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长度单位指定了一个长度相对于另一个长度的属性。对于不同的设备相对长度更适用。
|
em
|
它是描述相对于应用在当前元素的字体尺寸,所以它也是相对长度单位。一般浏览器字体大小默认为16px,则2em == 32px;
|
|
ex
|
依赖于英文字母小 x 的高度
|
|
ch
|
数字 0 的宽度
|
|
rem
|
根元素(html)的 font-size
|
|
vw
|
viewpoint width,视窗宽度,1vw=视窗宽度的1%
|
|
vh
|
viewpoint height,视窗高度,1vh=视窗高度的1%
|
|
vmin
|
vw和vh中较小的那个。
|
|
vmax
|
vw和vh中较大的那个。
|
由此可见,通过
vh / vw
我们可以获得当前屏幕的视窗宽度,所以在css中,通过计算这个高度即可使得div的高度自动撑开到屏幕高度。而计算这个高度可以使用css3的
calc()
函数(参考
详细教程
):
calc() 函数用于动态计算长度值。
-
需要注意的是,运算符前后都需要保留一个空格,例如:
width: calc(100% - 10px)
;
-
任何长度值都可以使用calc()函数进行计算;
-
calc()函数支持 "+", "-", "*", "/" 运算;
-
calc()函数使用标准的数学运算优先级规则;
所以,只需设置
div
的高度
height
为
calc(100vh)
即可,
100vh
= 视窗高度的100%,例子:
div {
width: 100%;
height: calc(100vh);
需要注意的是,该方法适合于网页高度等于当前屏幕视窗高度,按实际需求可能还是需要JS的。
谢谢围观,仅供参考 ~
先了解一下CSS3的相对长度单位(参考详细教程) :相对长度单位指定了一个长度相对于另一个长度的属性。对于不同的设备相对长度更适用。em 它是描述相对于应用在当前元素的字体尺寸,所以它也是相对长度单位。一般浏览器字体大小默认为16px,则2em == 32px; ex 依赖于英文字母小 x 的高度 ch 数字 0 的宽度 rem 根元素(html)的...
如果有固定头部
高度,内容的
高度或者宽度想要根据浏览器
屏幕自适应的话,可以用到
css3的
计算属性
calc。
用法如下:
内容区域高/宽 =
calc(100% - 头部高宽)
#div1 {
position: absolute;
left: 50px;
width:
calc(100% - 100px);
padding: 5px;
div 两边有 50px 的间隙(其他占满)
CSS也是可以进行运算的!!!
CSS中的calc函数是可以对不同值进行计算的
它可以在 <length>, <frequency>,<angle>, <time>, <percentage>, <number>, or<integer> 之间进行计算
width: calc(100% - 80px);
CSS calc函数可以进行四种运算:加减乘除.
加法和减法的运算符号两边必须有空格,例如:calc(50
vh: 相对于视窗的
高度, 视窗被均分为100单位的vh;
vw: 相对于视窗的宽度, 视窗被均分为100单位的vw;
vmax: 相对于视窗的宽度或
高度中较大的那个。其中最大的那个被均分为100单位的vmax;
vmin: 相对于视窗的宽度或
高度中较小的那个。其中最小的那个被均分为100单位的vmin;
视区所指为浏览器内部的
可视区域大小,
即window.innerWidth/window.innerHeight大小,不包含任务栏标题栏以及底部工具栏的浏览器区域大小。
calc
calc是英
width: calc(100% - 10px);
height:calc(100vh - 10px);
calc(100vh - 10px) 表示整个浏览器窗口高度减去10px的大小
calc(100vw - 10px) 表示整个浏览器窗口宽度减去10px的大小
vh (viewpoint height),视窗高度,1vh=视窗高度的1%
calc() 函数用于动态计算长度值。支持 "+", "-", "*", "/" 运算,使用标准的数学运算优先级规则。
例子:height:calc(100vh-42px);
注意:运算符前后都需要保留一个空格,100vh = 视窗高度的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