部门的协调和帮助下,一个个问题得以解决,方舱内外的环境得到持续改进。
杜俊还作为专家参加了国家督导组感控联合巡查,每日深入方舱医院和驻地酒店疫情防控第一线,为当地感染防控提出建议,共督察13天、检查方舱11次、检查驻地酒店20次,对方舱提出改进意见49条,对驻地酒店提出改进意见67条。特别是在各个医疗队撤离的过程中,与当地的同行深入沟通、随时指导、提供感控方案,使北大医学感控文化在西藏落地生根。杜俊也因此收到了西藏自治区卫健委的感谢信。
“感谢北大医学的平台,我才有机会参与国家督导组的工作,能够将北大医学的感控文化播撒到雪域高原,我感到非常有意义,也更加坚定了做一名感控人的理想信念。”
北医三院医疗队临时党支部书记 白瑾
让党旗在疫情防控第一线高高飘扬
北医三院医疗队的31名队员中,有14名正式中共党员,5名之前已递交过入党申请书的同志。在医疗任务期间,又先后有11名队员递交了入党申请书,16名入党申请人递交了思想汇报。
作为临时党支部书记,白瑾除了和队员们共同完成方舱内的医疗工作外,还要关注全体队员的思想及心理健康,带领队伍中的党员同志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共同完成援藏抗疫任务。
在医学部和医院的各方关怀下,中秋佳节队员们有月饼和快乐水;天气转冷时有棉拖鞋和热水袋;队员们情绪、睡眠有障碍时,有北大六院专家的评估和指导……帮助党支部解决了一个又一个困难,让队员们知道他们不是独自在战斗。
临时党支部也号召大家团结一致、讲奉献、求实效、思创新,深入推进“科学防护”的关键举措,保证队员安全;关心队员身体、心理健康,积极举办丰富多彩的“线上”活动,鼓舞队员士气,缓解焦虑情绪;召开以“雪域高原喜迎二十大,坚决打赢拉萨保卫战”为主题的线上党日活动,进一步增进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用务实的态度、扎实的工作,诠释党的性质宗旨,让党旗在疫情防控第一线高高飘扬。
医疗队的党员同志们也在抗疫实践中迎难而上、勇挑重担,顾全大局,勤奋工作,轻伤不下火线。在医疗、护理、感控管理、总值班、宣传等诸多岗位的工作中均发挥了“党员先锋队”的作用,用“专业”在病毒面前筑起了“钢铁长城”,用“爱心”让拉萨人民感受到三院人逆向援驰的温暖!
北医三院医疗队护理队长 刘研
利用专业特长救助受伤队友
北医三院的31名队员中有23名护理队员,抵达拉萨不到30小时,大家就克服身体上的不适快速承担了方舱内第一天的班次,作为医疗队的护理队长,刘研带领护理队员们在拉萨共承担了20轮55个班次,主要负责方舱内患者的出入舱处理;危重患者的转运;舱内患者的病情观察、核酸采样、健康指导、协助进行药品和生活物资的发放;舱外负责指挥部和驻地的核酸采样。另外,刘研在方舱医疗队联合护理部任核心组成员,参与了《北京援藏方舱医疗队护理质量管理手册》的主编工作。
在这里,刘研收获的不仅是京藏情,还有战友情、团队情。
北京队里一位负责驻地物资管理的老师,在给大家分物资的过程中,膝关节突然扭伤,得知消息后,刘研马上拿出三院“小神药”(当红创伤止痛乳)送给他,并快速与酒店联系协调大量冰块,利用自身运动医学的专业特长,带着冰块和骨科宋恺护士一同帮助他进行了专科查体,并指导其抬高患肢和冰敷。
在医疗队领队的协调下,为这位老师安排了自治区人民医院的核磁共振检查。检查提示为膝关节外侧半月板损伤并伴有绞索,需要支具固定。刘研把核磁原片发回北医三院联系医生进行会诊。医疗队副队长李涛曾有一年的援藏经历,他通过当地朋友想尽一切办法自费买到了一个膝关节支具,每天关注这位老师患肢的肿胀、绞索情况,指导其做踝泵练习。三四天后,待患肢消肿并解除绞索后,开始循序渐进地指导他进行持拐行走、肌肉力量练习等。
通过长时间的专业指导,最终这位老师与大家一起平安返回北京。在队员们和他们所在的两家医院之间,也都因为这次意外,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谊。
北京大学医学部 宣
记者 / 宣传部 韩娜
摄影 / 黄大无
素材由人民医院、北医三院提供
编辑:韩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