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重纱之舞 | 理查·施特劳斯 最后的浪漫(上篇)Richard Georg Strauss
原创 拈花一笑 三十三又三分之一
蒂尔的恶作剧
彼得老是爱搞恶作剧
总在星星们不留神时,飞到他们身后
大口吹气,想熄灭他们
——詹姆斯·马修·巴利《彼得潘》
朋友为他家的小公主买了一套附着CD唱片的《儿童古典音乐绘本》,让我大开眼界——竟然还有这种音乐和故事相结合的儿童绘本。
其中一本叫《蒂尔的恶作剧》,讲的是中世纪一个喜欢捣蛋的流浪汉故事。这个叫作蒂儿的流浪汉,骑马闯进市场,把一个个摊位搅得一团糟,然后穿着一步能走7里远的神奇鞋子,溜之大吉。他还化妆成神父,到处演讲。化妆成骑士,向美丽的小姐求爱。每次恶作剧后,蒂儿都会被愤怒的人们追赶,当他逃到别人抓不到的地方,就会用拇指刮鼻子以示嘲笑,他不断地开着恶作剧的玩笑,不断被人追逐,最终被人抓住,被法庭判处绞刑。在斯科特的原著里,蒂儿死都死了,还不肯安份地躺在坟墓里。
有时,我觉得这是一个不太适合小盆友的故事。这本音乐绘本搭配的古典音乐是理查德·施特劳斯的著名同名交响诗。每到一段落,绘本就会提示播放附着CD的对应曲目。所以,朋友家是爸爸读,然后妈妈在一边播放音乐。讲到最后,蒂儿被绞死时,朋友似乎觉得少儿不宜,一笔带过地说:蒂儿受到了应有的处罚。
好恐怖的故事,它告诉小盆友,喜欢恶作剧的结果就是不得好死!
这首交响诗作于1895年,那年理查德·施特劳斯刚刚和女高音保列娜结婚一周年,正在慕尼黑歌剧院担任助理指挥。当时,他受李斯特与瓦格纳的影响,热衷于歌剧与交响诗的创作,这个关于蒂尔的故事,本来是想写成歌剧的,最后还是写成了交响诗。在小提琴碎弓奏出的闪闪发光的引奏下,施特劳斯用圆号与单簧管,来代表蒂尔与追逐他的恶汉。这两个相互追逐的主题,在全曲中不断变形。而每次蒂儿想出坏点子,低音大管就会奏出低沉的声音,紧接着单簧管发出一串可爱的坏笑,就象是一个吐着舌头的男孩,活灵活现。
施特劳斯不仅试图用音乐来描绘故事与人物心理,甚至还在努力模拟现实中的场景。比如市场一段,你仿佛能听到:马儿狂奔,市民惊呼,商贩东倒西歪。如果你家的音响够发烧,这首多少有点奇葩的交响诗,听来会蛮有趣味。超强的带入感,将听者卷入了一个似乎触手可及的虚拟世界之中。
你甚至不需要专业的分析,你就能感觉到音乐背后潜藏着的某种骚动。复杂多变的和弦,既发挥出不同乐器独特的音色、也在不断地制造出小小的混乱。大小调混合并行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不同于正统古典音乐的、非常不稳定的调性特征,用最直观的语言说,就是:这音乐听起来总让人心不定。
蒂尔的故事还没有结束,几天前又碰到朋友,他对我说起女儿,他说,有一个男孩来他家做客,也不知为了什么事,女儿突然对男孩大声说:
你再捣蛋,我就叫法官把你绞死,就象讨厌鬼蒂尔一样!
其实,在施特劳斯的音乐里,蒂尔的形象可不是讨厌鬼。在他心中,蒂尔是挑战传统的英雄。就算被绞死,在坟墓里,他还要捣蛋。
逃离父亲的城堡
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
都是对以往生命的辜负
——弗里德里希·尼采
在21岁,离开父亲的管教之前,施特劳斯可不敢为蒂尔写赞歌。他是一个漂亮的乖乖仔,就算有着捣蛋的心,也不敢公开违背父亲的意志。他从小就在父亲严厉管教下长大,按部就班地学习一切关于古典音乐的知识。从小,父亲就一再教导他,要追随莫扎特、海顿的古典音乐之路前进,去创作优雅、平衡、欢乐的音乐。
这首《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作于施特劳斯16岁的时候。那时,他还在父亲所在的管弦乐团,跟随乐团的首席小提琴手瓦尔特学琴,这首早期的曲子即提献给瓦尔特。它采用了古典奏鸣曲的三乐章结构。其中第二乐章慢板,在木管乐器柔美的和声背景下,小提琴奏出如歌般的旋律,相当好听。那会的施特劳斯,可没有象后来那样“学坏”,还不会调制李斯特式的“混合调性鸡尾酒”。
不过这首曲子,你千万不要听第一乐章。小理查.施特劳斯似乎从小就不太喜欢古典奏鸣曲式中,那种渐进地展开主题的优雅方式。宏大的开局之后,年青人急不可耐的展开主题,结果把一切都搞砸了。这种毛病,在他早期的作品中,几乎随处可见。直到他学会了瓦格纳式的音乐动机变形发展。
然而,施特劳斯也有着他独特的天赋——他对不同乐器的音色处理,有着天生的敏感。正是这一点,让当时大名鼎鼎的指挥家彪罗大吃一惊,他第一次在柏林听到这小子的木管小夜曲,就惊呼理查.施特劳斯是“自勃拉姆斯之后,最令人震惊的天才”,两年后,还将施特劳斯安排进了自己领导的、当时首屈一指的曼宁根管弦乐团,充当助理指挥。
大师的破格提拨,为施特劳斯的音乐之路,拨云见日。更重要的是,这位大指挥家彪罗男爵,还是瓦格纳与李斯特的学生。施特劳斯曾在中学时,背着父亲偷偷地去听瓦格纳的歌剧,内心对这位开启了后浪漫主义音乐的歌剧大师无比崇拜。如今,他在彪罗的羽翼之下,老爸的教训终于可以当成耳边风了。他那颗蒂尔式的叛逆之心终于复活了。他在给朋友的信中写道:
我终于逃离了父亲的城堡
在那个动荡的20世纪初,艺术与思想,科学与社会,都发生着深刻的巨变。德奥浪漫主义音乐正翻开它最后的篇章。新的艺术、新的趣味、新的思想、新的观众正在渐渐地形成。音乐正在形成一个巨大的产业。面对这个巨变的时代,年轻的施特劳斯早已按捺不住。
很快,年青人就投入了到李斯特、瓦格纳的新音乐之路。他喜欢李斯特的交响诗,喜欢瓦格纳的歌剧,喜欢尼采极具叛逆精神的哲学著作。他不再相信上帝,开始迷恋于绚丽的音色,辉煌的音效、复杂的音乐织体。比如1896年创作的交响诗《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就有点瓦格纳的味道,其辉煌的音效让人耳目一新。其中的第一小节还被电影大师库布里克,用在了名片《2001,太空漫游》的片头中。
这段曲子其实是交响诗《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的第一节“日出”,在低音大提琴混沌的引奏中,小号以号角一般的上行音阶无情地撕裂了黑暗,宣告着太阳的初升,世界渐渐被照亮,接着以管风琴为核心的乐队,齐奏出壮丽的音效,巨大的音浪直接撞破了听众的耳鼓。这是为新时代谱写的赞美诗,优雅情调在这里早已被施特劳斯扔到宇宙的另一头。他在曲谱上激动地写道:
太阳升起,人主宰着世界,世界融入人的心中
不知道这样雄壮的音乐,理查德·施特劳斯的那位严厉、古板、崇尚优雅音乐的父亲,听到后会作何感想。曲名《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取自德国著名思想家尼采的名作。尼采在他的著作中宣布:“上帝已死!”,这深深激发了年轻的施特劳斯,他在日记中写道:
对基督教的抨击,特别震撼我的心弦,读了他的书,证实了我十五岁时不知不觉对这宗教产生的反感是对的
尼采的著作引领着这位年轻人走向反叛之路,李斯特与瓦格纳的壮丽音乐,扫荡了施特劳斯对古典之美的最后留恋。
1894年,他曾与剧作家里特合作创作歌剧《贡特拉姆》,两人在最后一幕的修改中吵到绝交。里特是个虔诚的天主教徒,他决不宽恕施特劳斯对最后一幕的修改。修改前,主角贡特拉姆向教友忏悔,并准备接受神的惩罚。但是,施特劳斯却让贡特拉姆反抗社会和教派的权威,只对他自己负责。我们今天读起来,这些争吵不过是小题大作,可是在一个世纪前,从神到人,这样的改动足以让世人愤怒。
- 歌剧《贡特拉姆》首演失败,然而也正是这部歌剧,让施特劳斯爱上了剧中的女主角扮演者保利娜,这位极富幽默感的女高音,以女人特有的柔情、泼辣与坚韧,陪伴了音乐家走完了漫长而坎坷的一生
其实,相比1905年歌剧《莎乐美》的首演,1894年的那场小争吵,简值不算事。
七重纱之舞
人生只有两个悲剧
一个是想得到的得不到
另一个是想得到的得到了
——王尔德《自深深处》
《马可福音》中记述了这样一个离奇的故事:
施洗约翰,公开批评国王希律王娶兄弟之妻希罗底为妻是大逆不道。新王后希罗底于是怀恨在心,让希律王将约翰关进大牢,但希律王不敢杀约翰,因为国王知道约翰是圣人。有一天,恰巧是希律王生日,在宴席上希律王闷闷不乐,他声称谁能使他快乐起来,就给她丰厚的赏赐。于是王后希罗底的女儿莎乐美,就进来跳舞,她美艳的舞蹈让希律王心荡神迷。国王对莎乐美说,你随意向我求什么,我必给你。于是莎乐美就出去问自己母亲——希罗底王后。王后就说:你去向王说,要施洗约翰的头。虽然国王极不乐意,但因他所起的誓无法推辞。只能命卫兵砍下约翰的头,放在银盘里交给莎乐美。
这个带着情色与血腥的故事在巨变潜藏的19世纪末,吸引了许多画家、文学家的创作。然而,无论是福楼拜的小说,还是莫罗的名画,更多的都停留在感官刺激的层面。直到英国作家王尔德,把这个故事写成了剧本。在王尔德的剧本里,莎乐美不再是她母亲借刀杀人的工具,她向国王索要约翰的头,是因为施洗者约翰曾经拒绝了她的爱。她明确地告诉国王:
我没有听我母亲的话。正是为了我自己的快乐,我才要求用大银盘端上约翰的头。
尽管希律多次劝说,莎乐美仍然连续六次坚持这个血腥的要求,即使灾难会发生也在所不惜。最后当莎乐美终于如愿以偿,她“一把抓住”那摆着约翰头的银盘,一边吻,一边高声说:
啊,你不让我吻你的嘴,嘿!我现在要吻你的嘴了。我对你的美如饥似渴;我对你肉体想咬想啃;美酒也好,鲜果也好,都不足以解决我的饥渴。我现在怎么办呢,约翰……
面对莎乐美疯狂的爱,希律王再也忍受不了,在离开前,他下令士兵马上杀死莎乐美。
从被利用的工具,到个体主动的要求,看似一个小小的改变,却跨越了古典与现代。《马可福音》中简单的道德训戒,变成了情欲疯狂的表达。王尔德1893年的这个独幕剧震撼了世界。在这个极度狂野的故事背后,情欲之爱早已挣脱了理性的枷锁,肆意狂奔。死了都要爱,得不到的宁可毁灭,强烈个人意志,足以把整个古典世界烧穿。
这个剧本最早是用法文写成,在法国首演。1895年当它的英文版在英国出版时,保守的英国人甚至彻底被激怒了,人们冲进出版商的办公室把看得到的东西全部砸烂。不过,英国法庭最后却是以同性恋的罪名给王尔德定罪,就在英文版出版的同年,王尔德被关进了监狱。他的妻子与儿子,被迫改姓出走。当1897年,元气大伤的王尔德从监狱里放出来时,过去的好时光,一去不复返,两手空空,名誉扫地,妻离子散。他只能流落到法国。三年后,潦倒地死在一家法国的旅馆里。
如果说王尔德的《莎乐美》代表着现代文学趣味的彻底转向,那么理查·施特劳斯的歌剧《莎乐美》,则宣布了现代音乐对古典音乐的彻底背叛。这种背叛并不仅指音乐技巧上的改变,而是那种骨子里的拒绝优雅的现代姿态。
1902年,王尔德死后两年,在一次柏林小剧院的私人招待演出中,德文版的独幕话剧《莎乐美》正在上演。主角莎乐美由极具东方美感的姑娘艾佐尔特主演。
性感、诱惑、危险,又毫不掩饰内心疯狂之爱的莎乐美,深深地吸引了施特劳斯,他完全被这个狂野的故事迷住了。事后,当有人建议他可以把这部戏写成歌剧时,他说:
我在心中已经开始创作!
1904年,他亲自根据德语译本重新编定了歌剧台本,并创作了大部分配乐。他曾把其中的主要音乐弹给好友大音乐家马勒听。出于伦理上的原因,马勒并不赞同这个离经叛道的剧本,但他十分赞赏施特劳斯的音乐,他曾对自己的妻子形容说:
在一层层碎石之下,蕴涵在作品深层的是一座活火山,一股潜伏的火焰,不只是焰火而已,它令我无比快乐。
这段是从歌剧中抽取的音乐,包含主题性的莎乐美的动机,它贯穿始终。这是一组以A大调分解和弦为特征的三连音,使用了小提琴、中提琴、钢片琴、双簧管共同演奏,作曲家特别运用这4种乐器最纯净的中音区,以此来衬托莎乐美性格中单纯一面。然而当少女单纯的、发自本性的爱情与激烈的丧失更改的情欲交织在一起时,就形成强烈的、悲剧性的音乐张力。这也许就是马勒感受到的那种潜藏的火焰吧。
施特劳斯将他这部歌剧的首演,交给了德累斯顿剧院,指挥是恩斯特·舒赫。主角由著名女高音玛丽·维蒂希担任。这位健硕的德国姑娘,起初她声称自己嗓音太尖,不适合角色,最后干脆对剧院经理怒吼:
这种角色我可不干,我是良家妇女!
的确,除了高难度的演唱,全剧的高潮就是臭名昭著的七重纱之舞。这是一种来自东方的舞蹈。相传巴比伦女神伊什塔尔,为了追寻死去的爱人,从天堂下到地狱,女神每落下一重天,就脱下一层纱裙,她边舞边脱,直到第七重地狱时,全身赤裸,失去了所有的神性。
没人知道,剧院经理是怎样说服了玛丽·维蒂希。1905年12月9日,歌剧终于顺利首演。
- 脱没脱完,我还真不清楚,不过最后亲吻银盆中的约翰一幕,留下了剧照,玛丽姑娘仍然穿着衣服。其实,相比这位丰满的玛丽,施特劳斯更欣赏后来英文版的女主角。
与王尔德悲剧的命运不同,歌剧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在德累斯顿歌剧院,获得了极少有过的38次谢幕。著名音乐评论家保罗·亨利·朗在他名著《西方文明中的音乐》中评论说:
歌剧的成功在于施特劳斯能把剧本的气氛,通过音乐忠实地传达出来。那个时代的狂乱倾向在这部作品中达到了巅峰
然而,这部没有脱干净的歌剧,依然被世人指指点点。
在英国,剧本被强行修改。在柏林,应德意志皇帝威廉二世的要求,歌剧落幕时,一定要升起伯利垣之星,以示对主的赞美。在美国纽约大都会歌剧院,歌剧仅演出了一场,就在美国清教徒的抗议中草草收场。这些清教徒甚至发起了一场国际大串连,来禁演《莎乐美》,他们找到英国极有声望的著名音乐大师爱德华·埃尔加,希望他能出来说句公道话,然而,埃尔加却提醒愤怒的人们:不要忘记,施特劳斯是这个时代伟大的天才。
就在柏林演出后,威廉二世曾接见施特劳斯,责问他为什么要创作这样伤风败俗的歌剧。他提醒施特劳斯说:这是一部对他人对自己都可能有毒的作品。然而,施特劳斯满不在乎地回答:
这个有毒,让我在加弥什施盖了一所别墅
-
加弥什,德国南部山区的小镇,一个风景迷人的地方,这个小镇不仅是R.施特劳斯一家最爱的度假之地。也是后来大师离开人世的最后居所
命运就是这么捉弄人,可怜的王尔德孤独地病死在小旅馆,施特劳斯却用同样一个故事获得了成功。他和美丽的夫人和儿子一起快乐地搬进了加弥什的新别墅。
其实作为一部歌剧,《莎乐美》无论是唱段,还是配乐,都不是我的最爱。后浪漫主义的音乐,总让我有一种浮华的空虚感。不过,你不得不承认,在世纪的转折点上,《莎乐美》改变了人们的审美风向标。人们开始不再羞愧于情欲的激烈表达,在现代艺术和流行文化中,强烈的感官刺激更是成为了核心卖点,它多到让人麻木和反胃。
相比施特劳斯版的《莎乐美》,我更喜欢,西班牙国宝级舞娘阿依达主演的佛朗明戈版《莎乐美》。这部音乐剧,去掉了所有的台词与唱段,完全以音乐、舞蹈和现代式的布景吸引观众。在这部经典的现代音乐剧中,除了那难以抵挡的情欲,更潜藏着生命本源的美丽激情。那是佛朗明戈之魂。下面的视频,就是其中高潮的“七重纱之舞”。
————
未完待续
————
—— 推 荐 阅 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