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评价电影《一点就到家》?

关注者
193
被浏览
356,480

139 个回答

1.自黑

“我在北京有个客户跟我说过:千万别跟最好的朋友合伙开公司。”

“什么客户啊,这么土?”

“三个教英语的。”

“哟,怪不得。”

这段我在电影院里爆笑,三个教英语的不就是陈可辛导演的《中国合伙人》吗?

《一点就到家》讲的也是三个年轻人合伙创业的故事,陈可辛是这部电影的监制。

同样是青春励志片,同样是三个合伙人从壮志凌云到分歧再到和解的故事,但它们讲述的是两代人的创业理念。

上一代年轻人与这一代年轻人对梦想、对成功的解读是不同的。

过去《中国合伙人》里的成功是“美国梦”,是往外走,往上走,到城市去,去华尔街上市。

现在《一点就到家》里的成功是“中国梦”:回到家乡,扎根农村,把人带回来,把东西送出去。

彭秀兵离开云南去北漂的时候,他爸临别嘱咐:“混好了就别回来了”。

这是上一辈人的梦想。

彭秀兵自己的选择是攒了钱回到家乡,去打通物流到黄路村的最后20公里。


但你要说两代人完全不同,那也不见得。

李绍群说:“以前跟着我爸种茶叶的时候我不理解他,反倒是种咖啡以后突然懂他了。”

最后李村长主动喝起了咖啡,李绍群端起了茶杯,父子俩达成和解。

这时就发觉电影的英文名《coffee or tea》真是妙极!

不是非得二选一,新时代允许多元化的存在。

就像那位怀念集市的卖茶阿婆,最后掏出一张支付宝收款码。

怀念过去、憧憬未来,都是对的事。


2.虫子

魏晋北的名字很妙。

魏晋南北朝是历史上很混乱的时期,被冠以“荒唐又美好”的时代标签。

以“竹林七贤”为代表的魏晋风骨,是淡泊的、潇洒的,也是失败的。

他们身处在天灾人祸的极端危险之中,他们的淡泊是时局所迫。

魏晋北一点都不淡泊,爱好就是追逐名利,从小喜欢钱,长大了渴望赚钱、渴望成功。

他也是混乱的,焦虑让他睡不着觉。

他的梦想一个一个地倒下,他变成繁华大都市里一个混不下去的废柴。


误打误撞被彭秀兵带回云南的魏晋北,一进村就被虫子咬了。

这是一个隐喻,隐喻他是黄路村的一个外人。

虫子代表着他和黄路村之间的关系。

村里是一个人情社会。

彭秀兵因为这种人情承担起村民的退货,赔光了所有积蓄。

也因为这种人情,乡亲们支持彭秀兵种咖啡,“我们不相信不咖啡,我们相信你”。


一开始魏晋北这个“外人”在黄路村四处碰壁,被虫子咬,被水牛怼,半条小命差点摔没了。

后来种咖啡的时候,虫子已经不咬他了,围着他转了几圈就走开了。

散伙回北京以后,魏晋北在地铁里看到了这只虫子。

这只虫子的特效看起来特便宜,但又恰好像是乡间那种粗糙的美好。

他说:“你跟着我一路到了这里吗?”

这时候他已经是黄路村的“自己人”了,虫子既代表着黄路村对他的牵挂,也是他对黄路村的不舍。

所以他又回去了,并决心定居黄路村。

他在黄路村有根了。


3.鸡汤

彭昱畅饰演的彭秀兵就是一本行走的鸡汤大全,以“我有个客户说过”开头。

刘昊然饰演的魏晋北则是一位反鸡汤斗士。

这位斗士最终又被另一句鸡汤治愈了。

心理医生:“我正在读一本外国名著,里面有句话很有道理:人们总是在正确的事和容易的事之间做选择。”

魏晋北:“这是哪本名著?我也想看看。”

心理医生:“《哈利波特》!邓布利多老哥们儿说的!”

hhhhhhhhhhhhhhhhhh我再次爆笑出声。


这部电影特别可贵的地方就是分寸感。

在一切略显严肃的、可能流于煽情的地方,及时用小段子小幽默急刹。

当卖茶老奶奶怀念集市,你以为它要批判科技进步导致的人文缺失,下一秒老奶奶就笑嘻嘻地掏出了支付宝收款码;

当心理医生用外国名著开导魏晋北,你以为他要讲什么严肃文学,下一秒他就给你安利“哈利波特,邓布利多老哥们儿”;

当李绍群突然理解了他爸,神色忧郁地表示想喝茶了,你以为彭秀兵把他搂进怀里是要轻声安慰,下一秒你就发现男孩子的友谊都是争做对方的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