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若您购买了本专栏,需要电子版的可以私信我,免费发文档链接



【导入新课】

苹果落到了地上,引起牛顿的注意,经过深入研究和大量的实验,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溅上盐酸的花瓣奇迹般地变红了,英国化学家波义耳经过反复实验,制成了实验中常用的酸碱试纸——石蕊试纸;海带黄瓜汤的味道无比鲜美,日本化学教授池田菊苗经过半年的实验研究,发明了风靡全球的味精……这些伟大成就都离不开实验的身影。

实验如此重要,传统的中国教育为什么不重视呢?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丁肇中先生的《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一文寻找答案。

【学习目标】

1、理解“格物致知精神”的真正内涵及对于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

2、学习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的论证方法。

3、培养热爱科学、勤于探索、勇于实践的精神。

【作者简介】

丁肇中,美籍华裔物理学家,祖籍山东日照。1936年出生于美国密执安州的安阿伯。青少年时期,丁肇中是在祖国大陆和台湾度过的,在国内念完小学和中学后,到美国密执安大学学习。1962年获物理学博士学位。1976年因在电磁力探索上发现J/4 粒子获诺贝尔物理学奖金。

【背景链接】

本文是作者于1991年10月18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情系中华”大会上发表的演讲。

受传统教育的影响,我国基础教育过于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而忽视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这已不能适应社会、时代发展的需要。鉴于此,著名科学家丁肇中根据现代学术的发展和个人经验,并联系传统的文化背景和我国的现状,向我们提出了忠告: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知识链接】

议论文

(1)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2)论点位置:题目、开头、篇中、结尾、自己概括。

(3)论据的类型: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4)常见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5)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

(6)四大论证方法的作用:

①举例论证:使论证具体,有说服力;

②道理论证:使论证有权威性和说服力;

③比喻论证:使说理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④对比论证:突出(强调)了……的观点。

(7)议论文开头作用:

①引出论点(论题);

②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③作为论据(事实论据或道理论据)证明论点。

【读音释义】

①缅(miǎn)怀:深情地怀念。

②清谈:本指魏晋间一些士大夫不务实际,空谈哲理,后世泛指一般不切实际地谈论。

③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助别人。

④彷徨(páng huáng):走来走去,犹豫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

【整体把握】

1、这篇演讲词的论题和论点分别是什么?

明确:论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论点: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2、作者为什么要提倡“格物致知”精神?

明确:①传统的中国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②科学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以求到的。

③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研究学术不可缺少,而且对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也是不可少的。

3、作者提出了什么希望?

明确:希望我们这一代对于格物和致知有新的认识和思考,使得实验精神真正变成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4、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并概括每部分大意。

明确:第一部分(1):提出问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第二部分(2-12):分析问题。指出传统教育的弊病,论述“格物致知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13):解决问题。强调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的意义并对我们这一代提出希望。

【合作探究】

第一部分(1)

第1段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交代演讲的原因,提出论题,引出下文。

第二部分(2-12)

1、“格物致知”出自哪里?它的意思是什么?它与“实验精神”是什么关系?

明确:“格物致知”出自“四书”之一的《大学》。

意思是“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

真正的格物致知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实验。

2、为什么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

明确:可能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3、《大学》里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什么?这个目的与作者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不是一样的?为什么?

明确:《大学》里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田地,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理想——平天下。

这个目的与作者讲的格物致知的目的不一样。作者讲的目的是通过实验得到新知识。

4、作者举王阳明的例子有什么作用?

明确:举王阳明“格”竹苦思头痛而失败的例子,具体有力地论述了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进而论证了“传统的中国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的观点。语言幽默,通俗易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