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一条来自国宝的留言,请注意查收······”
第一季
第一集 人头壶 最初的凝望
你,来自泥土,头微微扬起,仿佛仰望天空。六千多年过去了,我们进食,生存,繁衍,不断进化。而今凝望着你,我们依旧在思索,这一切的意义。
陶,是人类第一次从无到有的实验。在双手的作用下,土壤、水、火,交织在一起,发生物理和化学反应,发生质的转换。从对泥土的把弄开始,人类认识自身创作万物的非凡能力。
出生如光芒照耀,死亡如黑夜降临,人类一次次地发出悠长的疑问,也一次次地溶解在沉重的泥土。根源于对生和死的思考,人类开始了对自我的凝望。
世界各大文明的觉醒,大约都从人像艺术的诞生开始。这件仰韶文化陶壶,只不过是大地留下的亿万张迷惘的面庞之一。 那些古人参照自身捏造出的形象,比他们的制作者拥有更漫长的生命,与大地同寿,至今容颜清晰。
我们凝望着最初的凝望,感到另一颗心跨越时空,望见生命的力量之和。 六千年,仿佛刹那间,村落成了国,符号成了诗,呼唤成了歌。
第二集 贾湖骨笛 穿越九千年的笛声
九千年前,一只仙鹤死去,把翅骨留在原始人的村落里,人们捧着它,耳边响起鹤群哀悼的声音。
很多人认为,传统的中国音乐是五声音阶,七声音阶是外来传入的,而七孔的贾湖骨笛已经可以发出近似今天的七声音阶,这也让很多研究者改变了对中国古音乐的看法。
九千年,斗转星移,生活逐渐转化为艺术,骨笛也慢慢演变成竹质笛萧的大家族。
穿行在骨笛孔洞之间的,是九千年前人类的呼吸,那是文明的先声。
那时风动,此时心动。
第三集 陶鹰鼎 陶醉了六千年
陶,出于土,而炼就生活。它需要摔,需要捏,需要烧。制陶如塑人,在经过这些磨难之后,陶土便成了器,完成涅槃,变成神态各异的样子。
内容即胸怀。陶鹰鼎的造型带着上古的气息,也带着中原质朴的民风。但更神奇的是,它除了上古的王者之气,又同时显示出另一种很现代的气质,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萌萌哒。
捧着陶鹰鼎,就捧起一抔六千年的泥土,也捧起一抔中华民族起源的泉水。
陶,是时间的艺术,泥土太干则裂,太湿则塌。为了成就一件完美的陶器,匠人们需要等,等土干,等火旺,等陶凉。今天的我们,总感叹生活太快,时间不够用时,六千年前,古人就已经教给我们,如何与时间融合,如何与时间不较劲。
假如陶鹰鼎会说话,它也许会告诉我们六千年前,它在熔炉内外的日日夜夜吧。今天,它就珍藏在国家博物馆,展示着天工造化,展示着巧计神思,也展示着属于它自己的,肌肉萌。
第四集 龙山蛋壳黑陶杯 0.2毫米的精致
大家对薄有怎样的理解?薄如蝉翼,薄如钱唇,1厘米,1毫米,甚至是0.2毫米……
最质朴的材质邂逅了最巅峰的工艺,留下了那个时代的千古绝唱。 地球早期的文明,最先被陶器所散发的质朴光泽照耀。
“四千年前地球文明最精致之制作”,这是世界考古学界对龙山时代黑陶杯的赞誉。工艺的背后,件件都饱含着信仰与尊崇。 极致的工艺使黑陶杯独步天下。现在的技术还原原始的工艺,要达到如此极致的薄度,依然是难以企及。
史前时代的黑科技或许是这样的:独特的封窑渗碳技术,将碳分子在高温状态下,渗透到胎体的微孔里,经过砑光的胎体表面,黑色呈现。这种神秘的,黑色的金属光泽,带着直观的视觉冲击和震撼,让人不由自主地生发无限敬畏,不可轻举妄动的虔诚心意。
第五集 红山玉龙 寻龙玦
五千年前的风早已止息,而它还保留着在风中的姿态。
五千年前的人类,创造了红山文化,那是自然和人类彼此直面的时代,生命和心灵,以及全无杂念的想象,在双手中表达和传递。 地理空间相距遥遥的文明,竟具有相同的感应和灵犀。
海阔天空中,仿佛万物同源,这样的形态,也与中华多民族大融合相呼应。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我们是龙的传人,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组成了龙的鳞片,舞动出中华文明的姿态。龙,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独特的标志性符号。
玉龙形象的演变,体现了历代审美风尚的继承和延续。龙的形象,回归到蜷体的“玦”,这个蜷曲,仿佛婴儿在母体内的形象,成为几乎最古老的器物的雏形。这是个体生命被孕育的开始,也是文明被孕育的开始。
有时候,我们对着光源去看玉,就像五千年的先民一样,看他的清澈和透明,看它挺直的脊梁在空中跃起。这块玉成为我们身体延伸到空中的部分,在时光中飞翔,起舞。
第六集 凌家滩玉板玉龟 玉中藏谜
种种猜测,都指向人类史前文明最尖端的科技与文化。 玉龟和玉板表面上给我们呈现出来的似乎就是最简单的数字和方位,而真正深入了解它时才知道这是一个复杂的数位及宇宙系统之谜。
人生双手,每只手都具五数,所以中国文化,包括五行学说在内,多是采用五进制。通过对10以内的数字有机地重新排列组合,会产生有趣的数字现象。变化方法就是把12345放与上左,把678910放于下右,这就是洛书,洛就是“脉络”,是世界有序运转的规律,这是一个极度平衡的状态,里面所有数字直线与斜线相加之和,都是相同的。所以有人认为,它是洛书的源头,还有人认为,玉板开创了中国的数字卦,也就是抽象数字的基础。
玉板中心的八角心符号,也是个古老而有趣的谜团,直到现在,我国多个民族也有此符号,甚至遍布于全世界多种文明,这些图形符号就如同暗藏的自然规律的密码,却逐渐被我们忽略遗忘。
凌家滩所涵盖的文化符号,范围之广,渊源之深,世所罕见。这是人类文明的一个高峰,却是一个被低估了的史前文明。也许不久的将来,我们还有可能被新的发现再次震惊。
第七集 良渚玉琮王 神之徽章
谁能读懂这双眼睛,它仿佛从人类古老而幽暗的意识深处,穿越而来,无声地述说着先民的爱,恐惧与信仰。
玉,在中国文化中具有特殊的地位。甲骨文和金文显示了中国自古就有“以玉事神”的传统。 中国这片广袤的大地上,不同地域文化间究竟发生过怎样的互动和流转。这双眼睛穿越五千年,注视着我们,引领我们一步步走向历史的深处。
第八集 镶嵌绿松石铜牌饰 金玉共振
上挑的眼眶里,一双混圆的眼睛,透过三千五百年的时光,与你对视。它是谁?是龙?是虎?是牛?是鹿?是鸮?是熊?它似乎也在持续向我们提问,你是谁?
略微拱起的弧形铜胎上,三百多片绿松石,历经三千多年,纹丝不动,光洁依旧。 上古神兽目光如炬,凝视它的眼睛,墓主的深思,是否穿行到先祖的世界。它们沉默无语,它们无需言语。这双曾经见证过中国最早的王朝的眼睛,依然看着人来人往,星辰轮转。
第九集 殷墟嵌绿松石甲骨 刻词骨柶
商晚期,王室为了占卜和祭祀,契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甲骨文。商人以细致的观察力和惊人的想象力,将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为,所感转化为字符,刻在龟甲和兽骨上,其中蕴含了后代的主要造字方法。甲骨文是中国目前可见最早的成熟文字。
有了甲骨文,中华文明就有了记录与传承的工具,经过演变传承,从祖先的心里流传到我们指尖,从此,从个体到族群,所有的情感,知识,思想,经验,通过文字,一代代流传下来,中华文明得以塑造和传扬。
此刻,我们写的横竖撇捺,曾经一笔一划地刻在骨头上。因为刻骨,所以铭心。
第十集 后母戊鼎 国之重器
不妨猜想,方鼎盛谷物以祭地,圆鼎则盛肉以祭天。古人早有天圆地方的概念。地为方,为阴,象征养育万物之母。由此猜想,方鼎是为祭地而造,由身份高贵的女性主持祭祀仪式。鼎所在之处,有了特别的动词,叫做“鼎立”。大地也一定感受到了那不一样的分量,鼎逐渐成为象征国家和权力的传国重器。问鼎、鼎盛、一言九鼎等等相关的词,成为庄严尊贵的指代。
鼎中的王者,后母戊,封印着商代密码与故事的国之重器,今天,却无言自威,呈现着辉煌与强大。
第十一集 妇好玉凤 凤凰传奇
这件玉凤线条流畅,风韵迷人,侧身回首,转顾生姿,它属于商王武丁的王后,妇好。
我们仿佛看见一个爱美的又讲究生活品质的女性,正如玉凤般雍容华贵,仪态万方。这位王后并不是深居后宫的弱女子,她是参与国家大事,在男权社会中拥有一席之地,以实力说话的女性。妇好生前能征善战,经常主持各种大型祭祀,拥有自己的封地,经济独立,也向商王室纳贡。武丁朝雄踞中原,开疆拓土,毫不夸张地说,妇好打下半壁江山。
作为王后和女将,以智慧和实力,担当家国事业,博得众人的尊重。她坚若青铜。生活中,为武丁生儿育女,作为妻子和母亲,她温润如玉。爱武装也爱红妆的双面佳人,堪称完美女性的典范。
妇好的玉凤,恰似她优美的身姿,定格在历史的风景线上,为后人所敬仰。
第十二集 鸮尊 一只猫头鹰的待遇
鸮尊,被现在年轻人美誉为最呆萌的青铜器。有专家甚至说,鸮尊就是妇好的代言人,见证着中国这位传奇女性的一生。
商人有崇鸟的习惯,鸮就是他们主要的崇拜对象之一。观察这些器物,总觉得有一些地方被加工的格外的夸张、醒目。例如锐利的嘴巴,狞厉的面部,粗壮的腿足,繁缛的纹饰等等,这些有意识的夸张大概是要强调鸮的威慑力。
事实上,对猫头鹰的崇拜并不仅仅发生在中国商代的皇家,希腊神话中,代表智慧、理性和公平的雅典娜,她的爱鸟就是一只猫头鹰。古希腊人崇拜猫头鹰,作为可以在夜间捕猎的鸟儿,猫头鹰在黑暗中看清真相,在混乱中理清思维,或许这就是猫头鹰被赋予了智慧象征的原因。
从高贵到不详,再到呆萌,猫头鹰一直就是那个猫头鹰,但是人心变了好多回了。
第十三集 利簋 刻下商周的界碑
簋,是一种古代食器,用来盛装煮熟的谷物类主食。
西周等级森严,一些用于祭祀和宴飨的器物,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成为礼制沿袭的象征,这就是所谓的“藏礼于器”。 天子在祭祀、宴飨、随葬时,使用九鼎八簋,诸侯七鼎六簋,大夫五鼎四簋,以此类推,不得越级使用。至此后的三千多年,“礼乐”成为中国人思想准则和行为规范,中华民族自誉的“礼仪之邦”也由此而来。
对于一个并不从事学术研究的普通人来说,欣喜的不仅是了解到商周更迭的年份,更是拜千年不断的文字所赐。通过一件文物,三十几个字,居然能跟三千年前的祖先们交流。而簋上半部分形状,被现代人用的碗沿袭来下,依然作为食器盛放谷物,被我们捧在手掌,也捧在心上。
第十四集 何尊 这里有中国
凝重雄奇的造型,严谨又富有变化的纹饰,但只要慧眼才能看见它的心。此刻,它被安置在国宝的最高展台,因为它记录了上古时期,一对十几岁少年的心跳,一段关于王朝不忘初心的对话。
当考古学家,在一百二十二字铭文里发现“宅兹中国”四个字的时候,无异于在方寸之间,看到了埋藏了千年的谜底。这是关于“中国”一词最早的文字记载。这些写给祖先的字迹,更像是写给数千年后十三亿中国人的信。
三千年历史演进,朝代更替,“中国”一词从地理中心,政治中心派生出文化中心的含义,继而又被赋予了王朝统治正统性的意义。直到清末,中国一词被用作国名,出现在官方正式文书当中。三千年过去,那对年轻人的身影早已不在,太多故事也被黄土掩盖,但洛阳城繁华依旧。
同样被黄土掩埋的青铜尊,于1963年在陕西的一处土崖中被发现,后被命名为“何尊”。虽没有了最初夺目的光泽,但尊上的一百二十二字铭文,却没有辜负它主人的期望,跨越三个千年,将祖先的丰功伟绩,展示在后人眼前。
“中国”,三千年前被镌刻与方寸之间,深埋于地下。三千后,埋藏它的泥土,和这泥土连接的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都被它命名,叫做“中国” 。
第十五集 玉组佩 把世界戴在身上
你现在看到的我,来自三千年的西周,我在地下行走了三千年。我和时光一起行走,穿着我的绳子已经腐朽,我的二百零四块碎片,被光线连接,二百零四个不同的象征,串接成闪光的句子,在身体上被佩戴成段落,组成了一个新的世界。
在这个世界里,龙的鳞片和大雁的羽毛,振翅在同样的天空。鱼的沧海和蚕的桑田,被同一根绳子,以一指相间。两条龙的缠绕,龙和凤的合体,龙的身体和人的头,人们把见到和想象到的生命,浓缩成玉片,它们入海、通天,慢慢汇聚在同一个地方,汇聚到一个人的身体上。
当时的人们认为,把一个世界穿戴在身上,让亿万年生命的玉与数十年生命的人,将彼此的生命互相给予,就是人对天地万物之爱的表达。玉,成为西周在青铜之外,留给时光永恒的礼物。 礼制,无形的掌控着国家运行的规范。玉,身为礼的载体,用来当做沟通日月天地,对话祖先的语言,用来比喻君子的品格,用来象征女子美好的仪态。 亿万年前的地壳运动,造就了玉石。先民的双手,把玉开凿出来,拣拾起来,捧着手心里。
玉组片,以毫厘的薄片,象征巅峰,以静止不动,比拟河流,流经了生死与朝代的更迭。这组碎片来到我们眼前,已经行走了亿万年,而西周离我们,不过三千年。
从礼玉到配玉,我们把世界的美好,戴在身上。
第十六集 三星堆青铜人像 人性的光辉
当我们的目光遇见这些人像,就注定这是一场属于整个星球的相遇。
三星堆文明晚期,中原王朝正处于殷商时代,商朝人大量制造青铜兵器,食器,酒器,用活人祭祀神明,是个充斥着血腥的时代。然而在三星堆的祭祀坑中,始终没有发现用于祭祀的人牲,更不见一件兵器。这些长相冰冷的古蜀人,拥有这超越时代的人性光辉。这也许是他们强大的原因,或许也是他们消亡的种子。
古蜀文明为何拥有如此超凡的想象力?与他们对视,那些超越语言的心动,也许就是隐藏在我们生命里的谜底。我们是人,我们站在这里,也站在地球上。
第十七集 三星堆青铜神树 生命之树
三星堆遗址发掘现场,超出所以人的预科。看情形,似乎三千年前,这里的一切都被砸烂和烧毁过,仿佛已经完成了一次涅槃。二号祭祀坑出土了几百块青铜碎片,这些留在人间的片段,还能拼贴出那个世界的一丝端倪吗?
器物所要表达的意图,完全超出人们的经验。眼前这座青铜器,残高3.96米,由基座和主体两部分组成,树顶已残缺。 三星堆出土的其他青铜器同样证明了古蜀先民非凡的创作力,不断试图沟通天地,认识宇宙的可能。这些符号与青铜神树一样,也许都来自一场仪式。这些也许超越了他们日常可见的形象,成为符号,成为去过另一个维度和时空的神秘力量。
历史、文明、想象,似乎都是以一种相同的方式构建起来的,这种连接方式就如同树状结构。树立天地,生命之树,成为人类一个古老的象征。
第十八集 太阳神鸟金箔 照耀古今的光芒
眼前晃过的这道耀眼的金芒,仿佛普照大地的神灵,一晃,离我们三千多年的太阳神鸟,已经近在咫尺。
它是四川金沙遗址中最令人惊艳的形象,这是一张外径12.5厘米,厚仅0.02厘米,含金量高达94.2%的金箔,它是人类的生命之光。
全世界五大古代文明的发源地,都无一例外地出现过太阳崇拜。这轮可以放在手掌上的太阳,自始至终都是个迷。自然送给人类的礼物,被古蜀人用世界上最珍贵稀有的金子,在一个巴掌大的地方,勾画出了古蜀人的宇宙印象。
当人类逐渐远离了神巫世界,再也无法破译太阳神鸟金箔的真正含义。 太阳神鸟,20克黄金里的宇宙,在这0.02里面厚度记录的宇宙时光里,我们如一粒微尘般存在。
第十九集 大克鼎 一本打开的青铜之书
大克鼎,上海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西周时期的官职采用世袭制,青铜器上往往可见赞美祖先功绩的文字。这种习惯正是出于礼仪的要求,所谓“藏礼于器”。“鼎”在周代,是最重要的礼器,皇室和贵族常把重要是事件铸刻在钟、鼎等青铜器上,这种文字被称为“钟鼎文”,也叫“金文”。这些钟、鼎,就是一本本记载历史的青铜之书。
大克鼎的内部铸有金文290个字,这些字迹,让久远的年代逐渐清晰起来。 在铭文的最后,克再三祈愿,“天子的美意,祖先的恩泽,万年无疆,子子孙孙,永远享用”。
但,永远只是一个美好的期盼,大克鼎铸成不久,周朝衰弱,春秋争霸。乱世之下,克的子孙又能去哪里安身呢?秦灭六国后,中国文字用小篆取代了金文。汉朝以后,青铜器逐渐退出历史舞台,青铜是书页彻底合上,从此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中。
第二十集 古滇国贮贝器 走下神坛的牛虎
这是两千多年前战国时期,云南滇池抚仙湖一代的古滇人向神灵诉说的心愿。这件青铜器叫牛虎铜案,是一个祭祀中摆放的贡品的礼器,作为沟通神灵的神圣之物,它表达了古滇人对生死的看法,死亡中孕育着新生,生命是在不断的代谢。
这是对生命的赞美,对繁衍的渴望,对超自然力量的崇拜。如此深沉的情感,如此抽象的思考,表现地质朴、狂野。 几百年转瞬即逝,古滇国青铜器逐渐从神坛走向了人间。西汉以来,贮贝器上出现了大量现实生活的场景,祭祀、战争、狩猎,这些不仅是古滇人生活的缩影,更是滇王和贵族们权力的表现。
几百年间,那位胆战心惊祈求神灵保佑的滇王,他的后代已经成长为自信高傲的君主。随着时间的脉络能清晰地解读到,古滇国青铜器从表达神性到表达人性的变化。 东汉年间,古滇国灭亡,于是青铜器与古滇国一起,逐渐消失在了历史的烟尘中。
但即使是今天,如果你走在云南的狂野山间,或在某个少数民族的旋律和舞姿间,仍能随时感受到狂野、质朴的生命力。
第二十一集 莲鹤方壶 莲花怒放,仙鹤欲飞
再也没有谁比它更物如其名,一朵莲,一只鹤,组成了它的名字,莲鹤方壶。仙鹤展翅,溅起的水波惊动了莲花绽放的花瓣,也惊动了千年时光的碧波,这是青铜时代的绝唱。
它已经数千年不曾盛酒,但依然盛满时光之酒的狂野,迷醉了此刻。
然而在这些怪兽和蟠螭上,方壶的顶部向我们展示了另外一个世界。怒放的荷花中,站着一只欲飞的仙鹤。“山有扶苏,隰有荷华”,也许当时当地的这种气氛,弥漫成为郑国之风,制造莲鹤方壶的工匠,将荷花盛开在青铜器上,凝重得以盛开成一种轻盈。
汉代以来,青铜器逐级为铁器、漆器和瓷器所取得。但是中国人对莲、鹤的想象却不曾停止。出淤泥而不染的莲花,进入了诗人们的诗行,成为品格的象征。飞翔于天地间的鹤,飞进了神仙的传说,成为能沟通天地的仙鹤。
而在春秋时期的莲鹤方壶上,仿佛还处于萌芽时期,鹤还没有占据主体位置,普通人乍一看,以为上面站了一只小鸟。一只小鸟,带来一片天空,将硕大壶体的重量感化为流动飞扬,与前朝肃穆庄严的青铜器区别开来,流露出驱陈纳新的气象。
新与旧在一个壶体上融合,这也昭示着脱胎于老成持重的西周,经历大变革的东周,正在开始一场盛放,它展翅欲飞,抬头仰望着此后两千年中国的天空。
第二十二集 曾侯乙尊盘 复刻传奇
曾侯乙尊盘,既是失蜡法的标志作品,更是青铜工匠的图腾。
尊盘出土后,它的制作方法产生了巨大的争议,人们纷纷猜测两千年的工匠到底是用什么方法,把它们组合在一起的。直到一名工匠,用了二十年时间,用失蜡法成功铸造一比一的复制品后,尊盘的制造之谜才最终揭开。
古代没有机床,无法直接在青铜上雕刻,只能采用中介物质,石蜡。石蜡柔弱,可以雕刻复杂的花纹,这失蜡法工艺的开始。蜡模雕刻完成,覆盖三层石英砂,反复持续两天,形成坚硬的外壳。随后,部件将进入火炉焚烧,进入失蜡法最关键的工序,这就是失蜡法名称的由来。蜡水流失,形成空腔,成为铜水的血管。工匠的巧思随着看不见的脉络,在重力的作用下,缓缓遍布空腔。当铜水凝固,厚厚的外衣,逐渐剥离,尊盘的一个部件也就宣告完成。
一个小小的部件,即使是借助现代工具,也需要经过一个月的时间才能臻于完美。难以想象的是,那位制造尊盘的人,是以一种怎样的心境,怎样的意志,完成了一件如此复杂的作品,让两千年后的人们,瞻仰、赞叹。
第二十三集 越王勾践剑 胜者为王
生命是一片战场,战士们都渴望胜利,因为失败的代价是难以忍受的······
在博物馆,分别有两把剑,代表着胜利与失败,一把属于胜利者——越王勾践,另一把来自他的一生之敌——吴王夫差。
剑,被誉为百刃之君,是因为它最适合一击刺杀。它不像长矛那样远离敌人,也不能像刀那样,挥砍自如,更不会像棍棒那样,殴打弱者。一名伟大的剑客,只有把剑深藏在怀中,隐忍等待。当足够靠近敌人的瞬间,突然出击,刺出那决定胜负的一剑。以小博大,不欺老幼,善于忍耐,这既是剑的品格,也是君子的信仰。视剑为生命的君子,从不在弱者面前耀武扬威,当利剑出鞘的一瞬,即使是万乘之主,也会惊慌失措。
胜利者可以尽情装饰自己的配剑,那是属于王者的尊严。在这柄铜剑上,铸剑师采用了最上乘的材料,在没有实战价值的地方仔细打磨。剑身用锡金属熨烫出菱形花纹,剑柄镶嵌绿松石。底部的十一个同心圆,整齐排列,让两千年后的数控技术都为之汗颜。
越王勾践吞并吴国,成为春秋时代的最后一位霸主。当他手握宝剑,登上诸侯会盟的王座,他知道,所有的忍耐都是值得的。千军万马在高呼万岁,一生的死敌已成为冢中枯骨。作为天下最有权力的男人,他的配剑,当然要足够炫酷,才能震慑住蠢蠢欲动的诸侯们……
第二十四集 错金银铜版兆域图 战国的黑科技
这是一块遭受过火烧和压砸的铜版,两千三百年的光阴在它身上漫漶开斑驳的印迹,而金银镶嵌的线条依然规整。这是如今已知最古老的建筑平面设计图,设计了一位国王的陵园。
中山国的位置大致在今天河北省南部,处在两个强国的包夹下,疆域线上,步步皆兵。国王将理想的蓝图置于他的疆土,朝向南方,营造一片中轴对称的宫殿式建筑。兆域图长九十六厘米,两步之距,宽四十八厘米,一步之遥,这是天下之外的脚步。 图上标识王陵区域,陵上建筑,各宫室面积和平面形状,标注有尺和步两种度量单位。尺标注的建筑严格遵照比例尺绘制,比值为一比五百。精准规划布局的空间思维方式,在平面图上铺展开,视点置身高空,俯瞰大地辽阔。
可惜兆域图的愿景未能完成,中山便被覆灭。中山国不再有地面上的疆域,它藏在地下。
这是在多么飘摇的境遇中,与现实相拼搏的创造力。也许错身处战乱,戎马一生,才格外渴望一场井然有序的陵园,身后能在寝宫中获得祥和与安息。
第二十五集 虎符 执于掌心间的千军万马
这只萌萌的铜老虎,安静地趴着。乍一看,并没有相隔千年的距离感,但它身上的错金铭文,和一条规整的中缝,预示着它不凡的身份,兵符。
虎符意味着军权,见符即见君。两千多年前,信陵君为得到它,不惜生命安危的铤而走险。兵符即和,万马齐发,赵国因此得救,魏国也有了暂时的安全,虎符成为扭转国家生死存亡的拐点。
现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的杜虎符,是所有出土虎符中铭文最长的一件。四十个错金篆书铭文,大意是:兵甲之符,右符在君王手中,左符在驻扎地的将军手中。调动军队时,君王都会派人持右符去驻地,与将军手中的左符符合,将军才能出兵。
战国时代,战火频繁,军情紧急,稍有闪失就可能殃及城池。山高水远,没有现代通讯手段,君主就是靠虎符传达军令。为了保密,虎符通常设计成小巧隐匿的造型,实现“账户”和“密码”的有效对接。虎符多由左右两半组成,君主和将军各执一半,左右符的背面各有榫卯,一一对应,符到则君到,只有同为一组的虎符合在一起,才能发兵,这就是“符合”一词的来历。
后世随着勘验手段的发展,符节虽然渐渐成为历史的背景,却也并非踪迹全无。在后来的两千多年里,“符合”的校验逻辑已经根植于人类活动的角角落落,守护着现代社会的秩序。
第二季
第1集《鹰顶金冠饰—你好 我的对手》
这顶金冠曾陪伴主人策马草原。
鹰顶金冠饰,展现了战国时期中国北方名族贵金属工艺的最高水平。它,代表着草原的荣光。金冠最高处是一只雄鹰,鹰的头、颈、尾由金丝连接。当主人策马飞驰,雄鹰也随之震动,仿佛展翅欲飞,花瓣形金冠上,錾刻这四狼咬四羊的图案,冠带则雕刻着老虎与猎物的紧张对峙,猎杀仿佛一触即发。
那时,草原上没有文字,历史,便由他们的对手书写,在中原文明的记录中,匈奴曾被成为“猃狁”。猃,即长嘴狗的意思,他们贪婪残暴,经常南下掠夺。然而,如果从草原之王的视角来看,世界很可能与中原的记录不大相同。
“我头戴金冠,身披金甲,草原就是我的帝国,草原以南那群种粮食的人,看上去好瘦,我们草原的男人,吃肉喝奶,都是战士。但是如果遭遇灾年,诶,他们好像存了不少吃的。”
游牧的草原,相对于农耕的中原,有着完全不同的生存意识。草原民族的饰物上,动物是永恒的主题,它们在匍匐觅食,在互相咬斗,在伺机而动。而鹰顶金冠饰,更是以草原之王的威严,俯视着世间一切弱肉强食。
有一个强大而蛮横的对手,究竟是幸还是不幸。战国赵武灵王终于下决心放弃宽袍大袖,学习胡服骑射,一场场模仿者与被模仿者的对决,由此开始。一直处于守势的农耕文明,到秦汉,终于建立起统一的帝国,也由此以举国之力,祭出终极防守大法。长城,不仅是守卫边疆的堡垒,当西汉国力强盛的时候,这里又成为反击匈奴的前哨。但连绵的长城,真的能阻断人们的交往么?游牧民族,喜爱中原的丝绸和粮食,而中原的人们,需要金属和牲畜,长城两侧,且战且和,直到东汉,南匈奴入塞,多年的对手终合为一家。
今天,当我们看着鹰顶金冠饰,是否能想起当年那些风一般来去的影子,正是从战国时代开始,在与一个又一个内外对手的对峙和融合中,在经历一次又一次蜕变之后,中华文明强大的包容力逐渐被唤醒。
因为对手,我们审视自己。 因为对手,我们了解自己。 因为对手,我们变成更强大的自己。 你好,我的对手。
第2集《战国嵌错宴乐攻战纹铜壶—战国春秋》
春秋战国,一个风起云涌的时代,中国历史上思想飞扬的年代,几百年间,群雄并起,战乱频繁,而这之前的西周,一直处在礼乐高度发达的社会中。
壶身静默,却非无声,壶身可度量,却也无边。这件铜壶,用嵌错法记录了战国时代贵族生活中的情境。顶与底有神兽环绕,静默的壶身上,能听见厮杀与吼叫,这里是一个战场。春秋时期的诸侯争霸战,到了战国之后,转化为领土吞并战。一场攻城略地的战斗,一方搭云梯向上仰攻,一方在城墙上奋力坚守,守城方搭弓放箭,挥舞兵器,攻城方有人从城墙上摔下,有人已经身首异处。引人注目的是,持械格斗的画面,一侧,一人手按着敌方的头,一手用力高举兵器欲砍,另一侧已人头落地,尸体横卧。水战时激起的波澜,是这个时代在时光之河里发出的声响。舟行如梭,船上武士个个精神抖擞,奋勇前进。双层战船,犬牙般纠缠在一起,上层士兵,用长柄兵器相互击杀,下层水手奋力划桨,有的士兵跳船作战,船尾还有人击鼓,以壮声威。宛如时光的速度,一念之间就到了厅堂。战争之后,胜利者举办庆功的宴饮,客人们举杯站立,向坐于厅堂之中的主人敬酒、祝福,周围是敲钟磬与吹奏的乐队,钟鸣鼎食,礼乐之邦。
战争时,弓箭是杀伤敌人的武器,和平时,则是社交生活的用具。早在周代,射箭便是贵族必须掌握的基础教育——“六艺”之一,射礼,则是重要的社交礼仪。射箭者站在亭子里,悬空张开布质的箭靶,宾主按照礼仪要求,向箭靶射箭,旁边有专人负责报靶,其他人在亭外围观。有时候,也会练习射猎天上的飞鸟,大家使用绑了细绳缴的箭射向鸟群,一旦射中,就通过收回绳子将猎物捕获,这叫弋射。弋射有准则,弋不射宿,停息的鸟儿不射。
这里有一片桑田,顶层没有了战争的喧嚣,人们安然的进行着习射,妇女们则在桑园里采桑,盛放桑叶的篮子挂在树上,采桑人爬到树顶把桑叶摘下放到篮子里。中国是丝的故乡,采桑也进入了礼制,演化为后来的亲蚕礼。
此刻,壶中一滴酒也没有,却盛满了一个令人迷醉的时代,征战的厮杀与欢宴的音乐都隐匿不见,桑叶还在无声的生长。两千年的时光,是一片沧海,壶身上的桑田茂密如初。
第3集 曾侯乙编钟—中国之声
(老录音原音,无任何解说) 曾侯乙编钟 (音响记录)
采录单位:湖北省博物馆、中国唱片总公司,1986年3月29日,凌晨两点开始。
(字幕与录音穿插) (字幕)
这是一段录制于1986年的音频 演奏乐器来自公元前四世纪 (录音)
室内温度18摄氏度,再录国产音叉,A等于440赫兹。 上层第一组,该组共有钮钟6件
上1(组)1(枚)正鼓音(叮)、侧鼓音(叮)。 下2(组)7(枚)。正鼓音(咚)、侧鼓音(咚)。 全套钟的最低音,为下层一组第一钟。正鼓音(咚)。 全套钟的最高音,为上层第一组第一钟。侧鼓音(叮)。 全部甬钟音域,共跨五个八度。
中层第二组,该组共有无枚甬钟,12件。(敲) 中层甬钟构成的,C大调音阶。(敲) (配乐《茉莉花》)
曾侯乙编钟共有64件,另有楚王所送的镈钟一件。除镈钟以外,每件钟均标识有两个不同的音名。 1986年4月6日,晨6时整,全部采录工作结束。 (画面:采录工作人员的老资料画面,去世的人标白框)
字幕(配乐:曾侯乙编钟原声):
曾侯乙墓发掘于1978年,墓主人名“乙”,是战国时代曾国国君,曾国也就是史书上所记载的“随国”,在今天的湖北省随州市范围内。
集大成也者,金声与玉振之也。 ——《孟子》 礼以节人,乐以发和。 ——《太史公自序》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论语》 八音克谐,无相夺伦,神人以和。 ——《尚书》
1978-2018 曾侯乙编钟发掘40周年 向考古工作者致敬
第4集 木雕双头镇墓兽—天地一角
它叫镇墓兽,曾被放在墓穴中,用来保护墓主人的安全。它双眼圆睁,它吐出舌头,它不是青铜,是温暖的木头,木头上涂画鲜红的漆色,形成抽象纹路。四只麋鹿角向外生长,预示生命的开始。这些装饰都在暗示着,这件文物产生于湿地气候的地区,诞生在楚国的大地。 楚,意为树丛、荆棘。楚人生活在沼泽地区,他们制作的艺术品带来浓厚的自然气息,像风,像鸟,像云,没有固定的形态,是中国人血液中,最自由的部分。如今,楚人的形象,定格在一张窄窄的木片,定格在天地之间的角落。
主人驾着马车经过一棵柳树,三个人兴冲冲的跑在前边,由于并没有采用透视画法,人物像是悬浮在半空。两只大雁飞过头顶,三个人向上望去,似乎在交换着对天气的看法。黄狗追野猪,借着春天的响动,亲密的朋友躲在树下说着悄悄话,小心,有人在听呢。
从出土文物中,我们可以强烈地感受到楚人的自由气质,它轻快的存在过,存在于略显沉重的文明之中。马王堆漆棺,西汉初年,三百多只精灵盘坐云端,它拨开云雾,端坐天际,露出婴儿的微笑;另一只精灵张弓搭箭,瞄准远处;它紧紧抓住升腾的气流,左手向上托起,捧起云朵;这只做出体操般的动作,在云层间游动;云端上,一直孤独的精灵,吹奏着思念的歌曲,远远地,它弹琴回应。
在古典时代,一个地区的气候,往往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所以,我们才可以在楚人的艺术中,看到丰富的自然形象。一呼一吸间,镇墓兽已存在两千年,以木头和动物的角质对抗时间的销蚀,依然完好,与天空并肩,和星辰同行。
第5集 人物御龙帛画—天上见
死之后,人会去哪里,两千多年前的楚人相信,是永生。 他,眼神坚定,峨冠博带,身着华服的他,腰佩重剑,手中的缰绳绷得笔直,缰绳的另一端紧紧地拴着一条巨龙,巨龙昂首翘尾,身呈龙舟。他似乎已经准备完毕,即将摆脱形骸的束缚,前往永生之地。这幅人物御龙帛画作于战国时代,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帛画,它出土于长沙子弹库,发现时平放在椁盖板和外棺中间的隔板上,是丧葬中使用的“引魂幡”。华盖高擎,代表着墓主人正游走于天空,一条鲤鱼引领着航程,墓主人驾驭巨龙,而龙正是可以穿行于人间与仙界的接引神兽。
“魂兮归来,反故居些,像设君室,静闲安些”。据说,“些”,是远古楚地巫音的残存,楚人认为人死后,魄往下沉,魂往上飘,因此把帛画藏在棺椁的夹层中,游魂识别墓主人形象,就会归来,完成升仙之旅。
作于二百多年之后西汉时期的T形帛画,同样作为“引魂幡”,则将楚人有关生死的宇宙观表现的更加完整而立体。画中,生死如阴阳相互转换,死后世界的时间和空间如四季循环往复,杂糅一体。帛画下方是地下的世界,长夜玄冥中,巨人脚踏鳌鱼,震慑恶灵,托举起大地。帛画的中间部分,墓主人的魂魄则由双龙搭载着一路升腾,穿越人间。上方的天界中,天门大开,这里日月同辉,是墓主人将要飞升成仙的地方。装载着墓主人的棺椁上,同样描绘着升仙的极乐之境,消失的生命,虽暂时如烟云般飘散,但在各种神物的庇佑下,阴阳调和,魂气聚合成形,永恒的生命在另一个世界逐渐复苏。楚人的丧葬,用楚文化奇幻神秘的形象为逝者的出死入生描绘了一套瑰丽而完整的路径。
“死生为昼夜”——生死非人力可逆转,可它们又如春来秋往,昼夜更替,这是大自然冥冥之中的暗示。楚人对生命奥秘的探寻幻化在烂漫的图景中,让那时的人们面对死亡时,不再恐惧,因为他们相信,死亡是为人之路的终结,却是成仙之旅的开端。事死如事生,这样的生死观,影响了中国的后世千年。生而为人,死后成仙,这才是完整的生命记忆,而生死之间,应御龙而行。
第6集 跪射俑—帝国的镜像
地平面,是神秘的镜子。镜面上,是巍峨而沉默的陵墓,镜面下,帝国的时间仍在行走。
1974年,大地之境的尘埃被意外触动,深埋在骊山脚下的秦始皇陵兵马俑赫然面世,秦军集结在京畿,面对东方,三座相邻的坑穴中容纳着超过7000尊与真人同样大小的陶俑,仿佛镜中折射的帝国。在地下的疆场,我们与史书描写的骁勇秦人面面相觑。
秦始皇陵兵马俑二号坑东端的阵型前锋出土了160尊跪射俑,他们头挽发髻,身披铠甲,持握弓箭的双手置于腰间,眼睛注视正前方,面容铁一般冷静。身居射手队列的这位男子,属于大秦战士中爵位最低的一员,也是帝国万千勇儿的缩影。他的头、背挺直,两腿纵向交叉,从侧面看,左膝、右膝、右足三点之间构成稳固的三角,这种姿势重心稳,目标小,利于攻防,大概是当时射击训练的最高标准。靠近观察可以看见射手胸腹的甲片上片叠压下片,肩部和腰下则相反,铠甲的设计细节,贴合人体的曲线,满足了活动和攻击的需要。支撑全身的右脚鞋底翻起,脚尖和后跟针线更加密集,增强了鞋子的韧性,足弓处针线疏朗,便于屈伸。动作、铠甲、衣着,陶俑对帝国战士的复刻逼近真实,而五官、须发、掌纹等体貌的严谨处理,又赋予了他肌肤的温度。出土时,陶俑脸部和周身织物还留有色彩,面目如生,须发毕现,全无冥界的阴翳,虚拟的将士,不仅颜值尽显,而且暗藏热血。
星辰旋转天穹,山河蔓延大地,人为重现的镜像拥有扭曲时间的魔力。镜子之外,肉身已经逝去,镜子中,士兵却被赋予恒久的人格和生命,他们抵御住时间腐朽万物的力量,屹立在今人眼前。地面上的秦朝已经画上句号,大地之下的时间,在坑穴的隧道中自我延伸,这里的帝国没有终点,战士们等待着帝王的号令随时准备重返战场。
第7集战国商鞅方升—一升量天下
它的容量只有一升,体格不大,颜值不高,隐约可见的铭文却暗示着它并非寻常之辈。标准、统一、天下,这些关乎中国历史走向的决定性瞬间就铭刻在它的身上。
升,既是容量单位,又是测量粮食的器具,甲骨文的“升”字,就像一把长勺里加了一粒粮食。青铜铸造,呈长方形,直臂,后有短柄,在它的外侧刻有32字铭文,犹如一份出生证明,列出了它的出生时间、体格大小和设计者的名字。大良造鞅,就是商鞅,大良造,是他主持变法时所担任的职务,是当时秦国最高的官职。
战国时代,诸侯之间的战争更为惨烈,为了在残酷的竞争中生存下来,各国先后进行变法。秦国如何能在变法中后发先至?商鞅认为,首先要取信于民。他在南门外竖起一根三丈高的木头,告诉民众谁能把木头搬到北门,就给他重赏,没人敢去尝试,当他把悬赏提高到原来的五倍,终于有人把木头搬到了北门,商鞅立即兑现了承诺。商鞅使新法获得了民众的信任,统一度量衡的进程也正式开启。
度,用来计算长短,量,用来测定容积大小,衡,则是测量物体轻重。在当时,各国之间的度量衡各不相同,即使在一国之内,各地的度量衡也差别很大,商鞅明确规定一升的大小,并制作出一升的标准器。如此一来,同样的一升米,便不会出现各地多少不以的情况,同样的一亩土地,产量的计算就不会再有差异,国家征税那辆有了保证,源源不断的税收,支撑起了秦国兼并六国的战争。
这是始皇帝统一六国后加刻在方升底部的诏书,一共40个字:“廿六年(公元前221年),皇帝尽并兼天下诸侯,黔首大安,立号为皇帝,乃诏丞相状、绾,法度量则不壹歉疑者,皆明壹之”。大意是说:如今天下一统,人民安定,度量衡的标准从此归于一致。始皇帝的诏书与商鞅变法时刻下的文字距离不超过两厘米,时间却相隔123年,意味着方升从一国的标准转变为天下的标准。
在一个以农立国的国家,一个农民可以不识字,没有车,却不能不纳粮,统一的方升意味着统一的法度,生活在辽阔土地上的华夏先民,才会对一个泱泱大国有了统一的认识。一个国家的升,开始有了天下的度量。
第8集 秦始皇陵铜车马—图谋远方
生命若走近边界,帝王也无力逾越,也许,制作一辆精美绝世的车马,才能驶向梦想的远方,拥有这辆车是否意味着不朽?
1980年冬天,在临潼秦始皇陵封土的西侧,两乘青铜车马模型先后出土。一号铜车马是立乘车,也叫作“高车”,车舆、驷马、配饰一应俱全,甚至驭手也被细致刻画,车马以青铜铸造,马身佩戴金、银装饰的配件,局部施以彩绘。这是迄今为止,中国考古所发现礼制最高、形象最完整的古代车马,不计工本地用金属代替真实原型,诉说了始皇帝的勃勃野心,背倚死亡,图谋远方。一号车高152厘米,长225厘米,相当于真车马的一半,尺度令铜车马区别于陪葬系统的其他物象,虽然略显微缩,却不减精致。这辆车重量超过一吨,然而它并非凝固的雕塑,而是由三千多个零部件组成的灵敏机械,数量庞大,形状各异的零件,挑战了金属铸造与组装的技艺。修长或大体量的构件采用空心鋳造法,宽而薄的,则使用铸锻结合的工艺。复杂的组件,被分解成简单的元件单独制作,再通过活页、子母扣、销钉或纽环连接,合为整体。严密拼接的青铜车马再现了大秦制造的优良品质,让我们重温一颗充满理想的心。
公元前221年,秦王朝建立,自称始皇帝的嬴政意图制造完美的国家制度,设置由中央统一管辖的郡县,书同文,车同轨,修筑通达天下的道路。秦朝高速公路、直道和驰道很快诞生,车轨距离的国家标准也随之出现。秦始皇沿着自己铺设的道路先后五次驾驭车队巡游疆土,他的生命终止在旅途,曾经最威严的人间仪仗,化作驶入陵墓的悲壮行伍,陵墓之下,另一组车马整装待发,静候主人的魂灵。
帝国沉埋,青铜剥蚀,从未启程的座驾是否真的能够疾驰,到达远方。
第9集 里耶秦简—秦朝县城那些事儿
2018年,一批国宝的数据复原工作正在进行中。里耶秦简,现藏于湖南里耶秦简博物馆,这些木片看似不起眼,但模糊的文字却隐藏着大量信息,这些信息,来自秦朝的一座县城。2002年6月,湖南湘西里耶古城一座古井里发现的三万七千四百余片秦简震惊世界。
“这片秦简上记录的内容我们可以看到字迹已经很不清晰了,它经过火烧过,水泡过,就很难再现它本身的这个原貌,但是我们通过一些技术,比如说多光谱的采集,可以把它很好地再浮现出来”。
“南阳户人荆不更郑不宝,妻曰有,子小上造虒。”两千两百年前的一户人家,户主郑不宝,享有爵位不更,他的妻子名叫有,两人还有一个未成年儿子造虒,当年他们生活在南阳里。现在这家人在这片木简上团圆。
“是不是很像我们现在的户口本,我还知道有一片更像身份证”。 “故邯郸韩审里,大男子吴骚,为人黄皙色,隋面,长七尺三寸。”23个字介绍了一位来自原邯郸韩审里的男子,他叫吴骚,皮肤有些黄,椭圆的脸,身高一米七左右。有了这块简,吴骚可以避免被冒名顶替,官员检查人口流通也有据可依,即使他的身体已成为尘埃,但木简还记得他的样子。
始皇统一六国后,推行郡县制,全国共有四十多个郡。地处洞庭郡的迁陵县并不起眼,这里的大小官员也很平凡,他们当年日复一日书写完成的官府文书,便是现在的里耶秦简。大部分的木简记载的是秦王政统一中国,称始皇帝后的秦代,其纪元由公元前221年到公元前209年,一年都不少,记事详细到了月和日,大量的木简一枚便完整地记录了一件事,一个时代浓缩于一个县,一个县浓缩于一片木简。三万七千多枚木简,就像是一部秦朝县城生活的百科全书,写满了当时的各个方面,有通邮,有行政建置,有买卖、算数和记事等,全景式展现了郡县制下一个秦朝县城的管理和运行。
始皇二十八年,迁陵县服役人的死亡率颇高,每六又六十三分之五个人当中便有一人死亡;始皇三十二年,迁陵县的仓吏将祭祀剩下的一斗半酒卖给了城;始皇三十二年,迁陵县共有户数五万五千五百三十四户;甚至还有三片目前可见最早的九九乘法口诀表。
在正史当中,对秦朝行政制度和社会生活的记载不足千字,而里耶秦简用近20万个字为我们描绘了三万七千多个从前,这如同复活了秦朝的一个细胞,继而复活了一个时代的生命气息。那时的小吏与平民仍存于尺牍,可以阅读,可以理解,可以想象,可以在尺牍之间,看到那些被秦时明月照耀过的生命与时光。
第10集 南越汉玉—有玉而安
雨林、湿地、瘴气弥漫的土地,这里是南越之地,也是两千年前秦始皇眼中一块诱人的沃土。赵佗,便是奉秦始皇之命而来,征服五岭之南的江山,也是他为汉代守护一方平安。《史记》中记载,这位来自中原,有可能是中国历史上待机时间最长的王,从外表上看,他就是个越人。王二代赵眜即位时,历史已经进入汉代,在他死后不到二十年,南越国被汉武帝的十万大军所灭,而他的墓葬安静地在地下。1983年被发现的这座墓室,呈献给世人一个汉代玉石艺术的巅峰。
玉,本是美好的石头,中国人赋予了它丰富的生命和意义,可以象征品德,可以炫富,也成为生死的陪伴。到了汉代,玉器出现在人们生前死后的各种场所,从礼仪到装饰再到器用,记录的一个朝代想象力的维度和气度。南越国,虽然身处统一国家版图的边缘,却和中原地区对玉的追逐一样浓烈。喝酒有玉杯,穿衣有玉带钩,挂在脖子上的“项链”,系在腰间的玉佩,甚至连下棋也要用温润的玉棋子,南越王墓的主人赵眜,显然是一位“玉粉”。
这是一只玉角形杯,也许是玉匠希望借意犀牛角能溶解毒物,便成就了这只“无公害”杯,杯子的主人一定好酒量,因为玉角杯不能直立,超过100毫升的酒,必须一饮而尽。杯子的外侧,雕刻了一只中国传统的夔纹。
龙的形象,几乎遍布汉代装饰用的玉器,它是龙形玉佩,它是龙纹玉璧,它是龙凤纹重环玉佩。两千年前,它叠放在南越王脸上,亦如瞳孔,望向人类不可见的地方。身处内环的龙托起外环的凤,执手相看,雕刻者将内外环的纹饰设计为不同的方向,让人错觉双环旋转,气韵便由此而生。“生者配玉,以比其德;亡者敛玉,以慰其灵”。随葬用玉在汉代表现得更为极致,当时流行的观念是,用玉器随葬可以保住墓主人精气不散。在汉代君王的葬礼上,堪称奢侈品的玉衣风靡一时。“愿在体而为衣,安君王以九泉”。这2291片玉被红色的丝线串联,与那些金、银、铜缕相比,这件属于南越王赵眜的丝缕玉衣,有了属于自己的红色血脉。
南越国,秦汉帝国的南土,这里的玉承袭了中原玉文化的正统,也融合了海外异域的风情。玉,石之美。玉比王字多一点,即使身为王,也会在时间里湮没,有了玉便多了一点能与时间并肩的力。有玉而安,身体因此安住,大地因此安住,安住在对永恒的祈愿与向往中。
第11集 霍去病墓石刻—磐石之志
汉武帝茂陵不远处,便是名将霍去病的墓葬,形如祁连山。当年山上的石刻,气势依旧,纪念和陪伴着,中国历史上的少年将军。
一块整石浅刻的人,带着痛苦的表情,像一个问号。当求生存,或求生存而不可得,一场战争无可避免。中原肥沃的土地吸引来了怪兽,表情透露着贪婪与凶残。羊已入兽口,弱肉强食。匈奴是西汉前期在北方草原上兴起的游牧民族。他们控制着西域,强悍的骑兵屡次进犯汉边界,这是令人畏惧的对手。
这匹隐在石头中的骏马,头上仰,作势跃起,就像公元前140年的汉朝,16岁的汉武帝刘彻即位,霍去病出生。汉朝刚刚建国62年,像一匹年轻的骏马,要跃上世界的舞台。体形粗壮的石人,掐着一只凶猛的野熊,昭示着战争的惊心动魄。骠骑将军霍去病,在千里大漠中闪电奔袭,六天转战匈奴五部落,这位19岁的少年,孤身进入敌人的营帐,一个人,却仿佛拥有千军万马,让帐外四万兵卒八千乱兵,归顺大汉。
一匹威武的战马,气宇轩昂,凛然难犯。马腹下的匈奴人,仰卧在地,右手持箭,左手握弓,垂死挣扎却无法动弹。公元前119年,21岁的霍去病祭天封礼于狼居胥山,祭地禅礼于姑衍山。之后,霍去病一直打到翰海,也就是今天的俄罗斯贝加尔湖。经此一役,“匈奴远遁,漠南无王庭”。汉朝,从此可以直面更辽阔的世界。司马迁形容这闪电般存在的生命:“直曲塞,广河南,破祁连,通西国,靡北胡”。闪电耀眼,闪电短暂,公元前117年,23岁的霍去病英年早逝。
石雕无声、荒野长吟。这些拙朴、粗犷的石刻,不同于后世的写实风格,是汉代艺术的杰作。“石不朽,磐石之志永存”。亦如闪电的生命在大地上消失的那一刻,石头里的生命浮现出来。一块岩石刀刀划过,时间在它们身上碰撞,便镌刻出了故事。
第12集 五星出东方锦护臂—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大地的经纬纵横交叠,标识出山川和城市,坐标连接,足迹踏成道路,示意来处,遥指去向。来自东方和西方的风,在每一个路口相遇。昆仑山北麓,一条雪水汇聚而成的河流,在沙漠深处失去踪迹,河道尽头的风沙下,掩盖着神秘的精绝古国。
1995年,中日联合考察队在尼雅遗址发现大量织物,1号墓地8号墓中的男性贵族,周身穿戴华贵的服饰,右臂旁的一枚方形护臂保存完好,引人注目,护臂主体剪裁自五重平纹经锦,边缘有六条绑绳,蓝、绿、红、黄、白五色经线,织出云山、星象、草木和鸟兽,纷纭色彩装扮了主人的手腕。山石云气与奇禽异兽的组合,在汉代寓意仙境,是流传四海的装饰母题。汉风西传,这件护臂或许是中原王朝给精绝古国的馈赠。织锦的纹样间自右及左横列八个篆体文字:“五星出东方,利中国”。这是一句吉利的占星语,五星即金、木、水、火、土,也称太白、岁、辰、荧惑和镇,地分九州,中国指的是中原。人们相信,每当五星会聚,辉耀东方,大汉就将安宁昌盛。丝缕的叠加构成锦缎,颜色的集合拼出画面与文字,美好的愿望浓缩成千丝万缕,被细密编织进这一掌见方的精致里。五星锦每平方厘米经线220根,纬线48根,丝之纤细,线之密集,都展现了公元2至3世纪最杰出的丝绸织造工艺。
四川成都老官山汉墓出土的四台蜀锦提花机模型,为今人复原逝去的神机提供了线索。2018年,中国丝绸博物馆依照汉代的技术,使用原始的工艺仿制五星锦,历时一年多终于完成,全幅的画面和完整的语句再一次缀合在世人眼前。
丝绸像强劲的东风,出塞远行,与此同时,毛、棉织物则像西风,与东风相逢在路途。新疆地区的丝路遗址不仅保存了锦缎,还容纳了多元的域外因素,例如:织有人马和武士图案的缂毛,印有丰饶女神的棉布,无不折射着来自异邦的陌生风景,裹挟着浓郁的他乡气韵。
世界文明犹如缤纷多彩的丝线,广袤河山仿佛从未停歇的织机,在东风和西风的吹拂下编织至今。经与纬,线与路,古与今,在沙海古道上,我们看到了你,也遇见了自己。
第13集 四神纹玉铺首—青龙白虎朱雀玄武
铺首衔环,常用作大门上的门环,但这件玉铺首却绝无仅有。云气缭绕间,现出兽面端严威武,虽衔环缺失,却气势犹存。背面突起的长方形钮,上有方孔可穿榫。再仔细看正面,双目炯炯有神,头部的云气纹里依稀可辨,有动物形象隐藏其中。尊贵的龙,凶猛的虎,吉祥的神鸟,还有一对龟蛇合体。他们是天生的组合,有个霸气的名字——四神。
仰望星空,带给古人视线之外的想象。28个星宿中,东西南北四方的每七个星宿,组成天上的四种神兽。天之四灵,以正四方,四神就是四方的象征和守护者。青龙又称苍龙,是东方之神,颜色为青,五行属木;白虎是西方的主宰,颜色是白,五行属金;朱雀是一只红色的大鸟,统领着南方,五行属火;玄武是神龟与灵蛇合体,位于北方,五行属水,颜色是中国古代特有的玄色,黑中带红。
在两千多年前的汉朝,天地相应。人们把四神投影到地上,需要区分东西南北的地方就有它们的存在。行军打仗,四神奔腾如风。在猎猎招展的旌旗上,朱雀领前锋,玄武居后卫,左翼青龙,右翼白虎。一场仗打下来,前后进退,与天同在。四神浮现尘世,营造城池宫殿时,人们把它们刻在瓦当上标示方位,护佑一方平安。四神游走在石碑上,潜入墓室之内,盘旋在一面小小的铜镜上,有方向的地方就有它们的身影。它们是离每个人最近的神,守护着人们的四方。
这是灵动的四方,铺首上的四神纹欢快地跳脱了原本的方位,南北两神右旋后适合地布置在兽面两侧,似在祥云里飞腾翱翔,怒目利齿的兽面眉目间也流露出几分柔情,一切都在艺术的浪漫中被汉人的双手活化。
玉石,大地的精华,当雕刻者把天上的青龙、白虎、朱雀和玄武雕刻在这块玉石上的时候,玉石又秉承了天相。也许古人把它们想象成天空之门的铺首,即使在眼前,我们也需要仰望四神遨游的天际。这块蓝田玉上的四神安在,这是一片碧绿的天空,奔腾、飞翔、盘旋、静默的四神指引着地上的方向,也望向天外的世界。
第14集 熹平石经—破碎与重聚
依稀的文字,饱经沧桑的残石,分藏在全国多家博物馆,虽相隔千里,却是出自同一组石碑。
它是现今留存最早的官方定本石经:东汉熹平石经。双面刻字,不是一块,而是一组,共46块。内容为儒家七部经典,全辑二十多万字,史无前例。古埃及的罗塞塔石碑,刊刻了法老的诏书。古巴比伦人刻制了汉莫拉比法典。中国人在石头上镌刻了一套儒家经典。
汉代开始,普通人可以通过学习提升自己的社会地位,儒家经典作为官方法定教科书成为指导社会发现的伦理道德典范,官学私学规模空前,制定的教育制度模式沿用至今。当时印刷术尚未发明,经籍传播主要靠抄写,时间一长难免出错。汉灵帝熹平四年,议郎蔡邕等人奏请校订儒家经典文字刻一套范本,立于太学,以供刊误订伪。此举轰动全国,读书人纷纷前来捶制拓片做范本,不仅校对内容,亦学书写。熹平石经全文以当时官方正体字写就,就是汉隶成熟期的顶峰之作,在中国学术史和书法史上,都堪称鸿篇巨制。
天有不测风云,石碑也有旦夕祸福,熹平石经刻成的第二年,便爆发了战乱。七年后,董卓焚烧洛阳宫庙,太学荒废,石经遭到破坏,魏初有所修补,之后便颠沛流离。南北朝时期,高澄将石碑从洛阳迁往邺都,结果半路上掉进水里,运至邺都的还不及一半。隋朝年间,又从邺运往长安,却用作柱础。唐贞观时,魏征去拯救这批石经,已十不存一。再以后就仅剩些拓片和零星出土的碎石、残片,如一串断线的珍珠四佚乡野。
可以看出,这块熹平石经上的内容是易经。汉字历经演化有繁简之别,有通假之异,文字是文明传承的根本,前人所以垂后,后人所以识古。熹平石经开创了文字校正之先河,此后历代都有官方刻石宣布经文定本。石碑是中国古典文化的强大载体,成为梳理传统文化的重要凭据。
汉人早已用行动表明,回溯是为了接近本真。石头冷硬,字藏深意。它召唤着历代有心人将残片从各处找寻。如今我们已经收集到八千多个熹平石经文字,一片一块,一字一句,等待破碎后的重聚。
第15集孔子见老子画像石—溯源定本
这块来自汉代的画像石上,刻画了春秋时期,两位中国思想家的一次会面:孔子带领他的弟子拜访老子。衣袖中伸出大雁头的人像正是孔子,大雁是孔子送给老子的见面礼,手拄拐杖、面向孔子的是老子。
“孔子见老子”是汉代画像石的常见题材。画像石是汉代人雕刻在墓室、棺椁、墓祠、墓阙上的石刻艺术品,是汉代人精神创造的真实写照。 孔子和老子生活在春秋时期,一位是儒家思想的开创者,一位是道家文化始祖,但他们见面时还并未有儒道之分,更像是后辈向前辈的请教。
司马迁在《史记》中,详细记叙了其中的一次谈话。孔子前往周都洛阳,向老子请教关于礼的学问。老子说:“你说的礼,发明它的人骨头都已经腐朽了,只有他的言论还在。君子时运来临才会出来建功立业,时运不济,则像蓬草一样苟存性命。去掉你的骄气和过多的欲想,去掉挂在脸上的神采、情态和过高的志向,这些都是对你的身心没有好处的东西。”孔子回去后三日不语,对弟子们这样形容老子:“见到老子,远超出我的想象,他就像变幻莫测的龙一样,无人能识其全貌。”
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占据统治地位,却并没有排斥异己。二位先圣躬身互拜的背后,是两种思想的交流与融合。汉代人把这个场景刻在砖石之上,置于兆域之中,为的则是铭记和传承。人类文明因交流互鉴而丰富多彩,民族文化因铭记传承而绵延不断。
君子和而不同。 ——孔子《论语·子路》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孔子《论语·学而》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老子《道德经》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道德经》 公元前600至公元前300年间,古代希腊、古代印度和中国都先后产生了伟大的思想家。苏格拉底、柏拉图、释迦牟尼、孔子、老子等先哲,他们的智慧与人类相遇,构成了多元的世界,这一时期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孔子和老子,儒家、道家,他们的哲思就像两条河流,它们交汇,它们奔腾,它们也流淌在我们的血脉中。孔子和老子的相遇,时刻都在发生着,它就是你和世界的相遇,你和你自己的相遇。
第16集 长信宫灯—来自汉代的一束光
看见这盏灯,仿佛能够看见被它照亮的时代。
一位西汉宫廷女子,眉眼细长,脸型圆润,头上佩戴巾帼,身穿曲裾深衣,跣足而坐。两千余年,她未曾挪动一步,却从西汉启程,带来遥远的一束光明。她为灯而生,两手持握灯盏,向前投射光亮,身体是烟尘的容器。想象着她的温度,如同感知到久远的温暖,光阴长短如灯火明灭。
“1968年,在河北省满城县,城西三华里的陵山上,先后发现了两座汉墓,窦绾是汉文帝皇后窦氏的侄孙女。。。”当墓室中散落的铜构件被重新组合后,擎灯侍女安然沉静的表情,从尘土中浮现。铜灯内外刻记的多处铭文,讲述着它经历的复杂流转。“长信尚浴”,这盏灯曾在长信宫的浴室里使用,长信宫灯由此得名。这些铜灯,点燃过汉代的暗夜,映照出人心美丽的憧憬。层出不穷的样式中,釭灯最为奇妙,釭灯造型多为动物或器具,长信宫灯,是唯一已发现的人形釭灯。
一件宝器,一位佳人,从此执手,互为你我,艺术家完成了卓越的设计。女子左手托起底座,右臂宽大的袖管自然下垂,扣住托盘,成为灯罩。灯盘上立有两枚遮光片,盘边设有手柄,开合与转动间,可以控制光的照度和角度。
西汉时,常用动物脂肪制作燃料,燃烧时黑烟弥漫,气味难闻。釭灯内部的空腔,是汉代人实现环保的诀窍。灯点燃后,烟随热气流顺衣袖进入空腔,过程中温度逐渐下降,烟炱便附着在内壁,避免弥散,保持空气清洁。灯体的组合部件可以拆卸,底部开敞,便于清洗内部。控制光亮,这寻常的需求,被创造出超凡的精致。
在灯盏明灭、烟雾婉转中,我们见证前人的心意与考量。时间似光,生命如烛。长信宫灯,带来灵动的光亮。
第17集 素纱单衣—云想衣裳
两千多年前的一天,西汉长沙丞相利苍的妻子辛追夫人下葬,贴身侍女挑出她最喜爱的几件衣服,仔细叠好、封箱,放在她的棺木旁。
这一件是她的最爱,它没有衬里,轻薄,通透,柔软,神秘。可以想象,当辛追夫人,把它套在各种华服的最外面,华服上艳丽的纹饰在这层薄纱下,若隐若现。她走到哪里,哪里就是宴饮聚会的焦点,这就是素纱单衣。
2000年前的中国人,已经在创造这样的朦胧之美。直到今天,它透露出的韵味,一直吸引着后人去追寻它的绝代芳华。
“平肩,宽袖,直身,它不强调合体,但服装和人体之间有一种内空间,有空气在流动。”
马王堆汉墓的发现,让人们看到一座汉代文化的宝藏。因为墓主人的贵妇身份,这里又好像是发生于地下的一场汉代服装秀。1972年到1974年,这里一共出土了数百件汉代丝织品和衣物。其中最令研究人员感到惊叹的就是素纱单衣了,但在地下埋藏了2000年后,蝉翼般清透的素纱单衣,已经非常脆弱。
今天的人们只能尝试通过复制来再现它起初的样貌。整件衣服长1.28米,两袖通长1.9米,即使算上纹锦镶边的衣领,衣袖口和衣襟边缘,整件衣服一共只有49克。南京云锦研究所,正在第二次尝试复制。因为之前制作的复制品总是比素纱单衣要重。经过更深入的研究发现,素纱单衣的蚕丝纤度只有11.2旦,也就是说,制作素纱单衣的丝,每9000米只有11.2克,而今天最高级丝织物的纤度也要14旦左右。原来经过千年进化,现代的蚕越发健壮肥胖,吐出的丝也就粗了很多,蚕宝宝即使想瘦,却已经回不到当年细若游丝的身形了。
西汉之后,长达一千多年的时间里,西方人一直把中国称为“赛里斯国”,意思是丝来的地方。这些丝穿梭着经纬,也织就着一个民族独特的气质。衣着会让人们找到自己,安安静静交叉的领子,直身的不合体的形制,让素纱单衣在穿着的时候,出现了很多随机的线条,这样的衣物并不捆绑着身体,相反,穿上它的人,神采可以随着衣裳起舞,自在地飞扬。
“它是自由的,人体在里面也是自由的,人洋洋洒洒的,很自在,很心定,我认为它是一种自由。”
礼仪之大,称之夏,章服之美,谓之华。素纱单衣是属于那个时代的,却仍然在影响着2000年后的中国人。它是中国服装史上的千古传奇,但又与今天的生活并无沟壑。因为,它就是属于中国人的自由,浪漫的样子。
第18集 二十八宿圆盘圭表—周而复始 如期而至
天上本没有刻度,看的人多了,便划分出二十八星宿。 漆木圆盘边沿,刻有星宿名称和距度,另一只圆盘,盘面标识北斗七星,边沿一圈365个小孔,两盘正中钻同心圆孔。
“我们根据汝阴侯墓出土的这组漆器做的复制件,在用的时候应该是把它重叠到一起,原来是应该中间有一个指针这样的一个东西,怎么来用它来进行观测呢?它的关键呢是,同墓出土的另外一件东西,啊也就是这件东西,看上去它跟一个盒子一样,就形成了这样的一个结构,这个盘它正好可以卡在这个位置,这样还不够稳定,可以用一根丝线进行固定”
星盘配合支架角度,支撑在阜阳,盘面平行于赤道面,指针指向北天极,和地平面的夹角正是当地纬度。二十八宿如同洒在天空的坐标,不均匀划分周天365度。可测量天体的赤道经度,记录日、月、五大行星的位置变化。
“二十八宿盘的使用原理结合一点现代手段做的一个演示装置,这个指针在天球上呢穿过星体A对应一个小孔,插上一根小针,转动我们的视线通过星体B,这个相交的地方插上一根小针,这两个针之间,有多少个小孔,你一数,就代表相距度数。这样的一些观测呢,对于中国古代历法的发展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先民仰望天空,低头思量。看似简单的初始,经过数千年积累数据,改进工具,人们探索宇宙运行的规律。
“这个呢就是汝阴侯墓当时出土的另外一件漆器,再用的时候呢可以把它打开,立耳呢把它竖起来,作用呢是和这个小棒配合,主要是用来测量四个最重要的节气。”
夏至,北半球太阳照射角度最高,日影最短,白昼最长;春分、秋分昼夜平分;冬至日影最长,白昼最短。再一次夏至到来时,太阳经历一个回归年。结合月亮盈亏周期为1月,差值每19年增加7个闰月。以天文定历法,观察气象、物候,汉代人将一年分成二十四节气共七十二候,春种,夏长,秋收,冬藏。应天顺时,耕作有节,黎民生活有保障,农业文明基石得以建立,这份阴阳合历,沿用至今。
木已腐朽,漆皮残存。时空仍在漫天繁星中延伸,太阳,不过这两千亿颗亮点中的一粒。天行有常,周而复始,如期而至,是为天地之信,以利万民,生生不息。
第19集 狸猫纹漆食盘—漆盘上的喵星人
公元前202年,汉朝建立,天下和平,社会气氛积极向上。长沙丞相家中出现了一种纹样独特的盘子,它,就是狸猫纹漆食盘。
圆圆的眼睛,胖胖的身体,尖尖的耳朵,与我们今天的家猫并没有太大差异,但它的出现并不简单。前爪稳稳落地,保持绝对的安静,两只耳朵竖起,进入警戒状态,尾巴高高翘起,预示着尚未驯服的野性。朱砂勾画双眼,目露凶光,说明它是个狠角色。猫,这种憨态可掬的形象,在汉代之前并不多见。比如西周时期的伯矩鬲,它的腹部装饰着牛头,看上去威严庄重。这种设计思路曾长期占据古典时代,力求表现拥有者的权威。但是一进入汉朝 一切都改变了,经历过大分裂的国家 刚刚从战乱中苏醒,他们所制造的器物无不洋溢着朝气蓬勃的精神。
狸猫纹漆盘上只有简单的三个字:君幸食,翻译成现代语言就是:吃好喝好。可爱的猫,简单的字,实用至上,兼顾美观,一个新兴国家的形象跃然而出。原本不登大雅之堂的猫,大大方方的栖息在贵族的餐盘上,呼吸着新时代的空气。 画面上正中央的女子就是狸猫纹漆盘的拥有者之一,辛追夫人。这张照片是根据科技手段复原的头像。她的生活可能并不快乐,丈夫在她青年时代去世,晚年又失去了儿子,本人也患有冠心病和胆结石。从现代人的角度来看,狸猫纹所代表的长寿、安康,并未在辛追的人生里完全实现。但是,正是因为她的选择和使用,我们才得以见到如此圆润的弧度,黑红二色的和谐搭配,具有强烈写实风格的绘画艺术,这三者完美结合于一方盘子上,呈现着一位汉代女子的小确幸。简单的祝福,可爱的喵星人,或许能让孤独的辛追夫人感到一丝温暖。在吃饭的时候想起家庭团圆的温馨时刻,“君幸食”三个字与用户直接对话,赋予餐具以人文关怀。
君幸食,请您吃得开心。我们也愿用同样的话,送给每一位热爱文物的观众,祝您每天都吃得开心,吃得舒坦。
第20集 算筹—运筹
如果一斤丝价值二百四十元,那么一千三百二十八元能买多少丝?这道题出现在两千多年前的一本数学总结性著作《九章算术》中,当时的人们已经掌握了在今天依旧科学实用的十进制,所以并不惧怕这些看起来复杂的计算。
十进制,用到了从零到九这十个数码,采取位值制来记数。我们熟悉的每一个自然数,都可以利用十来建构。从个位起,从右往左,第一位为数值乘以十的零次方,第二位是数值乘以十的一次方,以此类推,第n位就是数值乘以十的n减一次方,所以,八乘以十的零次方加一乘以十的一次方加零乘以十的二次方加二乘以十的三次方便得到数字二零一八。
这些看起来抽象的数字,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可以被中国人用一些不起眼的小棍子——算筹,表示出来。当时人民普遍使用算筹来记数及运算,算筹多用竹子制成,也有用兽骨、象牙、金属等材料。这套象牙算筹出土于陕西省旬阳县佑圣宫一号汉墓,共二十八枚,每枚直径零点四厘米,长十三点五厘米,粗细均匀,长短划一。
“他们是怎么用他们的方法来表示数字的,古人摆出来的数字有几种表示啊?” “两种。”
算筹记数有纵和横两种方式,在纵式当中表示一到五的时候,竖着摆放的每根算筹都代表一,而六到九则用横放的一根代表五,余下的算筹纵放在下面,横式则相反。表示一个数字,最多使用的算筹数量不超过五。在表示多位数的时候,则将各位数码由高位到低位,从左到右横列,而且各位数码必须纵横相间,有零时,用空位表示。掌握了这一方法,不论多大的数字都可以用算筹表示出来,譬如二零一八。
使用算筹进行运算也遵循十进制,“逢十进一,借一当十”的原则,如一千六百四十三加三百七十五,百位上六加三原本得九,但因十位上的四与七相加得十一,进一后,百位得十,千位需再进一,记做二,故为二零一八。
掌握了以十进制为基础的记数和运算规则,当时人们可以利用算筹来解决土地开垦、粮食置换、徭役安排等实际需求。因此,善于处理这些政府调控问题的张良被盛赞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到了明代,算筹被算盘完全取代。一粒粒算珠拨动中,十进制的规则依旧不变。科技发展,计算工具更新,使得运算的步骤得到了简化,但无论工具怎么改变,十进制,却始终是我们了解和学习数学的基础。
三千多年前的甲骨文上,商人用一到十、百、千、万这十三个数字记十万以内的任何自然数,它们的写法虽然不断变化,但以十进制为基础的记数方法却不曾中断,像文字那样,十进制也无处不在。十进位的度量衡与货币单位也在我们的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日常如买菜、装修,高端像经济调控、人工智能离不开计算,少不了运筹,都用得到你以为高冷的数学。
第21集 错金铜博山炉—烟云的计算
在富于动势的丘壑林泉之间,出没着警觉的虎、豹、猪等野兽,以及伺机捕获它们的猎人,而这一切都被身居高处的猴子看在眼里。两千年前的捕猎场景,被定格在了一只香炉上——错金铜博山炉,中山靖王的心爱之物。
创作者最终将炉盖联想为山峰的那一刻,便让这尊错金铜博山炉,在艺术史上留下了醒目的一笔。香炉通高约26厘米,底座三条镂空的跃龙,头上仰托起炉盘,炉身为豆形,炉盖被表达成了山峦。然后亟待解决的是,如何在空白中诠释峰峦的边界?流行的云纹发挥了奇效,错金工艺醒目了升腾旋绕的云气,赋予整座山峰充盈的神秘感。如果仔细跟踪云气的动势,你会发现云和石头连贯为一体,也可认为云气的末梢凝固成了山石,或层层叠叠的怪石表面浮动着轻微的烟岚。而涌动在山脚下的,是云纹盘绕,还是海浪涌动,亦或为了营造两者皆可的错觉。良工巧匠这种充满不确定性的视觉处理,留给了后世观者无限的想象空间,仿佛能将整个世界变成它的留白。
事实上,类似的意象组合在汉代艺术中比比皆是,我们缺乏西汉人对立体山峦设计动机的直接记载,不过后世人普遍相信与蓬莱三岛或昆仑仙山有关,在六朝以后的诗文里,人们习惯将山形的熏炉称为“博山炉”。
烟云溢出孔隙,慢慢地,博山炉被造了境。线条粗硬的动物们因烟云而跃然,金色的云纹因烟云而延伸。炉中虽无仙人,却显祥瑞。此时,博山炉不再是香炉,而是视觉与气味共同塑造的微缩的海上仙山。
在山水意象通过卷轴绘画给人们带来想象之前,汉代的无名工匠们已将山的神秘借以3D思维表达,他们通过一柱青烟连接两千年后的观者。时间精密地计算着生命起灭的轨迹,烟云计算着万物呈现的声、色、形,计算着从这头到那头,一念的距离。
第22集 长毋相忘铭合符银带钩—闪烁腰间的誓言
这枚银带钩藏着迷人的秘密,它出土于西汉江都王刘非的第十二号陪葬墓,主人是他的妃子淳于婴儿。他们的约定刻在这带钩隐秘的地方,被淳于婴儿生生世世珍藏,在公历纪元开始前带入墓葬。公元后的两千零九年,我们发现了他们曾互道过的誓言:长毋相忘。
它像兵符一样,自中间一分为二,两个半扇的内壁,分别以阴阳文刻有“长毋相忘”的四字吉祥语。动人的情话安全地隐在钩身之间,看来这誓言不想昭告天下,也不会时常被提起,这是只属于它主人的情真意切。这种隐秘在汉王朝,尤其不同寻常。大多数汉朝人是不习惯含蓄的,他们把对美好的向往,情感的渴望,甚至是道德标准、社会秩序,化作吉祥语,写在显眼的地方。比如想寄予相思,他们便会在铜镜上写道:“见日之光,天下大阳,服者圣王,千秋万岁,长毋相忘”,一见到太阳,天下便也明亮,哪怕过了一千个秋天或是一万年,我们都不要忘记对方,他们刻下“诚信”的印章以示警醒。毫不掩饰的表达,对富贵的向往,也会强调下规则,或者是说说忧伤。就连带钩,这种起源于春秋,用来系腰带的日常挂钩,也被汉代人安放了足够多的想象力,绝不会因为小就甘愿低调。汉代带钩,材质纷繁,造型各异,以精美的动物造型居多,横可束衣带,竖可悬物件。
看这些乐舞俑欢乐的姿态,想象在彼时,满堂之坐,视钩各异的聚会中,大家欢聚,聚会宾客热烈的交流着各自五花八门的带钩珍藏。相比之下,淳于婴儿的这枚小带钩,外貌实在算不上突出。钩首是一个简化的龙头,有着鼓鼓的眼睛,挺立的双耳,钩身装饰着汉代独有的典型云纹,云纹处有鎏(2)金。不同于汉代人纯粹直接的表达方式,深宫里的爱情誓言,被这带钩普通的外表完全隐藏。不求万人之上的国王独宠一人,只求两人之间的私语,常系腰间。
这伟大的盛世同时包容过隐秘和张扬,或许在另一种意义上实现了“未央”和“毋忘”的是中华民族对汉文明的情感延续。汉代人的吉祥语,也是历朝历代人们共同的企盼,在现代生活中仍然被沿用下来,穿越千年,还透着微光。遥想汉人多少闳(honɡ2)放,敢说,敢当,就当此生此世是梦一场,忠于内心,活得敞亮。
第23集 错金银云纹青铜犀尊—万物有灵犀
一只犀牛从陕西走来,抖落身上的尘土,昂首望向前方。它喝醉过,但现在清醒,它叫犀尊,是一只酒壶。它的臀部隆起,尾巴弯成一个挂钩。倒酒时,扣住挂钩,借助杠杆原理,以蹄子为支点,撬动整体,酒从嘴边的流管倒出。背部的小盖是容器的入口,又恰似犀牛的背囊,颈部层层褶皱,头上两根犄角,凹陷的眼窝里,黑料镶嵌成小眼珠,骨骼、肌肉,层次分明,焕发生机,四只蹄子落地平稳,每只三根脚趾,可见制作者曾近距离仔细观察过犀牛。
金丝银线,把雨林中的雾气变成凹凸的云纹,包裹着毛发刻进犀牛表皮,闪耀着大自然中肉眼无法察觉的光彩。错金银工艺在铜器表面錾槽,镶嵌金银,再用厝石打磨,创造出华美而装饰味浓郁的图案。弩机上,飞鸟、蛇、鹿、虎、猪,20多只动物,轮廓细如发丝。朝天鼻,金条纹,长尾巴,突显出虎的身姿。繁复的工艺,恒久的材料,凝固人与自然的默契,百态丛生的真实动物,聚集一堂,揽括生命美好。
久远的时空里,无数生命来过又离去,而后地球上出现人类。描摹和形塑生命大约和人类文明同样久远,人们以各种材质模拟大地生灵,愿与动物共享自然。
三千多年前,犀牛足迹遍及华夏。可以想象,那时北半球温暖湿润,草木丰美。商王猎获犀牛,契刻在甲骨上,有孕不捕,小兽不捕,按规范捕得猎物记作“获”。两千多年前,汉代人在外邦朝贡的珍奇中,偶尔能够看到犀牛的真容,它们的原型今天被称为苏门答腊犀牛,它在犀牛家族里体型最小,胆子也小,不爱争地盘。西汉以后,地球转冷,加上人类活动频繁,敦厚的苏门犀被迫迁徙,如今仅仅零星生活在热带雨林和沼泽中。
犀尊送走了犀牛,比血管更古老的河流,流淌在比国家更古老的土地。过客,来来往往,相视一笑,万物有灵犀。
第24集 击鼓说唱陶俑—唱响我人生
眼睛如同弯月,笑容蓄满一池秋水,两颗凸出的苹果肌,仿佛熟透的冬枣,构成我可爱的面容,人们叫我说唱俑,虽然无名无姓,咱可是国家博物馆里万人朝觐的大明星。
我是东汉时期四川盆地的说唱艺人,左手持鼓,右手握棒,演出即将进入高潮。我头往前伸,后背拉成一张弓,腿部韧带受到拉扯,高高抬起,露出宽大扁平的脚底板,我正要瞬间发力,逗翻场上所有观众。我这样的人在四川非常普遍,读书人叫我们“俳优”,就是现在的演艺圈人士,以娱乐大众为职业,让老百姓开心,巴适,就是我们的职责。
我们并不像看起来那么开心,瞧,他是我的同事。三条皱纹挤在额头上,吐出舌头,极尽搞怪。他运气不太好,脑袋缩在脖子里,患有脊椎疾病,由于营养不均衡,胳膊又细又短。我们多有与生俱来的疾病,身体与常人不同,自嘲是所有幽默中最安全、最有效的方法。所以我们故意呈现自己的身体缺陷,卖力表演。我想我是幸运的,我的生命远比我的寿命长久。 两千年前的一声闷响,我和几个伙伴,遁入黑暗。直到有一天,我再次见到阳光。我最爱的小圆帽,褪掉了彩色,裤子挎在腰间。两千年断食断水,腹部的赘肉竟没有半点松懈。哎,减肥真难。
成都平原依旧温暖湿润,地域文化强势。与两千年前一样。向全国输送美食、方言、文艺,以及闲适的生活态度。《国语》记载:“史不失书,矇不失诵。”这是说写在纸上的历史和艺人口中叙述的历史,同等重要。汉高祖的剑,飞将军的弓,卓文君的罗曼史,都活在我们的段子里,代代相传,是中国人的集体记忆。通过我被生活压弯的脊椎,可以感知这个国家所经历的苦难。因此我被珍视,被保管,我不再是张三李四,我的代码是Y328A。我变成了符号,象征说唱艺术。
我的灵魂从未死去,它成为一个行业,一种思想,一门哲学。我是活在市井的民族精神,是高贵的隐士。你看到我开怀大笑,那是因为我很严肃。
第25集 铜奔马—天马行空
这是一匹特立独行的马,超越地表的队列,跃步踏上云端,它与飞鸟为伍。
绝世之马,来自雷台。雷台是矗立在甘肃武威市区的一处夯土高台。1969年,一座东汉墓葬在台下被发现,墓葬的主人是一位张姓将领,砖砌的墓室里排列着规模壮观的车马仪仗。拥有一支奢华的出行车队,是汉代豪族无论生死都竞相追逐的荣耀。仪仗全部采用青铜制作,包括武士17人,仆从28人,车舆14辆,牛1头,马39匹。 战马的队列之中,独有一匹,逸群绝尘,迅疾如风。从各个角度观看,这匹马的造型都堪称完美,身形匀称,姿态矫健,头部微微侧倾,似乎迸发出浑身力量,却又显得闲庭信步。这是一匹超越凡尘的天马,卸下鞍辔的羁绊,摆脱骑手的控御,它重归自由。
汉武帝撰文赞颂:“天马足踩浮云,出入仙凡两界,与飞龙一起游戏,淌下血色的汗滴。”两汉时期,河西是骑射男儿,纵横驰骋的天堂。武威,张掖等四郡,不乏水草丰沛的绿洲,既是狭路相逢的战地,也是宛若天成的牧场。公元前二世纪末,为了稳定边关,保障交通。汉朝屡次发出向西域求取宝马的号令。从乌孙国的西极马,到大宛国的汗血马。汉朝皇帝将人间骏马誉作“天马”。天马受到邀请跨进长城,也带领大汉的将士走出关塞。凿空天险,开通道路,所凭借的不惟人力,更有天马行空的奇想,恰如徒手塑造神驹。
铜奔马口、眼、鼻张开,涂绘朱色,鬃毛和尾丝后扬,令人仿佛听见嘶鸣与风啸。唯一支撑身体的马蹄,轻轻踏在翱翔的禽鸟背上。鸟儿惊觉地回首探视,上演了戏剧般的梦幻,这是一件无与伦比的杰作。马儿奋起四蹄,舒展的姿态定格在一瞬间,假如时间封印解除,它将立刻消失在我们的视野。
马,是地表优美的尤物,云端轻灵的使者。天马傲首行空,一如人类的想象神游万仞。即使没有羽翅,它也能飞驰如光电,平步于天际。
第三季
1洛神赋图: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黄初三年,曹植自洛京东返封地。黄昏时,疲惫的旅人到达洛水。车马暂歇,此时,一阵微风吹起,恍惚之间,有位伊人映入眼帘。烟波浩渺中,那如朝阳般新鲜的一瞥,瞬间击中了旅人内心。
洛神有多美?旅人如此形容:“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又如云笼月,雪回风般朦胧。”
旅人借洛水传情,以玉佩为邀约。伊人有情,指向流水,以为期许。
而命运恰如潜流,动无常则,进止难期。与洛神的盟誓虽近在咫尺,旅人却因人神殊途陷入犹豫和狐疑。
天地间的神灵都为这未及开始、就已结束的相逢叹息。风神屏翳收敛晚风,水神川后止息波涛,河伯冯夷击响神鼓,女娲发出清冷的歌声,而伊人终跨上玉鸾,乘六龙云车离去。旅人逆流而上却追索不得,怅然踏上归途。
魏文帝曹丕即位后,曾经的太子候选人曹植备受猜忌。前路已暗淡,心事更难言。回首西顾,他留恋的究竟是洛神,还是那个与洛水相连、牵系着他精神生命的洛京?洛水中映出的究竟是至美的爱情,还是穷途之际超越理性极限的幻境?
魏晋三百年来,个体的自我意识在秩序解体的痛苦中觉醒,绘画也从旨在教化转向对个体情感与多元价值的表达。一曲失意人的哀歌,化作线缕丝丝落在超过5米的长卷上,绵长婉转。
《洛神赋图》存世九个版本,学界多认为故宫甲本和辽宁省博物馆的藏本是临自同一母本的宋人摹本,画风有六朝遗韵。母本应当创作于公元6世纪,传为东晋顾恺之所作,未有确论。
洛神从《诗经》的蒹葭苍茫和《离骚》的万千云气中浮现,带着对美的无限向往,却永不可得的缺憾奠定了东方审美的底色,也为中国绘画带来了第一缕灵动的微风,吹开了一个新的时代。
2王羲之《兰亭序神龙本》:神往
王羲之与友四十一人在兰亭雅集,众人将所赋诗词辑成并邀他作序。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王羲之兰亭序原作自初唐之后便不知所踪,唐代即有兰亭序五大书法家的摹本,此版传为唐代内府栩书官冯承素所摹,因有“神龙”二字的左半小印称为神龙本,唐、宋、清代的皇帝都对兰亭序推崇备至,宋代书法家米芾称兰亭序为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更被后世公认为书圣,兰亭序被奉为浑然天成的千古绝唱。
3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砖画:六朝模范
隐士、树木、题名,294块编有序号的砖纵横堆叠,拼凑出隐隐远去的时代模范,以及沉寂已久的图像经典。
竹林七贤与荣启期砖画出土于南京西善桥宫山墓,时代大致锁定在南朝前期。这组画面集合了魏晋之际的竹林七贤和春秋时期的隐士荣启期,呈现了存世最早的七贤群像,也是已知作品中此番阵容的首度登场。八位人物姿态潇洒,位置相称地分居两壁,由不同种类的树间隔和连接,这个场景仿如梦境,让后世文人无限向往。在这个梦中,山稳固,水潺流。
嵇康轻叹:《广陵散》于今绝矣,四十而终;阮籍独自驾车,行到路尽头,嚎啕大哭而后拆返;望穿云烟的山涛;酣畅醉卧的刘伶;吟诵《思旧赋》的向秀;擅长弹奏的阮咸;善于清谈的王戎。
六朝多名士,板荡出风流。东晋时人们称颂的竹林七贤,在南朝仍是精神楷模。六朝的建康孕育过中国历史上第一批垂范史册的艺术家。画史记载:顾恺之、戴逵、陆探微都创作过七贤或荣启期像。
巨匠的手笔百工所范,是图像的经典范本,被世人奉为圭臬。砖画线条简洁,笔虽草草,却气韵盎然,它复刻的原型极有可能是宫廷收藏的名作,工匠把大师的笔迹翻制成模,小心复制,令轻柔的画卷跃上坚硬的砖面,最终镶嵌在皇族墓葬的墙壁,前朝贤者与今世名流共处一室。
楷模风范,是对壁上贤达的最佳赞语。模与范,原意指复刻作品,复制经典。这幅南朝砖画,表里都恰如其义。
丝帛承载的原型与真容一起消散,经过转译的图像成为更易流传的杰作。我们遍寻散落尘寰的六朝画迹,埋藏在建康城外的砖画竟是与名家真迹距离最近的摹本。2010年,在离西善桥不远的石子冈出土了与宫山墓同模的砖画,只不过次序极为凌乱,像被失手打翻的拼图碎片。暗藏在墓砖侧面的编码,存储着拼图的线索,等待后来人整理拼凑出一个时代传奇。
站在砖壁前,我们仍能感到迎面拂来的那阵山风,吹来的是未泯的典范和对纯真生命的深深渴望。
4青州龙兴寺佛教造像:生命
初生的他拥有一张圆脸,笑得像个孩子;他的颧骨与鼻头高高隆起,如山峦,如丘陵;眼睛眉毛如沟壑,如大川。
青州佛造像,南北朝时代。那时,人们凿空山石 ,在自然材料上留下人类思维活动的痕迹,他的第一次生命就此诞生。
右手竖立在胸前掌心向外,这是佛教中常见的无畏印;左手搭在腰际,仿佛福祉会从掌心流向指尖。
珊瑚、玛瑙等宝石构成的珠串,折射着人类对于极乐的向往,意味着一个没有战乱、人人富足的世界,这是一个完美的化身。
可是,当我们再次凝视青州佛造像,依然可见他那被笑容覆盖的衰伤。考古工作者从被毁坏的佛像身上发现,这些造像似乎遭到多次焚毁。从北魏至北宋的五百年,他们的身躯遭到毁灭,最终被龙兴寺僧人集中掩埋。地面下他的肢体逐渐瓦解,而人心得以滋生。
如果细细看去,这间屋子里的所有佛像都有修补的痕迹。人类用自己短暂的生命赋予佛像更长久的存在,从而,那些在佛像漫长生命中走过的人得以在我们的脑海中重生。—千五百年过去了,注视过这些佛像的大多数人都成为了雕塑的一部分,有人曾经亲眼目睹他的袈裟从鲜红变成淡红,也有人见证了他脸上的金箔一片片地脱落。你可能会问我,为什么人们不把这些碎片全部拼接,恢复它完美的样子,因为人们发现,在这些无数的疤痕中见到了—个又一个历史的细节,在这些星辰般的碎片里看到了人类在苦难中前行的脚步。
我们哭着降临世界,却可以笑着走向永恒。
5飞天:天衣飞扬
漂浮,漂浮,蔚蓝天空下,缤纷花雨中,溅起彩色的涟漪,那是我们在向上、升腾、起舞。
我生在恒河流域,温润季风和沃土孕育了我丰硕的身体,我们享受两两相伴的欢愉,围绕着神祇与佛陀,香气袅袅间司奏伎乐,能微妙音响,能作歌舞。
乘着季风,我飘向北方天空、无垠宽阔,遇见了身生双翼的天使,结伴向东,邂逅乘愿西飞的羽人,得到来自东方的精神灌注。
飞越高原,飞越沙漠,最终我们遍见一片神奇的崖壁,飞进洞窟中的佛国天地,无数个我终于融合成我们,洞窟得名莫高。
初开时我们即在,在这极乐世界里,我们散花供养、欢喜乐舞。画师用凹凸法和晕染法将我们描绘。头上的束髻和宝冠,是来自故乡恒河的记忆。我们以U形的身姿,努力跳脱重力束缚,半裸的身体立体浑圆,伴随着鲜花肉身与飘带在空中游戏。
再一百年,骆驼从西域载来升腾的火焰,纯净激烈的火焔幻化吞吐之形,与中原的神思飞扬相遇,映照出我们的裙裾,如山峦叠嶂,我们起舞的身影愈发清秀、纤细。
起舞不停,舞进大气开合且短暂的隋代。三十多年间,崖壁上新开的70多个石窟里都留下我们舞动的涟漪。有时我们是庞大的歌阵,顺应火焰的方向,掠动着卷涌的流云;有时我们是天庭的出行先导,鼓动起疾驰的飚风层叠缤纷。
之后我们飞进一片湛蓝通透,那蓝色或许来自河西蓝铜矿中萃取的石青,更来自我们嬉戏悠游
所搅动的无尽自由,我们在花草树木、亭台楼阁间曼妙穿行。要什么云气、风、火或翅膀,线条与空间的交错流转就能勾勒我们飞行的模样。
一千六百五十余年,二百七十多个洞窟,四千五百多身形象,诸天伎乐百千万种,我们乘着时代的风云,以微毫诠释盛大,且歌且舞而来。
我们曼妙丰姿里,就是生命;
我们轻盈飞过处,就是天空。
6云冈昙曜五窟:世界在这里大同
大佛腾云而乘,本来就在空中,经由雕刻者的手才被人们的眼睛所见。
公元460年到465年,一万名工匠在僧人昙曜的主持下在山西大同武周山南麓绵延一公里的山崖之上建造了云冈石窟最初的五窟。
五窟的佛像,是北魏历史上五位皇帝的面容。一个历史上的王朝试图将自己的治国梦想和佛经连接起来,因为昙曜向北魏皇帝描绘了一个美好的佛教世界。在这个世界里,王朝的君主同样也是得到大成就的修行者,他们维持国家治理的方式不是依靠军事武力或者暴政,而是通过慈悲为怀的广阔心胸,也只有通过这样的修行,皇帝才能享受佛的最高荣誉。
从一朵绽放的莲花、一件千佛的法衣,从头上的冠、眉眼中的表情,到身上的璎珞,经由雕刻,他们从一座山中浮现出来。
此后的1500年,雕刻在继续,世界被不同的文明雕刻成此刻的样貌,不同的陆地、海洋、山脉、湖泊、城市、村庄,人们的肤色、眼神、笑容,相遇一刻、生死一刻、聚散与悲欢的一刻,共同雕刻着人类的故事。
我们用“仿佛”这个词语描绘心念的状态,人类的身体、—举一动、—颦一笑,都仿如佛在,彷佛天地间、时光里,世界的样子,我们的样子,每一刻都是一场雕刻。就在此刻,就在这里,世界在这里大同。:
7花树状金步摇:一步一欢喜
金叶子仿佛要掉落,确实,这树上的叶子已经掉了不少,远处,还剩一名同伴。一千六百多年前,它们共同装点了燕国的主人。
步摇实在是在中国古代红极一时的头戴饰品。
这对金步摇出土于北燕皇族冯素弗与妻子合葬墓。基座用来和头发缠绕固定,工匠以金博山上缭绕的步摇枝为托,经手工弯曲后做出几个圆环。极薄的金缀叶若即若离地挂在圆环上,生出颤动感。它们被佩戴于头顶,当主人走动时,—步一摇动,它们随风如树轻摆,像是一树金色的花开,万束光来。
冯素弗墓还出土了一件金步摇冠饰构件,但其整体造型难以复原,而在朝鲜和日本却有一些实例出土。韩国大丘迦耶墓出土的鎏金铜冠和冯素弗墓出土的金冠框架结构十分相似。这并不是意外,公元一世纪起,阿富汗席巴尔甘大月氏墓葬就埋葬有黄金王冠,日本奈良县藤之木古坟出土的品鎏金铜冠看起来又与席巴尔干所出者有一脉相承之感,其装饰工艺的基础元件都是可摇动的叶片。这类摇叶在东北亚饰品设计中风靡一时。这些金饰尤其流行于王室贵族之间。假若当时的工匠对步摇冠的造型没有固定的概念,如何能在天各一方制作出大体类似的冠饰来?起源于西方的特殊装饰摇叶,假若不通过中国直接从顿河流域传到朝鲜和日本列岛,更是难以想象的。
6个多世纪,这些轻如薄翼的金缀叶,明明灭灭间连缀起的是一部亚洲装饰美学的交流史,成为一种文化现象。
十六国到唐,政权频繁交替,分裂统一,乱世纷争,军队僵持于国境内外,只有美不经意间越过了边境。
看见美好,美好就会路过这片土地,路过西亚平原时花开,路过东亚深林时鹿鸣,路过不同的姓氏与国别,路过千万河流与山前。
盛宴人来人往,总是紧急散场又热闹开席,那时的美人终归尘土,慕容鲜卑陨落成记忆,记忆中的女子云鬓花颜,行走在美好里,莲步轻盈,
日月星辰里,她的金步摇缠金流光,金枝叶长坠荡漾;无垠星河间,跟随她的足迹,看到了一步一欢喜。
8鎏金银壶:原来的风
很久很久以前,希腊的三个女神争夺最美女神的称号。 擅长判决的帕里斯将代表最美的金苹果给了爱神, 因为爱神答应给他人间最美的女子。几年后,帕里斯在斯巴达遇到王后海伦,二人相爱私奔。斯巴达国王回家后气疯了,不顾一切发动战争,用10年攻下特洛伊。他本想处死海伦,但再次见到那张美丽的脸庞,心就软了,二人又重归于好。
这个故事被刻在一只鎏金银壶的周身,1983年,在宁夏固原北周柱国大将军李贤的墓葬中,人们发现了它。当时这类造型的瓶子被称为“胡瓶”。壶把上的人头像来自于希腊传统,为了保护里面的水不受恶灵玷污。壶身与壶把上的凹槽让人联想到古希腊建筑中的廊柱,汇集了古典的秩序和对称。将壶身分为三段的连珠纹是波斯萨珊的典型风格,而壶身故事里的人物和他们的服饰又有印度的造型特点。众多文明符号融合在这样一个胡瓶之上, 它又如何出现在深处内陆的固原?
北周时期,固原被称为原州,这里是丝绸之路东段北道中心,货物齐、运输快、品质佳。北方的良马、西方的金银器、中原的丝绸、瓷器,都要从这里经过。从地中海到中国,粟特人驾着驼队走过一个又一个国家,他们会说多种语言,见多识广;他们带来琳琅满目的外国货物,也带来一路上的见闻和故事。
嵌松石金耳环、玻璃碗、嵌青金石金戒指,这些货物只从西域进口,还常常是皇帝的奖赏之物,因此更是王公贵族们的身份标配。鎏金银壶正是跨界商品中的精致极品。大将军李贤长期执掌原州,守护着丝路贸易的畅通,他喜爱这些外来的物件,他把鎏金银壶带入墓中,也许因为它的精美,也许因为壶身上那个在中国不太会听到的故事。
物件让人新奇,物件背后的故事同样让人新奇。在它身上,仿佛可以触摸到每日目光所及的生活之外,还有别样的生活。
北朝人的面前,仿佛被打开了一扇门,他们可以看到外面的世界,想象外面的世界,而后走向外面的世界。
从北朝到隋,再到唐,—个世界帝国的样貌,正慢慢清晰起来。
9 唐代仕女俑:月半妹的春天
你梳着少女特有的双垂髻,端庄可人。你脸颊饱满,小巧的鼻子和嘴巴都让人怜爱。你穿着圆领宽袖袍,襦裙上的花色已经看不见了,但一定是当年最时兴的纹样。
那年的你,刚过10岁,你在大唐贵族人家当丫鬟,但你悠然的样子说明心不累,因为你是大唐的一枚胖姝子啊。1000年后的胖妹如我看到那时的你,真是羡慕、嫉妒、爱。
到了14岁,渴望的年纪,你学会了欣赏姐姐们的妆容。堕马髻慵懒又高贵;倭堕髻配合圆润的脸庞,仿佛正被人宠溺;这种双螺髻活泼俏皮,是那群爱玩的疯丫头的最爱;梳着双环望仙髻的舞女你也欣赏,因为那夸张的发髻舞动起来如蝴蝶翻飞。
有时候,你也会穿着男装抬头挺胸地走在朱雀大街上,变成长安城最酷的小妞。你会帮主人梳妆,她经常用一上午时间打扮自己,敷铅粉、抹胭脂、画黛眉、染额黄、点面靥、描斜红、涂唇脂,最后,戴发饰。如果你恰巧认识一位日本国的遣唐使,他会告诉你,这样的妆容已经流行在日本的宫廷。
等再长大一些,你可以拥有更丰富的生活。你也许会加入马球队,因为你骑马打猎都不逊于哥哥们;你梦想仗剑行侠,因为你追求绝不雷同的人格和精神;或是陷入爱情也不错,你心里偷偷期待着孕育一个新的生命。你的选择有很多,在中华数千年的帝王时代中,只有大唐的女子选择可以如此多。
作为一个每天都在努力减肥的胖妹,我曾梦想生活在大唐,但后来才知道:初唐不胖,晚唐臃肿,即使盛唐也不都是以胖为美,你身边同样有苗条的闺蜜。只是那时自信,那时自在,那时是以想胖就胖的自由为美。
大唐,之所以是我心心念念的大唐,正在于你不用投他人所好地成为自己。
让你们绽放,是大唐做的最让人激动的一件事。能够这样绽放的时候,就是春天来了。
10 立狮宝花纹锦:大唐新样
(动画)
11 昭陵六骏:奔腾的纪念碑
公元618年,开唐第一仗,浅水塬之战,马身纯黑,四蹄如雪,名白蹄乌。
公元619年,雀鼠谷之战,连续三天,马未卸鞍,马身黄,夹杂白点,嘴微黑,名特勒骠。
公元621年,邙山之战,李世民平定东都,马身紫色,胸前中一箭,名飒露紫。
同年,虎牢关之战,马身苍白杂色,身中五箭,名青骓。
又一战马,纯红色,名什伐赤。
公元622年,洺水之战,马身黄色,毛卷曲,身中九箭,战死在两军阵前,名拳毛騧。
这六匹战马与帝王一同出生入死,飞渡了帝国的山河,跨过了时间的原野。战马的主人唐太宗李世民终成开疆拓土的一代君主,被草原诸国尊称作天可汗。为了纪念昔日最亲密的伙伴,李世民令阎立德、阎立本兄弟绘图雕刻六马,希望宝马与自己千古相伴。
昭陵是唐太宗的陵墓,以陕西省礼泉县的九嵕山为中心营建,在关中十八座唐代帝陵中规模无出其右。陵山北麓,石头做成的屏风之上,六马或挺身直立,或腾空飞驰,作为唐王朝的开国纪念碑凝固在神道两侧。
石雕中的战马尾巴被高高束起,马鬃被修剪成三绺,呈现典型的唐代战马形象。鞍、辔、镫、鞯缰,无不真实复现了军阵的威严,文韬武略被转写进艺术的画卷。北宋时,名将游师雄主持临摹六马石雕,刻立石碑,这是昭陵六骏的名字首次出现,拓本也随之流传天下。金代宫廷画家赵霖依据线刻画的拓片重绘彩色绢本《昭陵六骏图》,与人马一同出现的,还有磨灭在石雕表面的太宗赞语:“足轻电影,神发天机,策兹飞练,定我戎衣。”
历经风雨的石雕在陵园伴随唐太宗近一千三百年后,于20世纪初离开原址,遭到毁坏的飒露紫、拳毛騧被盗运到大洋彼岸,如今置身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考古与人类学博物馆,其余四马在运输中途得到解救,现在保存在西安碑林博物馆。
岩石可以被移动,艺术的丰碑却没有倒塌。图稿、浮雕、石碑、卷轴,艺术的意志超越了材质和媒介,斗转星移,昭陵六骏作为历史的记录者仍然以特殊的方式,在时间的轨道上向前奔跑。
12 水晶缀十字铁刀:百炼成刀
刀,横刀,大唐的横刀。这只刀一直在地下睡着,—千四百年,只睡得个锈迹满身。它醒来的一刻,却突然觉得无限悲凉,当年沙场上同做军刀的伙伴竟无一全尸。偌大个中国,它是目前唯一出土的完整的唐刀。
唐刀:大唐,你征战四方,无数将士为你而死,却为何不见武器随葬?难道不知我们已与主人融为一体?
唐官:兵仗者,谓横刀常带。但随葬一开,难免私藏,所以你们还是殒在疆场上来得其所。
两把刀,一老一少。那老者从汉朝来,此刻怒气冲冲。汉刀:你可知罪?少年唐刀:师傅,徒儿不知何罪。
汉刀:身长,刃直,柄以铁环相缀。你长了这副环首刀的脸面,却可还记得源流?
少年唐刀:汉之前武器多为青铜,其材质决定招法以刺为主,步兵为阵,对匈奴马战并不实用。改为刀,单刃、厚脊则大大利于劈杀。
汉刀:果然你只记了皮毛。
少年唐刀:汉军亦开始学习马战,环首刀在马上大杀四方,一举成名,几乎是当时杀伤力最强的近身兵器。师傅您看,徒儿一直谨记。
汉刀:皮毛皮毛,你看看你的后背是什么字啊?“看锤”这一锤砸下去是千斤的力量。他行走江湖的时候便以锤闻名,退隐之后大家只知道他是铁匠,据说他做了一场梦,梦醒来便满脑子想着做最好的刀。
铁匠:刀刃淬火,覆土刀身以控制降温的速度,让刀刃处无比坚硬锋利,而刀身保持韧性不易折断。
他干活的时候总喜欢自言自语。将铁锻打、折叠、拉伸再锻打,成百折百炼之钢。水与火,看似最不相容的两种东西,却激出最好的刀。
少年唐刀:百炼之法是我们环首刀锻造的精髓,大破匈奴的不是环首刀的形,而是这百折百炼的刀身。师傅,骨子里的东西徒弟并未忘记,只是您为何拒绝接纳新鲜的东西呢?唐刀决定向汉刀直言。
少年唐刀:环首以前只是拴绳子套住手腕以防止脱落,现在则刻画了刀的个性。系在我环首上的水晶猪是传说中域外战神的化身之一,入我中土则为我提振精气。大唐朝廷外国人都可以来做官,因他们信仰大唐,他们愿意成为唐人。师傅,一切属于骨子里的东西,徒弟并未忘记。只是大唐已是一个胸怀世界的大唐。
迷雾散尽,唐刀蓦地发现,自己还是孤零零的一个, 刚才的一切仿佛从发生过。是独自前行?还是梦回大唐?唐刀意难决。
13 回洛仓刻铭砖:天下粮仓
太仓署,新都仓,回洛城北竖街东第五行,纳丁粟贡米,分别来自八个县,附四级受领官吏姓名,大业四年十二月二十日。
大业元年,隋炀帝迁新都洛阳,开始疏浚自然河流与历年开凿的河道,修建大运河,将富饶的华北平原和东南沿海的物资运往洛阳。第二年十二月,在洛阳城北置回洛仓。
农业时代,用粮食、纺织品等实物缴税,各州县的正仓收取百姓赋税的粮食。“收荥阳郡贡米壹万贰仟”,“新郑县来的漕船到了”,“我是泗水县典刘信”,大运河沿线的粮食由漕运汇集到洛阳,回洛仓被推测为隋代的国家粮仓——太仓。
一千多年里,粮仓已经装满历史的尘埃,考古工作者清理近千层淤土,找到了隋代粮仓的构造。夯实的基槽内围挖出圆缸形仓窖,将仓壁土层拍打结实、火烤,完全干燥后铺青膏泥防渗层,再铺木板、竹席,这样储存的粮食不易受潮发霉,粟能保存九年。
这座仓窖,储存粟米约275吨,各级12位经手人都留有姓名以备责察,连同这座仓窖位置、粮食品种、储存的日期、总数量和分别的来源全都刻在一块砖上,封存在大地之下。待到取粮时取出核查,而后废弃。
在这关联着万顷良田的粮仓,每一粒米都有来处和去处。
回乐仓约有700座仓窖,间距10米,东西成排,南北成行,中间十字形道路分割四块区域。仓窖区东西各有一个,中间由署衙管理区域隔断。技术上,回洛仓几近完美,然而战略上却存在致命缺陷。它建在洛阳城的城墙之外,战乱时期,巨量粮食必是争夺重点。唐人总结了这一弱点,于洛阳城内紧邻宫城的含嘉仓储粮,规模超过400座窖,到宋代仍有使用。
含嘉仓160号窖,1971年发掘时仓底有粟,虽已炭化,但有机质成分超过50%,考古学家把这归功于粮窖设计的科学。这堆炭化的粟当年存放时应是一满窖,约250吨,约合近千农民一年产量,数千人一年口粮。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唐天宝八载,含嘉仓粮食储量占全国官仓的46%。隋唐东都,神都洛阳,含嘉仓行使太仓的职责,赋税以实物缴纳,俸禄也以实物发放,全国官吏的俸禄都出自各地粮仓。
深埋地下的粮仓,收储转运系统,奠定了都城安定、国家运行的基础,支撑起地上那一片繁华。
14 黄河铁牛:穿越时空的基建
唐开元十二年,一项基础设施作为国家战略上马。这是一项耗资巨大的工程。事实上,当年国家铁产量的五分之四都被这项基建工程吃掉,约1100吨,这就是黄河铁牛,蒲津渡浮桥的桥桩。
蒲津渡浮桥在今天不大出名,但在唐朝,它是全国的运输命脉。河东的盐、山西的铁、关中的粮食,拱卫京畿的部队,都在此地集结。因此,这座浮桥的桥桩至关重要。浮桥漂于大河,关键的受力点,就在于岸上的桩。
大地之下,埋藏着唐帝国的综合国力。地面下,六根铁柱带着倒刺牢牢扎入地下,铁柱被特意做成倾斜的角度。而后牛顿定律启动了。铁牛自身的重力与浮桥的拉力产生了一个更大的合力,而且拉力越大,铁柱陷入地面越深,桥桩越牢固。这是一个惊世骇俗的设计。今天,我们知道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而当时,为了让桥梁设计的疯狂想法付诸实施,唐帝国的道路工程师也加入了战斗。
为了让铁锚柱越陷越深,其周围掺杂了大量石头块,锚柱下陷,石头块就会抬升,依然紧紧包裹锚柱,让整个工程可以在合理范围内活动,不会被黄河的瞬发力量摧毁。综合了冶金学、力学、建筑学、道路工程学的黄河铁牛也很给面子,它所负担的蒲津渡浮桥安全使用了500年,因黄河改道终没入泥沙。
根据当今国际通行的建筑标准,桥梁寿命不少于75至100年,直到今天,1300年后,作为桥锚的黄河铁牛应力结构依然完好,这超出了现代标准的13倍。
我们无法计算在唐代有多少人曾踏上过这架浮桥,感受着黄河怒涛对脚掌的压力。我们也不知道,有多少前来长安的士子、军人和商旅,曾经在这关河要冲瞭望,思考着大唐因何而强盛。
今天,我们用牛来比喻固执,我们用牛来形容倔强,也用来评价能力,赞颂我们欣赏的人。黄河铁牛可能是世界上加班时间最长的牛,他们用铁索拉起蒲津渡浮桥,见证了黄河改道,时光流转。黄河铁牛可能是历史上最励志的牛,仍然在黄河岸边默默伫立,看河山依旧。
15 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时间之门
海枯石烂,曾经是我们关于时间最久远的想象。我们把字刻在石头上,期待它可以载着我们的故事穿越时光。
这个位于西安南城墙根的院落,保留了自东汉以来的数千块珍稀碑石,组成了碑的森林,每一座石碑都犹如一扇时间之门。
汉语的节奏和词汇,讲述着《圣经》中的创世神话,文中提到的真主阿罗诃就是上帝耶和华。
公元781年2月4日,礼拜天,京师长安义宁坊,中国有史以来的第一座教堂——大秦寺院内立起一座石碑,碑首中国传统的螭龙之间刻有基督教的标志十字架,百合花和飞云在两侧环绕烘托,十字架之下以楷书题写“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
景教,是公元5世纪从早期基督教独立出来的派别——聂斯托利派,起源于东罗马帝国。汉唐古籍中将这个与东方遥相辉映的帝国称为大秦。
景教碑碑文全篇有汉字1780个,以楷书写成,堪称书法典范,另有古叙利亚文21行。碑文开端歌颂上帝,弘以教义,继之回顾了景教在唐代146年的流布事迹。公元635年,宰相房玄龄受唐太宗之命迎至长安西郊,等候从波斯前来的景教教士叙利亚人阿罗本。
唐帝国以其广阔的胸襟包含着对世界的多种解释。和本土的道教,外来的佛教、伊斯兰教、祆教、摩尼教一样,景教让唐朝对生命的想象又多了一种色彩。
阿罗本一行被获准在皇帝的藏书楼翻译《圣经》,初来东土大唐的基督教派很快有了新名字。由于景有光明之义,人们将其取名为景教。碑文由朝议郎吕秀严书写,由自小生活在长安的波斯人景净撰文。为了贴近唐人思维,他大量借用中国概念,不仅引经据典,还将教堂称作寺,神职人员称为僧。
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作为探求这个古老教派变迁流转的珍贵密码,更是一扇见证文明交流互鉴的时间之门。
那个景字,它看见过发光的大唐。
16 阿斯塔那俑与文书:折叠时空
(动画)
在大唐,无论是兴胡还是唐人皆要遵从大唐律法,正是有了严谨的法律作为基石,有了一大批像我这样执法严格的良吏,才有了大唐的盛世。今日曹二郎和李三这场官司将被如实记录在文书之上,文书过期之后,不会被直接丢掉,那时候的纸品金贵呀,废弃的纸张是要循环再利用的,它们会被裁剪折叠为墓葬中的纸鞋、纸帽,甚至纸棺,随着逝去的人一同埋入地下。
高昌日常的大事小事,就如此随机地在气候干燥的阿斯塔那墓地得以留存至今。
大唐西域的时空被折叠,在这火焰山边收藏。当时的一个字,现在的一个谜,一些鸡毛蒜皮的大事,一些惊天动地的小事,就是阿斯塔那的故事。
17 三彩载乐骆驼俑:乐舞大唐春
这只骆驼,仰天,张着嘴,舌尖向上弯曲,好像因为发声而颤动,似在鸣唱,驼峰上架着平台,方寸之间托起一支微缩的八人乐团。驼背成为流动的舞台。三彩载乐骆驼俑1959年出土于西安西郊中堡村唐墓,是一件唐三彩陶俑的精品之作。
唐三彩是一种低温铅釉陶器,色釉中被加入含有铜、铁、钴等元素的金属氧化物,在烧制过程中随温度变化,形成多种釉色。因为大多包含三种左右醒目的纯色,所以叫三彩。
唐三彩作为明器使用,是盛唐时期厚葬礼制的产物。这种无意而得的艺术,因其色彩绚烂,成为了大唐的标志。
骆驼,唐人也称之为橐驼,从西域一路跋涉,驮来美酒和宝石,也驮来乐器、旋律和流行的音浪。
高大的骆驼背上铺设菱形纹样的毯子,七位男乐师头戴软巾,身穿圆领窄袖长袍, 他们面向外侧,盘腿而坐,倾情演奏。他们演奏的乐器有:拍板,是重要的节奏乐器,声音清脆;琵琶,是主音乐器,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排箫,形如凤凰之翼,声如天上流云;横笛,悠扬婉转;箫,飘渺深远;箜篌,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笙,如鹤鸣于天,曲罢不知处,巫山空夕阳……
被众乐师环绕着的这位女子梳着唐代女性中流行的乌蛮髻,右手前举,左臂后拂,朱唇微启,似在歌唱。
大唐繁盛之时,是一个流光溢彩、绚丽多姿的世界。唐玄宗设教坊、梨园,给宫廷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他还还曾专门下诏,令道调、法曲与胡部新声合作,重设坐、立二部伎。这位擅长击打西域乐器羯鼓的皇帝,可称是世界音乐融合风的推动者,掀起了一股被称作胡汉新声的流行音乐浪潮。
华彩绚丽的宫廷燕乐,技艺倾城的异域音乐家,衣袂飘飞的霓裳羽衣曲,八人乐团随着骆驼的脚步漂移流转,如春天般恣意纵情的狂欢,或许才符合我们对唐朝的想象。
18 银鎏金论语玉烛、龟形酒筹筒:
( 将进酒 主演:丁卯桥唐代金银器)
19 长沙窑青釉褐彩诗词壶:一别行千里
地层如同一座沙漏,计算着朝代的次序,湮没了“无足轻重”的数据。当一切归于尘土,谁能证明普通人曾经爱过?
一柄酒壶,二十个字,记录了一代人的爱情。“一别行千里,来时未有期。月中三十日,无夜不相思。”酒壶腹部的诗句不见于《全唐诗》,可以猜想,这把酒壶曾在临别之际由一对爱人互相赠予,成为他们最后的道别。不确定的未来,甚至让他不敢作出承诺,只能在心中默默怀想,从此天南海北, 一别千里。这首诗平白如话,描述了一段遭受距离考验的感情,而壶身的细节则暗示着这样的相思非常普遍。
长沙窑瓷壶存世量巨大,造型多为唐代经典的酒壶样式,壶口敞开,背装执手,短流凸出,便于倒酒。酒壶设计简单,说明它们成本低廉,是当时寻常百姓都能消费的日常器具。恰因如此,壶身上的诗句得以广泛传唱。“鸟飞平无(芜)近远,人随流水东西,白云千里万里,明月前溪后溪。”白云,流水,飞鸟,旅途,唐人用汉字演算着未知,计算着千里万里,计算着一年一月,却计算不出人心的距离。
大规模生产的瓷器,意味着这样的彷徨普遍存在。公元9世纪,一艘远洋商船在今印度尼西亚海域触礁沉没,56 000件长沙窑瓷器证实了晚唐时期中国城市的繁荣。可以猜测,长沙窑诗文执壶曾广泛使用于唐帝国的旅馆、驿站,为醉眼迷离的旅人提供一点烛光般的温暖。
更多的选择、更快的交通,让人们走得更远,也让分手变成了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可以想见,在那个轻易告别的年代,有多少人渴望着一份普通爰情。
时间在泥土里沉降,让爱与不爱变得无从考证。一别行千里,再见是暮年。
20 阿斯塔那伏羲女娲图:化生万物
这是一片古老的土地,地势高敞。公元前48年,西汉在吐鲁番地区设高昌壁。唐代,这里作为西州和交河郡的中心,两度成为安西都护府治所。800余年间,或为戍边,或为避乱,大量中原移民来到这片土地,在此生息繁衍。
火焰山与高昌故城之间方圆10多公里的戈壁沙丘上,是西晋至唐代的古高昌居民的安息之所。
这是一片古老的天空,星辰璀璨,星空之间是华夏共同信奉的袓神伏羲和女娲。从1959年开始,阿斯塔那古墓群陆续出土了100多幅形制相似的伏羲女娲图,时间大致为公元6世纪到公元8世纪。它们图像质地或绢或麻,呈上宽下窄的倒梯形,或被张挂于墓顶,或覆盖于棺上。天在上,地在下,人居其中,通过星空对天象征性的模拟,幽深黑暗的墓室化为墓主永生乐居的光明宇宙。
伏羲女娲的信仰最早见于先秦,西汉时期由于受阴阳学说影响,伏羲女娲
开始以对偶神的形象合并出现,代表了阴阳相对、生生不息。人首蛇身的伏羲、女娲下身呈蛇尾状,以螺旋结构盘旋相缠,腰间着百褶短裙,二者身着圆领对襟、镶黑边的红底夹缬印花大袖上襦。伏羲在右,女娲在左,两两相对,仅以妆容及头饰区别。女娲右手执规,左手拿着四支用于计算的算筹;伏羲左手执矩,右手拿着弹墨线的墨斗。如果说连体交尾的蛇身象征着对生存和繁衍的渴求,代表天地既辟之后万物的化生,那么规矩、方圆、日月、阴阳,象征着混沌初开之时,一个文明为未知定方圆,予世界以尺度的理性和意志。
跟随着移民的脚步,来自中原的文化基因扎根于这片遥远的土地,在四方杂处、时间流变中,伏羲女娲的形象还裂变出更多元的记忆和映像。文化的嬗变在碰撞中发生,也在融合中沉淀。
通过一幅幅伏羲女娲图,亡者终归袓先神灵庇佑的天空之下。虽然世事如苍狗,生命终凋零,但在无常中去追求永恒与绚烂的生命伸张,却保存在我们的文化记忆里。极目不见故土,抬头却是同一片星空。
21 鎏金铁芯铜龙:龙行在唐
这是一条唐朝的龙,龙体为铜质,铜内包铁芯,表面通体鎏金,龙身弯曲成S形,头高昂,带有三个结叉的长角后伸,紧贴头顶,大嘴张开,露出锐利的牙齿,长舌在口内卷曲上翘,舌尖顶上颚,双目圆睁,炯炯有神,前肢蹬直,前爪弯曲,用力着地,肢爪骨节极为清晰,隐藏着力量带来的美。下腹、后肢与细长的尾巴飘然未落,背上带有两朵祥云,仿佛正从天而降。
鎏金是中国古代最高超的工艺之一,它的特点是鎏金层极其薄,与原胎器物贴合紧密,看不出刻意装饰,尤其是通体鎏金工艺处理的器物几乎与金器一模一样。但这条飞龙在唐代金属铸造工艺品中极为少见。铁铸内芯,铁上包铜,铜上再鎏金。这种工艺让它有了华贵的外衣,铁铜的使用则让造型更加坚韧舒展,工匠因此拥有更飞扬的创作空间。
在唐人的眼中,龙是吉祥瑞兽。中国的古人夜观天象的时候,发现位于东方的
角、亢、氐、房、心、尾、箕几个星宿相连,便是一条龙的形象。于是他们把这些星宿合称为龙星,来表达他们对龙的崇拜。
唐人相信,龙能够把他们的心愿带给上天,于是唐人热衷于举行投龙仪式来祈福。他们将写有祈福或愿望的文简和玉璧、金龙、金钮用青丝捆扎,投入名山大川,希望得到上天的回应。唐人把龙的姿态刻在铜镜,把龙的纹样织在丝绸,龙就把面孔、衣袖变成了天空。龙还飞进了唐诗,无论杜甫的“斯须九重真龙出,—洗万古凡马空”,还是李白的“身骑飞龙耳生风,横河跨海与天通”,词句中满是唐人飘逸的气质。李郢的一句“四朝忧国鬓如丝,龙马精神海鹤姿”则让“龙马精神”这个词成为生命力饱满的代名词。
鎏金铁芯铜龙飞天而降,轻盈与厚重,飘逸与力量,定格在一瞬。千年过去,盛大的宫殿已化为尘土,长安的街巷已成为灰烬,风云已经万变,飞龙神色不改,侧耳细听,它的泠泠龙吟,正是古老文明的深沉回响。
22 唐彩绘十二生肖俑:十二生肖
每一个农历新年,生肖间总有一场工作交接。负责当年的属相将责任交给下一位,由鼠始,以猪终。十二年间,每只动物只需值班一年。而从春秋时期起,十二生肖便生活在每一刻的分秒里。作为时间之神,它们掌管的是十二个时辰。从鼠到猪,十二种动物按时登场。
而在唐代,十二生肖的时刻守护还延续到另一个世界。唐人规定符合一定条件的官员在离世后,墓中一定要有四神十二时,即十二生肖俑的守护。
唐代生肖俑样式羊富,现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十二生肖俑,头部依旧保持动物形态,但是却拥有了人身,披上了唐时流行的宽袖长袍,笔直地立于圆台之上。它们的头微微扬起,神情肃穆,仿佛正立于朝堂的文臣。
当我们日常见到或者存于想象中的动物有了人身,便成为了每个人都拥有的守护神。
不论是在哪个时期的神话小说,动物们修炼的目标都是拥有一副人的躯体。但比起动辄就引起大事件的动物神怪们,负责守护时间的十二生肖格外地接地气,甚至会因自己的同类被吃而找上门去 。
爱吃羊头听上去似乎不是什么大事,但是在唐代,却可能一大早被羊首人身、衣冠整洁的神找上门来严肃警告。吾“未”之神,其属在羊。听说你爰吃羊头,所以特来恳请你不要再吃羊头。否则,我可是会杀了你哟。
霸气护羊的羊神称自己为“未”之神,是因为当时时间的表达离不开天干地支。作为时间之神,十二生肖的排序与地支相对,当子丑寅卯变成子鼠、丑牛、寅虎、卯兔后,计时法因我们熟悉的动物而变得更加简单易记,具有人情味。
十二生肖对应着十二时辰、十二个月、十二年,与我们未曾有一刻的分离。
生肖计时的习俗历经千年,流传至今,当生肖与出生年份对应,我们便拥有了与生俱来的属相,十二种动物从守护神变为陪伴者,我们不仅被生肖守护,也被生肖影响,生活在被生肖护佑和象征的世界里。
23 镶金兽首玛瑙杯:一杯敬万国
唐贞观九年十一月,中亚康国的粟特使团抵达长安,他们向唐太宗李世民敬献了一种大如鹅卵、其色如金的金桃。这种水果的滋味到底如何,我们现在已经无从推测了,而那些曾与其相伴入唐的奢华器物,依旧熠熠生辉。
镶金兽首玛瑙杯是一件酒器。玛瑙是一种胶状矿物,虽然中国也有出产,但文献言及玛瑙,则多是来自域外的异宝。大型玛瑙极为难得,豁然掏挖为中空的杯子,用心奇绝。玛瑙杯基调为酱红色,间有黄白石材文理,好像动物的斑纹。玉匠在小端雕琢出兽首,口鼻处镶有金帽,可以拆卸。多数学者认为,这种端部有兽首,整体呈角形的杯子,是西方所说的“来通”,早在两河流域的亚述帝国及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时期就已经出现。在希腊人的酒神信仰里,来通角杯是圣物,用它注酒可以防止中毒。人们高举起盛满美酒的来通,使酒通过小孔流下,如丝线一般注入口中,如果一饮而尽,则是向酒神致敬。有人推测,兽首玛瑙杯很可能最早也是跟着粟特商队流入中原。
粟特人爱酒,于是带来了葡萄种植和酿酒技术,也把西域的酒文化带入了大唐。在粟特人的宴饮场景中,经常出现兽首角形酒具,他们的棺椁石刻上,也铭刻下那些一饮而尽的酣畅瞬间。除了美酒和酒具,大到皇家狩猎队伍中的猎豹,小到宫廷贵妇玩耍的佛菻狗,以及各种胡服、胡食、宝马、宝石,都是粟特人从西方各国转运而来的。
公元6到9世纪,亚洲各地的财富、珍禽异兽和珍宝,经由陆路和海路被源源不断地运送到了大唐的土地上。随这些舶来品一同来到的,不仅有粟特人,还有波斯人,他们带来新的技术和艺术,那些异域的、开放的、精致的、迷离的美,瞬间征服了大唐。
镶金兽首玛瑙杯,1970年10月5日出土于陕西西安南郊何家村的一个基建工地上,一同出土的文物多达1000多件,这就是著名的何家村唐代窖藏。金丝盘绕出层层花瓣,团花朵朵,神鸟展翅翘尾羽,舞马衔杯醉如泥,精美纹饰、精湛工艺,太阳般的黄金,月光般的白银和充满异域风情的舶来品,辉映了中国历史上最耀眼的时代。
葡萄美酒夜光杯中那个强盛的唐帝国,散发着一种不可复制、也不可雕饰的气息,绽放着深入骨髓的灿烂和骄傲。
24 法门寺地宫茶具:不如吃茶
(公元873年,唐僖宗举行盛大法事,奉归佛指骨舍利还法门寺,并分藏于塔下地宫。1987年,地宫被意外发现,舍利及数千件珍宝器物出土,震惊世界。其中一套唐朝皇室御用茶具,是我国目前所知时间最早、组合最完整、等级最高的成套茶具。)
咸通十四年,上归安佛祖舍利,举行封门盛大法事,举世皆知,特供奉私藏茶具一套,随真身供养。
笼子一枚,重十六两半,模冲成型,纹饰鎏金,通体镂空,笼口刻有莲瓣,莲瓣化身于净土圣人,天顶盘旋鸿鹄,鸿鹄结对于浩渺云空,天地自然,生生不息。
盐台一副,重十三两,盖上有莲蕾捉手,盖子呈卷荷形,盖面饰有四尾摩羯,錾刻叶脉,荷叶底部上卷,好似随风飘摆。
台盘平底,中心下凹,宽沿上捶刻以海石榴为花蕊之双层莲瓣,平底饰莲蓬,放置盐与胡椒。
三足支架有银丝盘曲伸出,摩羯鱼与智慧珠架于银丝末端,盐台似被云层托举,更显庄严。
结条笼子一枚,重八两三分,笼体椭方形,以银丝编制而成,四足膝部为天龙铺首,取其镇凶辟邪、避祸求福之意。笼盖中部饰金丝塔形花,衬托莲叶开放,仿佛涅槃,获得另一重生命。
茶碾子一副,茶槽底部两端呈如意云头,长方形辖板中央焊宝珠形捉手,捉手两边各錾一只鸿雁,衬流云纹,碢轴由纯银浇筑成型,自铭曰:重一十三两,碾轮轴心饰莲瓣团花一幅及流云纹一周,齿状边缘用以将茶碾碎。至此,茶由叶及饼再成末,如万里祥云幻化无常。
茶罗一副,罗架两侧有头束发髻、身着褒衣之仙人纵蟠驾鹤,另两端壁面分别饰以山岳云气及飞翔双鹤流云纹,四周饰莲瓣纹,茶罗底錾刻“五哥”二字,为上幼时乳名。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最宜精行俭德之人,上特于咸通十四年将私用茶具配以虔敬之心,同金银器皿、衫袍席褥、珍宝法器共两千四百九十九件封于法门寺塔下地宫,求佛祖保佑大唐圣寿万春,圣枝万叶,八荒来服,四海无波。
25 敦煌经变画:出尘入画
每一次朝阳穿过尘埃,照亮石窟清冷的墙壁,来自唐朝的色彩就苏醒了。巨大的殿堂如山峰般耸立,沿轴线自前而后分为三进。梁柱密集,屋顶陡峭,高楼四周楼阁台榭鳞次栉比,广场和走廊逶迤连接,佛陀赫然出现在楼群中央,垂目端坐,两侧簇拥着菩萨和天女。
敦煌莫高窟172窟北壁的《观无量寿经变》绘于盛唐,描绘的是阿弥陀佛居住的西方极乐净土。经变画依据佛经绘成,为了向世人传达奥义,形象地描绘出各方佛国世界。敦煌唐代经变画常常借鉴中原的名家样式,用庄严饱满的大幅画面渲染佛经故事。经变画里的极乐世界如同唐人打造的精神入口。
尘中生幻境,此间舞霓裳。台阶笔直,就似摆在眼前,仿佛凡尘里的人,只需沿着阶梯向前一步,便可登入极乐世界。雕栏玉砌,花叶生辉,禽鸟聚集,远望伞盖,近察香炉,都是宫廷才能制造的珍宝。
伎乐队伍左右成群,足踩圆毯,蹁跹起舞,取自西域习俗。佛经中的奇幻世界在画工的笔下变成了现实。迷人的乐土,越来越像对长安奇景的记忆。视线焦点回到近处,仿佛眨眼间天女举臂点亮灯树,一时间,暮色中火光璀璨,这不正是长安上元灯会的盛况吗?即使是长安,一年中的大多数夜晚都恪守宵禁制度, 唯有上元时节,这座梦幻之都拥有十二个时辰的光明,白夜如昼。华服琳琅,面具各异的人群追逐着流动的光影,像海中鱼龙般,徜徉在无极的快乐中。
俗世生活的斑斓与信仰世界的叠加生成极乐幻境。天人如世人,彼岸如此生。
唐人佛国之梦的彼岸,却是我们回访故国的大门。这是唐人的想象,也是我们想象中的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