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电影《氧气危机》?

关注者
5
被浏览
21,893

10 个回答


今天聊聊法国 / 美国电影《氧气危机》。

片名Oxygen / O2 / Oxygène (2021),别名囊中人 / 氧气。



这是一部法国科幻惊悚电影,讲述了一个发生在密闭空间里的惊悚故事。

最开始,本片女主角选定的是安妮·海瑟薇(Anne Hathaway),不久在安妮退出后,女主角换成了劳米·拉佩斯(Noomi Rapace)。

电影正式进入摄制阶段后,女主角最终定为梅拉尼·罗兰(Mélanie Laurent)。



其实《氧气危机》最有意思的一点是神奇“预言”了未来的某种可能。

在本片开拍时,新冠疫情还没有扩散至全球范围,影片主要想讨论和表现的是个体在孤独、失落和不确定未来情况下的状态。随着疫情发展态势,《氧气危机》中某些关于疾病的元素反而成了精准的神奇“预言”。



全片从头至尾就是一位名叫伊丽莎白·汉森(Elizabeth Hansen)的女性。

她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在低温室中醒来,她不知道自己的处境、不知道自己是谁,所有的记忆变得模糊杂乱。

低温室的人工智能还在不断提醒她氧气即将耗尽,她所感受到的就是张皇失措,所能做的就是尽快搞清楚情况。

她要和时间赛跑、要和氧气赛跑……



影片主要内容设定在密闭狭小空间,一开场就把观众带入紧张不安的情绪,随后谜一样地快速推理展示各种设定。

被困者需要尽快做出正确选择,提出正确的问题、获得正确的答案,搞清楚自己为什么会在这里,以及如何脱身。

电影前半段集中精力表现狭小空间带来的压迫感,一股脑地抛出大量疑问,让伊丽莎白·汉森和观众都应接不暇。

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类似狭小空间的电影《狙击电话亭》(Phone Booth ,2002)《活埋》(Buried ,2010)。



观影过程中,观众并没有得到上帝视角,所见所闻和伊丽莎白·汉森并无不同。

这就需要观众和伊丽莎白·汉森一起进行探索,也让影片变得引人入胜。

所幸,在影片结束时,所有一切都有了答案,整件事来龙去脉变得清晰,最后也没有留下开放性结局。



《氧气危机》的主要看点是演员表演。

梅拉尼·罗兰在影片中奉献了精彩的表演,绝大部分表演都是通过脸部表情和声音完成。

她惊慌失措到镇定自若,喜怒哀乐都集于一身,恰到好处的烘托了影片气氛。

这部高概念科幻电影能够变得如此吸引人,梅拉尼·罗兰的表演占了大头,剩下的是剧本和特效。



电影中提到的目的地行星“沃尔夫1061”是一颗真实存在的行星。

人们在2015年发现了“沃尔夫1061”,表面可能存在液态水,是迄今为止发现的距离地球最近的太阳系外潜在宜居行星。

它距离地球14光年,轨道周期为17.9天,质量约是3.41个地球。

不过由于这颗行星半径更大,地表引力估计为地球的1.5倍左右。人类如果不经过基因改造,生活在上面估计会很不好受。但是为了逃命,也没那么多选择余地,只能希望这些送过去的开荒者得到了基因改造。



作为一部科幻电影,本片在细节上有不少错误。

1.片中多次强调,飞行器上有10000个空间舱,但命名的时候只使用了4个数字。

比如伊丽莎白·汉森的空间舱编号都是0267,利奥的空间舱是0042。要想给10000个空间舱编号的话,那么第一个必须是0000,这显然不太可能。

同时在伊丽莎白·汉森的记忆中,她的DNA拭子和纸质文件编号都是00267,利奥的纸质文件是00042。



2.伊丽莎白·汉森获得短暂零重力时表明她的空间舱处于漂浮状态,而随后的镜头表示,她的空间舱处于旋转结构,应该一直处于有离心力的状态。



3.片中术语用错了,应该是“人体冷冻学”(cryonics),而不是“冷冻学”(cryogenics)。



4. 伊丽莎白·汉森去掉玻璃舱门过滤后,她能看到外面的景象。但她所处位置光线和阴影一直没有变化,这和她处于旋转圆柱体中矛盾。



5.伊丽莎白·汉森被注射安乐死药物前,拔掉了脚上的管子。

但后面她要进入冬眠状态时,重新插入了管子,并没有清理管子里的毒药。



6.飞船以大约一半的光速离开地球,飞了六年,伊丽莎白·汉森所处位置大概离地球3光年。可是她和地球上的人通话却是实时的,丝毫没有6年延迟。哪怕按照她距离地球只有42735英里的设定,通话延迟也应该有7、8分钟。



密闭空间上演全新自救,

精湛表演撑起科幻设定。

这里是硬核影迷集散地,欢迎关注公众号:妙看影视

相信很多影迷朋友都看过《活埋》这部影片,作为一部小成本惊悚片,《活埋》真正做到了一个小成本影片该有的一切,精妙的故事,这个故事只适合一个人开演,精湛的演技,作为主角,瑞安雷诺兹在片中的发挥虽然谈不上秒杀一切,然而在那部影片中却是非常合适的,最后,《活埋》带给观众的自然还有非常完整的故事链。整个故事从一开始到最后结束,总是能以一种自圆其说的方式进行,这就是小成本影片的基本点,做到了这几点,小成本影片也有大惊喜。





今天给大家推荐的这部电影,本质上跟《活埋》并没有太大的区别,之所以给大家推荐,还是在于本片依旧是把握住了这几个基本点。主角的智商以及故事的主线都是完整的,在这样完整的体系之下,本片最终带给观众的是一种新的感官。即使是有《活埋》珠玉在前,本片也能很好的奋斗至及格线。





《氧气危机》说的是什么呢?一个女性,她在一个密闭的宛如医学舱的空间中醒来后,意外的发现自己被困住了。于是,她想要在这样密闭的空间内生存下去,就不得不收集一切可用的信息来让自己在这场危机中转危为安。然而收集信息到最后,她真的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了吗?这是本片留给观众们的悬念,至于答案怎样,肯定要看完才知道。





《氧气危机》对于观众来说,尤其是对于看过《活埋》的观众来说,新鲜感是不存在的,因为有《活埋》构筑的想法在前,很多时候,作为后来者,除非是重新寻找一个新的理念,否则都不能很好的对前者形成超越。很显然,本片的新理念并没有形成对于《活埋》的超越,相反,本片不过是按照活埋给出了的框架解构,重构新的关系,这种关系可以套用的话,会产出来一系列的影片。就如同《电锯惊魂》一样。





当然,要按照这个逻辑理下来,本片也就乏善可陈了,那我们换一种说法,看看本片,就如同看看一部正常电影一样去谈感受,那么对于本片来说,稍许公平点。





首先确认下《氧气危机》好看吗?这是大家关心的核心点,那么对于这个核心点我想说——及格线。及格线意味着并不是很好,也并不是很糟糕,能达到及格线的电影,本身就属于合格产品,在这个基础之上,才有了谈论它的可能,否则,没有人愿意去看这样一部不及格的“产品”。单就这一点来说,本片也还行,值得没事的时候瞅一眼看一看。





剧情逻辑上,本片没有大硬伤,从头到尾都能做到自圆其说,当然,这种自圆其说并不是开了金手指,而是在现有的逻辑脉络上梳理出来的。就比如说一开始,女主发现自己被困在了一个密闭舱里,氧气即将耗尽,生存迎来危机。相信每一个看过《活埋》的人,心里都会犯嘀咕,就这?这部分剧情完全是参看《活埋》进行的一种复刻。然而本片并没有用这种复刻从头到尾一副面孔。





当我们作为观众,了解到影片发生的环境是未来,而且女主生存的环境是外太空之后,那种感觉一下子就不一样了。生存还是毁灭,存在还是坦然死去,没有到最后一分钟,谁也不知道结局。相对于《活埋》来说,本片的条件尤为苛刻,正因为这样苛刻的条件,这部电影才有了更多的可能。





反转是本片有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而正因为后面的反转,我们回过头来看看本片一开始的时候的所有场景设置,或者说是剧情结构的时候,才意识到,原来这一切都是有原因的。并不是创作者依存在《活埋》的逻辑架构内去重复讲故事,而是创作者对于《活埋》的故事框架进行了整编。虽然这不算是本质上的创新,但也算是框架上的大胆调整。





再看看最后一点,本片的演员对于演技的把握,以及在密闭空间内对于演员的要求。同样的密闭空间,同样的有限时间,同样的位置困惑以及未知困惑。演员在这样的条件下去表演,本身难度是极大的。没有任何的实物的基础之下,全靠演员对于这一切的理解。这一切指的是什么呢?自然是场景布置,自然是整个故事剧情,自然是影片不断地反转之下的正常人反应等等。理解好了这一切,对于饰演独角戏的演员来说才是真正理解了电影本身。





毫无疑问,本片中的演员罗兰是很出色的完成自己的演绎任务的。虽然不至于优秀到无可附加,然而准确的定位之后的表演对于这部小成本影片来说是刚刚好的。这是值得大家肯定的一点。





而以上这几点共同作用之下,作为《活埋》的太空版,《氧气危机》很好的完成了创作者的意图,从而使得这部影片成功的达到了及格线,可喜可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