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到没有尊严。低到一旦出现有能力的人,就会被别的行业挖走。而且剧场工作量其实很大。
全世界的剧场人都苦。国内的还保留着双轨制的一些诟病,哭得无话可说。
我在一个现在很著名的剧场里工作的时候,工资是全公司最高的,一个月6000……
当然现在会不会好一点就不知道了。
想都不要想用这一行养活自己。
—————————————————————
我更新一下:
各位,我回国在北京戏剧圈走了一圈,明白到一个道理:中国没有戏剧圈。
不能再去苛求作品质量了,在北京除了国话人艺,能活下来的都不容易。太不容易了。
北京的戏剧圈,繁荣的外貌下都是对人力的高度压榨。不然就没有回收成本的可能啊。
你做一个作品,在美国是一下子演一个月。这样在人力资源和宣传资源上都是压低成本的。
但是在中国是一轮演五场。
因为你报批的时候是要把演出场地演出时间写死的。如果市场反应不好,你报批了的演出时间里最多不演把人力省下,场地租金先交出去。
换你是制作人,你敢报30场?除了国话人艺,谁敢?
这样的游击演出,谈不上产业的,只是零散的有人在做这个事情。戏剧圈里不是全是中戏的,有北大等其他院校的人,像我就是北理工的。我们去思考市场,就发现可以依赖的基本数据都没有,太小了。制度又限制到你做不大。美国我实习的剧场是Dynamic pricing的,票价根据数据起伏。在国内我还想试试来着,现在看简直可笑。
哦,反正国话人艺票价就那么定了,也不在乎。
压低成本,对市场没有理性认识。所以团队不健全,演员也不固定。演出质量就谈不上质检的。舞台监督看到演员耍流氓,也是不敢开除演员的。演员每一场演成什么样,别说舞监了,有做导演的欢迎来说说:你管得了嘛?
观众买票就是踩地雷,中雷率还挺高。票房就靠忽悠了:所以有哪个剧评是有良心的呢?北小京为什么要匿名呢?
说实话,在我眼里,很多老一辈的把艺术玄学化的老炮们,不就是流氓么?占着资源喂观众吃屎的,就是国有制度最大的余孽。
在这里立个flag吧:我觉得我自己屌炸天了,所以决定等我红了再回来砸自己的钱做戏。赔了我认。为什么我不匿名,因为我看清了,所谓圈子里每一个能打的,怕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