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公开课,第5,6课
notes,
http://cs229.stanford.edu/notes/cs229-notes2.pdf
前面讨论了高斯判别分析,是一种生成学习算法,其中x是连续值
这里要介绍第二种生成学习算法,Naive Bayes算法,其中x是离散值的向量
这种算法常用于文本分类,比如分类垃圾邮件
首先,如何表示一个文本,即x?
以上面这种向量来表示,字典中的词是否在该文本中出现
其中每个词,可以看作是一个特征,对于特征的选取,可以过滤到stop word,或只选取出现多次的值。。。
那么训练集,就是一系列(x向量,y),其中y为0或1表示non-spam,spam
其次,如何建模?
我们可以考虑直接对P(y|x)进行建模,但是x中的feature数一般是比较多的,讲义中假设为50000,那么可以想象x的取值可能性为
,所以如果要找出每一种x的可能性来建模,基本不可能
所以这种case,需要使用生成学习算法,通过对P(x|y)进行建模,来间接计算出P(y|x)
因为y的取值只有0,1,看似容易一些
但这里x的取值是
,为一个
参数向量的多项分布,仍然过于复杂
所以最终,提出Naive Bayes (NB) assumption,用于近似和简单对P(x|y)进行建模
这个假设非常简单,即每个词或feature都是独立出现的
所以上面推导的第二行可以简化为第三行的形式
虽然这个假设在现实中不可能为真,但是实际的效果挺好
接着写出joint likelihood,用于建模
省去推导过程,得到
其实这里得到这些结果,就算不用最大似然去推导,单纯从概率角度去思考,也会得到这个结果。比如
,想当然应该是,所有y=1的文本中包含第j个单词的比例
所以这里使用最大似然推导是一个流程,显得更严谨
其实可以更直观的得到上面的结果
最后,如果对一个新的x进行预测?
比较简单,用上面的公式计算出每一部分,就可以得到最终的结果
对于生成算法,分别计算出P(y=1|x)和P(y=0|x)
Laplace smoothing
上面给出的Naive Bayes有个问题是,当给出的x中出现一个训练集从未出现过的词的时候,这时候根据训练集去计算
和
都会得到0
于是会得到这个结果,
这明显是不合理的,这种不合理是由于你的训练集是非常有限的导致的,所以这里需要使用Laplace smoothing来避免这种情况
z取值{1, . . . , k},
那么给定m个z的观察值,
现在要根据观察值,来判断
根据上面的最大似然结论,
这里问题就在于,如果j在m个观察值中没有出现,那么通过这个公式算出的
为0
这明显不合理,因为在训练集中没有看到的现象,你不能说他出现的概率为0,只不过是因为训练集有限,没有出现罢了
Laplace用于描述明天太阳升起的概率,虽然你天天看到太阳升起,但明天太阳依然会升起的概率一定不是1
所以利用Laplace smoothing,变化为
分子加1,很容易理解,没有就至少算出现一次
分母之所以要加k,是为了保证
回到我们的问题,经过Laplace smoothing的Naive Bayes分类器变为,
将连续的x离散化,比如下面把房屋的面积进行离散化
然后使用Naive Bayes进行分类往往会得到比较好的效果
2. multi-variate Bernoulli event model
这种扩展往往也是用于文本分类,因为普通的bayes方法只是考虑这个词是否存在,而没有考虑这个词的出现频率
事件模型就是对这个的一种改进,
首先表示一个文本或email的方式变了
普通bayes中,x长度取决于字典的大小,因为xi表示字典中第i个词是否出现
而这里,x长度取决于文本长短,xi表示在文本中i位置上的词中字典中的索引,如下例
For instance, if an email starts with “A NIPS . . . ,”then x1 = 1 (“a” is the first word in the dictionary), and x2 = 35000 (if“nips” is the 35000th word in the dictionary).
然后是建模,设
,
joint似然函数为,m是训练集的大小,n是每个文本中的词的个数
可以得到,同样省去推导过程
可以看到,这里在考虑字典中索引为k的词时,会把在文本中出现的次数相加
所以这里不仅仅考虑是否出现,还考虑到到次数
本文章摘自博客园,原文发布日期:
2014-04-23
python机器学习——朴素贝叶斯算法笔记详细记录
朴素贝叶斯法是基于贝叶斯定理与特征条件独立假设的分类方法。最为广泛的两种分类模型是决策树模型(Decision Tree Model)和朴素贝叶斯模型(Naive Bayesian Model,NBM)。和决策树模型相比,朴素贝叶斯分类器(Naive Bayes Classifier 或 NBC)发源于古典数学理论,有着坚实的数学基础,以及稳定的分类效率。同时,NBC模型所需估计的参数很少,对缺失数据不太敏感,算法也比较简单。
python机器学习课程——决策树全网最详解超详细笔记附代码
决策树算法是一种逼近离散函数值的方法。它是一种典型的分类方法,首先对数据进行处理,利用归纳算法生成可读的规则和决策树,然后使用决策对新数据进行分析。本质上决策树是通过一系列规则对数据进行分类的过程。决策树方法最早产生于上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由J Ross Quinlan提出了ID3算法,此算法的目的在于减少树的深度。但是忽略了叶子数目的研究。C4.5算法在ID3算法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对于预测变量的缺值处理、剪枝技术、派生规则等方面作了较大改进,既适合于分类问题,又适合于回归问题。决策树算法构造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