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版图片由龙门石窟研究院提供
拂去历史尘埃,卢舍那大佛露出千年微笑;走过二十春秋,龙门石窟收获累累硕果。
2000年11月30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4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龙门石窟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
二十年间,洛阳市认真履行《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遵守遗产保护准则,切实承担起对龙门石窟的保护发掘职责。
二十年间,龙门石窟研究院历代“龙门人”筚路蓝缕、孜孜以求,在石窟研究方面树立大区域观念,深入挖掘和整理龙门石窟及周边的文化史迹,开展石窟考古报告编写和古遗址的调查与考古发掘工作,围绕确保世界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在遗产保护、环境治理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
“十三五”以来,洛阳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论述特别是在敦煌莫高窟、大同云冈石窟考察时的重要指示精神,强调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文化遗产,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10月19日,龙门石窟保护研究成果发布暨龙门石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二十周年学术交流大会开幕。开幕式上,龙门石窟研究院发布了六大重要考古成果:
●奉先寺遗址考古发掘
●擂鼓台三洞窟前遗址考古发掘
●香山寺遗址发掘
●万佛沟第1窟窟前建筑遗址发掘
●龙门西山北坡唐代僧人墓地发掘
●瘗窟考古清理工作
这些考古成果进一步丰富了龙门石窟的历史文化内涵,为洛阳扎实做好新时代文物保护工作,推进文化繁荣兴盛提供有力支撑。
二十载筚路蓝缕,守龙门玉汝于成。展望新时代,洛阳将坚定不移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物考古工作的重要指示,持续探索龙门石窟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新路径、新模式,以无愧于伟大时代的新业绩,努力谱写新时代洛阳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改革的绚丽篇章。
奉先寺遗址考古发掘
奉先寺是唐代著名的“龙门十寺”之一,唐高宗调露元年(679年)敕令创建,是唐高宗为祭祀其父唐太宗李世民而建,为唐代皇家寺院。
奉先寺遗址位于大奉先寺主洞窟卢舍那大像龛南约1公里处,即龙门石窟西山南侧岗地上,遗址现存面积近3万平方米。
1997年至2000年,奉先寺遗址发掘工作队对奉先寺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揭露面积1637平方米。发现的遗迹有殿址、水道等,出土遗物以砖、瓦等建筑构件为主,出土的十余件石刻造像弥足珍贵。
2002年,龙门石窟研究所、洛阳市文物局与意大利那波利大学东方文化研究所合作,完成了奉先寺遗址第一期发掘工作,发掘面积超过2000平方米,共出土文物上千件,以石刻佛教造像、建筑构件和生活用品为主。
重要成果:奉先寺遗址的考古发掘,是对唐代皇家寺院遗址的较大规模发掘,集中出土了一批唐代精美石刻造像,完成了对寺院布局的初步厘清和大殿基址的完整呈现。
擂鼓台三洞窟前遗址考古发掘
龙门石窟擂鼓台位于龙门东山石窟区的南端,为东山石窟区开凿较早、规模较大的一组洞窟,由北、中、南三洞及窟外崖面多个小龛构成相对独立的区域。
2008年3月至9月,龙门石窟研究院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联合对擂鼓台窟前区域进行了考古发掘,发掘面积300余平方米。
考古发现,擂鼓台3个洞窟前地面4米多深的堆积中,涵盖了唐、宋、金、元等7个堆积层。发现的遗迹包括用大条石砌成的规模较大的唐代窟前踏道两处、窟前殿堂包石台基、面积较大的宋代造像题记6处、建筑基础1处及唐宋时期窟前道路等。出土石刻造像、建筑构件、生活用品等文物1900余件,年代唐、宋、元等均有。其中一尊菩萨头像保存完好,发髻蓝色,色彩鲜艳,应为青金石颜料,非常珍贵。现场还出土一些碑刻,碑文书法为唐代风格,笔法精湛,堪称一流。
重要成果:唐代窟前石作踏道的发现,是此次考古发掘的最大收获。它是研究唐宋时期木构建筑前石作踏道的珍贵资料,对研究当时寺院建筑乃至都城大型建筑前的石作踏道样式及建造方法提供了实物资料,并为研究唐代龙门石窟窟前通道的演变提供了资料。
香山寺遗址发掘
“龙门凡十寺,第一数香山”。香山寺自古以来的“粉丝”,各个鼎鼎大名,从唐代的香山居士白居易,再到宋代的六一居士欧阳修,诸多文人吟诵比兴,使香山寺声名远扬。
香山寺是唐代著名的“龙门十寺”之一,武则天敕令创建。寺院遗址位于龙门东山南麓,现存面积4万多平方米。
经国家文物局批复同意,龙门石窟研究院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三方联合组成香山寺考古队,于2016年至2019年开展了龙门唐代香山寺遗址的考古发掘,完成发掘面积3000平方米,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
此次考古发掘发现有唐宋时期的建筑基址和道路,重要遗迹如唐代的两座塔基基址,地宫、砖铺面、散水、台基等;出土遗物有舍利石函、石造像、大型刻花纹石条、刻经石残块,砖瓦、瓷片、铁钉、鎏金小铜佛像以及唐宋时期铜钱等。
重要成果:这是对唐代皇家寺院香山寺遗址的首次大规模发掘,发现较高规格、较大规模的塔基。结合文献资料,初步推测为唐代入华印度高僧地婆诃罗墓塔。
万佛沟第1窟窟前建筑遗址发掘
万佛沟位于龙门东山南部,香山寺遗址北面,呈东西走向,依山傍水。在万佛沟的北崖之上,考古人员发现两座小型窟龛,编号万佛沟区第1、第2号窟。
在龙门石窟万佛沟区考古报告编写工作中,配合香山寺遗址考古发掘,考古人员于2016年至2017年对新发现窟龛外部堆积进行了局部考古清理,清理面积近200平方米。
此次清理工作取得了重要考古成果,出土有窟前建筑遗迹、窟前建筑塌毁后的建筑构件以及道路等,遗物有石门、瓷器、陶器、铁器、碎瓦片、石碑残件、石立柱、石瓦垄等。结合相关地理关系,考古人员推测这一处窟前遗址与香山寺有一定关联。
重要成果:初步推断可能与唐代在龙门修行或安葬于此的佛教信徒或高僧大德有极大关系,窟前建筑或与生活设施或与僧人卒葬后的窟前礼仪性建筑有关。
龙门西山北坡唐代僧人墓地发掘
2011年,龙门石窟研究院与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合作,对龙门西山北坡唐代僧人墓地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此次发掘共发现圆形墓葬6座,发现的遗迹有墓葬、砖铺面等,出土遗物有石门、砖、圆莲座、碎碑块等。特别是出土的石门,为一整石雕凿而成,雕刻精美。石门表面用线刻与减地浮雕手法相结合满饰花纹,减地雕刻的是缠枝蔓草牡丹纹花朵和枝干。
重要成果:龙门周边唐代僧人具袝葬行为墓地首次被发现,反映中西文化交流的精美石门(一级文物)被发现。
瘗窟考古清理工作
石窟中,埋葬僧人或教徒的龛、穴,称为“瘗窟”“瘗穴”,龙门石窟题记中就有“凿龛龙门而葬,从释教也”。这种龛葬、瘗穴形式,在龙门石窟及其周围区域都有史迹遗存。目前,龙门石窟中所见瘗窟很少见到雕刻,基本看不见随葬品。
2006年,考古人员对擂鼓台南侧一道沟山崖上窟内堆土进行了考古清理。在窟内坛床前的长方形凹槽内,出土了唐代泥质红陶质的陶马和陶俑。这是龙门石窟中所见瘗窟首次发现随葬物品,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2016年,考古人员在东山石窟万佛沟区新发现的两窟窟前考古清理中,发现窟前有一定规模的建筑基址,窟外侧壁有碑。根据窟内构造,基本断定该窟曾为一座瘗窟,出土一块较大的封堵窟口的石门。
在万佛沟沟底北崖新发现的一窟,经清理后也推断为瘗窟,随葬品有陶俑等,这是近年来在龙门石窟新发现的、还保存有随葬品的第二座瘗窟。
重要成果:龙门石窟中所遗存近百座唐代瘗窟及新发现瘗窟中首次出土随葬品。
龙门石窟研究院院长史家珍表示,针对寺院遗址、古墓葬等文化史迹的调查和考古发掘,为丰富龙门石窟的文化内涵、开展寺院遗址保护规划和文化展示、建设遗址考古公园、发展文旅产业等提供了详细的资料,也将极大地推动中国佛教寺院建筑考古、佛教史研究和龙门石窟研究的深入开展。
下一步,龙门石窟研究院将着力加强文物保护、深化学术研究、密切交流合作、推动传承创新,当好洛阳历史文化传承创新的排头兵,让“洛阳的名片、世界的龙门”更加出彩,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洛阳建设国际人文交往中心做出新的更大贡献。记者田宜龙 郭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