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武汉,武泰闸是名声在外;在青山,武丰闸也是众人所知。 武泰闸、武丰闸 一字之差,它们有何关系?今天的“青山那些事”一起走进 武丰闸的前世今生。

九省通衢,地处两江交汇的武汉,古属云梦泽,河道纵横交错,湖泊星罗棋布,地势低洼,每到汛期,长江和汉水暴涨,洪水到处漫流,水涝频发,人民深受其苦。

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湖广总督张之洞,修建了武昌南北两大堤。建成后,露出湖底约20万亩。其南堤,名为武金堤,至巡司河,末端建有 “武泰闸” ,寓意武昌建闸,保境安民, 国泰民安

其北堤从武昌下新河至青山,全长15公里,共用去白银53000两。北堤初称为“武丰堤”,后改名为“武青堤”。武青堤末端建有 “武丰闸” ,寓意是武昌建闸,确保丰收,表达了希望 五谷丰登 的美好愿望,也有因武丰乡而命名的说法。武丰闸是张之洞为了根治东湖以及沙湖周边农田旱涝灾害而修建,有排水、灌溉两用。

武丰闸坐落在青山区的青山镇以西,临江大道与青山镇的沿河街连接处,青山港口之上。因武丰闸地理位置特殊,离长江很近,常年受到洪水的冲击,加之当时国弱民穷,经济落后,水利技术不发达,各种物质条件欠缺,故所建之闸质量较差。武丰闸在使用12年后被洪水冲毁,致使武青堤内185平方公里聚水面积的排灌无法控制,防止旱涝的功能不能凸显,严重影响农民收成。

有鉴于此,民国二年(1913)年,黎元洪承恩师张之洞之遗志,重建武丰闸。再建闸桥为石拱桥,改进了原武丰闸的修建。建闸时将原闸址后移400米,即今青山镇以西沿江街口处。武丰闸以条石为拱,用糯米灌浆,修成单孔闸,断面为4.5×3.2米的长方形。

武丰闸充分利用空间,在闸上修公路,方便行人车辆往来,闸下可排灌两用。同时将此段大堤向内改线,与闸连成一体,称青山横堤,提升了闸灌溉排水的能力。再建工程效率极高,横堤只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完成,所取之土大部分是附近菜园中的黑土,土质松软,堤坝标高为吴淞高程28米。但这次重修的堤坝也存在一些问题,次年汛期即发生渗水现象,经过多次整修才形成今日的横堤。

闸建成后,黎元洪亲笔题写 “武丰闸” 三字于闸孔上额的麻石横匾上。武丰闸的成功修建解决了武昌东湖和沙湖周围的内涝排渍的问题,有利于农作物的保收。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1967年,为适应武钢扩大饮水工程的需要,武丰闸在原先单孔基础上改为双孔。设计断面为3.85×3.2米的长方形,闸底高程19.1米,闸身长32.5米,闸门用现代化设备启闭,蓝图上名称是“武丰进水闸”。其在长江冬春枯水期间修建,黎元洪题字的麻石匾被拆除,闸门也更名为“红钢闸”。但由于武丰闸的名称已被群众广为接受,实际上继续沿用了“武丰闸”这个称呼。

武丰闸在改为双孔的同时,又在离堤脚50米的港内加修节制闸,便于一方面控制青山港水位,另一方面控制污水排水源。武丰闸的初建和一次次改建,反映了我国科学技术以及建筑修建能力的不断提高。该闸从初建至今,虽几经沧桑,不断整修,却一直为当地的农业、工业发展保驾护航。

2002年,武丰闸因防洪需要被封堵。由于长江水断流,通过武丰闸与长江连通的青山港河道一下子被淤泥拥塞,水质变差。

河面上漂浮着被弃的废旧物品,五颜六色,腥臭不堪。虽然河道两旁不时有人加以清理,但是其污染现象并未得到根治。住在周围小区的居民都说,在家中也能闻到阵阵臭味,特别是在夏天,臭味比较大,人们都不愿意在此多待。

随着青山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海绵城市”建设的示范工程不断推进,武丰闸成为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工程,通过截污、清淤、岸坡整治、水生态修复等手段加以治理,工人们在河道及其周围采用生态雨水口、植物草沟、雨水花园、透水铺装、雨水储存等技术手段改善黑臭水体,保护水源,提高渠道过流、排渍能力,打造绿色景观,建设宜游之园。

如今的武丰闸已经建成了湿地公园,包括“雨水花园”“小游园”“滨水景观带”等三大片区,里面建有景亭、栈桥,园区栽植乔木、灌木及地被植物,生态环境得到根本改善。

武丰闸湿地公园内水质清澈,岸柳垂青,曲岸亭榭,鸟语花香,成为一座“文化溯源、自然生态、滨水游憩、运动健身”的城市滨水休闲公园。


(转载自湖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