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去哪儿了——《二代妖精》影评

大象去哪儿了——《二代妖精》影评

先说句题外话,二代妖精网剧剧组刚刚在鲸寓取景拍摄(合同手续规整)。三天的拍摄期间无违规、无扰邻、无任何脏乱差行为。作为同行,仅此一点,为剧组点赞。



说正经,电影有意思。从立意到拍摄到演员都可圈可点,圈点之外,略有待改进之处。比如:大象去哪儿了。“大象”既是个具体的生物,也是个电影中的概念。我们不妨以此进入,重温这段都市传奇。


其一:爸爸去哪儿了(第一头大象:背景)


强女主的故事自古受书生们喜爱。每一个羸弱的读书人都幻想有个强大、美丽、没要求、从不事儿的枕边人。最好第一次就被她强推,最好所有责任都由她来负。从《白蛇传》到《浮生六记》再到《二代妖精》,酒的调配与时俱进,瓶子还是那个老瓶子。这倒怪不得编剧,试想当代书生一身腱子肉、高大挺拔能打能干还振臂一呼千人众。那还需要啥狐狸精呐?狐狸精就是要救软戏子的,美人鱼就是要配霸道总裁的。设定没问题。


用书生对照狐狸精,反衬狐狸精的天真善良,这没毛病。用猫妖交待妖界背景,反衬大环境,这也没毛病。但,用精神病爸爸交待戏子现状,反衬人间,理论对位的戏时长到了,戏份没有到。


比如无论彩蛋还是剧情:爸爸的精神病是假装的,他才是妖怪管理局初代局长;比如爸爸被抓时突然恢复记忆,将戏子的封印揭开;比如不告诉你任何原因,任何妖怪到了爸爸那里就是化不了形。

其二:太太们去哪儿了(第二头大象:人物)


虽然戏子非常“许仙”,但他的出场还是让人眼前一亮。卖身、拍电影、横店、黑社会这些梗都是每个从业者再熟悉不过的了,最熟悉的往往也是最难把握的。通过讨债四人帮的精彩设计和演绎,老梗没能成为负累反而形成加分。尤其最后一段《肖申克的救赎》样式逃狱+群妖激战。已经有了荒诞剧的意识。这很可贵。更可贵的是创作者显然知道这段是他想强调的。


然而这种形式上的可贵是片段式的精彩,即和之前剧情没有必然因果,也与后面情感无明显衔接。它可以被置换为其他的任何一种可以满足逻辑自洽的形式。


和讨债组待遇不同,戏子相亲的几个对象以及相亲网站联络人都几乎消失了。如果相亲对象里就有妖精呢?如果联络人是个鬼呢?如果其中一个对象和狐狸精产生了直接冲突呢?如果第一个打麻将女是个更大的未知黑手呢?

其三:大象去哪儿了(第三头大象:地点)


戏子是个大象管理员,他在动物园工作生活,近一半的故事发生在那里。但,自始至终,大象没有出现;从头到尾,动物园只是个简单的道具。和妖怪管理局、妖怪收容所一样,道具只是在单纯的满足着功能性的作用。


而,就像服饰不该仅仅是衣服一样。所有道具都是可以不仅仅满足一眼可见的戏剧功能的。


比如大象还是并未出现,而泼硫酸的发小出现了,他主动承认自己就是戏子养的那头大象;比如彩蛋中,讨债四人组突然被通知,他们以后就跟戏子是动物园同事啦;比如,冰冰和妖猫突然带着全体人风风火火赶到动物园追问衣衫褴褛的小夫妻——大象去哪儿了?比如,一个苍老的声音接起了电话说“我就是动物园园长,是的,我相信他们现在都准备好了”;比如,影片结尾、一只小手握在了一只伸长出来的鼻子上面,夕阳西下,雷峰塔被吸入了鼻中。

每个比如都是假设,而当一部完整的电影可以在第一时间产生许多个更“好”选项时,首先是说明它本身故事的张力做出来了,其次是说明讲述过程中尚有拿捏不到之处。拿捏不到在所难免,戏剧永远会有更新的冲突更精准的表述。只要坚信这点且坚持下去,《妖精》的网剧、衍生剧、系列电影的续集自然会更加完整、完善。

编辑于 2017-12-29 18:29

文章被以下专栏收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