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城(Champa;137-1697年),即占婆补罗(“补罗” 梵语 意为“城”),简译占婆、占波 [1] 、瞻波 [2] 。位于 中南半岛 东南部,北起今 越南 河静省 横山 关,南至 平顺省 潘郎、潘里地区。王都为 因陀罗补罗 (今茶荞)。中国古籍称其为象林邑,简称 林邑 ,从8世纪下半叶至唐末,改称环王国。 [3] 五代又称占城。据当地发现的国碑铭,始终自号占婆。

占人故地原是中国汉代所置 日南郡 象林县 。137年,象林县 功曹 之子区逵(也作区达或 区连 ,又称释利摩罗),杀县令,自号为王,始建占城国,10-13世纪,占城成为越南封建统治者扩张的主要对象。1402年越南夺取占城的占洞、古垒两州,把越南领土推进到今 广南 、广义地区。1471年, 后黎朝 黎圣宗 亲征占城,攻陷首都,“生擒”占王茶全,设置广南道,使 越南 领土扩张 归仁 一带。1693年, 阮有镜 领兵大举入侵,擒占王及皇亲大臣。1697年占城国灭亡。

和佛教传入中国一样,婆罗门教成为了 林邑 的国教。在文化上, 林邑国 在固有信仰上吸收了婆罗门教文化,形成了富有占城特色的婆罗门教文化,在 语言文字 上,林邑国参照了 梵语 的字母,创立了自己特有的字母——占婆字母。占族人区连是象林县 功曹 之子,他趁东汉衰弱之机,于137年在日南郡的象林县(今 顺化 )率数千人起兵,杀死县令。交趾刺史樊演征 交趾郡 九真郡 之兵前往征讨,但汉军因为害怕远征而发生哗变,导致了失败。 汉顺帝 欲发 荆州 扬州 兖州 豫州 四万人马前去镇压,但最终被大臣 李固 劝止了。 [4] 从此以后,该地区就从中国独立了出来,被称作林邑国。 在269年,林邑王 范熊 联合 扶南 ,兴兵侵犯 孙吴 疆界,占领了 西卷县 。到了范文称王之时,林邑国再度对外扩张,先后攻灭了大岐界、小岐界、式仆、徐狼、屈都、干鲁、扶单等邻近的小国,范文又多次进攻 晋朝 的日南郡和九真郡,并击败 东晋 所派遣的征讨军。 拔陀罗拔摩一世(Bhadravarman I,中文史料称为范胡达)是第一位在占婆石碑上有记载的国王。他的统治时间大约是公元380年至413年之间。在 美山圣地 ,拔陀罗拔摩一世为婆罗门教神祇 湿婆 神建立了一个神庙。这个神庙被国王命名为“Bhadresvara”,这个神庙的名字是国王名字“Bhadravarman”和湿婆神名字“Shiva”合二为一的简称。将国王的名字后面加上后缀“-esvara”,也就是将国王的名字与湿婆神的名字合二为一作为神庙或 林伽 的名字,这项制度一直延续到以后的数个世纪。 在拔陀罗拔摩一世统治时期,林邑国的首都是“僧伽补罗(Simhapura)”。该城名字的意思是“狮子之城”,又被中国人称作“大占海口”或者“林邑浦”,即会安市。该城市为一个 港口城市 ,位于两条河流的交汇处,由八英尺的城墙围成,到了南朝的后期,林邑国最终完全占领了日南郡,林邑国王 范梵志 于529年即位。范梵志在位期间,重建了因火而烧毁的Bhadresvara神庙,605年, 隋炀帝 遣将军 刘方 袭破林邑国都城,范梵志遣使谢罪,得以返回国都。唐朝建立以后,范梵志又遣使向 唐太宗 朝贡。 [1]  义净《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卷下《荆州慧命禅师》条有“泛舶行至占波,遭风而屡遘艰苦。适马援之铜柱,息匕景而归唐”之句。学者王邦维指出占波是“梵文Campā的音译,即指林邑”。见《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版,143页。 [2]  义净《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卷下《荆州法振禅师》条有“遂附舶东归,有望交阯。覆至瞻波(原注:即林邑国也)”之句。学者王邦维指出瞻波“即占波”。见《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版,206页。 [3]  《新唐书·列传第百四十七下》:“环王,本林邑也,一曰占不劳,亦曰占婆。” [4]  《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 [5]  《新唐书·列传第147下·南蛮下》:环王,本林邑也,一曰占不劳,亦曰占婆。……至德后,更号环王。 [6]  欧阳修等《新唐书·德宗皇帝本纪》 [7]  吴士连等《大越史记全书‧本纪全书‧黎纪‧大行皇帝》:(天福三年)帝亲征占城,克之。先是,帝遣徐穆、吴子庚使占城,为其所执。帝怒,缮战船,治戈甲,自将讨之,斩其王篦眉税于阵。……夷其城池,毁其宗庙,期月还京师。 [8]  陈仲金《越南史略》,70页。 [9]  《越史略》(《钦定四库全书·史部》第466册),586-587页。 [10]  徐松《宋会要辑稿》蕃夷四之七十一,7749页。 [11]   宋史列传第二百四十八·外国五:王师讨交阯,以其素仇,诏使乘机协力除荡。行营战棹都监杨从先遣小校樊实谕旨。实还,言其国选兵七千扼贼要路,其王以木叶书回牒,诏使上之。 [12]  宋史列传第二百四十八·外国五:(乾道)七年,闽人有浮海之吉阳军者,风泊其舟抵占城。其国方与真腊战,皆乘大象,胜负不能决。闽人教其王当习骑射以胜之,王大说。 [13]  宋史列传第二百四十八·外国五:(淳熙)四年,占城以舟师袭真腊,传其国都。 [14]  宋史列传第二百四十八·外国五:庆元以来,真腊大举伐占城以复仇,杀戮殆尽,俘其主以归,国遂亡,其地悉归真腊。 [15]  马司培罗《占婆史》第八章,台湾商务印书馆中译本,89页。 [16]  《大越史记全书·陈英宗纪》:“丁未十五年、元大德十一年春,正月,改乌里二州为顺州、化州。” [17]  《大越史记全书·陈英宗纪》:“占城俗国王卒,主后入火坛以殉。” [18]  《大越史记全书·陈英宗纪》:“克终以轻舟夺之(玄珍公主)以归,遂与之私通,迟回海道日久始至京都。” [19]  《大越史记全书·陈英宗纪》:“戊申十六年……秋八月十八日玄珍公主自占城回。” [20]  吴士连等《大越史记全书·本纪全书·陈纪·英宗皇帝》,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校合本,393页。 [21]  马司培罗《占婆史》第九章,台湾商务印书馆中译本,91页。 [22]  《明史列传第212·外国五》 [23]  明史列传第212·外国五:(正统)十二年,王与安南战,大败被执。……十三年,敕安南送摩诃贲该还国,不奉命。 [24]  明史列传第212·外国五:时安南索占城犀象、宝货,令以事天朝之礼事之。占城不从, 大举往伐。 [25]  吴士连等《大越史记全书·本纪全书·黎纪·仁宗皇帝》,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校合本,683—686页。 [26]  马司培罗,《占婆史》,第一章,《土地及人民》 [27]  马司培罗《占婆史》第一章《土地及人民》,台湾商务印书馆中译本,6页。 [28]  马司培罗《占婆史》第一章《土地及人民》,台湾商务印书馆中译本,4-5页。 [29]  马司培罗《占婆史》第一章《土地及人民》,台湾商务印书馆中译本,5页。 [30]  马司培罗《占婆史》第一章《土地及人民》,台湾商务印书馆中译本,7页。 [31]  马司培罗《占婆史》第一章《土地及人民》,台湾商务印书馆中译本,6-7页。 [32]  《大越史记全书黎纪仁宗皇帝》:夏四月二十五日,黎受等诸军攻茶盤城,大破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