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推荐
知识渊博的柠檬  ·  Activiti ...·  1 年前    · 
温文尔雅的绿豆  ·  第4章 Ansible ...·  1 年前    · 

日前,教育部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在编制实施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的基础上,制定实施三年行动计划,启动教育强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综合改革试点,加快推动教育强国建设从谋划转向落实。

教育部新媒体矩阵“走进改革现场——教育强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综合改革试点进行时”栏目,聚焦各地各校以试点小切口带动全局性改革,推动重点任务落地见效的创新实践。

今天,一起来看广东打造既有抬头率更有点头率的网络思政课的改革探索——

“00 大学生在家族群 斗图 时,华南师范大学学子亮出的 紫小荆 等表情包,经常引来点赞。该校推出的 紫小荆 ”“ 华小狮 ”“ 研小鱼 等一系列动漫形象以及配套微信表情包充满青春活力,一经推出便迅速在学生中 走红

在广东,很多高校注重运用青年的话语体系和表达方式,用好微视频、表情包、主题漫画、吉祥物等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努力将传统枯燥乏味的大道理式说教,变成现代潮流易被接受的 微产品 ,用时尚的方式推广主流价值。

《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 2024—2035 年)》提出, 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教育 ”“ 拓展实践育人和网络育人空间和阵地 。广东准确把握网络信息传播规律、学生成长规律和行为特点,强化资源运营、空间建设和师资培养,顺着这条 网线 深入学生一线,不断提高网络育人能力。

多元合力

打造网络思政 梦之队”

傅朗,这位做了 10 年南太平洋岛国 送医上岛,送戏下海 外交工作,亲历汤加、所罗门和利比亚撤侨的外交官,走进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站上 外交官讲思政 讲台。线上线下听讲师生的心情,也随着他激动人心的故事,跌宕起伏。

近年来,广外发挥外语传统特色优势,创新 大思政课 国际课堂,定期邀请资深外交官开展专题讲座。在广东省教育厅统筹下,类似的思政教育破壁实验正在省内多所高校开展。

“‘ 云端 思政课既要有抬头率,更要有点头率。而这需要高标准、严要求、成体系地选培网络思政人才。 广东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全省高校各展所长,着力构建金字塔型的网络思政人才梯队。顶端是像傅朗这样的特聘导师,中间则是高校培育的网络思政名师,基底则是投身课程思政的多学科教师。

为打造好这支网络思政 梦之队 ,广东省教育厅不仅设立专项扶持基金,将课程传播力、学生参与度、社会影响力纳入考核指标,还注重做好 头雁引领

键盘在深夜发出细密的敲击声,华南农业大学辅导员陈巍仍在回复学生的信息。这个被华南农大学生称作 “C 的人,用百万字网络留言构筑了一个 树洞 ”—— 学生通过和他深度沟通,重拾考研勇气、与过往和解 ……

华南农大聚力网络思政,实施网络育人提升工程,让陈巍等 网红 辅导员的光温暖更多学生。陈巍带着 20 多名师生,组建青藤工作室,在现实和网络世界中为更多学生排忧解难。华南农大构建三级贯通的网络育人工作室体系,校级示范重点工作室引领方向,院级工作室结合专业特色开展网络活动,学生组织型网络文化工作室则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图片

华南农业大学 耕耘心灵 · 绿意成长 活动现场,智能交互屏中的 AI 心理助手正通过语义分析,精准识别学生思想动态。学校供图

像青藤工作室这样的 创意节点 ,在广东省教育厅构建的网络育人 神经元网络 里,已有 62 个。为将每个工作室都打造成价值观传播的 发射塔 ,广东省教育厅多措并举,每年为工作室创作投入专项孵化资金,鼓励师生共同寻找好创意。在这种机制助推下,华南师范大学木棉花等工作室积极探索短视频、漫画、网文等多种传播形式,好作品频出。

数字赋能

网络思政走 更走心

在广外学生事务中心,数字大屏上的数据不停闪动。广外学生管理服务数据驾驶舱集纳 32 项成长指标,已为学校数万名学子编织出立体化的数字画像,让网络思政从 大水漫灌 转向 精准滴灌

过去靠经验摸索,现在用数据导航。 广外学工部部长国佳点开界面介绍,系统在社会实践模块实时对接 “i 志愿 平台,创新创业板块直链 挑战杯 数据库,还会向学生推送匹配的竞赛项目。精准思政真正触到了学生成长需求。数据显示,系统上线 3 年来,广外学生年均志愿服务时长增长 23% ,总时长达 250 万小时,获得省部级科创奖 500 余项。

青年在哪里,网络思政阵地就应该推进到哪里。我省引导高校将思政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把大课堂融入小屏幕,将流量转化为正能量,这样网络思政才能走 更走心。 广东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广东率先成立省级高校新媒体联盟,定期发布省级高校新媒体排行榜。这激发了省内高校建设新媒体矩阵的热情,高校纷纷创新内容与形式,努力提升自身在新媒体领域的影响力。

图片

华南师范大学开展演播活动,邀请青年师生畅谈乡村振兴路上的青春故事。学校供图

同时,广东全力推动打造 两规多平台 的高校思政融媒体传播矩阵,强化网络育人资源供给,让网络思政由 指尖 进入万千学生的 心间

如何让 “00 医学生爱上学校的网络思政教育资源?广东医科大学用微平台、微党课、微视频、微网文、微话语,构建 五微一体 网络育人模式。广东医科大学等高校在学校易班平台里,努力提供学生们愿看、爱赞的内容,这让更多学生爱来、爱刷易班。自 2016 年以来,广东高校易班发展中心先后推进省内 143 所高校、近 400 万师生进驻全国官网。

紧跟时代

网络文化作品凝聚青春力量

当广东工业大学男篮在亚洲大学生三对三篮球锦标赛中过关斩将,最终问鼎时,学校内正上演另一场争分夺秒的战役 —— 策划推进 夺冠之路 专题网络报道。

广工紧跟流量热点,不断丰富网络原创文化作品的精神内涵,推出了一系列优秀作品。广工用 工业美学 + 青年语态 组合拳 ,把硬核工业风玩成 破圈 密码, 广工十二时辰 ”“ 广工的二十四节气 等网络原创文化作品,逐渐被打造成品牌。

广东多所高校紧贴当代大学生需求,将思政 芯片 、技术算法、活动载体等有机融合,着力打造内涵丰富、吸引力强、参与度高的网络文化活动品牌。

云端红船 上,约一万人次学生在闯关打卡中,完成入党启蒙教育。这背后是广东海洋大学创建党建学习课群,并利用易班优课平台的课群话题、课群课程在线作业等功能,设计了两个月的闯关打卡学习模式。

当红色基因遇见数字基因,育人空间就突破了物理边界的限制。 广东省教育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为扩展网络育人空间,广东积极探索 互联网 + 红色资源 育人模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2016 年开始,广东坚持每年举办广东高校网络媒体展示节,吸引师生踊跃参与,常态化开展高校网络文化精品项目评选。据统计,广东省高校网络文化精品项目累计孵化 2.3 万多件优质作品。这些与时代脉搏同频共振的作品,在广大青年心中持续迸发着积极向上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