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型汉奸:张邦昌

(注:本文首发原创于我的同名头条号和百家号,上为百家号截图。)

我们今天讨论历史上的大汉奸,必离不开张邦昌。其实,张邦昌满打满算,也才干了33天伪楚皇帝,就主动把皇位奉上,送给了南宋第一个皇帝赵构。

当时,整个大宋控制区,也就赵构一个男性宗室,因为几乎所有的男性宗室,都被金兵虏掠到了北方。所以,张邦昌的这一操作,可谓完美嫁接,让宋家王朝得以延续。

其实,在北宋和南宋之间,金朝册立的有两个傀儡皇帝,除了伪楚皇帝张邦昌之外,还有伪齐皇帝刘豫。

这个刘豫,做了皇帝六年有余,坏事做绝,不仅挖地三尺地剥削百姓,连北宋留在北方的所有皇陵,都被他掘了,可谓丧尽天良。但这样一个典型大汉奸,名头却远没有只干了33天伪皇帝的张邦昌大。

33天,于历史于人生都不过一瞬。张邦昌的负载之重,自然有为其打抱不平者。有说他做皇帝是被逼的,有说他做皇帝是半依半就的。然而,他第一次打断了宋的道统,钉上历史的耻辱架,也并不冤枉。

南宋人物图

金人打下北宋都城汴梁后,面对这一大块占领的汉人土地,刚从半奴隶社会走出来的金人,除了会用蛮力外,并无管理这一高度文明地区的能力和经验。为了早点回老家瓜分从汴梁抢来的大量财宝和女人,金人就在汉人中扶立一个傀儡皇帝。一方面作为金朝和宋朝的缓冲之地,另一方面用来收取岁贡财物。张邦昌和刘豫,就是他们选择的傀儡皇帝。

对比刘豫,张邦昌的名号之响,简直就是汉奸鼻祖了。即使如汪精卫这样的牛人,也只能称〝民国张邦昌〞了。中华大地浩如烟海的戏曲中,张邦昌也是永恒的汉奸形象。以至于张邦昌的后人,都耻于有这样一个祖先,纷纷隐匿避世。

张邦昌身上的汉奸烙印,主要与他做了33天的伪楚皇帝有关。中外史学家对这短短的33天,亦有着极其丰富的解读。

一:〝被逼〞即位说。

认为张邦昌是被逼做伪楚皇帝的,或者被逼做汉奸的,一直很有市场。就连权威的百度百科,都基本支持这种说法。理由如下:

1,当金人要求张邦昌当皇帝时,百官在张的死党王时雍等人率领下,反复敦请。张邦昌闭门卧病,连日不食,恸哭失声。

金帅亲往劝进。张邦昌不得已,乃分置朗官使臣数十名,监理汴梁各类事务,保持城内秩序和社会运转。并下令封存所有宗室器皿,贴上〝臣封〞字样。

最后,金人以〝屠城〞来要挟张邦昌即位,百姓和百官俱下跪劝进,张邦昌才即皇帝位,定国号〝楚〞。

2,张邦昌即位后,只是在龙椅旁放一把椅子坐下。办公地点也不是宋朝日常办公的垂拱殿,而是皇帝极少办公的文德殿。

张邦昌禁止百官行跪拜大礼,怒声喝斥叫他〝陛下〞的亲信死党宋齐愈等人,对大臣称〝予〞不称〝联〞,对公文称〝手书〞而不称〝圣旨〞,以表同大臣间的同僚关系。

3,金人虏掠徽钦二帝北归时,张邦昌率百官身服缟素,朝二帝遥拜恸哭。

4,金人远去后,张邦昌即请来宋哲宗的废后元祐皇后称制。并派人南下找回赵构,跪献玉玺,恸哭谢罪。

张邦昌的民间形象

从整件事的脉胳来看,张邦昌一直〝恸哭〞,哪有做皇帝的野心?不但不算汉奸,还算民族英雄呢!

你看他避免了金人的屠城,又把部分北宋失地,完整地交到了赵构手中。按现代政治的理解,国家由人民和土地组成,统治者(皇帝)只能算国事政务官。张邦昌保全了土地和人民,他也许对不起赵家(宋皇族),但对得起汉地苍生。说张邦昌是汉奸,冤呀!

但细究起来,把时间拓展到33天之外的前前后后,张邦昌也并非全无瑕疵。比喻张邦昌到金营,是以使者的身份〝割地求和〞的。临走前,张邦昌向宋钦宗求取割地凭证和河北印绶,作为和金人和谈的筹码,宋钦宗不给。可见,张邦昌是死心踏地要把大宋土地割让给金人的。

张邦昌又把宋朝对金人抵抗的〝罪责〞,全部推给李钢这样的主战派身上,借金兵之力把李钢逐出京城。这样,汴梁的城防更加不堪。这不就是替金人卖命么?

正因为张邦昌对金忠心耽耽,得到了金人的激赏,所以金人把皇位赐予他。

哲人说,〝魔鬼都在细节里〞,即使就这三十三天而言,张邦昌要脱掉汉奸帽子,也并非易事。不能粗线条地观察这三十三天,政客往往是演员,官越大演技越高。必须把这三十三天细细地拆开来,以还原一个真实丰满的张邦昌。

宋金之战影视形象

二:〝半依半就〞即位说。

〝半依半就〞做伪皇帝,算不算汉奸?当然算!就好比女子半依半就地偷情,不管偷情的戏码如何曲折,也改变不了偷情的事实。

一种说法是,张邦昌做伪楚皇帝,是半依半就的。

首先,一种观点认为,张邦昌并非不想做这个皇帝,而是他做皇帝的时机不好。

一方面,除了宋齐愈、王时雍等几个亲信外,真正拥护张邦昌做皇帝的大臣并不多。当时金人在讨论是由宗室还是非宗室做傀儡皇帝时,大部分宋臣都支持宗室,连秦桧这样历史公认的大汉奸,当时都怒斥张邦昌称帝〝无耻〞。没有大臣支持,张邦昌的皇位就建在流沙之上。

其次,赵构组织的勤王部队,正准备浩浩荡荡杀进汴梁。

而金人抢了大量的财物女人,都急着回家分赃。其时,中原失地人民组织的无数义兵,对金人不时袭击。金人怕夜长梦多,时刻担心财宝女人和两帝被抢走,一刻也不想逗留中原。所以,对张邦昌这个伪皇帝的命运,金人其实并不上心。

大臣不支持,金人不上心,赵构又大兵压境。张邦昌如果是个明白人,自然会清楚,金人一走,他的皇位也就朝不保夕了。

既想做皇帝,又不能做皇帝,就只能走一步看一步。表演一定要充分。王莽称帝前,表演堪称影帝级的。张邦昌的表演其实也不差:绝食、恸哭、缟衣遥拜等等。

古画中的汴梁城

张邦昌的算计是,他和赵构有〝革命情义〞,两人曾一起作为求和代表出使金营,都曾在刀尖上舞蹈,可谓生死与共。只要自己表演充分,保全性命是有把握的,更不可能诛连宗族了。所以,即使当不上真皇帝,自身也有退路。

那么,张邦昌有没有做真皇帝的想法呢?有!

张邦昌做的两件事,确实表明他有篡宋之心,他只是一直在评估中权衡算计。

第一件事,张邦昌在汴梁搜捕皇族,极其卖力。

金人离汴梁前,决定把所有宗室都虏走,一个不留。并把这个工作交给张邦昌。

张邦昌当然有很多办法截留保护这些宗室,比喻用平民和皇族调换等等。但张邦昌没有这样做。

一开始,民间隐匿宗室的情况很普遍。许多百姓冒着生命危险。这让搜捕工作一筹莫展。于是张邦昌出了个点子,令五家为一保,实行连坐制。这样,如果五家以内,发现有一家藏匿宗室的,所有五家都会受到惩罚。于是,搜捕宗室工作进展顺利。共一万四千多个皇族贵戚被捕,包括宗室男2200多人,宗室女3400多人。几乎所有宗室都被抓捕干净。

这么说吧,除了南下组织抗金的赵构得以逃脱外,所有宗室男丁全部被张邦昌搜捕干净,送到金营。宗室女也就两人幸免,一个是宋哲宗的废后孟氏,因为住在城外没被注意,另一个是宋徽宗第三十四女恭福公主。这个幸运的公主刚刚出生不久,所以连张邦昌都不知道。

如此看来,张邦昌确实想把赵氏皇族连根拔起。这样,他当皇帝就全无障碍了。只是他对离开汴梁的赵构毫无办法,不然,如果赵构在汴梁,他会放过赵构吗?绝对不会。

金兵虏走宋宗室浮雕

除了对皇族痛下杀手,张邦昌对反对他即位的义兵,也毫不留情,非常的血腥残暴。

当时汴梁城内有个叫吴革的勇士,官拜合门宣赞舍人。就因为反对金人册立张邦昌,被张邦昌派范琼击杀。这个范琼,大概相当于禁卫兵的首领。跟随吴革一道起兵的数百人,也悉数被斩首。

这个吴革极有决心,他甚至截留了宋钦宗的一个儿子下来,以图复兴宋室。于是,他杀了自家的一个婴儿,说是宋钦宗死于乱军中的儿子,上报上去。然后,他召集数百死士。这些死士为了无后顾之忧,竟然把自家老小都杀死,誓言与宋朝共存亡。他们计划城内放火转移金兵注意力,再纠集城外义兵,趁乱起事。

因谋事不密,吴革被范琼围捕击杀。那个宗室小孩,自然又被张邦昌送到了金营。

剿灭吴革之后,张邦昌松了一口气,遂大赫天下,为范琼和众兵丁加职封赏。伪楚辖区内凡查不清罪名的犯人,都被张邦昌释放。

大赫天下,官员升官,禁兵受赏,这不就是新天子即位的节奏么?

金人走后,留下几十个宋徽宗的后宫嫔妃给张邦昌做夫人。张邦昌并未推脱,他选了一个李姓女人为伪皇后。这个女人本是宋徽宗的靖恭夫人。这就不是胆儿肥的问题。张邦昌的这个动作,对于想为他辩护的人来说,是很难解释得通的。

两宋皇宫仕女图

张邦昌后来把宗哲宗的废后孟皇后,请出来临朝称制,也经不起推敲。

为什么不直接把皇位让给赵构?这在操作上不困难。显然,张邦昌一直在算计,是否可以靠操纵一个无根基的弱女子,进行一个过渡。这个过渡里有两种可能,一种可能是自己当真皇帝,一种可能是让位于赵构。

张邦昌最后让位于赵构,显然是反复权衡后的无奈选择。面对绝尘远去的金兵,伪楚根本无力抵抗赵构率领的部队。加之〝人心向宋〞,自己其实很孤单。

有人拿张邦昌和刘豫的伪齐比较。说为什么刘豫可以做皇帝,张邦昌就做不了?区别很明显。

刘豫当皇帝时,金占区的抗金义兵早已扫荡干净。金人也不存在急于回去瓜分财宝女人,所以可以派兵协同刘豫驻守。

张邦昌时期,金人守着两帝和14000名宗室贵戚北归,还有大量财宝要分兵保护,能分发保护张邦昌的兵力极其有限。加之当时金占区到处义兵出没,对金兵日夜骚扰。

张邦昌倘咬着牙要当皇帝,必九死一生。

所以,除非力所不逮,张邦昌当皇帝的念头,还是有过的。

抗金宋军形象

结语:

张邦昌后来被赵构处死,理由是他睡了自己的〝小妈〞,这与张邦昌的〝封后〞有关。可见,这个人很悲情。毕竟他才在龙椅上坐了一个月。细算起来对百姓亦无甚大侵害。

当然,皇位不是谁说坐就坐的,既然是大逆,放在当时角度,张邦昌死的并不冤。

许多人纠结于张邦昌算不算汉奸。我的理解是,张邦昌算一个非典型汉奸吧。

他大部分的行为都可以归结为一个士大夫的自保。但他的献地求和,击杀抗金义兵,以及搜捕宗室,事实上己构成了汉奸的实质。不能因他危害百姓较轻,或做伪皇帝时间较短,就否定这个实质。

另外,张邦昌这短短的33天伪皇帝,也算树立了一个坏典型。之后的伪齐皇帝刘豫,就老拿张邦昌说事,颇有点理直气壮:说我失节,还有张邦昌这个前辈呢!

刘豫为了当皇帝,给金帅重金行贿。被解除皇位后,又屈膝哀求复位,这颇有点不要脸了,这就是原汁原味的典型汉奸。

有了张邦昌这个非典型汉奸在前,刘豫这个典型汉奸的出炉,就顺利多了。金朝也借他们两个,积累了更多殖民汉人的经验。

可见,张邦昌的汉奸名头盖过刘豫,也并不冤枉。

发布于 2023-04-13 15:18 ・IP 属地安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