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电影《流浪猫鲍勃2:鲍勃的圣诞礼物》?
112 个回答
2010年9月,伦敦一家地方媒体《伊斯灵顿论坛报》报道了一则流浪猫救赎流浪汉的故事。
这个故事的主角就是后来风靡世界的网红橘猫鲍勃和它的主人詹姆斯·鲍文。
早在报纸报道之前,流浪猫鲍勃把詹姆斯从毒瘾和人生低谷中奇迹般拯救回来的事迹已经在网络博客上发酵。
而《伊斯灵顿论坛报》的文章成为这对暖心搭档的放大器,报道被一位叫玛丽·帕克诺斯的出版经纪人看到,引起她极大的兴趣。
她此前是另外一部美国爱宠故事《马利与我:和世界上头号捣蛋狗的幸福生活》的英国版权代理人,所以对此类宠物与人的温暖故事非常在意。
玛丽立刻把詹姆斯介绍给作者加里·詹金斯,两人合作完成了故事大纲。
加里·詹金斯后来还担任了《流浪猫鲍勃1》和本片的编剧,以及相关儿童读物和绘本的作者。
玛丽亲自作为这本书的经纪人,运作由英国霍德与斯托顿出版社出版了半自传故事《一只名叫鲍勃的流浪猫》。
这本书发售后大受欢迎,仅在英国就累计卖出100多万册,鲍勃和詹姆斯成为英国人尽皆知的网红组合。
如同电影中所表现的,关于流浪猫鲍勃的第一本书成功后,玛丽·帕克诺斯又鼓励和运作了詹姆斯接下来的作品。
第二本书名为《鲍勃眼中的世界》(The World According to Bob),于2013年出版发行,也收获不少的销量。
准确地说,2016年上映的电影《流浪猫鲍勃1》其实是根据《一只名叫鲍勃的流浪猫》和《鲍勃眼中的世界》这两本书改编而成的。
迄今为止,流浪猫鲍勃和詹姆斯的故事已经累计出版了9本图书,其中包括4部面向成人的书籍,2部改写的儿童版读物和3种绘本。
这部电影《流浪猫鲍勃2:鲍勃的礼物》主要根据图书《鲍勃的礼物》改编而成,讲述鲍勃和詹姆斯最后一个流浪街头的圣诞节经历。
另外,英国非常重视儿童读物和绘本的出版,有很多风靡世界的绘本故事、童书都出自英国,例如“彼得兔”系列。从鲍勃相关IP可以看出,出版界也以易于儿童接受的方式传播这个故事。
电影开始不久,詹姆斯在作家派对上遇到的那位白发老太太,就是英国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家,童书界的顶流杰奎琳·威尔森(Jacqueline Wilson)。她的客串也体现出英国人对儿童读物的看重和喜爱。
而当卢克·崔德威饰演的詹姆斯走出派对遇到的书摊老板,没看错的话应该是詹姆斯本人客串。
橘猫鲍勃在英国的“面子”远不止文学界,当年第一部《流浪猫鲍勃》上映的首映礼上,英国皇室凯特王妃亲自到场支持,这样的待遇可以说是达到“猫生巅峰”了,世界上也找不出第二个如此高规格的首映活动。
不幸的是,在电影《流浪猫鲍勃2:鲍勃的礼物》最后,观众看到了那句早晚会出现,但又希望永远不要出现的话“In Loving Memory of Bob”(深情纪念鲍勃)。
鲍勃在拍完这部电影后不久的2020年6月15日死于车祸,告别地球回到喵星。
车祸发生在詹姆斯家乡萨里郡房子附近的公路,当时鲍勃已经14岁左右,也到了一只猫寿命的晚期。
神奇的是,鲍勃被称为“street cat”,它来自伦敦繁忙的街头,却没在车水马龙的伦敦出过一次事故,但却在主人安逸的家乡魂归街头,不得不说也是一种冥冥中的宿命。
鲍勃去世后,为了纪念这只拯救了詹姆斯,也温暖全世界无数灵魂的流浪猫,2021年7月人们在故事开始的地方,即北伦敦的伊斯灵顿绿地,为鲍勃立起一尊1:1大的铜像。
这尊铜像由雕塑家塔妮娅·罗素创作,与鲍勃本尊一般大小,蹲在几本关于自己的书上,并遥望着当年詹姆斯写出第一本书的水磨石书店伊斯灵顿店(Islington Waterstones bookstore)。
电影中詹姆斯卖杂志的伦敦地铁站叫“天使站”,这是一个美丽的巧合,鲍勃真的就像一个从天堂下凡救赎灵魂的天使,用自己偶然的出现和灵性挽救了一个即将彻底堕落的人。
詹姆斯现在也不再在街头卖艺,而是接过之前帮助过他的人的接力棒,从事动物福利和流浪者救助方面的慈善工作,并于2019年和女友莫妮卡结婚。
从詹姆斯和妻子幸福的合照中可以看到,他们又养了不止一只猫,用来纪念鲍勃。
而在天上的鲍勃看到主人过上幸福生活,也能放心回到喵星了吧。
介绍过流浪猫鲍勃真实事件的来龙去脉后,再来分析电影《流浪猫鲍勃2:鲍勃的礼物》最值得让人们记住的主题。
这个主题就是西方基督教文明下最流行的“救赎”意义,尤其是影片的故事发生在基督教最重要的节日圣诞节,更凸显出这一含义。
电影中詹姆斯回忆过自己的原生家庭,他因为父母离婚,经常颠沛流离,导致自己小时候就患有精神分裂、躁郁症和多动症,长大后逐渐染上毒瘾。
但这样一个不幸堕落的人,却被一只随机出现的可爱的流浪猫拯救,不得不说是一个神迹。
电影《流浪猫鲍勃1》讲得就是詹姆斯即将跌到深渊谷底,却被鲍勃感化,逐渐回归人生正轨的故事,其中有一个人物弧光的变化。
随着詹姆斯开始照顾鲍勃,就像片中印度裔便利店老板穆迪所说,有一个小生命去照顾,人生就获得了新的意义和新的方向。
在《流浪猫鲍勃2》中,詹姆斯的人生已经归于正常,他和鲍勃的关系更加紧密,是一个牢固的不能被拆散的组合。
这部续作想传达是,当你被一种善意所拯救,你也要把这份善意传递给更多人,而且永远要以生活中美好的事情作为鼓励,逐渐放下过去的不美好,也就是电影中詹姆斯和便利店老板穆迪两段对话的寓意。
解读这部电影的钥匙,就是穆迪讲得那两个寓言故事:
第一个《农民与商店老板》的故事,讲了一个商店老板用面粉、豆子和1公斤糖和农民交换黄油。
商店老板又一次称了交换来的黄油,发现分量不够1公斤,只有九百克,就恶狠狠地质问农民。
但农民却礼貌地回答,因为自己穷买不起称重的砝码,只能用那1公斤糖当砝码……
商店老板欺骗农民在先,但意外的是他因为自己耍的小聪明,给的分量不足,相应得到同样公平的对待。
两人对话时所说:“Do good, it will be repaid. Do bad,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是电影想传达的最朴素的道理。
电影中有一个细节正好对应这个寓言故事,如果仔细看电影的话,会发现电影中所有的“给予”行为都有回报,无论是好是坏。
例如詹姆斯去买猫粮,老板穆迪额外送了他一盒给鲍勃;詹姆斯给了地铁站工作人员一张圣诞节贺卡,而这位工作人员返给詹姆斯好几封粉丝的信;詹姆斯给予美食节目明星帮助,最终也得到这位大佬永久的友谊……
反观不好的,那位从地铁出来做秀的政客,给了詹姆斯1000阿尔巴尼亚列克,看上去慷慨有同情心,实则是在假惺惺地塑造自己的形象,就像故事中那个商店老板。
最终这鸡肋一般的1000阿尔巴尼亚列克,又被詹姆斯给到那位一直针对他的动物福利机构人员手里,算是一种“恶有恶报”。
而善意的则互相在詹姆斯、鲍勃和周围人之间传递。
第二个《三个朝圣者》的故事,讲了三个朝圣者对待人生中的幸福与痛苦不同的态度。
第一个人把痛苦的行囊背在前面,永远放不下,使他筋疲力尽,最终放弃;
第二个人把幸福的行囊背在前面炫耀,但背后痛苦的行囊依然很沉重,还是导致放弃;
第三个人把幸福的行囊背在前面作为继续走下去的动力,而把背后痛苦的行囊戳了一个洞,随时放下那些不愉快的回忆,最终他成功了。
这则寓言首先是说给詹姆斯听,因为他有过破碎的家庭、贫困、流落街头、毒瘾等种种不好的过去,但在照顾鲍勃的过程中人生逐渐好了起来。
他不应该总想着过去的失败,遇到一点挫折就责怪自己,或者不自信地认为无法照顾好鲍勃。
这则寓言同时也是说给观众听,其中的道理很符合心理学中的“正向激励”理论。
我们应该不断尝试并做到,做到后得到快乐,并把这份快乐作为继续下去的动力,同时忘记并淡化痛苦,如此往复就会进入人生的良性循环。而不是此前詹姆斯把所有事都搞砸,然后进入的人生恶性循环。
在《流浪猫鲍勃2:鲍勃的礼物》中,詹姆斯的生活因为鲍勃已经有了很大改善,他应该继续这样的良性循环,最终彻底摆脱之前的阴霾。
置身事外的你我都会遇到人生的低谷,肯定也会遇到艰难的时刻,当我们有幸遇到属于自己的“鲍勃”,它可能也是一只猫,或者是一只狗,甚至是其他的东西或者某个人,或者是一次机会。
当我们被自己的“鲍勃”或者这个故事拉出深渊后,不要忘了“予人玫瑰,手有余香”,也不要背负沉重的包袱,应该轻装上阵,快乐向前。
这才不辜负鲍勃给我们的礼物。
以上信息如有错误疏漏还望指正~
-END-
非常值得一看的一部影片。
讲述人与动物之间的那种陪伴、不舍情感的电影,大家很容易想到这次《流浪猫鲍勃2:鲍勃的礼物》导演查尔斯·马丁·史密斯的前作《一条狗的回家路》,还有就是那部经典作品《忠犬八公的故事》,这些电影都是通过动物对于主人的那种坚守来触动人心。
《流浪猫鲍勃》的故事同样动人,不过电影将目光放在了另外一个重点: 主人与动物通过相互的陪伴,两者在困境中得到救赎。
这便使得整部影片少了几分煽情和泪目,但多了几分温馨与感动。 若论风格,《流浪猫鲍勃》系列,更像《当幸福来敲门》,颇为励志和暖心。男主角詹姆斯是一个沾染了毒瘾,父亲不愿相认,只能流露街头唱歌卖艺为生的人,无数次想要戒掉毒瘾,却因为生活的困窘,而一次次迈入暗无天日的深渊,直到流浪猫鲍勃的闯入,给男主角詹姆斯带来了一丝阳光,两人相依为命,在为自己和鲍勃这一人一猫拼命工作挣取够果腹的口粮的这段时光里,詹姆斯学会了坚毅与责任,戒掉了毒瘾,同时在街头演出的时候,一人一猫也收到了更多人的尊重和善意。
《流浪猫鲍勃》改编自真人事件,甚至电影里的猫鲍勃,是本尊亲自出演。影片的第一部在2016年英国上映,2018年国内上映的时候,便感动过无数的观众。
如今上映的这部《流浪猫鲍勃2:鲍勃的礼物》延续了前作的风格,依旧讲述的是男主角詹姆斯在获得美好生活之前,与鲍勃在一起的苦日子。
困窘的生活,命运的各种小捉弄,构成了外部困境,周围人的善意,人猫的相互陪伴,成为了主角一直往前生活的动力,对于生命的思索,则成为了整个电影系列恒久不变的主题。
相较于前作,这次主创们显然想将电影做得更为深刻,通过小卖部老板的角色,影片在探究因果报应,讲述着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一个农夫最好的顾客是一位每月订一千克黄油的商店老板,作为交换,老板给农夫面粉、豆子和一千克糖。有一天,商店老板称了称黄油,发现只有九百克,没有一千克,他非常生气,要报警抓农夫,农夫很有礼貌,他说他是一个穷人,买不起秤的砝码,所以他只好用现成的东西来当砝码,比如那一千克的糖。
你对别人如何,别人便会对你如何。这一点用在人与动物身上,亦是如此。鲍勃和男主角詹姆斯之所以最后能够相互得到救赎,也正是因为男主角最初的善意,用自己的生活费与换取了给流浪猫治病的费用,而流浪猫鲍勃的存在,也让男主詹姆斯不再是一个人孤单的生活。
我对整部影片印象最深刻的段落,是鲍勃生病奄奄一息的那一个夜晚,男主詹姆斯和小卖部老板的对话,小卖部老板讲到朝圣路上成功的那个朝圣者,他是把美好的经历都放在了身前,用来鼓舞自己,背上背负着不好的经历,不过他在背负不好经历的口袋上剪下了一个洞,最终,不好的经历都会掉在地上。
你不能让过去拖累你的未来。也许鲍勃会在旅程中陪伴你,就算不会,你已经百倍证明你的爱了。
我想小卖部老板所说的这句话,才是对于《鲍勃的礼物》最好的注解,无论是动物,还是人,在旅途中陪伴过自己的所有生命,只要你在整个过程中,付出了你最真挚的情感和热爱,那当不得不离开和逝去的时候,也就可以安心地放手了,不要让这份失去的遗憾拖累自己的明天,将陪伴的甜蜜和幸福放在身前鼓舞着自己,这便是鲍勃带给所有观众,最好的礼物和启迪。
(文/星夜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