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5 个回答
看完《还是觉得你最好》,觉得这喜剧高级,但高级在哪里?是因为里面金句多吗?我想了一天才想明白,是因为它有紧密的结构。
以往的一些喜剧电影,常被观众诟病为“段子合集”,里面的笑点,一半是网上抄的,然后配上几个喜剧演员来演绎,凑个差不多两小时的时长,结尾再煽个情、上个价值,一部流水线喜剧就可以出厂了。
喜剧电影如果只是“段子合集”,随便剪一段出来不影响后面剧情,那么跟短视频有什么区别?《还是觉得你最好》高级就高级在它有紧密的结构——剧情和笑点是环环相扣的,不断call back(前后呼应),不断堆砌情绪,最后在饭桌混战戏中达到高潮,把之前堆砌的能量一下子释放出来,让心理一直跟着剧情一样憋着的观众也得到了彻底释放。
先说call back,全片铺得最长的一个笑点是,Josephine最后回来吃团圆饭,三弟问她怎么来了,Josephine说我不是来找你的,我是来找他的,然后指了指大哥,Josephine的动作和台词完全模仿了Monica第一次来家里吃饭时的样子,让人以为剧情又要重演,接下来是不是就是有三弟“勾二嫂”了,瞬间就有了一种《开端》的感觉。
这种需要联系前后文才能get到笑点的电影,对观众的专注力和膀胱有一定要求的,看电影玩手机或是频频跑厕所肯定不行,剧情是层层推进的,错过了前面一段剧情,可能后面的一个笑点就会get不到了。
举个例子,喵喵问三弟大哥和前女友关系怎样,三弟说他们是“姣婆遇着脂粉客”,这是一句粤语俗语,用现代话来说就是“豪放女遇到老色批”,形容两人臭味相投,有鄙视的意思。喵喵的母语不是粤语,自然不懂三弟说的是什么意思,三弟怕影响大哥“大嫂”感情,又不好明说,只好说是“天作之合”的意思糊弄过去。后来喵喵在让三弟和Josephine和解的时候,用了“姣婆遇着脂粉客”这句话形容他们的关系,导致了Josephine听了想打人。三弟的欺骗给自己挖了一个坑,自作自受。
“姣婆遇着脂粉客”这段剧情还不止是给后面的笑料铺垫,它还是在暗示观众大哥和Monica的性需求是旗鼓相当的,这样观众能更好地明白红色U盘里是什么内容,会让大哥经常拿出来观看,Monica不想让人看到,二哥看了受不了……
而Monica想去找U盘的行为也不是没来由的,是因为前一晚二哥送她新手机,问她是不是旧手机里有什么见不得人视频,这才提醒了她要去找大哥删掉U盘里的视频。而大哥记不清U盘是不是红色的又是在为他是红绿色盲做铺垫,这片可以说是每句台词都是精心设计的,细思极恐。
二哥说要搬到女友家住的时候,大哥就以一种寒暄的语气问Monica是不是还是住在以前的大劏房(暗示自己家的房子很大),还有凡尔赛地说她那张床睡起来不舒服(暗示自己睡过Monica)来给自己挽回点面子。
在Monica搬来住的第一晚,响起了主题曲张学友的《还是觉得你最好》,一开始我以为是电影的背景乐,后来才想起三弟说过“家里楼上就是KTV,自己房间是冬凉夏暖”,这首歌在这个时间点响起是那么自然、那么合理。而后来喵喵找三弟查背景的时候,我们也才知道为什么三弟的房间冬凉夏暖,因为他住的是一个类似集装箱的铁皮屋,铁皮不隔热隔寒,这也解释了三弟为什么是最想卖掉房子的那个人。大哥只顾着一家人要住在同一屋檐下的执念,完全不考虑三弟住在这样的房间里的感受。
再说堆砌,片里有很多类似的重复剧情,比如投票,一开始大哥二哥两票否决了三弟,让Josephine住了进来,后来二哥遭报应了,被大哥三弟两票否决,让Monica住进来,最后提出投票这个操作的大哥也坑了自己了,自作自受。二哥三弟用了大哥的方法两票否决了大哥不买房的决定,三兄弟的关系,就在这样的报复性投票中心生嫌隙。
片中有一个存在感很强的道具——桌上足球机,它似乎放在一个很碍事的地方,每次女性们来家里,都会撞到它,而这台机器又一次都没使用过,完全就是个摆设,它后来在饭桌混战中被拿着写着“stop”的公交站牌的Monica砸烂了。主创这么强调这个道具,应该有什么深意,我的观点是——桌上足球机跟三弟玩的电子竞技还有Josephine撞到的棒球球棒一样,代表一种竞争性行为,这种竞争性行为是刻在男性DNA里的,男性总想赢过别人,包括自己喜欢的人,这种竞争思维是会阻碍感情的。“今天她送了我一个很贵的礼物,改天我要送她一个更贵的礼物”是不是很多人会这么想?这就是一种竞争思维。
三弟赢了冠军,他赢了才敢跟Josephine求婚,Josephine输了,按常理要嫁给胜者,但她突然醒悟,输输赢赢又怎样,感情不是输赢,而是分寸,Josephine拒绝三弟的求婚这个剧情让这片没有落入俗套,而是引人深思。
当然最重要的“重复“是几场吃饭戏,陈家的饭桌很大,菜肴一字排开,每个菜都离得很远,就像他们之间的关系,我就在想,这样他们怎么吃到离自己最远的那道菜呢?但他们每次一起吃饭时的心思也没在饭上面,都是带着各种目的在吃饭的,要么是要给兄弟介绍女朋友,要么就是想求婚,没有一个人尊重食物,尊重那个烹饪这些食物的人。
只有喵喵看到了做菜者的用心,她才是唯一一个能享受当下的人,看起来很单纯的女生,其实在片里起到一个启发者的作用,因为她的意外入局,才把一个死气沉沉的家给盘活了,有时候一盘死棋,是需要强大的外部力量去冲破的,就像是《天龙八部》里的珍珑棋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下棋思维,结果都迷失其中,却被不懂下棋的虚竹误打误撞解开了。
《还是觉得你最好》这部片给我的大概就是这种感觉,祝愿每个陷入困局中的人,都能遇到他们的喵喵❤。
《还是觉得你最好》,港名《饭戏攻心》,内地自以为是的换了个片名,叫起来实在太怪,因为看过片子的朋友都知道,《饭戏攻心》最为贴合故事,所以下面都用《饭戏攻心》这个片名。
它的确是让人意外的优质喜剧。因为从剧情来说,大哥发现二弟的新女友是自己的前女友,这种剧情既狗血又烂俗,再加上一家人吃饭再掀桌打闹的那种闹腾劲,再再加上原定贺岁档的档期,很容易想起以黄百鸣为首的,这十多年来那一堆烂到流脓的恶俗港产喜剧比如《家有喜事2009》《东成西就2012》《六福喜事》等等,使得我原来对本片没有期待。
结果没想到因为疫情关系,本片在香港延期半年上映,从贺岁档到了中秋档,本片也及时增补拍摄了某些戏份,贺岁段落也删掉了。没有了贺岁喜剧那层壳,反倒呈现出一部认认真真、精心制作的港产喜剧来。
本作从剧本角度来看,可以说是近年来最好的港产片剧本之一。主要角色六个人,三兄弟加上三个女角,都有着非常丰富的人设,剧情也不像过去黄百鸣式家庭喜剧,三个角色分开拍摄,各自有自己的故事线,而是糅合在一起,以一条大的主线推进,以四次晚餐作为故事的矛盾点和爆发点。
从写作结构来说,要维持6个人始终在一个主线里,彼此的行为互相构成影响,这难度其实不低。三兄弟的家庭喜剧,从1992年第一集《家有喜事》开始,就基本是分成三个故事线。这样的好处一是拍摄难度低,分成三组拍摄,有共同戏份的才在一起拍,节约时间;另一个是等于把三个小故事放到了一部电影里,写作难度也会降低。
但本片的导演兼编剧陈咏燊反其道而行之,他并没有那么简单粗暴的处理人物的故事线,相反,几乎将每个人自己的支线砍掉,尽量让故事都发生在六个人都在的段落。这样对剧本的要求顿时就比传统港产家庭喜剧高了很多,但毕竟是主打搞笑的贺岁(中秋)喜剧,随时将六个人放在一个空间里,稍有不慎,就会变成混乱不堪,打来打去的低俗闹剧。
但是陈咏燊对剧本的打磨是非常细腻的,在访谈里提到,他甚至给每个角色写了4到6页的传记,这让每个演员能够有更多了解自己所饰演的角色的细节,让他们可以更加理解剧本里属于自己的故事和对白。这也让角色本身不那么异想天开,也不会做出喜剧闹剧里常用的出格行为,去完成所谓的“搞笑”。
所以,《饭戏攻心》的幽默感,一是建构于角色的认知错位这种高级的喜剧模式,而不是这类喜剧常见的“装疯卖傻”(《家有喜事》多次使用这一桥段)。例如“乜嘢叫油压床”就是一个典型的认知错位的笑点;
二是建构于伏笔,埋下线索,再在合适机会引爆笑点,例如引发家庭大混战的“红色USB”,早在之前已经提及,黄子华和邓丽欣到处寻找这个小东西。当影片快到尾声,看到那一刻的时候,观众会恍然大悟:原来在这里!于是笑点就会被引爆。
这两种技巧都是比较高明的喜剧手法,尤其是油压床,导演还坦言说参考了韦家辉写喜剧的手法,这种幽默情节的设置在《瘦身男女》《孤男寡女》《呖咕呖咕新年财》里都有体现。这类喜剧都是以好剧本为前提的故事型喜剧,反倒对演员的要求没那么“高”——只要剧本好笑,其实演员未必需要是喜剧演员。
所以以这个角色来看,你会发现陈咏燊处理《饭戏攻心》是跟高级的,六个演员里除了王菀之以外,五个演员都是以正常戏剧的方式在演出,并没有《家有喜事》里那种巴黎铁塔旋转再旋转等正儿八经的搞笑段落,而是非常认真,甚至带点严肃和愤怒的去饰演自己的角色,但却营造出荒诞与幽默的场景,让观众发笑。
这就是本片让人觉得好看的核心原因,也要肯定《饭戏攻心》的导演陈咏燊,如此认真的处理了一个“大哥和二弟都喜欢一个女人”的烂俗桥段,让故事变得接地气、可信,甚至有些感人。
对于演员的部分其实没什么好说,黄子华是全片核心人物,他很好的完成了角色。其实我一直觉得,喜欢栋笃笑的观众未必接受他在《栋笃特工》《乜代宗师》里的演出,因为他自己写剧本的电影总是有着很多问题,例如《乜代宗师》,大部分观众都能明白他想讽刺什么,笑点是什么,但拍出来总让人觉得不到位,这个是他作为电影编剧与导演的执行力问题。
所以《饭戏攻心》好就好在他是一个纯粹的演员,他跟着导演的剧本来,里面只有两场戏是他自己改过剧本,而且是和导演商量的,其他部分都是完全听导演的安排。再加上本片并没有强行让他搞笑——栋笃笑大受欢迎的原因,就是因为它不是搞出来的笑,而是黄子华一本正经讲荒诞现实,所构成的那种笑中带无奈的唏嘘感。这是黄子华成功的原因,但他在电影里却丢掉了这个重要的特质,为搞笑而搞笑,效果自然差强人意。
于是在《饭戏攻心》里,黄子华饰演了一个严肃的,深沉的,忧郁的,自闭的色盲摄影师,他几乎零搞笑,而是严肃的演出了那种荒诞感和错位感,靠剧本构建的错位情节引发笑点,这就让黄子华的表演迎来了高光,也终于在银幕上有了一个他的代表性角色。
至于张继聪、邓丽欣等,都是正常发挥,无须多提,尤其是王菀之,她是唯一一个在戏里延续过去那种搞笑模式演出的演员,但这是应该的,否则一家人都这么严肃,剧本写再好,也很难执行得成功,所以她担当搞笑位是值得肯定的。
反倒要重点一提的是林明祯。喵喵这个角色,在过去很容易被导演刻画成胸大无脑,被男主角借来和前女友怼的工具人角色,最后再来点戏假情让她和男主角在一起,或者不让她和男主角在一起,变成彰显男主角和前女友/老婆依然恩爱的见证,就简简单单毫无难度的写完了,《家有喜事》1992年里的黄百鸣的小三、1997里油尖旺金毛玲、钟丽缇、吴倩莲,都属于这类型的角色。
但在《饭戏攻心》里,林明祯饰演的喵喵,虽然以一种“机械降神”的方式出现,相当粗糙和没新意没诚意(突然就来摄影师家里拍照,突然就是从小爱上的初恋,突然就可以随时来随时走),但随着故事的进展,我们会发现喵喵不是一个工具人,她虽然也是整个戏里的颜值担当,也展现出“胸大”的一面,但绝对不是无脑。甚至,在关键的几次饭桌交锋里,她都担当着重要的剧情推动功能。反倒是一家人从喵喵这个人的加入,才正视了各自身上的问题,并且最终向前走,化解了矛盾。
这又要回到上面提及的,剧本的刻画。我很少对一个喜剧片如此去分析剧本,但《饭戏攻心》的确值得。从喵喵这个“工具人”角色的处理上,我们能看到导演陈咏燊的诚意和才华。看完电影这么多观众喜欢上喵喵进而喜欢林明祯,不是没有原因的,因为角色本身有着极大的主动性——她在电影里的很多选择都是主动的,而不是被黄子华等主角推着走。你设想一下《家有喜事1997》里的油尖旺金毛玲,是不是主角或者说导演需要她出现,她就有戏份,不需要的时候就没了,你不会知道她除了在电影里那几段极度功能性的“把二弟当凯子”的剧情之外,这个角色还有什么行为。
但在《饭戏攻心》里,我们会知道喵喵为什么会喜欢大哥黄子华,如何去改变王菀之令她觉醒,每次在饭桌上如何去帮三兄弟化解矛盾,甚至最后她的迟到都是有原因——帮三弟准备求婚礼物。这些剧本里的安排,都让喵喵这个外来人不仅仅只是一个工具,而是推动剧情发展不可或缺的角色。
再加上林明祯本人确实可爱,将这个角色演绎得熟门熟路,合二为一,我觉得她甚至超过了黄子华,是本片里发挥最出色的演员。
而导演陈咏燊的野心也不仅仅只是讲好这一家人的故事。结尾黄子华和母亲聊天的段落,也展现出了一个香港导演应有的责任感。母亲劝儿子走,走得越远越好;儿子最终决定留下,但还是卖掉了房子,藉此机会踏出家,勇敢的面对外面已经沧海桑田的事实。
2022年的当下,需要给观众一点勇气,一点信心,去面对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