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推荐
低调的菠菜  ·  curl ...·  4 月前    · 
满身肌肉的人字拖  ·  Android ...·  1 年前    · 

作者:宋海英(苏州大学传媒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马骁骏(剧评人)

明代剧作家汤显祖的《牡丹亭》是中国昆曲的巅峰之作。2004年,以江苏省苏州昆剧院为演出班底,集结了各地艺术精英创作的青春版《牡丹亭》一经问世即形成演出热潮,广受赞誉。二十年间,该剧累计演出近500场,进场观众近80万,足迹遍布国内众多城市,甚至亚洲、美洲、欧洲的多个国家。

作为戏曲守正创新的一个典型案例,该剧在新中国昆曲演出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甚至有评论称其为继1956年“一出戏救活了一个剧种”的《十五贯》之后,又一个在近二十年里“一出戏普及了一个剧种”的佳作。今年以来,青春版《牡丹亭》开始了“庆演20周年”的新一轮巡演,原班人马所到之处受到热烈欢迎,再现当年一票难求盛况。

苏州昆剧院的两位青年演员在第九届昆剧艺术节期间的青春版《牡丹亭》讲座中示范演绎《牡丹亭·惊梦》经典片段 苏州昆剧院提供

青年演员接续传承让古老昆曲焕发青春

作为昆曲名作,《牡丹亭》原著长达55折,因其冗长,长期以来只能“选折”上演。新中国成立后,《牡丹亭》发展出多个演出版本,如1953年国风剧团苏剧昆曲混合版,1957年上海戏校八场版,1959年北京昆曲研习社十一折版,1962年湖南省郴州专区湘昆剧团七场版;到八九十年代,昆曲《牡丹亭》声名鹊起,上海昆剧团、江苏省昆剧院、北方昆曲剧院都排演过多个版本。

这些排演培养出了一代代有着丰富舞台经验和深厚艺术造诣的昆曲演员,他们对昆曲艺术的传承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昆曲《牡丹亭》也因此形成了一批固定的观众。但是,当时的昆曲也和其他戏曲一样面临着观众群体单一,难以吸引新受众的局面。

青春版《牡丹亭》创作的初衷之一,就是希望能够进一步扩大昆曲观众群体,在传承的基础上,让昆曲艺术在21世纪舞台上保持青春活力。同时,为了区别以往版本,青春版制作团队在制作之初就找到了创新亮点——“青春版”的创意表述。团队以“青春”作为新版《牡丹亭》的着力点和号召力,在创作过程中,其内涵得到不断挖掘和丰富。

传统戏曲观众一般习惯于欣赏名家名角的表演如何以形传神,以及其唱腔与手眼身法步如何独特而精妙。出于对角色需要和观众审美的重视,青春版《牡丹亭》更加强化演员作为戏曲表演的核心作用,培养与角色年纪相仿的年轻演员来演绎这个青春爱情故事,从而更好地传达剧中青春、爱情和生命的主题,以期与年轻观众产生更多情感上的共鸣。

20年前,当时的青春版《牡丹亭》创作团队根据“形貌唱作俱佳”的标准,从苏州昆剧院“小兰花班”中选出二十岁出头、富有潜力的演员,专门聘请“巾生魁首”汪世瑜和“旦角祭酒”张继青等昆曲名家进行教授,花费一年时间对青年演员的唱功和身段等进行调教和打磨。名师的培养让遴选出的青年演员加速成“角儿”。演员们的表演脱胎换骨,日臻完善:沈丰英饰演的杜丽娘身段婀娜、清心玉映,俞玖林饰演的柳梦梅温文尔雅、书生意气,两个人物既具古典芳华又符合现代审美,他们青春俊美的舞台形象与柳、杜的青春故事形神相通,为新剧增添了青春色彩,演员的一招一式、一颦一笑、一腔一调唤起了无数观众心中的浪漫和憧憬,尤其引得大量年轻观众欣赏和追随。

青春版《牡丹亭》剧照 苏州昆剧院提供

在尊重当代观众审美追求上创新改编

在坚实的传承基础上推陈出新是戏曲创演的必由之路。青春版《牡丹亭》的成功也正来源于在充分尊重当代观众价值观与审美追求基础上的创新改编。

《牡丹亭》原本中歌颂青春、爱情的主题应和着年轻观众对真情、纯情、至情的“爱情神话”的梦想,这也正是几百年来这一故事历久弥新、打动人心的关键之处。青春版紧紧抓住这一主题,又对原作中柳梦梅的形象进行了重塑,使他成为与杜丽娘一样情深意切、感情专一的形象,更加符合现代审美和价值追求,易于被当代观众所接受。

青春版从原著中选出27折精华,分为上(“梦中情”)、中(“人鬼情”)、下(“人间情”)三本,总演出时长九小时,分三天演出。精编后的青春版化解了《牡丹亭》只能“选折”上演的问题,不仅满足了当代观众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想观看完整故事的实际需求,也满足了剧团按照现代剧院的运营方式安排演出的市场需求。

除了删除无用的枝节,青春版还调整了部分折目的演出顺序,让故事结构更加清晰合理。比如:直接删减了原本中与“至情”主题无关的内容;将原本第二折柳梦梅的出场戏《言怀》,调整到第四折《惊梦》之后,让柳梦梅先在杜丽娘的梦里以梦中情人的身份出现,之后再以现实真人的身份上场讲述自己的身世,由虚到实逐步解开梦境,这就更能迎合现代观众追寻悬念的观演需求。经过精编的青春版比原本情节更加紧凑,逻辑更为流畅,重点更为突出。

在舞台呈现上,青春版《牡丹亭》充分考虑古典美与现代美的融合。其舞台“空简”,地面采用灰白色调,借助现代舞台艺术和技术来体现昆曲抽象写意的美学传统:在灯光的配合下,演员的舞蹈和动作恰似挥洒在宣纸上的中国写意画,给观众带来典雅飘逸的视觉冲击。传统书法和花鸟画等融入素净的舞台背景,更添文化底蕴,让观众感知诗化而天成的典型环境。全剧有15折戏将演员置于这样的“空舞台”上表演,而另12折仅增加一二桌椅作为场景道具而已。古典而又符合当代审美的“空舞台”为演员和观众分别提供了更大的表演空间和想象。

服装上,剧中人物的二百多套戏服均来自苏州绣娘手工刺绣,让戏曲意境更唯美;主角服饰多用低色度和低亮度的鹅黄、淡粉和浅蓝等颜色,配以梅兰竹菊等图案来设计,让人物形象更显端庄。演员扮相上,突破传统,避免浓艳,讲求素雅和简洁,特别是杜丽娘的发饰流丽干净,让造型更显优雅。音乐上,实现了在传统规制基础上的现代延展,一来用素朴淡雅、细腻生动的“精致水磨”突破了以往的传统曲调,动听又易懂;二来借鉴西方歌剧中的主题曲样式,分别从《山桃红》和《袅晴丝》等核心唱段中抽取音乐旋律为柳、杜设计了不同的主题音乐,实现角色唱腔与全剧风格的统一。舞蹈上,引入现代舞元素,在《惊梦》《回生》等折目中重编或增加了男女花神的群舞,让舞台增强了流动感和观赏性;注重身段动作舞蹈化,让演员通过舞姿表达情绪、延伸空间、协同叙事。这些都使当代观众更易理解人物,进入角色与剧情,从而读懂昆曲。

大师课、昆曲普及讲座培养观众、带热市场

作为联合国“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是拥有六百多年历史的古老戏曲剧种。二十年前,青春版《牡丹亭》打开了昆曲这一古老剧种在当代走向振兴的新局面,这部“至美”的剧作超越语言的隔阂,在海内外引发昆曲热潮,让世界看到了东方典雅的昆曲艺术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和审美高度,形成了昆曲文化现象。二十年后,青春版还能续写《牡丹亭》和昆曲的青春吗?

培养年轻演员挑大梁,吸引青年观众观看,这是当年青春版《牡丹亭》的创排法宝。二十年后的今天,参演青春版的第一拨演员业已中年,观众和市场需要一代更年轻的杜丽娘、柳梦梅接续任主角。令人欣喜的是,如今青春版《牡丹亭》通过不断继承、发扬和创新,后继有人。

在江苏省苏州昆剧院,经过20年的成长和历练,昔日的青年演员成名成家,亲自带徒。戏里,俞玖林是二十年如一的“柳梦梅”,戏外,他已经成长为“新时代中国戏剧(生行)领军人才”,先后向后辈演员进行了青春版《牡丹亭》(精华版)和全本(生行)折目的传承。第二拨青年演员的遴选和培养工程从十年前开始,名师指导、以戏带人的人才梯队培养模式取得成效,90后、00后的新一批年轻演员开始崭露头角,使得青春版《牡丹亭》得以常葆青春。

今天,青年群体仍然是青春版《牡丹亭》生生不息的观众来源。据统计,青春版《牡丹亭》的青年观众比例达75%,它仍然能在文化演出市场常年保持关注度、话题度和响应度。2004年6月,该剧选择从具有悠久昆曲教育历史的苏州大学起步,二十年间先后走进国内外40所大学演出,仅在北京大学就演过四次。在大部分学校都是全本演出,三天演出场场爆满。以高校为主要传播阵地的青春版,为《牡丹亭》这一经典剧目的传播乃至昆曲的传承提供了可持续发展动力。

除此之外,该剧采用了多维度的传播方式,以吸引更多受众,扩大消费群体。主创团队在每次演出前都召开新闻发布会或组织公益讲座、大师班等进行导赏,利用媒体和高校平台开展剧目宣传和昆曲推广,一方面提升该剧的文化品位,另一方面也能达到让观众从接受文化宣传转向接受文化消费的目的。今天青春版《牡丹亭》的观演主力军除了以当代青年为主外,一批批曾在学生时代观看过该剧的人,又带着身边的家人和朋友重返剧院追忆青春,形成新的观演人群,实现了戏曲在观演人群中的传承。

由青春版《牡丹亭》引发的文化现象还吸引了众多学者对其进行持续不断的研究。现如今,“昆曲热”已成常态,但象征着昆曲青春永存的青春版《牡丹亭》的知名度也并未降低,只要一提到戏曲改革或者经典传承,人们就会不由自主地提到这个案例,它的成功已经成为其他戏曲在当代发展的良好范本。其他版本《牡丹亭》、其他经典昆曲剧作,甚至其他戏曲剧种剧目在创排时也会借鉴当年青春版《牡丹亭》的经验做法。青春版获得过第十届中国戏剧节特别荣誉奖、第十四届文华奖“优秀剧目奖”、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等多项国家大奖,众多参演演员也获评中国戏剧梅花奖和国家一级演员,昔日青春版已然成为另一“经典版”。

《光明日报》(2024年06月12日 16版)

周光召 沈绪榜 李政道 刘昌孝 林尚扬 张寿荣 张存浩 宋家树 刘桂生 万惠霖 常印佛 计亮年 孙钧 朱起鹤 朱伯芳 胡和生 盛志勇 王子才 肖序常 徐承恩 曹春晓 王明庥 秦裕琨 汪忠镐 钟万勰 袁权 韩大匡 潘镜芙 郑光美 胡英 汪应洛 凌永顺 钟训正 刘守仁 陆元九 关兴亚 万哲先 毛江森 张友尚 卢强 李文华 龙驭球 顾真安 邱兆祥 张国成 赵伊君 汤鸿霄 赵梓森 黄克智 沈其韩 杨叔子 解思深 彭一刚 王琳芳 顾健人 朱英浩 王威琪 张兴钤 孟兆祯 徐叙瑢,院士 范海福 梁骏吾 於崇文 邹竞 周勤之 王哲荣 黄文虎 潘际銮 李三立; 余国琮 张子仪 陈敬熊 毛用泽 朱兆良 戴永年 潘自强 文圣常 徐性初 陈念念 追思 沈福存 郭汉城 陈文新 叶可明 李正名 张涵信 黄宏嘉 许厚泽 沈绪榜 李政道 刘昌孝 林尚扬 张寿荣 张存浩 宋家树 刘桂生 万惠霖 常印佛 计亮年 朱能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