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学历史
学院办学历史悠久,其前身可追溯到
1946年创办的广东省立惠州师范学校设立的语文科。1978年惠阳师范专科学校成立,设置中文专业,学制三年,同年成立中文系。1
993
年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专科层次的惠州大学。
1997年至1999年中文系与华南师范大学联合培养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本科生。2000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院校,更名为惠州学院,中文系开始招收汉语言文学专业四年制本科生。2004年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2006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2016年中文系更名为文学与传媒学院。目前,学院设有中文系和传媒系两个教学系以及创意写作中心、师范技能实训中心、融媒体实验中心和博雅课程教学部。
学科专业
学院重视学科专业建设,文
艺学学科获批第一轮、第二轮校级重点学科,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入选第三轮和第四轮校级重点学科,开办汉语言文学(师范)、汉语国际教育(师范)、广播电视学和网络与新媒体四个本科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
1
978
年开始招收三年制专科生,
2000
年正式招收四年制本科生,
2011
年获批广东省特色专业建设点,
2014
年入选广东省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
2018
年获广东省重点专业,
2019
年入选广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2
020
年与华南师范大学联合培养教育硕士,
2
022
年通过教育部师范类专业认证(中学教育二级)。
广播电视学专业
创办于
2004
年,
2015
年获批广东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2016
年获批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创办于
2007
年,
2020
年获批省级特色专业。网络与新媒体为
2
021
年新增专业。
四个专业均设有辅修专业。
师资队伍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
54
人,教授
13
人,副教授
17
人,讲师
22
人,助教
2人。聘有客座教授
6
人、基础教育一线兼职教师
42
人。专任教师中有硕士生导师
6
人,博士后
8人,博士
40
人,硕士
13
人;广东省教学名师
1人,广东省特支英才计划2人,南粤优秀教师
1
人,南粤教坛新秀
1人,广东省“千百十”工程省级培养对象2人,惠州市优秀专家拔尖人才
1
人,校级
“教学名师”2人,校级“教学示范教师”3人。
教学科研
学院拥有惠州文化研究中心、东坡文化(惠州)研究中心、小小说研究中心、惠州市语文教师教育联盟、数字新媒体产业学院等教学科研平台。
2
010
年以来,教师主持国家社科项目
1
3
项,教育部项目
8
项,广东省社科规划项目
20
余项,出
版学术著作
50
余部;在
CSSCI
来源期刊发表论文
1
30
余篇,其中权威刊物
20
篇;获得省哲学社科奖
1
项;出版教材
5
部,建设省级精品课程
5
门、省级一流课程
4
门,承担省级质量工程项目
46
项;获得市级教学成果奖
3
项、校级教学成果奖
16
项。
人才培养
学院
立足语文教育传统和
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建立产出导向的人才培养体系,注重中华文化传承和创新
实践开发
,
坚持
“读·写·讲·研”四位一体,强调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专业技能、批判思维和创新能力,重视服务地方文化建设
。拥有汉语言多功能实训室
1间、汉语教学与国际传播实训室1间、融合媒体实验室1间和
51
个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近
九
年学生主持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国家级
22
项、省级
61
项,发表学术论文
40余篇;获省级以上学科竞赛奖项1000余项。多年来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均达9
0
%以上。
有
160
余人考
上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和英国莱斯特大学等国内外名校硕士研究生。截止
2
020
年,学院培养了
5
000
余名全日制本科生。现有全日制在校生
1285
人。
社会服务
学院重视服务地方文化传承与建设,组建惠州文化传承研究团队、小小说理论与批评研究团队、新媒体与社会治理创新团队、惠州市新闻发布专家顾问团队。近五年举办三届全国大学生小小说创作大赛暨研究论坛、丰湖书院名人文化展览暨学术研讨会
2
场,与惠州市教育科学院、惠州市中小学联合举办全国语文名师专业成长访谈
1
8
场;获得地方文化研究项目
10
余项,公开发表地方文化研究论文
2
0
余篇;承接惠州市新闻发布专家评估
20
余次;承接粤东粤西粤北中小学语文教师轮训
2
00
人次;每学期为惠州市中小学开展专题讲座
3-5
场,与惠州市中小学语文教师联合开展语文名师研究,出版专著
3
部,公开发表基础教育论文
3
0
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