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10日在云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省长 阮成发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省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今年一开年,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考察云南,并发表重要讲话,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云南的高度重视和殷切期望,对云南各族人民的亲切关怀,为我们进一步指明了方向、增添了力量、赋予了更大使命,是我们做好一切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我们要深刻认识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考察云南重大而深远的意义,牢记嘱托、团结奋斗,努力把习近平总书记为云南擘画的美好蓝图变为现实。

今年以来,百年罕见的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众志成城、顽强拼搏,打响了一场抗击疫情的人民战争,全国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经济社会秩序加快恢复。这场史无前例的战“疫”,充分展现了中国力量、中国精神、中国效率,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同舟共济、守望相助的家国情怀,充分彰显了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凝聚起了我们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磅礴伟力,极大地增强了我们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信心和决心。

一、关于去年和今年前4个月工作

去年以来,我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全面落实省委工作要求,践行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较好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重大进展。

——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即将消除。 累计实现95%的贫困人口脱贫、95%的贫困村出列、90%的贫困县摘帽,150万人通过易地扶贫搬迁实现“挪穷窝”、“斩穷根”,创造了历史奇迹,广大干部群众更加坚信“脱贫只是第一步,更好的日子还在后头”。

——经济总量实现历史性跨越。 党的十八大以来,云南经济总量实现翻番、达到2.32万亿元,在全国的排位跃升6位、居第18位;在实施大规模减税降费情况下,地方财政收入税收占比保持70%以上,实现了量质齐升。

——经济发展呈现深层次结构性变化。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新动能逐步形成,绿色能源优势逐步显现,长期的水电弃水正在终结;制造业和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得到质的提升,长期处于产业链低端的状况正在改变。云南正由“旅游大省”向“旅游强省”迈进,服务业已支撑起经济发展“半壁江山”。

——“数字云南”建设迈出重大步伐。 “游云南”、“办事通”、“云品荟”、“云企贷”、“办税费”等“一部手机”系列产品站上了行业制高点,成功举办国际智慧旅游大会、区块链国际论坛,建成“数字云南”展示中心、区块链中心,信息产业发展落后的格局正在改变。

——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空前。 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超过6000公里,铁路、机场建设全面推进,水网、能源网、信息网、物流网等加快建设,支撑高质量发展、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综合基础设施体系正在加快形成。

——“美丽”正成为云南靓丽标签。 大力推进最美丽省份建设,以“五个坚持”、“四个彻底转变”革命性举措推进九大高原湖泊保护治理,系统打造美丽县城、特色小镇、美丽乡村、美丽公路,云南的天更蓝了、水更清了、山更绿了、生态环境更美了。

——疫情防控有力有序有效。 统筹打好省外、境外疫情输入阻击战和湖北、咸宁驰援战,率先开发使用“抗疫情”扫码系统,落实“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措施,有效控制了疫情蔓延发展,较早实现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双清零”,保持医务人员零感染;快速建成国门疾控中心,率先对所有境外入滇人员实施14天集中隔离,率先对陆路口岸实行严格管控,至今保持陆路边境病例零输入,为全国疫情防控大局作出了云南贡献。

去年以来,我们重点抓了以下工作。

(一)始终牢记初心使命,更加坚定自觉做到“两个维护”。 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隆重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扎实抓好中央专项巡视和“回头看”及督察反馈意见整改,全面清理整治“大棚房”、“违建别墅”,大力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各级政府“四个意识”更加牢固、“四个自信”更加坚定、“两个维护”更加自觉,守初心担使命的思想自觉、行动自觉正转化为锐意进取的精气神和克难攻坚的原动力。

(二)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经济实现平稳健康发展。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化解过剩产能、淘汰落后产能,出清46户“僵尸企业”。大力发展生物医药等八大重点产业,工业投资增长11.7%。全力打造“绿色能源牌”,绿色铝创新产业园等一批重大项目落地投产,绿色铝材、绿色硅材等产业快速发展,省内用电量占比提升到52.3%。全力打造“绿色食品牌”,创建一批“一县一业”示范县、特色县,新认证“三品一标”1525个,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全面提速,粮食产量稳中有增,农业加工业产值与农业总产值之比提高到1.6∶1。全力打造“健康生活目的地牌”,启动建设大滇西旅游环线,深入推进“整治乱象、智慧旅游、提升品质”旅游革命“三部曲”,“一部手机游云南”重构了智慧旅游、全域旅游新生态,“30天无理由退货”成为诚信云南新标志,旅游总收入突破1.1万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4%。非公经济增加值超过1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务率大幅下降,省属国企资产负债率下降到70%以内。

(三)基本完成“两不愁三保障”硬任务,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进展。 统筹整合省级以上财政涉农资金482.5亿元,50%以上投向深度贫困县,控辍保学成效显著,基本医疗保障持续全覆盖,存量危房全面清零,饮水安全问题有效解决。产业扶贫覆盖169万贫困户,新增生态护林员8.8万人,科技扶贫取得新成效。中央定点扶贫单位和上海市、广东省在项目资金投入、产业就业扶贫、智力人才帮扶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帮扶成效更加凸显。

(四)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提升。 狠抓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突出问题整改,九大高原湖泊水质保持总体稳定向好。地级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超过98.1%。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516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62.4%。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提高到82%,城镇建成区、A级景区全部消除旱厕。云岭大地好山好水好空气的美誉度持续提升。

(五)大力打造“数字云南”,数字经济快速发展。 打造了一批有影响、受欢迎的数字经济项目,信息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18.3%。资源数字化全面推进,人口库等基础数据库建设初见成效,工厂、矿山、旅游、农业资源等数字化成果不断涌现,国家禁毒大数据云南中心、林业“双中心”初步实现服务全国。数字产业化成效初显,引进20余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开出全国第一张区块链电子冠名发票。产业数字化加快发展,数字能源、数字金融、数字环保等快速推进。

(六)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条件全面改善。 县域高速公路“能通全通”工程全面推进,“互联互通”启动实施,90个县通高速公路,服务区品质全面升级。怒江美丽公路主线通车,新改建农村公路近2万公里,渝昆高铁云南段开工建设,新开工63项重点水源工程,滇中引水和乌东德、白鹤滩水电站等重大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基础设施建设迈上新台阶。

(七)完善体制机制,改革开放取得重要进展。 实施营商环境提升十大行动,为实体经济降成本1350亿元,清欠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账款取得重要进展。省级国资监管和国企发展新模式基本成型,新增4家上市公司。政府机构改革全面完成。云南自贸区挂牌,“永不落幕的南博会”开馆运营,成功举办商洽会、《财富》全球可持续论坛。引进省外资金增长14.6%,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7.9%,跨境人民币累计结算余额突破5000亿元。

(八)积极回应人民期盼,民生保障水平不断提高。 财政民生支出占比达73.2%。新增城镇就业53.4万人。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2%、10.5%。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和城乡低保标准进一步提高,医保、养老保险参保率巩固提升。全域实现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综合能力达标县级医院跃升到106个。禁毒防艾、边境管理有力有效,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安全工程三年行动”深入实施。非洲猪瘟防控成效明显。退役军人服务管理、食品药品监管、文化、广电、体育等工作取得新进步。10件惠民实事全部办结。沿边地区和民族地区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民族团结进步、宗教领域和谐稳定局面不断巩固。

(九)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行政效能和服务水平稳步提升。 加快法治政府建设,重大政策出台前向省人大常委会报告,主动向省政协通报工作情况,提请审议地方性法规4件,办理人大代表建议726件、政协提案778件。深入推进审计监督全覆盖。持之以恒纠正“四风”,大力整治“文山会海”,为基层减负松绑,让干部担当作为。

各位代表!今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既是一次危机,也是一次大考。在习近平总书记的亲自指挥、亲自部署下,我们坚持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迅速成立省委省政府应对疫情工作领导小组及指挥部,及时启动一级应急响应,抓紧抓实防控措施,严格实施边境防控“五个管住”,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成果。同时,毫不放松抓经济社会发展,第一时间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及时出台稳定经济运行、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扩大有效投资、促进外贸稳增长等系列政策措施,启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百日总攻行动,谋划实施基础设施“双十”重大工程,从严抓好安全生产和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加快整治重组煤炭行业,有序恢复生产生活秩序,最大限度减少和对冲疫情影响,全省经济经受住了严峻考验。一季度全省主要经济指标虽大幅回落,但降幅小于全国平均水平,呈逐月回升态势,一些领域异军突起,新的发展动能正在集聚。部分工业行业逆势上扬,高技术制造业增长23.9%,公路货运周转量、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等先行指标持续回升。八大重点产业、世界一流“三张牌”带动作用更加凸显,绿色铝材、绿色硅材等新产能不断集聚,工业用电量增长5.8%,按照“大产业+新主体+新平台”思路发展的农产品购销两旺,农村电商蓬勃发展,网络商品销售同比增长1.1倍。财政、金融支撑保障更加有力,金融机构贷款余额增长10.7%,民生支出力度不断加大。这些工作成效,为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提供了有力支撑。

各位代表!汗水浇灌收获,实干笃定前行。在外部环境深刻变化、困难挑战极大的情况下,能够取得这些成绩实属不易。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的结果,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的结果,是省委团结带领全省各族人民克难奋进的结果,是中央部委、兄弟省区市和社会各界鼎力支持的结果,也是广大医务工作者和干部群众舍小家为大家、与时间赛跑、与疫情较量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全省各族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广大医务工作者、驻滇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和各条战线的同志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向所有关心支持云南的中央部委、中央驻滇单位、兄弟省区市、港澳同胞、台湾同胞、海外侨胞和国际友人表示衷心的感谢!

我们清醒认识到,2019年全省主要经济指标增速虽然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固定资产投资等个别指标完成情况低于预期目标,特别是今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生产和需求造成全面冲击,国际国内经济发展形势异常严峻复杂,我省发展面临的困难、风险和不确定性因素明显增多。短期看,疫情防控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任务艰巨,不少企业复产不达产,工业恢复性增长受外部制约较多,服务业短期内难以全面恢复,居民就业情况不容乐观。长期看,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不可预测因素较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现代产业体系基础薄弱,新型城镇化进程不快,污染防治任务艰巨,社会事业仍有短板,营商环境仍不理想。对此,我们必须做好充足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勇于面对困难、善于解决问题、敢于担当作为,奋力推动云南高质量发展。

二、关于今年后几个月的重点工作

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紧扣全面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加大“六稳”工作力度,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全力维护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确保完成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力谱写新时代云南新篇章。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建议为: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以上,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2%,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5.5%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3.5%左右,居民收入稳步增长,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完成国家下达目标任务。

实现各项主要预期目标,我们要更加自觉地在“两个大局”下辨大势、找方向,深刻认识和把握危机共生、危中蕴机、危可转机的辩证关系,正确处理好“变”与“不变”的关系,不管外部环境和发展预期如何变、困难挑战有多大,都要保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云南工作重要指示精神的力度不变,保持高质量发展的方向不变,保持克难攻坚、锐意进取的劲头不变,以“不变”应“万变”,以大概率思维应对小概率事件,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一要深刻认识、准确把握前进道路上的最大确定性。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有雄厚综合国力和强大物质技术基础,有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这是我国最大的“确定性”,是我们应对各种“不确定性”的最大底气和坚强保障。二要深刻认识、准确把握经济发展的宏观基本面。我国经济是一片大海,抗风险能力强,经济发展的短时间“暂停”和阶段性回落,改变不了经济长期向好的趋势,改变不了国内市场规模和潜力巨大的特质,改变不了生产生活秩序加快恢复的良好态势和平稳预期。三要深刻认识、准确把握国家逆周期调节的政策窗口期。国家在新增投资、专项债券、金融信贷、项目安排等方面打出的政策组合拳,频次之密、力度之大、含金量之高前所未有,为我们抓项目、补短板、增动力、促发展带来重大机遇。四要深刻认识、准确把握疫情防控催生的发展新机遇。应对疫情催生并推动了许多新产业新业态快速发展,新型基础设施、数字经济、生物医药、大健康等领域正涌现新的增长点增长极,这与我省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的谋篇布局高度契合。五要深刻认识、准确把握我们在克难攻坚中凝聚起的强大精神力量。在脱贫攻坚和抗疫斗争这两场大战大考中,全省人民万众一心、共克时艰,一大批扶贫干部以生命赴使命、奋战在脱贫攻坚主战场,广大医务工作者逆行出征、英勇奋战,广大基层干部群众不惧风雨、坚守一线,他们以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精神,是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必将成为我们战胜各种艰难险阻的信心和力量。我们始终坚信,突如其来的疫情阻挡不了我们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前进步伐,撼动不了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磅礴力量,改变不了我们谱写好中国梦云南篇章的坚定决心,只要我们保持战略定力、增强必胜信心,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就一定能够化危为机、逆势而上,就一定能够如期实现全面脱贫、全面小康目标任务。

当前要重点抓好10个方面工作。

(一)深入学习领会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奋力开创云南发展新局面。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是对云南战略地位的再提升、发展方向的再明确、工作要求的再强化,具有高度的政治性、思想性、针对性和指导性,我们要不折不扣抓好学习贯彻落实。

全面准确把握核心要义。一是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正确认识和把握云南在全国发展大局中的地位和作用”的重要指示,充分认识云南在全国发展大局中的4个突出特点,更加自觉地在全国大局中找准云南的坐标方位、使命担当、区位优势和前进方向。二是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示,充分认识并处理好稳和进、立和破、虚和实、标和本、近和远的关系,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大力推进乡村振兴,不断扩大沿边开放,倍加珍惜良好生态环境,决不再回到老套路、老做法、老模式上去。三是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不断增强边疆民族地区治理能力”的重要指示,充分认识民族、宗教、边境问题交织的省情,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做好民族宗教工作,提高社会治理系统化、科学化、法治化、智能化水平,确保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在云南得到坚决贯彻落实。四是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决战脱贫攻坚”的重要指示,充分认识增进人民福祉是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抓好民生保障和改善,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让各族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五是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践行初心使命,激发奋进新时代的力量”的重要指示,充分认识主题教育有期限、践行初心无穷期,加强党史新中国史学习,涵养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让守初心、担使命成为加强党的建设永恒课题和党员、干部终身课题。

以钉钉子精神狠抓贯彻落实。要把做到“两个维护”体现在行动上、落实到工作中,对标对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对各方面工作进行再审视、再谋划,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逐条梳理、列出清单、挂图作战,使发展思路目标更加清晰、任务措施更加明确、工作成效更加显现。要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对云南的嘱托、要求和期望,围绕党中央关心的重大问题、作出的重大决策、展开的重大部署,精心编制“十四五”规划,谋划大项目、拓展大空间、构建大格局,集中精力抓经济、心无旁骛谋发展,一年接着一年干、一张蓝图绘到底,确保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在云岭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二)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切实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 要增强忧患意识,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条件下,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坚决守住“保”的底线、夯实“稳”的基础、拓展“进”的态势,切实维护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

全面落实“六保”任务。一是保居民就业。突出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加大未外出务工和返乡回流人员技能培训、就业组织力度,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00万人。加大援企稳岗力度,增强企业创造和稳定就业岗位能力。托底帮扶就业困难人员,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二是保基本民生。将失业保障范围扩大到全部参保失业人员。优化简化低保、临时救助审核审批机制。适时提高价格临时补贴标准、扩大发放范围。落实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确保群众基本生活。三是保市场主体。不折不扣落实惠企稳企一揽子政策措施,降低企业用地用能成本,加大税收、房租减免力度,实施社会保险费优惠,落实流动性贷款贴息、贷款风险补偿等支持政策,确保中小企业贷款余额、新增贷款规模增长5%以上,普惠性小微企业贷款综合融资成本下降1个百分点以上,确保民营企业中小企业无分歧欠款应清尽清,帮助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渡过难关。四是保粮食能源安全。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强化粮食安全行政首长责任制,坚决守住6250万亩粮食播种面积、1870万吨粮食产量的底线目标,推动生猪产能恢复,确保老百姓“米袋子”、“菜篮子”货足价稳。抓好煤炭产业高质量发展等工作,确保煤电油气安全稳定供应。五是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在原材料保供、物流保畅、订单开发、商业收储等方面对企业给予支持,积极开展网上产品推介、产能对接、招商签约等活动,打通产业链供应链堵点痛点,促进产业链协同复工复产达产、供应链稳定运行。六是保基层运转。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大力规范和压减各级政府一般性支出和非急需、非刚性支出,坚决做到“该花的钱一分不少、不该花的钱一分不花”。统筹使用各类专项收入和结转结余资金,推动财力向财政困难地区倾斜。压实州市、县级责任,兜实兜牢“三保”底线。

以更大力度扩大内需。千方百计扩大有效投资,用好地方政府专项债等政策,激发社会投资活力,全力抓好工业、农业、数字经济、能源、交通、生态环保、旅游、水利、房地产、教育、医疗卫生等11个方面投资,加快谋划一批进国家盘子的“十四五”重大项目,以投资稳发展。积极扩大消费,广泛开展网络促销,分期分批发放电子消费券,激活居民消费潜能,稳定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大力发展网上零售、餐饮等数字商贸新业态,加快步行街改造提升,推动线上消费加快成长、线下消费加快回补。

抓紧抓实抓细常态化疫情防控。有针对性地加强外防输入、内防反弹举措,织密织牢疫情防控网,坚决堵住所有可能导致疫情反弹的漏洞,决不能前功尽弃。精准抓好内防反弹,继续坚持必要的人员管控和健康监测措施,增强防控措施的实效性,巩固拓展省内疫情防控成效。把严防边境疫情输入作为重中之重,立足防大疫、打大仗,增强国家意识,增强忧患意识,严阵以待,守好国门。强化党政军警民“五位一体”疫情防控体系,坚决管住人、管住村、管住通道、管住证件、管住边境,筑牢疫情防控的铜墙铁壁。依靠群众、发动群众,构建多层次全方位防控体系,打一场疫情防控人民战争。重拳打击非法出入境活动,形成强大震慑。加快“边境小康村+高科技”建设,把抵边村寨建成守边固边的坚强堡垒,打造具有云南特色的边境防线。以最坏情况做足最充分准备,健全应急预案,加强实战演练,做到有备无患。加强与周边国家疫情防控联动协作。压实属地责任,坚决把疫情阻挡在国门之外。

(三)全力以赴补短板强弱项,确保实现全面脱贫、全面小康目标。 打好三大攻坚战,直接关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成色和质量。要坚持底线思维,强化风险意识,一往无前攻坚克难,一鼓作气跨越关口,跑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后一公里”。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对未摘帽的县和贫困村挂牌督战,集中力量打好深度贫困歼灭战,扎实开展百日总攻行动,紧盯“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等突出问题开展大排查,加快补齐短板弱项,严防“黑天鹅”、“灰犀牛”事件发生,确保剩余9个贫困县、429个贫困村、44.2万贫困人口上半年达到脱贫退出标准。对已经摘帽的县要打扫战场,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健全监测和帮扶机制,防止因后续政策支持不足返贫或因病、因伤、因疫情返贫。扎实开展脱贫攻坚普查,编制“十四五”巩固拓展脱贫成果规划,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做好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驰而不息打好“三大保卫战”和“八个标志性战役”,守护好我们的蓝天白云、绿水青山、良田沃土,让“动物王国、植物王国、世界花园”的美誉更加响亮。强化综合治理,确保空气质量稳步提升。全面落实河(湖)长制,继续抓好九大高原湖泊保护治理,加强六大水系保护修复和水源地保护。强化土壤污染管控与修复。建立“多规合一”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推进国土绿化和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治理。

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加强政府债务限额和预算管理,持续强化国企负债规模和资产负债率双重管控,加强投资管控,深入开展金融领域风险排查整治,分类处置不良贷款存量风险,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圆满收官。实施加快补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短板行动计划,实现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90%、学前三年毛入学率达85%,三甲医院州市全覆盖、县级公立医院提质达标、县域内就诊率达90%,农村电网、通信网络升级改造全面达标,完成户籍人口城镇化率、研发投入强度等规划目标。

(四)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指路明灯。要紧紧扭住新发展理念推动发展,按照“两型三化”方向,大力培育发展万亿级、千亿级产业,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推动八大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着力健全发展先进制造业、振兴实体经济的体制机制,开展制造业“补短板”、“拉长板”行动,实施千亿技改工程和产业基础再造工程,优化升级烟草、电力、有色等传统产业,加快发展新材料、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现代服务业等新兴产业,打造一批具有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和特色产业集聚区,确保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以上。整合优化提升各类开发区。深入实施质量强省战略。

打造世界一流“三张牌”要取得更大突破。持续打造“绿色能源牌”,发展一批绿色铝材、绿色硅材精深加工一体化产业基地,发展高科技产业,建设一批智能科技小镇,抢占行业制高点。推动新能源汽车在建项目尽快建成投产。持续打造“绿色食品牌”,筹集100亿元高标准建设特色农产品加工产业园,打好“区域公用品牌+产品品牌+企业品牌”组合拳,推动“产品+品牌+企业+基地”有机结合,全面提升云南名品的美誉度和影响力;建设一批云品展销、仓储、冷链配送中心;加快普洱茶博物馆建设,持续开展绿色食品评选表彰。持续打造“健康生活目的地牌”,深入推进旅游革命“三部曲”,创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促进旅游业全面转型升级;支持疫苗产业加快发展,促进配方颗粒为代表的现代中药产业加快发展;加快建设美丽县城、康养小镇、特色小镇,让云南成为创新创业、休闲度假的聚集地。

大力推进创新型云南建设。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创新资源整合共享,加大研发投入,推动重大创新技术和产品应用。推进临沧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建设。启动云南省实验室建设,推进铝工业、硅工业、新能源电池材料等研发平台建设。深化科技入滇。大力培育科技型企业,认定省级技术中心20家以上。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机制,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力。

全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坚持“做强滇中、搞活沿边、多点支撑、联动廊带”,构建以滇中城市群为核心、以区域性中心城市为带动的城市化格局。大力推进滇中崛起,加快滇中城市群综合交通建设,促进昆明市与滇中新区“市区融合”,提高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水平。全面提升沿边开放水平,加快沿边高速公路建设,推进沿边三年行动计划,加快建设边境小康示范村。纵深推进滇西发展,按照“自然资源+健康养生+娱乐设施”的思路,完善大滇西旅游环线建设规划,构建以高速公路为主体的交通体系,开发个性化、多样化的线下旅游新业态新产品,建设一批“因形就势、体量适度、融入自然、内在高端”的最美“半山酒店”,努力把大滇西旅游环线打造成世界独一无二的旅游胜地。统筹推进滇东北、滇西北等高寒山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地区、革命老区加快发展。

全力推动最美丽省份建设。扎实做好空间规划大管控、城乡环境大提升、国土山川大绿化、污染防治大攻坚、生产生活方式大转变等工作,大力开展美丽县城、美丽乡村、美丽河湖评选,继续推进美丽公路、美丽铁路建设,加大垃圾分类处理和塑料污染治理,让“边疆、民族、山区、美丽”成为云南的靓丽名片。

(五)以更大力度推进“数字云南”建设,加快培育壮大新动能。 新冠肺炎疫情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巨大冲击,同时,数字经济展现出强大的发展韧性和广阔的发展空间。要以只争朝夕、敢为人先的精神,深入实施“云上云”计划,积极布局新基建,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推动“上云用数赋智”,建设产业互联网,加快建设“数字云南”。

积极布局新基建。深入推进高水平宽带网络建设,新增光缆线路50万公里以上,确保互联网出省总带宽能力达33T,重点场所千兆宽带覆盖率达40%以上。加快布局5G网络、数据中心、区块链技术云平台、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基建,提升数字经济发展支撑能力。

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加快推进数据与其他生产要素深度融合,大力打造数据供应链,充分发挥数据对效率提升的倍增作用。推进政府数据开放共享,集成建设云南政务一朵“云”。提升社会数据资源价值,推动数据采集标准化,拓展农业、工业、交通、城市管理等领域应用场景。坚持开发利用和安全保护并举,建立统一规范的数据管理制度。

推动“上云用数赋智”。制定财税政策,建设普惠性服务平台,营造数字化生态,解决企业数字化转型“没钱转”、“不会转”、“不敢转”等共性问题。深化“一部手机”、“刷脸就行”、“亮码扫码”和区块链等数字技术应用和集成创新,打造一批智慧城市、智慧小镇。

建设产业互联网。聚焦八大重点产业和世界一流“三张牌”,建设综合性产业互联网平台,打造3—5个垂直领域应用平台。推动农业生产、运营、管理数字化和农产品配送网络化,以茶产业为重点构建绿色有机产品全程追溯体系,打造一批“数字农业”示范县。加快烟草、能源、装备制造等骨干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改造,打造一批“数字生产线”、“数字车间”、“数字工厂”。加快发展新零售、“无接触”消费、在线医疗等新业态,拓展提升智慧旅游、跨境电商、数字物流等场景应用,扩大孔雀码“一品一码”防伪溯源应用范围。

(六)突出项目引领,加快“五网”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要以“双十”重大工程为引领,抢抓政策机遇,推动基础设施建设迈上新台阶。

全面加快综合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加快高速公路建设,加速推进“能通全通”、“互联互通”工程,确保综合交通投资增长15%以上、投资总量力争居全国第一,今年底全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超过9000公里,进入全国前列。推进铁路“补网提速”,加快渝昆高铁、玉磨铁路、大瑞铁路等项目建设,力争大临铁路通车,建成丽香铁路,开展昆楚大丽高速铁路前期工作。深化航空“强基拓线”,加快昆明长水国际机场改扩建和全省支线机场改造提升,力争昭通、蒙自、元阳、怒江、普洱5个机场项目实质性开工,加密省内主要旅游城市之间环飞航线网络。

全面加快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乌东德、白鹤滩水电站建设。加强电网改造,完善电网覆盖,加快清洁载能企业用电配套项目建设。推进国家石油炼化基地建设。加快天然气产供销储体系建设,新增天然气管网400公里以上。

全面加快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启动一批重点中型灌区节水改造项目,提速滇中引水工程,完成10个重点水源工程下闸蓄水验收、20个重点水源工程竣工验收,新开工50个重点水网工程。

全面加快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推进5个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加快省级物流产业园和口岸物流配套设施建设,发展跨境物流。围绕重点产业布局,加快补齐重要物流节点区域基础设施短板。

(七)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建立农村良性发展机制。 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良性发展机制是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基本保障。要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推动乡村振兴。

构建农业高质量发展机制。高质量建设“一县一业”示范县、特色县以及农业产业强镇、“一村一品”专业村,建设一批国家级、省级农业示范园区。突出关键环节,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引导和支持发展有机茶叶、花卉无土栽培、蔬菜水果小包装、坚果咖啡深加工、肉牛生猪规模化养殖和集中屠宰深加工。

建立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理机制。推动爱国卫生运动常态化,健全村庄保洁长效机制,确保新建和改建农村卫生户厕100万座以上,95%以上村庄生活垃圾有效治理,全省村庄人居环境达1档标准。新改建农村公路1万公里以上。完成农房抗震改造20万户以上。实施“气化乡村”工程。

落实“三农”保障机制。推进承包地“三权分置”,加快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全面开展农村不动产确权登记颁证。完善农房建设审批管理制度,坚决遏制乱占耕地、无序建房。深化林业、供销、农垦改革,全面完成水利工程产权明晰,全面实施农村供水工程水费收缴,全面推广农田水利水价改革试点经验。

(八)加强城市更新,提高城镇化发展水平。 推进城市更新,加快城镇化进程,是带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突破口。要把城市更新作为重大民生工程和发展工程,加快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

加强城乡规划。创新规划编制理念,系统前瞻科学地谋划好人口、空间、生态、文化、国际化、交通、科技、产业等要素,优化城乡设计,解决好土地集约利用、综合承载能力、生态环境保护等重大问题,切实维护规划的权威性、严肃性、连续性。

统筹推进城市更新。出台城市更新指导意见,开展城市体检,加强交通、公共服务等设施建设,推进城市修补、生态修复。协调城市景观,保护历史文化风貌。完善养老、托幼、医疗等服务机构布局,建设“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加大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力度,完成1000个以上老旧小区、10万户以上改造任务,让城市更宜居、百姓更舒心。

推动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大力推进产城融合,放开城镇地区户口迁移政策,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做好易地扶贫搬迁进城农民变市民后的社会管理服务,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实现全省常住人口城镇化率50%以上。

促进房地产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制定住房和房地产业发展规划,“一城一策”促进房地产业高质量特色化发展。加大公租房建设力度,坚持实物保障与租赁补贴并举,保障住房困难群众基本需求。

(九)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推动更高水平对外开放。 发展环境越是严峻复杂,越要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要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坚持向改革要动力、向开放要活力,加快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以大改革、大开放促进大发展。

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着力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激发各类要素潜能活力。全面落实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深入实施企业上市倍增三年行动。用好中央赋予省级政府更大用地自主权的政策机遇,盘活用好存量土地。推动财政事权和支出权责划分改革,深化统计、能源等领域改革和农信社等地方金融改革。

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加强外商投资促进保护,扩大跨境电商覆盖面,实施内外销产品“同线同标同质”工程,支持外贸企业保订单、拓市场、出口转内销。加快建设中老、中缅边境经济合作区,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访缅成果,主动参与中缅经济走廊实质性建设,落实落细辐射中心建设15个实施方案。高标准推进云南自贸区改革创新发展,抓实制度创新,全面与国际接轨,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试点,创新贸易监管制度,健全贸易投资促进服务体系;抓实产业发展,设立产业基金,全力招大引强,加快项目落地。

持续改善和提升营商环境。紧扣“办事不求人、审批不见面、最多跑一次”目标,推进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清单化,深化“一颗印章管审批”,开展营商环境评价,完善“好差评”、“红黑榜”制度,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 群众关切事关小康成色,民生改善成就美好生活。要全力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继续做好10件惠民实事,不断增强民生福祉。

提升教育发展质量。筹集100亿元以上资金,加快普通高中建设。持续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做好控辍保学工作,落实好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待遇。实施职业技能提升、高职扩招提质三年行动,加快培养技能人才。推进“双一流”建设,推动高等教育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支持民办教育,办好特殊教育。

推进健康云南建设。筹集100亿元资金,实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筹集65亿元以上资金,抓紧实施“双提升”工程,解决长期以来的传染病救治和疾病防控能力短板。加快区域医疗中心、临床医学中心建设。理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健全重大疫情、公共卫生应急管理和救治体系。提升全民健康素养。

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工伤保险基金省级统筹。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健全重大疾病医疗保险和救助制度。加快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支持社会力量发展普惠托育服务,着力解决“一老一小”问题。

促进文化繁荣发展。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施文化精品工程、名家工程,引导公共文化资源向城乡基层倾斜,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加快推进兴边富民行动,促进民族地区和人口较少民族加快发展。实施“十县百乡千村万户”工程,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促进宗教领域和谐稳定。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做好信访维稳工作。加强食品药品疫苗安全监管。坚决取缔和严厉打击非法野生动物市场和交易。继续实施“安全工程三年行动”,健全完善应急管理和防灾减灾救灾体制机制。持续打好禁毒防艾人民战争。加大对跨境违法犯罪的打击力度。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

同时,进一步做好广电、体育、参事、文史、地方志、哲学社会科学、决策咨询研究、港澳台侨、科普、测绘、地震、地质、气象、红十字、人口普查等工作,切实保障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合法权益,大力支持群团组织改革发展。进一步抓好军民融合、国防动员、国防教育、人民防空、民兵预备役、双拥等工作,着力加强退役军人服务保障。

各位代表!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所有政府工作人员都是人民的公仆,要进一步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以全面从严治党新成效推动人民满意政府建设迈上新台阶。我们要全面推进政府系统党的政治建设,坚决肃清白恩培、秦光荣、仇和等流毒影响,不断从聂耳和国歌、西南联大、扎西会议、红军巧渡金沙江等生动教材中汲取磅礴力量,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坚决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自觉主动接受各方面监督,完善行政执行、实施、评价、问责等机制,全面推进基层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不断提升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努力建设法治政府。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禁止形式主义,不断健全行政审批、财政资金管理、国资国企管理等制度,深入开展资源性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整治,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决不允许搞权力交易。

各位代表!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全面脱贫、全面小康,决战在今朝、圆梦在当下!我们坚信,只要全省上下坚定不移向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砥砺前行,彩云之南必将迎来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省委的领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越是艰险越向前、越是冲刺越加油,在大战大考中坚决夺取全面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胜利!


3ad9398bddbcc9d305fecdb4df6530e.jpg

》》点击图片进入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