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尼黑:战争边缘》 影评
《慕尼黑》讲述的是两个牛津大学毕业的学生处在第二次大战前夕前的传奇遭遇。
加勒特是英国首相张伯伦的秘书,大学毕业6年的他热衷工作,但也因为对工作过分热情,对于家庭颇少闲暇,导致妻子和儿子跟他聚少离多。但此时的加勒特并没有精力来修复家庭关系,因为他此时要面对的更大的事,是时任德国元首希特勒究竟会不会出兵进犯捷克,并由此打破一战以来欧洲大陆好不容易修复起的和平。
而加勒特没有料到的是,他的大学好友保罗,此时也正在纳粹德国的外交部工作。保罗原本对于希特勒上台满心期待,同当时狂热的德国民众一样,指望希特勒能够巩固起德国人分崩离析的民族精神,迎来一个新的德国。
但保罗的大学女友莱娜因为其犹太人的身份,在集中营内饱受摧残,落得了变成植物人一样的悲惨结局。一直支持希特勒的保罗终于认清了希特勒的恶魔面目,转而成为坚定的反纳粹人士。
对未来可能发生的战争已经洞悉了的保罗,利用其外交部的身份,将加勒特设局邀请进了随首相出使德国慕尼黑的使团人员名单里,并想要借机将希特勒进攻的计划泄露给英国首相张伯伦。
谁知事与愿违,加勒特和保罗的种种努力并没能够让奇迹发生,战争的风云最终还是没能放过数以亿计的欧洲人民,第二次世界大战终究破灭了英国想要独善其身的幻梦。
影片《慕尼黑》运用了大量的真实运镜拍摄,晃动着的镜头实时捕捉着事件中的人物,尤其是越来影片故事高潮则尤为如此,从影片开始的静止镜头,到越来越多的实时晃动人物特写,表现了故事也由战争前的平静进入到战争前的紧张和人物内心的忐忑不安,也加深了镜头真实记录着的感觉。
在慕尼黑谈判签订达成,故事结局已趋于确定,镜头也恢复了平滑稳定,变现了人物在经历国际政治角逐的波谲云诡后回归平静的变化,也跟影片里调侃英国人总是想要跟人保持距离以维持平静的刻画异曲同工。
虽然片子的主角是两位为世界命运而努力挣扎的青年,但也没有忽视对英国张伯伦这一个关键人物的刻画。
放任德国意味着近期的和平,但阻止德国则可能导致战争立刻爆发。不管是当时的人还是现在的人都批判张伯伦的绥靖政策,认为是在姑息养奸,任由恶魔壮大。
但当时哪怕身为英国首相的他也无法让全世界相信希特勒的野心,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不签订条约就意味着放弃了希特勒主动伸出的和平橄榄枝(尽管是烟幕弹,但在当时各国都不敢相信希特勒有吃下整个欧洲的野心),这无疑与当时民众的和平要求相背。
所以影片也反映了一个政治家的无奈:是选择暂时的和平顺应民心,还是选择抑制一个潜在恶魔但可能激怒民众?
实际上张伯伦还有一种考虑,一种英国传统“离岸平衡策略”的影子:哪怕战争开始,英国远离大陆,其本土也不会马上受到影响,只需要保证英国的安全。
回到两个年轻人身上。
1932年前的保罗多么像我们年轻时候的自己,对时代和社会有着不可压抑的期待,渴望通过领袖人物的带领来实现复兴了的民族。
然而当政治的残酷逐步露出它可怕的面目,当理想的一切愈加在现实里变得讽刺,我们又难以自拔地痛恨上当初让自己肝脑涂地的领袖,以为解决了那个中心人物就能解决一切,殊不知历史的车轮向来就是众人一起推动的产物。
原本自以为肩负着使命的我们,也不过是平凡而又脆弱的普通人,注定要在历史的洪流中埋没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