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北京的城区规划越来越大
来北京的人也越来越多
人多了,地方大了
自然很多地方不认识,那就问路呗!
不过,在北京城里,这问路也是有讲究的
您还别不信!
问路篇
“哎,问一下……”
得,您打住!
要这么问道儿,脾气好的,没准儿人不搭理你;
赶上正好气儿不顺的,还得数落你一顿:
“我不姓哎,会不会叫人儿啊?家里怎么教的这么没规矩!”
那应该怎么问呢?
北京人最讲礼貌和规矩。拿问路来说,人们一般会用敬语比如说
“请(问)”
,不过如果有人的敬语是
“劳您(驾)”
——甭问,铁定老北京人。
“劳”字有让人烦劳、劳动、劳人的含义。北京人在请求别人帮助或搭把手的时候,一般会作为礼貌用语说“劳您费费神”或“(这事)劳您跑一趟”或简单说“劳动”。
顺便扯一句,坐车时后面人跟您说 “劳驾,借过~” 的,一准儿也是北京土著……
“劳驾”比“劳”的敬重语气和更一步,也作“劳您一驾”或“劳您大驾”。北京人在求人帮忙,借东西,让路,问路等都会用到。“驾”最早是赶车和赶马的术语,后来成了敬词儿如“驾到”、“大驾光临”等。
敬语说了,接下来怎么称呼呢?
“大爷、大妈、大姐、师傅……”
在北京,叫人的时候总是习惯接个称呼,北京人喜欢用亲属关系词语,透着就近乎,听着就舒坦。
说年轻人对年长者称呼
“大爷”、“大妈”
;同辈的比自己大一般称
“哥”、“姐”
,比自己小一般叫
“兄弟(de)”
(套几乎点儿可以叫“哥们”,但仅限于年纪相仿的);年长者要称呼年轻人,开口一般是
“小伙子”、“姑娘”
……
北京人还有个特别的称呼——
“师傅”
,尤其是四五十岁开外的老北京人,时常会这么称呼对方。比如“师傅,劳您(把)东西稍微挪下儿……”
所以北京人问路一般是:
“大爷劳您问下,XX路怎么走?”“师傅,跟您打听下……”“哥们儿,劳驾打听个道……”
地名篇
“请问东……四十条咋走?您错啦,这地界儿叫东四,那儿是十条。哦,那四十条呢?”
北京人热情。道不太远的,指不定大爷大妈直接带您过去了。道远的带不了,就要问清楚了。
问题又来了:至少知道自己要去的地儿叫什么吧?您别说,真不一定会念~
阜成门、演乐胡同、国子监……
在北京人看来,这几个名儿怎么读真不叫事儿。不过赶上头回来北京的,一准“晕菜”。
前门大栅栏
最有名的就是前门的大栅栏——常年位居“外地人念不对的北京地名”第一!念作“大十烂儿”。要问为什么?答:就是这么念的……
演乐胡同
大栅栏排第一的话,估摸着演乐胡同就是第二。虽然这里的“乐”字同音乐的乐读“yuè”,但北京人念yào,通古音yao的四声(如《论语》里有一句“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就读yào)。念出来就是“眼药胡同”……
阜成门
(fù)成门”都觉得别扭,因为北京人都念三声——fǔ!念成“辅成门”。
花枝胡同
北京人:“花子胡同啊?怎么啦?”
外地盆友:“……”
木樨地
估计很多北京孩子都跟小编一样,从来没怀疑过这仨字的发音——不就是“苜蓿地”吗?突然有天醒过闷儿来:正经普通话里好像是念成“木希(xī)地”……
国子监
国子监的“监”,在这儿读——国子监jiàn!
积水潭
地铁和公交报站都读二声“积水谈”。实际上北京人都念轻声tan,念成“积水滩”。
东直门
对,是东直门,不是东直门儿。不加儿音!北京人念四九城门,还有大街的时候,都不加儿音!
外地盆友:“明白了!那:西便门,广渠门,对吧?”
北京人:“哦,那是西便门儿、广渠门儿。因为不是四九城的正城门……”
外地盆友:“……”
宽街
外地朋友(掀桌子~):“说好的‘城门大街不加儿音’呢?”
北京人:“但这地儿就是这么念的……”
指路篇
出租师傅:您(上)哪儿啊?
乘客:劳驾,北京西站南广场东…… ”
“打这儿奔东,走个三百来米吧。然后左手往南拐,走直趟……”
路问完了,您知道怎么走过去吗?路痴的朋友估计是一脸的懵逼
和小编一样,永远分不清东南西北!
北京人指路时大都会说东南西北。说到正南正北的街巷,这可是咱古都的“证明”!这话儿怎么说的呢?
中轴线 ,是打忽必烈修建元大都时就有的,几乎是南——北,从最 南边的永定门 到最 北边的钟鼓楼 。
实际上北京城的中轴线非严格的“正南正北”,而是略偏离子午线2度左右,以元上都城(位于今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正蓝旗草原)的连线作为基准。当然这个偏值日常中感觉不到。
除了中轴线是正南北向,四九城内大部分胡同(尤其是东/西城)也是。
北京典型的格局是一条“鱼骨刺”:大胡同或街道是南北向,两边分出东西向的小胡同。最典型的就是锣鼓巷、东四、西四等等(当然在南城不全适用,因为那边早年有河,所以多斜街)。
正因为如此,北京人常常说“搁北京城里不怕丢,正南正北的,走着走着就能找着道……”
现在您知道了吧?
在北京,问路也是门“讲究”
您还知道哪些关于问路的门道?
不如在留言区跟大家分享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