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动不动就把银子放在桌上,古人平时到底怎么花钱?
原创 柏舟 国家人文历史
阅 读 需 要 12 min
离我们最近的中国古代王朝——清朝,当时人们的消费日常是怎样的?他们外出怎么花钱?你肯定会说,肯定是用银子呗,事情当然没有这么简单。
壹
买东西最好用银子
据说,清朝的同治皇帝喜欢背着自己的母亲——慈禧太后出宫,一个人在北京城里闲逛。有一次,他逛到北京城的文化市场——琉璃厂。琉璃厂的店铺,卖的都是书籍,文房四宝等东西,以供进京学子赶考之用。同治进入一家店铺,看看捡捡,看到这家店卖的宣纸很是不错,于是就买了些“玉版宣”。然而,付账的时候,同治一摸身上,不禁有些懊恼,原来没带银子!
虽然没有银子,但还有一些金瓜子。所谓的金瓜子,就是用黄金打造成的小型金锭,专门用于宫中赏赐之用。同治就拿出金瓜子来付账,不料掌柜平日里收的都是白银和铜钱,根本没见过金瓜子,于是坚辞不受,把眼前的这位皇帝赶了出去。
这个故事说明,在清朝,白银和铜钱才是社会上通行的货币。
自古以来,中国的白银产量就很少,历代政府铸造的金属货币都以铜为主要原材料。正因为少,白银的价值非常高。唐太宗贞观年间,一两银子可以换成1000文钱,而一斗米才五文钱,也就是说一两银子可以买200斗米,购买力相当于今天的4000多块人民币。有些古装剧对此没有深入研究,以至于漏洞百出。比如动不动就放上一锭银子让店家上菜,还有经典武侠剧《射雕英雄传》,郭靖初遇黄蓉时被宰了一顿——“一会结账,共是一十九两七钱四分”。这些场景都不符合历史真实的。
1023年,北宋成立“交子务”,第二年正式发行官方货币——交子,并以盐钞(领取和运销盐的凭证)为准备金,这就是最早的纸币调控制度。
直到明代中后期,从16世纪50年代到19世纪初,中国保持巨额贸易顺差达三个半世纪之久,日本白银产量的绝大部分和占美洲产量一半的世界白银流入中国,数量十分庞大。葡萄牙学者马加良斯·戈迪尼奥因此将中国形容为一个“吸泵”,形象说明了,明清吸纳了当时全球巨量白银。
海外白银大量流入后,中国明清两朝金银比价出现了一个明显变化趋势,16世纪30年代开始从1:6左右逐渐上升,17世纪初基本上稳定在1:7-1:8左右,30年代后上升至1:10-1:13左右。也就是说,明清两代,白银的价值一直在下跌。明朝万历年间,一两银子可以购买一般质量的大米二石,当时的一石约为94.4公斤,一两银子可以买188.8公斤大米,就是377.6斤。现在我国一般家庭吃的大米在一斤1.5元至2元之间,以中间价1.75元计算,可以算出明朝一两银子等于660.8元人民币,比唐朝时贬值太多了。
由于白银变多,价值大幅降低,从明朝后期开始,“朝野率皆用银”,市场上大小买卖都以银计算。
贰
普通老百姓的消费
消费的前提是收入,不然哪有钱花呢?
根据清朝《大清会典则例》卷五十一《户部·俸饷》记载,文武官员每年俸银:一品180两,二品155两,三品130两,四品105两,五品80两,六品60两,七品45两,八品40两,正九品33.1两,从九品31.5两,京城普通老百姓的月收入,大约在2到3两银子。
乍一看数字,你会觉得天子脚下的老百姓,收入也不过如此。
但我们来比较一下,在明代,一个平民一年的生活只要一两半银子就够了,而戚继光的士兵军饷一日只有三分银子,一月不足一两。再看清朝的物价水平,乾隆十三年,北京内城四间瓦房价值约70两,四间房面积大概就是80平米,也就是说,当时1两银子可以买1平米的房子,一个京城普通老百姓的月收入,可以买2到3平米。
不说房价,再来看看日常消费品。
吃的方面,清代康熙雍正年间的大米每升或为7文,或为9-10文,肉蛋价格清初便宜,清末较贵,差不多上涨一倍。嘉庆道光时,鱼每斤25-40文,猪肉每斤50-60文,高价者70-80文,牛羊肉每斤30-50文。鸭蛋每个2文,熟鸡蛋一个4文。道光年间,黄瓜每斤2文上下,白菜每斤1-3文,葱每斤5文,蒜台每斤8文。康熙年间,枣子每斤16-25文(道光时每斤约40文),桃子1斤6-10文,梨一斤10-20文。康熙时,豆油、花生油、菜油每斤为30-40文,道光时上涨至70-80文。康熙时,食盐酱醋每斤最少3-5文,以10文左右居多。
不想在家里做饭的,可以出去吃。清朝的饭馆主要有四类,第一类的是饭庄,饭庄的名号一般都叫某某堂,如聚贤堂、会贤堂等。饭庄通常都是一座很大的宅院,数进的院子,还附有戏台等建筑,一切陈设都华贵精致,所以是专门服务于有钱人家的。
第二类是饭馆,名号一般以某某楼为多,如庆云楼、东兴楼等。饭馆的格局就要比饭庄小很多,经常是一两进的院子,或是两层的铺面,类似于我们现在的”餐馆“的概念。菜品则以炒菜居多,这才是体现厨艺、体会味道的场合。
第三类是饭铺。饭铺的格局较前面两者要小得多。晚清时期,炒菜的店逐渐从茶馆中分离出来,就被叫做饭铺,也被称为”二荤铺“。至于更小一些的饭铺,大多都以卖主食为业,如包子、馅饼、烙饼、面条等,连炒菜都没有了,有些像现在的一些早点铺。
第四类则是饭摊,也就是如今的路边摊,一般卖的都是小吃,价格很便宜。
穿着方面,顺治、康熙年间的丝绸制品价一般在每尺50-100文,每匹银1.23-2两之间,以当时纺织品宽幅多为60厘米算,单单一身长袍至少要21尺,即使用最便宜18文1尺的帛来做,不算手工支出,单单布料也要378钱。
可以看出,清朝的食品价格还算中等水平,但是丝绸这种好布料的衣服依然比较贵。
那么,精神食粮的价格如何?乾隆以前,书价平均每册在6钱左右,如顺治十八年(1661年)《明史辑略》10册,每册售6钱(600文);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朱筠椒吟航刻《说文解字》8册,封面钤有”每部工价纹银五两“朱文方印,每册6钱2分(220文)。
当然,比起看书,绝大多数老百姓还是更喜欢看戏。以广东为例,乡下演戏通常会在庙宇的戏台或临时搭建的戏台,戏班从筹办酬神的绅商、耆老处获得报酬。老百姓去看戏,基本都是免费的。当时的戏剧主要有《胡迪骂阎》《绣襦记》《羊叔子杜元恺平吴擒孙皓》《梁山伯与祝英台》《辕门斩子》《四郎探母》等等。
在北京,除了看戏,还可以饲养花鸟鱼虫、匏制器皿,春天的逛庙会、看花灯、游春,夏天的游园、端阳耍青、粘雀捕虫,秋天的七夕乞巧、重阳登临,冬季里写九九消寒图、冰嬉等等。“玩儿”对北京人来说,是非常神圣严肃的文化活动,他们也舍得在”玩“上花钱。
而对于那些经济条件不太好的人,就可以去天桥下听人说书、讲相声。天桥在老北京的文化娱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因为收费便宜,天桥便成为当时普通百姓活动的固定场所。在当时天桥戏棚里因为人数太多,许多站在后面的并不能看清戏台,所以看的多了,就不在于看而在于听,也就随之称为了听戏。
比去天桥更便宜的娱乐活动,就是听数来宝。数来宝是一种中国传统曲艺,又名顺口溜、溜口辙、练子嘴。因乞丐走街串巷,演唱索钱,把店里的货品极尽夸赞,“数”得仿佛“来”了“宝”,因而得名。
这么看来,日常用铜钱、大事用白银,是明清以来的主流消费习惯。
参考资料:
1、万明《明代白银货币化的初步考察》
2、弗兰克《白银资本———重视经济全球化中的东方》
3、冯尔康《生活在清朝的人们:清代社会生活图记》
4、李红雨《清代北京旗人的休闲生活》
5、杨原《会玩儿:老北京的休闲生活》
6、谭文熙《中国物价史》
原标题:《动不动就把银子放在桌上?古人平时到底怎么花钱?》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