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株洲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脊髓电刺激术,唤醒“植物人”的新希望
近日,株洲市中心医院神经外科团队率先在株洲地区完成脊髓神经电刺激装置植入术,该项新技术为唤醒“植物人”带来新的希望。
说到“植物人",大家可能都不陌生,是指由于脑外伤、脑出血、脑梗死、心跳呼吸骤停、中毒等各种疾病与意外导致的长期慢性昏迷状态,在医学上称为慢性意识障碍(DOC),主要包括持续植物状态(PVS)和微意识状态(MCS)。随着神经重症医疗领域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神经重症患者的生命得以挽救,但是却成为慢性意识障碍患者,长期昏迷,生活和生存质量差,给家庭带来严重的经济、人力负担,心理备受煎熬。
近年来国内外研究提示以脊髓电刺激(spinal cord stimulation,SCS)为代表的神经调控治疗对DOC患者有肯定的促醒作用。脊髓电刺激是通过在颈髓C2~4水平硬膜外放置刺激电极,脉冲刺激经上行网状激活系统传至大脑皮质,增加脑的局部葡萄糖代谢率及脑血流,促进兴奋性递质的释放,增强意识冲动及脑电活动,促进部分昏迷患者意识好转,提高患者的生活和生存质量。
▲脊髓电刺激术(SCS)示意图
神经外一科一名61岁男性患者,于2022年8月突发脑出血昏迷,急诊开颅手术后进行了半年多的康复治疗,仍没有清醒。2023年2月,神经外科韩德清主任和黄永凯主任带领团队为患者进一步完善了头部磁共振、脑电图、神经电生理检查、多次CRS-R(意识评估量表)等术前评估,经过了院内外多学科术前评估、讨论和会诊,考虑患者有可能通过脊髓神经电刺激获益、有利于患者生活和生存质量改善。经过反复和患者家属沟通,患者家属积极要求脊髓电刺激术治疗。
▲
严格系统的术前评估、多学科诊疗(
MDT
)
4月11日,韩德清主任和黄永凯主任带领手术团队在介入中心、麻醉科的保驾护航下为患者实施该手术。在患者颈部后将导丝电极沿硬脊膜外向上置入颈髓C2~4水平,在颈部和肩背部切口间建立皮下隧道,将电极线通过皮下隧道引至胸部,电极线连接脉冲发生器并锁定,将电极线盘于脉冲发生器的背面,一同置入胸部囊袋中并固定,在测试片状电极电阻正常后,手术顺利完成。
▲
电极
植
入
颈髓
C2
~
7
水平
后
X
线
照片确认位置良好
术后
第一天
在神经外科
进行规范化的术后程控治疗。目前患者接受脊髓电刺激促醒治疗反应良好
。
编辑:郭师宇 一审:黄永凯
二审:宋 玺 三审:黄红斌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发布于:
山西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