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山风景名胜区位于浙江省杭州湾以东约100海里,处于北纬29°58′3~30°02′3,东经122°21′6~122°24′9之间。西南距沈家门渔港6.5千米,南距朱家尖岛2.5千米,东濒瀚海,总陆域面积41.95平方千米。
普陀山原名梅岑山,因西汉末年梅福在此修道而得名。
普陀山风景名胜区岛小山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獐、水獭、赤腹鹰、红隼等。普陀山风景名胜区全岛植被以佛顶山为中心向外环状分布,山坡为灌木草本植物,沙滩沙丘为兼盐性沙性植物群落,滨海岩壁为海藻群落。
普陀山风景名胜区1979年4月对外开放,相继被评为国家级“卫生山、安全山、文明山”和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国家AAAAA级风景旅游区,ISO14000国家示范区、中国最美十大海岛、全球优秀生态旅游区、中国顾客十大满意风景旅游区等。
2023年3月,普陀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发布公告,通知普陀山景区将从2023年4月1日起试行深化分时预约。
普陀山原名梅岑山,因西汉末年梅福在此修道而得名。
唐咸通四年(863年),日本高僧慧锷从五台山请得观音神像回国,途经莲花洋遇风涛,以为观音不肯去日本,便留下神像,称“不肯去观音”。
五代梁朝贞明二年(916年),建不肯去观音院。
宋元丰三年(1080年),朝廷赐银,改建为宝陀观音寺。从此香火兴盛,南宋嘉定七年(1214年),钦定为观音道场,并根据佛经“补怛洛迦”,更山名为普陀洛迦山,亦称补陀洛迦山。
明朝时,把莲花洋南的一小岛称洛迦山,就有了普陀山和洛迦山两个山名。
普陀山风景名胜区
位置境域
普陀山风景名胜区位于浙江省杭州湾以东约100海里,处于北纬29°58′3~30°02′3,东经122°21′6~122°24′9之间。西南距沈家门渔港6.5千米,南距朱家尖岛2.5千米,东濒瀚海。包括普陀山岛、洛伽山岛、朱家尖岛东部28.8平方千米和豁沙山、小珞珈山、小山洞三个无人小岛,总陆域面积41.95平方千米。其中普陀山岛南北狭长,四周海域环抱,面积为12.5平方千米。
普陀山风景名胜区
短姑圣迹古代为天然的石埠,是朝山船舶停靠的码头。1983年普陀山风景名胜区修建万吨级码头后,
短姑道头
成为人们游览怀古的圣迹。现存道头长20米,两侧散布形态各异的岩石,镌有题刻。前方不远处濒海矗立的是高9米,宽8米,三门四柱的“海岸牌坊”。短姑圣迹也是普陀十二景之一。
洛迦山是普陀洛迦的一部分,地处普陀山风景名胜区东南莲花洋上,犹如一尊仰卧海上的大佛。山上嘉木成荫,庵院鳞次栉比,传说是观音大士最早修行处,古有不到洛迦山就不算朝完普陀山风景名胜区之说。洛迦灵山又为普陀十二景之一。
百步沙也称塔前沙,俗称狮子尾巴,四周礁岩千姿百态。岬谷上有巨岩濒海矗立,称师石。
千步沙南起朝阳洞,北接
法雨寺
,绵亘1500米,沙质纯净细滑。每至夏秋之季,万顷波涛惊起巨澜。至夜则是另一种奇观,海面上一排排波浪在夜幕中闪闪发光,令人眼花缭乱,人们称之为海火,信众们则叫神火。
心字石位于西天途中半道,石坡广百余平方米,上镌一大心字,字宽7米,高5米,是全山最大的摩崖石刻,其中心一点就可容七八人,整字可容百余人。心在佛教中泛指一切精神现象,今人则喜其中永结同心、心心相印涵义。
磐陀石由上下两石相累而成,底石隆起十余米,上石高约2.7米,宽6米,体积庞大。上石略尖,下石面广,相接处仅十余厘米,上石凌空孤峙,观之若悬,望之欲坠,被誉为天下第一石,相传是观音大士说法讲经处,而“磐陀夕照”为普陀十二景之一。
二龟听法石
二龟听法石在磐陀石西下山岩间,岩上突有巨石崛起,仿佛石龟两只,一蹲岩顶,昂首延颈,起身欲行;一在岩壁,缘崖上爬,仿佛在追赶上面的同伴,称二龟听法石,为1.5亿年前的海底花岗岩,因燕山运动而形成了奇景。
海天佛国石位于香云路尽头处,路侧有一石大如屋,斜置若扑,上镌海天佛国大字,今已成为普陀山风景名胜区之代称。岩顶累一石,长方形,如同一面风帆,镌
云扶石
。崖间尚有云海、别有一天题刻,为普陀山风景名胜区摩崖石刻较为集中处。
观音跳又称观音眺。由西方庵沿陡峭的山径而下,只见海岸尽处斜置一岩石,上镌“观音跳”大字。岩巅有一只长42厘米、宽14厘米的天然大脚印,深陷入石。传说观音菩萨从洛迦山纵身一跃至此留下圣迹,故名。
潮音洞位于紫竹林景区,登洞顶观看,洞体延入海中,崖壁高50余米,宽3至5米,洞内裂石嶙峋,海潮撞击,声若惊雷,来泻飞瀑,回溅明珠,相传
观世音菩萨
在此灵现种种宝相,与梵音洞并称两洞潮声,为普陀十二景之一。
梵音洞位于普陀山风景名胜区青鼓垒尽头,高80余米,宽3至6米。两崖劈裂如门,中间嵌一巨岩。从瞻圣阁望梵音洞,岩石在水气中各呈异彩。
千年古樟位于西天香道入口不远处,树高20米,杆围8米,冠幅1000多平方米,枝叶茂盛,树龄逾千年,俗称千年古樟。它虽高寿,但雄姿不减,在它枝干上聚集着苔藓类、蕨类、种子植物近20科,约30余种,形成一个天然空中植物园。
南天门是普陀山风景名胜区观山海景色最佳去处之一,南天门为濒海巨岩累成,在南天门远眺,对面的朱家尖群山峥嵘突兀,仿佛卧龙伏虎,新罗礁孤悬石牛港口,如神鳌浮水。
普陀鹅耳枥生长于慧济寺门外西侧,雌雄同株,树高13.5米,树龄200余年,其主干埋于地下,上分两叉呈V字形,故当地也称夫妻树。普陀鹅耳枥是中国特有的珍稀濒危树种,世界仅存普陀山风景名胜区一株,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
普陀山风景名胜区
名称由来
因为南海观音,才把普陀山改称为南海普陀山的。观音在古天竺就称南海观音,相传是因为:一、观音出在古天竺(今印度),而古天竺属南亚,加上观音所在的补怛洛迦山在南海,故称南海观音;二、南海与南无相似。唐代著名文学家王勃的《观音大士赞》曰:“南海海深幽绝处,碧绀嵯峨连水府,号名七宝洛迦山,自在观音于彼住。”王勃卒于唐仪凤元年(676年),就算此《赞》作于唐仪凤元年(676年),亦比不肯去观音到普陀山早187年。所以是因为南海观音,才把普陀山改称为南海普陀山的。
观音文化节是普陀山最盛大的旅游节庆,始创于2003年,每年举办一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