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推荐
坚韧的绿茶  ·  VBA SolidWorks 二次开发 ...·  1 年前    · 
憨厚的毛衣  ·  html table ...·  1 年前    · 
逼格高的自行车  ·  excel - VBA: ...·  1 年前    · 

最近,中国学术界最大的新闻,莫过于首都医科大学校长饶毅质疑中国科学院院士裴刚论文造假之事。饶毅在中科院正式宣布“经过调查,裴刚论文确定没有造假”的消息当天,正面“硬刚”中科院,亲自实名举报裴刚涉嫌学术不端。随后,裴刚的学生和裴刚的实验团队第一时间发表声明,证明裴刚的论文没有造假。裴刚自己也在后来,通过短信形式,要求饶毅提供造假证据。

从饶毅实名举报到裴刚要求举证持续五天后,中国科学院给出最后答复,明确说明之前对裴刚的调查未发现造假,对饶毅的实名举报不再进行调查,至此,整个事件就算偃旗息鼓,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吃瓜群众”必然好奇,饶毅凭什么敢质疑中科院院士涉嫌学术不端?关键在于裴刚的论文实验结果不能重复实现。这就必须要提到14年前,同样是中科院院士,因为发现女学生论文不能复现,丝毫没有顾忌自己的名声,自曝“家丑”,公开道歉。他说, 论文数据不能复现就要撤稿,这是最基本的学术道德。

这位中科院院士名叫林国强,时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化学部主任,之前还在号称“中国最牛化学所”中科院有机化学研究所担任了9年所长,是我国化学界目前重要的领袖级人物。当时,他发现自己的学生、“最牛化学所”的一位女博士,有一篇论文发表在了世界顶级化学刊物《美国化学会志》上。然而,论文中的数据根本无法复现,随即,他就和这位女弟子进行联系,确认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女博士名叫黄凌琳,论文是在她在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读博期间所写,发现论文数据有问题的时候,已经过去了一年多时间,黄凌琳本人也已经从研究所博士毕业,并且出国前往德国进行博士后课题研究。当时,之所以会发现论文数据有误,还是因为另外一位研究生冯陈国在利用师姐黄凌琳提供的工作标准进行实验时,根本无法得到最后的实验数据。冯陈国还多次通过电子邮件与远在德国的师姐联系,可惜仍不能复现。

面对这种状况,黄凌琳居然说, 也许当时做实验时,一瓶试剂可能掺杂进了某些不知名的物质,从而产生了效应。可惜的是,试剂已经用完,就连瓶子都不知道哪去了。 用通俗易懂的话来理解,就是“死无对证”。不过,她依旧信誓旦旦地说,论文中所有的数据都是在实验中确确实实做出来的,此心为天可证。这种真诚让怀疑她的导师和师弟都有点动摇,也许真的是他们搞错了。

为了搞清楚事情的真相,林国强院士主动联系了曾经的女弟子黄凌琳,并且愿意自己掏腰包为其报销回国的差旅费。经过多次越洋电话和电子邮件联系,黄凌琳答应圣诞节回国。然而,当约定时间到来时,她却没有回来,只是又发了一封电子邮件说,她在德国重复了当初的实验,也没能得到当初的数据。所以,感觉回来也没有用。执着的林国强院士没有放弃,继续和她交涉,终于商定2007年的春节回国。

在等待了将近一个月后,黄凌琳从德国飞回上海,第二天就进入实验室。然而,即便她本人操作,实验结果也和师弟冯陈国做出来的相仿,不能复现论文上的数据。直到这时,林国强院士真的怀疑实验已经不是重复性的问题,而是很有可能存在实验数据真实性的问题。为了更进一步验证猜测,就需要做更多的实验复盘,这就需要黄凌琳拿出更多时间予以配合。起先,他们商量下来,黄凌琳愿意配合,并且已经致信德国的导师,申请延期返回。可是,没能想到,她在同意后的第三天,就无端消失了,手机不是无人接听就是关机状态。后来,她通过电子邮件说:“ 不要再找我了,要怎样处理,你们看着办吧,我是不会再回头了。

林国强院士没有理会,继续坚持把黄凌琳论文上的实验全部复盘,最终肯定,他的这位女学生在世界顶级化学刊物《美国化学会志》发表的论文,所使用的数据全部都是伪造。林国强院士第一时间把查实的情况通过国际快递,邮寄给了远在德国的黄凌琳。然而,在收到快递的一个月,黄凌琳一直保持沉默,对于论文数据造假的情况,既不承认,也不否认。后来,还是黄凌琳的德国导师说,黄凌琳自己透露论文数据有问题,已经于半个月前离开了课题研究小组。

最后,林国强院士正式发文给了《美国化学会志》的主编,要求撤消黄凌琳发表的那篇论文,也向国务院学位办提报撤消黄凌琳理学博士学位。至此,中国“最牛化学所”走出的女博士丢了学位,也丢了工作,身败名裂。

同时,林国强院士没有害怕自身声誉受损,把整件事的来龙去脉通过公开信的方式公之于众。他始终相信,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昭示这件事是正确的选择, 揭示造假的手段也是对杜绝造假的一种威慑

整个事件,我们钦佩林国强院士自始至终清正廉明的行事作风,不因为爱惜羽毛而姑息纵容。同时,我们也憎恶女博士黄凌琳,面对真相,她不但没有直面,反而采取赌咒发誓、百般抵赖,乃至销声匿迹的态度。希望我国学术界能够出现越来越多像林国强院士一样正直的学者,唯有这样,我国的科学研究才能真正有所突破。也希望广大同学不要学习黄凌琳,科研工作一定要认认真真、脚踏实地。所有的投机取巧,注定将会付出巨大的代价。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平台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阅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