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中有一个基础的数据结构,叫做元组(tuple),但是一般挺少有人会去用它的,因为在开发过程中,列表(list)基本已经能够满足我们的需求。

即使是这样,你也千万不要就此认为元组是多余的。不然在面试中也不会经常被人问,元组和列表有啥区别?为什么需要元组?

以下两点,第一点是大家所熟知的,而第二点可能只有老司机才会知道,只有学习了第二点,才算真正理解了元组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1. 不可变列表

这是 元组 区别于 列表 最显著的特征。

  • list:可变的序列
  • tuple:不可变的序列

那什么是不可变的序列呢?

那就是在元组对象生成后,诸如列表的 插入元素 删除元素 添加元素 清空元素 修改元素 等功能,在元组中通通没有,你是无法对其进行修改的。

由于元组是不可变的,所以其方法也是很有限的。这里罗列一下。

# s1和s2都是元组
s1=(1,2,3)
s2=(4,5,6)
# 拼接生成新元组
s1+s2
s1.__add__(s2)
# 是否包含
2 in s1
s1.__contains__(2)
# 统计元素包含的次数
s1.count(2)
# 获取元素
s1[0]
s1.__getitem__(0)
# 找到2第一次出现的索引
s1.index(2)
# 获取长度
len(s1)
# 重复拼接

2. 具名元组

这个特性,我个人认为,才是元组存在的意义所在。

只讲 具名元组,可能不太好理解。如果称之为 带字段名的记录,你可能就清楚了。

这里举个例子,但是实现带字段名,需要一个库(collections)的支持,你需要导入它。

from collections import namedtuple
# 生成一个City类
City = namedtuple("City", "name country polulation coordinates")
# 实例化
tokyo = City("Tokyo", 'JP', '36.93', ('35.68','139,69'))
print(tokyo)
# City(name='Tokyo', country='JP', polulation='36.93', coordinates=('35.68', '139,69'))
print(tokyo.name)
# Tokyo

看着有点像字典,是不是,但是他不是字典(获取数值的方法也与字典不同),字典是可变。元组在创建后,就无法再对其进行修改。这在某个程度上说明元组适合存放那些无需修改的数据。比如上面的,地名,国家,经纬度。

除了上面的用法之处,这里还要介绍一些元组自己专有的属性。

# 打印字段名
print(City._fields)
('name', 'country', 'polulation', 'coordinates')
# 生成新实例
LatLong = namedtuple('LatLong', 'lat long')
Xiamen_tuple = ('Xiemen', 'China', '40,54', LatLong(24.26,118.03))
Xiamen = City._make(Xiamen_tuple)
print(Xiamen)
# City(name='Xiemen', country='China', polulation='40,54', coordinates=(24.26, 118.03))
# 将具名元组转为OrderDict
Xiamen_dict = Xiamen._asdict()
print(Xiamen_dict)
# OrderedDict([('name', 'Xiemen'), ('country', 'China'), ('polulation', '40,54'), ('coordinates', LatLong(lat=24.26, long=118.03))])

总结一下,元组是一种很强大的可以当作记录来用的数据类型,这才是他存在的价值和意义所在。而为人所熟知的,它的第二个角色才是充当一个不可变的列表。(以上都是个人看法,如有不同见解,欢迎留言讨论)

本人原创的 《PyCharm 中文指南》一书前段时间一经发布,就火爆了整个 Python 圈,发布仅一天的时间,下载量就突破了 1000 ,并且在当天就在 Github 上就收获了数百的 star,截至目前,下载量已经破万。

这本书一共将近 200 页内含大量的图解制作之精良,值得每个 Python 工程师 人手一份。

为方便你下载,我将这本书上传到 百度网盘上了,你可以自行获取。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NzATHFtaTV1MQzek70iUQ

密码:mft3

Python中有一个基础的数据结构,叫做元组(tuple),但是一般挺少有人会去用它的,因为在开发过程中,列表(list)基本已经能够满足我们的需求。即使是这样,你也千万不要就此认为元组是多余的。不然在面试中也不会经常被人问,元组和列表有啥区别?为什么需要元组?以下两点,第一点是大家所熟知的,而第二点可能只有老司机才会知道,只有学习了第二点,才算真正理解了元组存在的价值和意义。1. 不可变列表这是元组区别于列表最显著的特征。list:可变的序列tuple:不可变的序列那什么是不可变的序列呢
Python中有一个基础的数据结构,叫做元组(tuple),但是一般挺少有人会去用它的,因为在开发过程中,列表(list)基本已经能够满足我们的需求。 即使是这样,你也千万不要就此认为元组是多余的。不然在面试中也不会经常被人问,元组列表有啥区别?为什么需要元组? 以下两点,第一点是大家所熟知的,而第二点可能只有老司机才会知道,只有学习了第二点,才算真正理解了元组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1. 不可变列表 这是元组区别于列表最显著的特征。 list:可变的序列 tuple:不可变的序列 那什么是不可变的序列呢
问题本身并不复杂,有意思的是,这位同学在对方的反复逼问下,对自己的回答动摇了。 既然如此,我们不如借着这个机会,再深入的聊一聊元组列表,把心中的疑惑搞搞清楚。 在深入之前我觉得首选应该回顾Python的设计理念,它将我们为思考Python带来指引,这里摘录2条: 尽量找一种,最好是唯一一种明显的解决方案 Python中一切皆对象 1. 列表元组有什么区别 按照知乎的传统,“要先问是不是,再问为什么”,所以第一部分我们先来看 在一些语言中,如C#或Python等,都提供了一种概念叫Tuple,即元组。在常见的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中,如C++,C#或Java中,都有类或结构体的概念。元组完全可以使用类或者结构体来表示,那么为什么这些语言又“多此一举”地提供了元祖这个概念呢?所以才有此问题:为什么要使用元组? 本文不是tuple的基础文章,而是假设用户已经对tuple有了一定的了解,关于元组的概念请参阅相关文章。比...
Python中,您可以使用`time`模块中的`strptime()`函数将格式化的时间字符串转换为元组。该函数需要两个参数:要转换的时间字符串和时间字符串的格式。 下面是一个示例代码,将格式化时间字符串转换为元组: import time time_string = '2023-02-15 12:34:56' time_format = '%Y-%m-%d %H:%M:%S' time_tuple = time.strptime(time_string, time_format) print(time_tuple) 在上面的代码中,我们使用`strptime()`函数将`time_string`字符串转换为元组,并将结果保存在`time_tuple`变量中。`time_format`参数指定了`time_string`的格式,即`'%Y-%m-%d %H:%M:%S'`表示年-月-日 时:分:秒的格式。 执行上面的代码将输出以下结果: time.struct_time(tm_year=2023, tm_mon=2, tm_mday=15, tm_hour=12, tm_min=34, tm_sec=56, tm_wday=2, tm_yday=46, tm_isdst=-1) 可以看到,`strptime()`函数返回了一个名为`time.struct_time`的元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