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推荐
踢足球的草稿本  ·  Python中的while not ...·  1 年前    · 
光明磊落的春卷  ·  求助:错误1 ...·  1 年前    · 
挂过科的海龟  ·  VS2019 ...·  1 年前    · 

高铁苏州北站前,智能安检机器人全天候“巡逻”;星级酒店里,送餐机器人的“微笑”服务备受好评;居民小区内,无人快递车送货上门方便又快捷……在苏州市相城区,智慧化的应用场景随处可见,将科技经济深度融合的氛围感“拉满”。

位于苏州市域地理中心、长三角经济圈核心腹地的相城,拥有时空距离最短、综合成本最低、服务效率最高的比较优势,形成了支持创新、鼓励创造的产业生态。近年来,相城把高铁北站作为提升区域能级的关键抓手,把科技创新作为发展“弯道超车”的核心驱动,相继落户长三角先进材料研究院、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创新综合体、先进技术成果长三角转化中心等高能级创新平台,集聚了一大批优秀的科技型企业和高层次人才。如今在相城,越来越多的研发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一张极具吸引力、竞争力、辐射力的科创生态网沿着高铁“骨架”加速形成。

高铁优势带来资源优势

23分钟,从上海虹桥高铁站到高铁苏州北站,再过一条马路,家住上海的李娜就坐到了江苏集萃功能材料研究所的办公室里,与相城的同事们共同开启一天的工作。作为同济大学医学院教授李永勇的得力助手,她平均每周要在上海和苏州之间往返3次。

“我们当前的主要工作之一,是把学校实验室里取得的理论成果,拿到相城进行测试和验证。”10月7日,李娜代表功能材料所医生平台与歌曼丽(苏州)大健康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就“水凝胶”相关产品的产业化问题进行交流。这种类似水状的凝胶前驱液,遇到胃酸后会立刻形成凝胶,从而降低食物消化速度,未来有很大的市场空间。

在江苏集萃功能材料研究所,像李娜这样“双城通勤”的高层次人才、像歌曼丽这样极具实力的本土科创服务伙伴、像“水凝胶”这样即将产业化的科研成果,还有很多。立足自身技术优势,联合地方科技企业,共同开展技术成果转化,携手推动示范项目落地……目前,功能材料所已初步形成了“概念验证中心、新型研发机构、专业孵化器、中试转化基地、科创园区”的产业化承载链条,致力于打造长三角地区功能材料与应用转化生态平台标杆。

高铁北站周边,包括江苏集萃功能材料研究所在内的多个创新平台密集涌现、不断生长,为相城产业发展持续注入活力。

依托高铁北站而建的苏州高铁新城,直接承接了高铁拉来的资源,成为相城变化最大、潜力最大的区域。近年来,高铁新城将智能网联汽车视为区域未来发展迈向高端的标志性产业,从“聪明的车”,到“智慧的路”,再到“灵活的网”,不断提升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全链条集聚度,截至目前,已集聚相关企业超过120家,覆盖30余个细分领域。高铁北站前,一条宽敞的南天成路,成为业内公认的“智驾大道”,也是相城的产业新地标。

有了实实在在的产业,就能真正留住海内外慕名而来的优秀人才。近5年来,相城高层次人才增长超5倍,总量达3.48万人。在高铁北站对面、江苏集萃功能材料研究所不远处,自动驾驶公司Momenta内,公司员工中85%为高端研发人才,硕博占比55%以上。如此高的人才密度,带动公司发展步入快车道,也成为高铁优势带来资源优势的绝佳体现。

枢纽中心成为科创中心

在谋划全区发展的布局中,相城把围着高铁北站建起来的高铁新城作为核心,大手笔配置各类科创资源,大力度推动“站产城人”融合发展,形成了先进的科研基础设施、丰富的人才资源、海量的应用场景和完善的产业配套。

这些高质量的要素供给,共同构成了一个日益完善的科创生态系统,推动相城从枢纽中心一步步向科创中心迈进,更致力于为苏州“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主承载区”贡献力量。2022年,相城全区高新技术企业达1373家,科技服务机构总数超200家。

数字金融、先进材料、智能车联网三大产业创新集群领先度持续彰显:在数字金融领域,长三角数字货币研究院、长三角金融科技有限公司、长三角数字金融数据中心等数字货币三大国家级平台接连落地;在智能车联网领域,获评全省首批车联网和智能网联汽车高质量发展先行区,跻身长三角地区最具活力和影响力的智能车联网产业发展高地;在先进材料领域,以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为主体,以上市企业、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和独角兽培育企业为标杆的先进材料科技型企业梯队正在加速形成。

以发展先进材料产业集群为例,相城瞄准“打造长三角区域先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主要承载地”这一目标持续发力,全力写好产业强链补链延链文章:聚焦创新平台建设,更大力度推动研发势能转化为发展动能;聚焦科技成果转化,更大力度推动科技服务体系建设;聚焦特色产业发展,更大力度推进产业创新集群建设,全方位推进“政产学研金服用”深度融合。

走进长三角先进材料研究院,由范国华教授牵头的研发团队,正进行多场景X射线显微CT装置与技术开发。“我们致力于帮助相关企业解决大型检测设备的‘卡脖子’难题,从而更好提升生产效率、促进新旧动能加速转换。”范国华说,如今有了优质的平台载体作支撑,科研成果落地变得事半功倍。

作为相城先进材料产业创新集群的重要组成部分,2019年落户的长三角先进材料研究院,聚焦国家战略和重点产业发展,致力于依托现有技术基础及资源优势,形成了集“科学、技术、工程”于一体的融通创新的研发体系。研究院负责人介绍,未来研究院将加速推进光电子能谱、工业应用材料大数据等重点验证项目落地,以创新解决方案转化和高价值项目公司孵化为抓手,为地方发展增添新引擎。

今年起,相城区还出台了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扶持政策、优化科技创新生态链政策十条、关于优化人才政策体系的实施意见等系列政策,为创新创业人才在相城安居乐业提供保障,为相城科创中心建设留住人才资源。

关键节点扛起关键使命

一辆辆飞驰的“和谐号”“复兴号”,载着海量的知识、技术、人才等创新要素,在广袤的大地上织出一张流动的巨网。放眼全省、全国,高铁沿线和周边地区往往“近水楼台先得月”,获得了更多的科创资源,可以说,“高铁一张网”几乎就是“科创一张网”。

作为京沪高铁和通苏嘉甬高铁的交会点、同时也是苏锡常城铁和如通苏湖城铁的交会点,相城在这张“网”中的位置尤为关键,也承担着尤为重要的战略使命。近年来,相城通过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机遇,积极融入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北向拓展带、环太湖科创圈、沿沪宁产业创新带、G60科创走廊等建设进程,在服务大局中实现自身更好的发展。

站在新起点,相城各界摩拳擦掌,致力打造“高铁科创一张网”中更加闪亮的节点。

“高铁沿线的研发‘小生态’共同勾勒出全省科创‘大网络’,未来将释放无限潜能。”相城区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相城将在高铁北站周边布局更多科创载体,加强和相邻区域、城市之间的交流合作,扩大自身“朋友圈”,提升资源集聚度,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相城区国资办相关负责人介绍,把“交通流量”转变为“发展留量”,是相城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重要方向。“我们将加强与省属国企的协同联动,着力提升枢纽能级,成为全省枢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试验田’和‘加速器’,努力为全省‘高铁科创一张网’建设提供更多经验。”

作为苏州第一个由龙头企业参与建设的新型研发机构,苏州市产业技术研究院融合基建技术研究所近年来通过与东南大学、住建部科技委、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等单位开展合作,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上推动优质科创资源充分汇聚、有效流动。今年,研究所孵化的项目产值将突破1亿元。

“1亿元是里程碑,也是新起点。”融合基建技术研究所所长李国建透露,研究所接下来的计划是,围绕智能建造、双碳先导两大机遇,推动百项创新场景落地转化;同时,抓住高铁的便利条件将成熟的技术推广到更多地区,探索出一条具有相城特色的“技术-应用-人才-效果-产业”示范路径。

10月11日零时起,全国铁路实施第四季度列车运行图。调图后,长三角旅客列车、货运列车开行总数均创下历史新高。“家门口的高铁”更加便利,“轨道上的相城”越跑越快。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