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說來,當代新儒學主要是指:宋明以來融會釋、老,重建孔孟儒學傳統的程朱理學與陸王心學。然正式以「新儒家」名號指稱二十世紀的中國儒學思想的,是一九八五年元旦張君勱、唐君毅、牟宗三、徐復觀四位先生於香港《民主評論》發表一宣言:〈中國文化與世界-我們對中國學術研究及中國文化與世界文化前途的共同認識〉中引用(註2)。文中特別強調「心性之學」,乃是中國文化之神髓所在。實也闡發熊十力先生的觀點。而唐君毅先生、牟宗三先生、徐復觀先生皆是熊十力先生的高足,所以亦有學者以爲當代新儒學乃是熊十力先生的哲學流派。不論新儒學,是否爲熊十力先生的哲學流派,重點是其弟子唐君毅先生、牟宗三先生皆大力朋揚宋明理學內涵,強調儒家的「心性論」,且視爲人生修養與超越的主要依據。牟宗三先生最重要著作:《心體與性體》、《圓善論》等,唐君毅先生一系列的道德修養論,亦蔚爲《唐君毅先生全集》,然就「道德內在」而言,如何由道晶畸形上主體落實於個人內在的道德修養,或者,外在規範轉向於個人自覺實踐,牟先生與唐先生的看法如何?又二者有何異同?則是本論文欲探討的。
高瑋謙(2001)。
唐君毅先生論「德性之知」與「知識之知」的關係之檢討
。
鵝湖月刊
,
(316),47-58。https://doi.org/10.29652/LM.200110.0008
李瑋皓(2020)。
論牟宗三與唐君毅「儒家形上學」詮釋視域較析
。
哲學與文化
,
47
(10),113-128。https://www.airitilibrary.com/Article/Detail?DocID=10158383-202010-202011050007-202011050007-113-128
江日新(1998)。
《「牟宗三哲學」與「唐君毅哲學」論》導言(上)
。
鵝湖月刊
,
(274),18-26。https://doi.org/10.29652/LM.199804.0003
劉述先(2009)。
唐君毅、牟宗三二位先生對當代新儒家哲學的貢獻
。
鵝湖月刊
,
(413),2-6。https://doi.org/10.29652/LM.200911.0003
鄭志明(2010)。
唐君毅與牟宗三宗教觀的比較
。
鵝湖月刊
,
(423),25-41。https://doi.org/10.29652/LM.201009.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