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下葬两百多年后,墓地被整个挖穿,开棺后很是蹊跷
唐朝末年,天下大乱,朱温推翻了唐朝,建立了梁朝的统治。梁朝的建立对于唐朝可谓是意义深远,但是远没有对于唐朝历代皇帝的陵墓影响大。梁朝的节度使温韬,刚一上任的时候,就将目光投向了唐朝的十八座陵墓,这十八座陵墓,里面埋葬的都是唐朝的历代皇帝,其中就包括李世民的昭陵。
昭陵是李世民和长孙皇后合葬的陵墓,位于九嵕山上。李世民当时建造的时候,命令工匠仔细建筑,凿挖了将近250米深度的陵墓,李世民以为将陵墓建造的固若金汤,就可以高枕无忧,于是就命令祖孙后们效仿。但是李世民没有料到的是,在温韬担任节度使的7年中,唐朝的18坐陵墓,包括他自己的昭陵在内,温韬就挖了17座。幸亏武则天的乾陵修建的隐秘,不然也难逃被挖的命运。
在
五代十国的一些历史资料里显示,李世民下葬两百多年以后,墓地被整个挖穿,开棺景象让人大吃一惊。
史书详细记载了温韬挖掘昭陵的整个过程。当时温韬带人马上了九嵕山准备挖掘李世民的陵墓,他们毫无章法的乱挖一气,导致很久也不得其门。最后,终于在一位“高人”的点拨之下,温韬命人向九嵕山“软一点”的地方挖。果然,在避开石头找到软土以后,温韬等人顺利找到了李世民的陵墓入口。
墓道非常幽深,直达地下75丈深,在打开了全部的5道石门以后,呈现在众人面前的是一副让人吃惊的场景。墓室内富丽堂皇,繁华程度不亚于九重宫阙。墓室的耳房里放着各种箱子,箱子里放着各种金银珠宝,名贵字画,众人看到这些东西,瞬间就失了心智,将金银财宝抢夺一空。李世民生前收藏的各种绝世名画,也被不识珍宝的温韬将画上装饰的金丝绸缎抽走,留下光秃秃的纸散落在地上。
在众人继续往前走,看到李世民的棺椁停放在墓室的石床上,石床冒着幽幽的冷气,打开棺椁以后,李世民的样子呈现在众人面前。
根据史书记载,李世民的样子非常奇怪,未梳发髻,披头散发以发盖面,样子很是奇怪,众人看到李世民的样子都感到非常的害怕和吃惊。
至于李世民为什么会这样子,史书上没有真实的记载,我们也不得而知。
但是温韬这种光明正大的盗墓行为,可谓是非常可耻了,不光是对前朝死者的不敬,在他这样的破坏行为之下,很多的具有极高文物价值的字画遗迹等遭到了很大的破坏,为后世解析唐朝历史造成了非常大的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