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不看悲伤电影

为什么我不看悲伤电影

我以为热衷看悲剧的人
有一颗不知疲倦的心灵
它对悲伤还怀有好奇
因为尚未有机会将它看清

我母亲今年五十四,我俩一起看电影从来不看悲剧——因为她不喜欢。

《唐山大地震》、《2012》,一听简介她便不想看。《金陵十三钗》、《亲爱的》,看到揪心处也会提前退场。


“为什么要看这么不愉快的事?生活里的事已经够烦心的。既然来看电影,就要看好玩的,好笑的。”


这是她的观影宗旨。

和她相反,我曾是一个爱极了悲剧的观众,于是两人总看不到一起。为了能和她一起观影,从去年起,我有心搜集了许多轻松愉快的电影,希望能与她留下一些美好回忆。


我记得我们一边看《朱莉和朱莉娅》,一边讨论如何改造我们厨房的情景。电影里让我垂涎三尺的菜肴,看在她掌勺三十年的眼里还没她做得好。


我们都对女主身边的深情丈夫羡慕得不行,因为我们都是单身女性,这份羡慕又不由自主带上了点对未来的、好笑的期望。当时的我还揣着一颗恨嫁的心情,竟没注意到,比起我将近26年的单身时光来说,母亲的独身岁月只比我短上10年。


我还记得,我们一起看罗伯特·德罗尼的《实习生》,看这个每一道皱纹都充满了人生智慧的可爱老头如何在年轻人的世界重振旗鼓,找到立足之地。


男主角是一个老来宝,一个能将一团糟的人生打理得井井有条的生活大师,正如她一样。她看得很认真,有时被剧情逗乐,有时一言不发,可能是因为她明年就要退休,也要经历同样的精神危机吧!但她却很难像影片中的男主角一样回归社会了,也许等待她的未来,只有待我出嫁之后、守着独自一人的空荡荡的家。写到这,我也已说不上来当时自己是一个怎样的心情。


我们还一起看过百鸟朝凤(说起来这算不得一部轻松的影片)。当我对那个年代的苦难毫无抵抗力,坐在影院中涕泗横流好不狼狈的时候,她静静地坐在我身边,淡淡地看着她熟悉的这一切:乡村、唢呐、庄稼人……她如数家珍地告诉我幼时的见闻,在剧情间歇时,回忆她所看到的、唢呐人的往事……她的声音成为了黑暗影院中的一抹旁白,像一个更深刻的旁观者在向我呈现着电影在现实中的投射。当时我幼稚地发问,为什么人可以过得这么苦,这么难?她只是波澜不惊地告诉我,在那个时候,没有人不苦的,人人都是这样,更别提手艺了。


什么东西都有它的难!她说,我们要做的就是挺过我们的那个。


我们家的那个难,花了十六年才挺过。早些时候,我们家是多灾多难的。生下我时,母亲的内心还只是个不谙世事的少女。走过这一路,扛过了外人意想不到的苦,她早已成为一位有经世智慧、高山气度、流水胸怀的女性,唯一的弱点在于,她不愿再见到悲伤、泪水和痛苦。


她并不是害怕见到这些——当困难袭来时,她总能一次次平静地站起来,勇敢应对,最终将问题解决——她只是不愿去刻意寻找和回味这样的感受,也就不爱看这样的电影。


相对地,看喜剧时,她变得很容易落泪,一个稍微圆满的结局,能让她骤然泪湿,耗掉一桌的纸巾。但那眼泪是宽慰、欣喜的,从来不是抱憾或者嫉恨。哪怕她的人生再多伤痕,也许永远也无法像剧中人物那样美好,她的心也总是选择被善和美打动,而极少被悔恨劫持。


54年的人生给她留下了太多遗憾,但电影可以用120分钟来短暂地将这一切抹平。我们无法像电影中的人物一样生活,所以通过电影,来看到这样的愿望在他人身上实现。这是过去我以为,母亲爱看喜剧的原因。


从今年起,随着生活中各种纷繁复杂接踵而来,我自己也很少看悲剧了。我再也不会去看猎奇的车祸视频或者灾难新闻,去咀嚼那些悲伤的味道;我也再不会随随便便晚归晚睡,开始和同龄人讨论养生和锻炼;我开始体味到每分每秒都被时间和空间追赶和敲打的恐惧,意识到人做梦的重要性,对许多过去不认同的人和事都多了些包容。


在我挑选未来两个小时要做的梦境时,我更喜欢看一些不费脑的动作片,或者动画片,而少去看一些带有深刻意味的剧情片。这实在不是因为我已体味不出其中的深意,而是不愿体会,不愿赋予这宝贵的闲暇时间更多殚精竭虑地思索和追问。我开始与母亲感同身受,也许我也有一点点开始衰老。


对于这个转变,我既有些难过,又有些高兴。难过的是我们家现在似乎没有年轻人了。那种在人生苦难面前一往无畏、初生牛犊一般的气质,在我们家里消失了,再也找不到了。这个家里没有男人,感觉从来没有过,也许未来也不会有。氤氲在空气中的是一股属于女性的沉着,它达观知命,平和地走向属于它的前景,哪怕在那里等待它的是一望即知的孤独。


高兴的是,我的观影审美终于和母亲统一了,我终于能够放下年少无知时端持的那套故作深沉的叛逆自尊,和她一起看轻松甚至无脑的电影。也许未来所剩时间不多,但所幸我们可以选择以一种高度契合的方式携手度过。我让自己多陪她一点,多让着她一点,期望这段日子在多年以后,也许能成为我心中极少数争得自我原谅的理由。

首发于微信公众号:陈诺Whatever

谢绝转载

P.S.:评论大多在说看悲剧还是看喜剧,看国产的悲剧还是国外的悲剧,以及看悲剧的人是什么样的心态。这样的问题,我个人认为,是很大的话题,但可能也是一个在这里没有太多讨论意义的话题,因为这篇文并没有在谈电影,而是在谈亲子关系,谈两个本来没有太多精神共鸣的人,在生活的打磨下内心世界逐步趋向统一。

昨天看到一个关于中老年人是否爱看悲剧的问题,想起自己陪母亲观影的回忆,从而有感而发的这篇回答,没想到引发评论区一些影迷朋友对细枝末节的争议,也很有意思。用心理学的说法,文章都是一样的,引发争议的,是文字在人心里的投射。这哪怕是所有写作者都要背负的原罪,即一篇文章一经诞世,你便无法再占有对它的唯一解释权,一千位读者可以对它做一千种不同的解读,全凭观者内心,是一个怎样世界。

编辑于 2016-09-08 18:04

文章被以下专栏收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