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3年,巴赫再次搬家,这次他获得了德国莱比锡圣托马斯教堂和唱诗班学校的乐监一职,可以说终于走上了人生巅峰,他在这个职位上一直工作到了1750年逝世。 当地的莱比锡大学创立于1409年,是欧洲最古老的大学之一。这可能也是吸引巴赫到当地工作的原因,他的孩子们可以因此在那里免费入学。


图为莱比锡圣托马斯大教堂内部

16世纪的欧洲经历了基督教自上而下的宗教改革运动。该运动奠定了新教的基础,同时瓦解了从罗马帝国由天主教会所主导的政教体系,打破了天主教的精神束缚,为资本主义和多元化的现代社会奠定了基础。 马丁·路德是这场宗教改革的倡导者,他出生于德意志,也是基督教新教路德宗的创始人。 巴赫是一位虔诚的路德派教徒,而莱比锡的圣托马斯教堂正属于路德派教会。作为乐监,巴赫相当于莱比锡的一位“公务员”,这职位虽然颇有威望,但却一点也不轻松。他要负责教堂的仪式音乐,为所有的葬礼演奏管风琴,为当地大学的典礼创作所需音乐,还要教导圣托马斯教堂唱诗班学校的孩子们学习拉丁文。而他最重要的工作是为每个礼拜日和宗教节日(每年一共约有60天)提供新的音乐。 巴赫在莱比锡工作的27年,是他创作最多的时期。


图为马丁·路德

在这样高强度的工作中,巴赫创作了数以百部的宗教声乐作品,涵盖了受难曲(Passion),康塔塔(cantata),弥撒曲(Mass),等体裁。尤其是康塔塔,巴赫通过这些创作,把宗教康塔塔这种重要的音乐体裁提高到其发展的最高水平。

与歌剧、奏鸣曲和协奏曲一样,康塔塔最初也诞生于17世纪的意大利。也叫室内康塔塔,它通常是为一个独唱者和小型的伴奏乐队而作,题材经常是爱情或历史,并在家庭中演唱。但到了18世纪,德国的作曲家逐渐把康塔塔看作一种适用于宗教音乐创作的体裁。 巴赫与他同时期的音乐家一同创造了宗教康塔塔这种形式,它由多乐章构成,包括咏叹调、宣叙调和咏叙调;由独唱、合唱以及小型乐队伴奏组成。 路德派教会主导了当时德语国家的精神生活,康塔塔成为这种宗教的礼拜仪式中的音乐核心。

巴赫为莱比锡公民写了近三百首康塔塔(五个全年套曲),不过只有大约两百首被保存下来。他的乐队由大约十多名男人和男孩组成,大多来自圣托马斯的唱诗班学校,而巴赫亲自指挥乐队。


图为莱比锡的圣托马斯教堂,左边的是唱诗班学校

《醒来吧,长夜已尽(Wachet auf, ruft uns die Stimme)》是巴赫的一部宗教康塔塔作品,编号BWV 140。 它是以众赞歌(Chorale)为基础创作的,众赞歌是路德教会的宗教的传统民歌统称,也可以被称为赞美诗。大部分众赞歌到巴赫的时代已有几百年的历史。

《醒来吧,长夜已尽》由七个乐章构成,这是一部警世之作,巴赫在1731年所作。它描写的是《马太福音》的第25章1-13节的简短寓言:五个聪明的和五个愚笨的女子提灯迎接新郎。五个愚人没有带灯油,在等待新郎时睡去。待她们醒来,匆匆去找灯油的时候,与新郎失之交臂。寓言中新郎象征的就是耶稣,而十个女子们则象征了信徒。它对信徒们所要传达的信息就是:整理好你的精神,以便迎接即将到来的基督。由此可以看出, 巴赫的康塔塔并非作为音乐会而生,而是作为宗教布道来使用。


弥撒曲(Missa)作为宗教重要的音乐体裁巴赫当然也有很多创作。据说他于1733年开始创作一部弥撒曲,该作品中的前两部分,即“垂怜经(Kyrie)”和“荣耀经(Gloria)”是为了献给当时新一代萨克森选侯(Elector of Saxony)——奥古斯都三世(Augustus III)。 原因是1733年2月1日奥古斯都二世(Augustus II)去世,巴赫将此作品献给新君主,希望以此获得“萨克森宫廷作曲家”的头衔。 最后巴赫成功于1736年获得了这个头衔,并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年把它扩展为一部完整的《b小调弥撒》,作品编号BWV 232。

巴赫将这部作品分为五段27小节:Kyrie(垂怜经,3小节),Gloria(荣耀经,9小节),信经(Credo,9小节),Sanctus(圣哉经,4小节),Agnus Dei(羔羊经,2小节)。美国著名指挥家斯托科夫斯基(Leopold Stokowski)曾说过: “巴赫的这部作品确实是音乐领域中最崇高的作品。” 整部作品相当感人,去掉中洋溢着博大、宽广的豪迈之情,使听者仿佛置身于庄严的圣殿之中。其中那些平静而充满柔情的女生合唱,显示出超凡的圣洁之美。

对于这部作品比较著名的唱片版本当属Archiv厂牌发行,Karl Richter指挥的版本。


受难曲(passion),是以四福音书中记载的耶稣受难的过程为内容的大型声乐曲,是基督教宗教音乐的重要音乐形式之一。最早的受难曲以格里高利圣咏组成,用戏剧形式演出。到了十五世纪以后,复调音乐代替了圣咏,而巴赫的《马太受难曲》是受难曲创作的巅峰。

巴赫的《马太受难曲(St. Matthew Passion)》,作品编号BWV 244,创作于1724年至1727年,整部作品结构宏大,共有78首分曲。 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前35首描写了“最后的晚餐”耶稣被门徒犹大出卖和被捕的过程;第二部分后43首描写耶稣受审,被钉十字架的场景。这部巨作的音乐规模很大,使用了三个合唱队,两个管弦乐队,两座管风琴,以及独唱者和独奏乐器。尽管巴赫创作它是用来配合教堂礼仪的实用性音乐。 但巴赫并不遵循宗教音乐的传统和戒律,他借鉴意大利歌剧的咏叹调和宣叙调,更多地使用器乐,用人声与器乐展开协奏曲式的竞奏。 这大大增加了音乐的戏剧性色彩,表情也非常丰富。或许也正是因为宗教音乐在这里被糅进世俗化的内容,宗教形式下表达的世俗化思想感情让教会人士很不习惯这样的音乐。


或许巴赫的音乐对于当时的人来说还是略显超前了,尤其是宗教作品。因此在他逝世后将近一百年间,他的作品被埋没了,也很少有人知道莱比锡有一位技艺高超的管风琴大师。 直到19世纪浪漫派音乐家门德尔松,他发现了巴赫的《马太受难曲》,在力排众议后,终于在1829年由他亲自指挥上演了这部著作。 之后,德国成立了“巴赫学会”,专门搜寻,整理并研究巴赫的作品,使得巴赫的伟大创作终于得以重见天日。

莱比锡时代可以说是巴赫创作炉火纯青的时期,不过,正是因为长期的高负荷工作和用眼过度,晚年的巴赫罹患白内障,连音符都看不清了。 1750年7月28日,巴赫与世长辞。 在他辞世的前几天,他还在口授一种众赞歌《走向主的神坛》,这首最终没能完成的作品成为这位伟大艺术家的绝笔,而他毕生都在用音符书写着自己的虔诚与信念。

下一期,我们将介绍与巴赫同时期的伟大音乐家——亨德尔。